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29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1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29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2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29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3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29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4页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共29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共29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

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1.《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原题叫《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一部《水浒》的全部主题可以用“官逼民反"四个字来概括。

2.《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是清朝的吴敬梓。他写的这部书是章回体的长篇讽刺小说,共五十五回。

3.《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这部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4.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文学、文体常识

(一)文学常识(作者作品)

(二)文体知识

1.章回体小说。

定义:章回体,原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称为章回体小说。后也应用于其它媒体领域,比如:章回体新闻、章回体影视剧。

特点: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西厢记》《金瓶梅》等。

2.白话小说。

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在古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小说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3.讽刺小说。

古典讽刺小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寄寓性讽刺,主要从神魔小说中孕育出来;一种是写实性讽刺,主要从世情小说中孕育出来。狭义的讽刺只是指后一种写实性讽刺小说。它用夸张手法和嘲讽的态度,揭露、抨击社会的黑暗和时弊,但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

4.演义。

“演义"即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演义”还是特定的文体。

1.衬托。

衬托分正衬与反衬两种。正衬是指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作主体的陪衬,从而使主体形象更为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诸如以丑衬丑、以美衬美、以乐衬乐、以苦衬苦等。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用皇宫中所有的美女作为陪衬来衬托杨贵妃的美,此为正衬。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衬托主体,从而使主体更形象、更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如以美衬丑、以乐衬悲等。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语花香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可是在特定的情景下,竟然让诗人溅泪、惊心,更显得诗人心中离乱之苦。

《智取生辰纲》为了突出吴用等人的“智慧”,大量写了杨志的机警。这种以机警来写智慧的写法可以看成是衬托的一种写法。

课内知识点

2.补叙。

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3.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腐朽。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从而钳制住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

明清科举简表

考试级别考中身份称谓

院试(童生试)生员秀才

乡试举人第一名:解元

会试贡士第一名:会元

殿试进士(分三甲)一甲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1.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

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①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因果关系)

②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假设关系)

③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条件关系)

单元“补白"

----恰当使用关联词语

2.关联词的使用。

(1)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①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②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③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2)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例如:

①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②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小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3)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①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该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②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此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4)不要乱用关联词。

例如:

①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此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乱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②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乱用“但是”,应删去。)

①()地球有吸引力,()树上的苹果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因为、所以)

②这种地板砖()坚固,()美观。(不但、而且)

③()我们走到哪儿,()不会忘记培养我们的小学老师。

(不论、都)

④妈妈买的这条毛巾,()漂亮()便宜。(既、又)

⑤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累了一点,()感到很快乐。(虽然、可是)

⑥同学们如果()发现火灾,()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一、就)

⑦()是一分一秒的时间,我们()不能浪费。(即使、也)

⑧()明天开始努力学习,()今天就用功学习。(与其、不如)

1.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小试牛刀

2.下列无病句的一项是()

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解析:“不管”是无条件复句关联词语,而句意是转折关系,应改为“尽管"。

B.槐茂酱菜口味独特,深受百姓欢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仍然畅销不衰。

解析:前后分句无因果关系,“所以”多余,这是滥用关联词语。

C.如果作者的想象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实际,过于夸大人物的事迹,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解析:该句为假设复句,前用“如果”,后应该用“就”相呼应。“反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用“反而”连接显然不当。

D.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血肉亲情,也“鉴”出了社会世相。

D

1.伏笔。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伏笔的好处:

(1)为下一个剧情做铺垫。

(2)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合理化。

(3)使玩家玩到下个剧情时,不产生疑惑。

思考:请找出《智取生辰纲》中的两处伏笔,思考伏笔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一处是文中的天气描写。强调“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为下文众军士在黄泥冈乘凉休息埋下伏笔。一处是杨志和众军士的关系的描写。通过他们之间紧张关系的表现,为下文众军士为了买酒消暑与杨志发生争执、杨志不得不让步埋下伏笔。

古典小说阅读考点

考点一:故事情节

2.线索。

小说的双线结构,就是用两条线索把散乱的材料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根据小说线索性质、写法、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

01

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02

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

03

思考:《智取生辰纲》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请说说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及如此安排的理由。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

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

定计—施计—劫纲。

明线中特别突出了杨志的小心谨慎,杨志与军汉的矛盾,以及失纲的全过程,明线构成文章的整体脉络。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则采取暗线写法,让读者猜不透,造成悬念,直到最后由暗线转到明线,读者才恍然大悟。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更能引人入胜,从而增强艺术效果。

3.矛盾冲突。

表现的形式:

内部冲突、外部冲突、内外部冲突交织。

文学作品的矛盾冲突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矛盾冲突是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思考:《智取生辰纲》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明确:杨志押送与晁盖、吴用等人夺取的矛盾——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虞候、老都管及众军士之间的内部矛盾——次要矛盾冲突。

4.补叙的作用。

思考:《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

不能删去。

结尾补充交代了八位好汉的姓名和用药的过程,重点交代了那半瓢酒的奥秘,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手法,既收束全文,点明了题意,又公开了谜底,揭示了主题,同时使行文错综多变,纵横开阖,避免了平铺直叙,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考点二: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突出景物(环境)……特点;(2)渲染了……气氛;(3)烘托了人物在……情况下的心情(性格、情感);(4)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作铺垫(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人物在……情况下的心情(性格、情感),揭示……(主题)。

3.小说开头、中间、结尾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

(1)开头:①暗示社会环境;②奠定……的基调;③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暗示、揭示……主旨。

