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叶基莫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发现和合成量子点作出的贡献。利用颜色来自氯化铜的纳米颗粒,叶基莫夫证明了粒子大小通过量子效应影响玻璃的颜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叶基莫夫实验用的有色玻璃属于固溶胶B.叶基莫夫实验用的氯化铜颗粒能透过滤纸C.叶基莫夫实验用的氯化铜颗粒是纯净物D.添加氯化铜纳米颗粒的玻璃一定是蓝色的2.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A.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B.微观:盐的水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实验: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呈强酸性,其溶质不一定是酸D.变化:反应后只生成盐和水的两种物质一定是酸和碱3.导体中自由的带电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如金属铜、熔融的NaCl、NaCl·溶液都是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金属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它属于电解质B.电解质都能电离产生离子,因此都属于导体C.水分子或加热至熔融态都会使氯化钠发生电离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故氯化氢不属于电解质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aOH溶液:K+、Ca2+、B.NaCl溶液:H+,Ag+、C.Na2CO3溶液:BaD.NaClO溶液:K+、Ca2+、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B.Na2OC.Na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备金属钛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织物6.NAA.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中含有的单质分子数为NB.12.0g熔融的NaHSO4C.1molCl2D.常温下,1L0.5mol⋅L−1Na2CO7.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低毒的绿色消毒剂。制取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所有含氯物质均具有杀菌消毒作用C.制取1molClO2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8.某化学小组需要配制480mL0.5mol⋅L−1的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得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9.6gNaOH固体B.向小烧杯中加水使氢氧化钠溶解并冷却至室温C.定容过程观察容量瓶内液面时俯视刻度线D.把溶液转移到洗净但未干燥的容量瓶中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B.BaCO3C.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过量NaHCO3D.向Ca(HCO10.下列鉴别的方法中,所用试剂、操作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Ba(OH)2溶液鉴别NaB.用酚酞或氯水鉴别NaI溶液和NaC.利用焰色试验鉴别NaNO3溶液和D.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11.亚磷酸(H3PO3)是一种弱酸,其与足量的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NaB.亚磷酸属于二元酸C.Na2D.亚磷酸受热分解的过程中,被氧化的亚磷酸和被还原的亚磷酸分子个数比为1∶312.化学实验中颜色变化可将化学抽象之美具体为形象之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氯气持续通入稀的酚酞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C.用玻璃棒将碳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试纸变成红色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硝酸钾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13.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对氯水的实验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到以下图像,图一表示氯水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随着反应进行某种量的变化;图二表示将过量铁粉加入氯水中,Fe图一图二A.图一可表示c(HB.图一可表示c(HClO)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C.图二ab段测得有Fe2+,不一定是Fe与D.图二bc段表明溶液中的反应以Fe+2Fe14.下列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碳酸钠粉末滴几滴水,再插入温度计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温度升高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NaB将Cl淀粉-KI溶液变蓝色,KBr溶液变橙色氧化性:CC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有白色沉淀生成待测液中含有Cl⁻D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将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白烟生成HCl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NH【查阅资料】①NH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和CO③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1)【活动探究一】探究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实验记录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①点燃酒精灯,打开K1,关闭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有二氧化碳生成②打开K2,关闭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有氨气生成③继续加热试管中仍有固体试管中有不分解的固体(2)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3)【活动探究二】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按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气密性良好,A、C、D、E中的试剂均足量)。将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后进行加热。①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②装置C的作用是;③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测定实验前后装置(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4)测定氨气的质量:需将上图中(填装置字母序号)的连接顺序互换,另取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品质良好。(5)【反思与评价】活动探究二中,若没有装置E,测定结果会(填“偏大”“不变”或“偏小”)。16.已知甲、乙、丙、丁是四种可溶性物质,其中甲是碱,乙是酸,丙、丁是盐,它们分别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离子只有Na+、H+、Ba2+三种阳离子和O(1)在两份相同的甲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乙、