(2)中间: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①暗示、揭示……主旨;②呼应……

思考:请在《智取生辰纲》找出相应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1)自然环境: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描写天气酷热,是为下文众人行动困难,军士买酒解渴等埋下伏笔。此外,吴用之妙计能成功,也是得力于天热。

(2)社会环境:①白胜的唱词“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指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②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比得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

既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考点三:人物形象及性格

思考1:范进是《范进中举》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提示:可从人物中举前后变化,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入手分析)

①热衷功名:

范进可谓穷尽一生的精力致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考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②怯懦麻木:

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言语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③迂腐无能:

家里穷得没有饭吃,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一步一踱,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证明他平日只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邻居告诉他考中了举人,他以为别人骗他,无奈地请人家不要和他开玩笑,以及他喜极发疯的狼狈相,都说明范进迂腐无能。

④虚伪奸诈:

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来访,并赤裸裸地和范进套关系,以求日后能互相帮助,范进假惺惺地推辞后接受了他的东西,这体现了范进的虚伪;为了不给自己留下不敬老丈人的污点,范进从张乡绅给他的银子里取出六两多银子给胡屠户,这体现出范进为人的奸诈。

思考2:《三顾茅庐》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对诸葛亮进行描写写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

性格特点:儒雅脱俗,胸怀天下,洞察时世,足智多谋,见识卓越。

考点四:品析写法,体味情感

思考1:结合胡屠户这一形象来逐一进行说明《范进中举》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讽刺形式

明确:本文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直接写实三种讽刺形式。

(1)对比。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

①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穷鬼"——“贤婿老爷”。

②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品貌又好”。

③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④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2)夸张。

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众人回家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种细节上的夸张,用漫画式的笔法表现出胡屠户对范进畏惧、巴结的情态。

(3)直接写实。

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情景。这一片段里,作者用“攥”“舒"缩”“揣"这四个动词,勾画出胡屠户这个见钱眼开、贪财虚伪的市侩小人相。细节的真实生动,语言的简洁准确,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思考2:《刘姥姥进大观园》写了众多人物的“笑”,这场“笑"剧的背后究竟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在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塑造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形象;

同时,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

“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

行了深重的谴责。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嗔怪(chēng)逞能(chěn)怨怅(chàng)箪食壶浆(dān)

B.麈尾(zhǔ)戗金(qiàng)恁地(nèn)顿开茅塞(sè)

C.槡梓(zǐ)侥幸(jiǎo)撮弄(cuō)面面厮觑(qù)

D.愧赧(lǎn)作揖(yī)岔气(chà)不省人事(xǐ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其实:实在,确实。)

B.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晚生: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谦称自己。)

C.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图:谋取。)

D.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调停:安排处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看到老人倒了,他不由分说地上前扶起来。

B.除夕焰火爆炸的声音,如雷贯耳。

C.我校体育健将们胜利归来,同学们箪食壶浆列队欢迎他们。

D.该采用的医治方法都用了,医生对这种绝症已经无可奈何了。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B.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C.在小说中,刘备和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是结义兄弟。

D.《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2分)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A.④①⑤③②B.③②⑤④①C.③①⑤④②D.④②⑤③①

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范进中举》中的“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中“世先生”是对有长辈的敬称,用“桑梓"比喻故乡。

B.古人用很多词指代天下,如“四境”“六合"八荒”等。“海内存知己"中的“海内”与“信义著于四海"中的“四海”也是指天下。

C.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D.《红楼梦中的情节“刘姥姥进大观园”现在是比喻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既可用来揶揄那些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的人,也可用作自谦或者自嘲。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B.《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古典短篇讽刺小说。

C.《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D.《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8.阅读《水浒传》,回答问题。(5分)

(1)如果要编一本《水浒英雄》漫画集,()不会在这本漫画集中。(2分)

A.宋江B.高俅C.林冲D.张顺

(2)小说离不开情节,情节离不开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在小说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请你以《水浒传》杨志和晁盖一行人为例,概括其矛盾冲突的相关故事情节。(3分)

9.综合性学习。(9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让学生从小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拥有幸福人生,我校围绕“国学经典进校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学写对联】“三结义后纷战酣,顾盼天下访大贤。茅舍频趋精诚至,庐内孔明始出山。”请依据此诗歌内容,补写对联。(2分)

上联:_________

下联:孔明七擒孟获足智多谋

(2)【积累名句】学校“小夫子国学馆"定期开设国学课程,本期授课主题为“自强不息”。请你搜集一句中国古典作品中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诗词名句。(2分)

(3)【激情演讲】以下是某同学的一段充满激情的演讲稿,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5分)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____!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那些经典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A.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①请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仿写一个句子,使第二段构成排比句。(3分)

②划横线的A句是一个并列复句,如果添加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更为恰当,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完整地写下来。(2分)

10.古诗文默写。(7分)

(1)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__________,___________。倚东风,豪兴徜徉。(秦观《行香子》)

(3)人们往往依据社会现实赋予诗词以新意。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___,___"本为描绘远眺晚景,现在人们常用后一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本是比喻对爱情至死不渝,现在常被用来歌颂对事业、对国家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青梅煮酒论英雄(19分)

罗贯中

①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③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1.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交代关羽、张飞不在?(2分)

12.曹操所讲征战道上缺水望梅林的故事,为后人留下一个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说说其含义。(2分)

13.“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这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4.文中对曹操的描写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分)

15.文中描写刘备主要运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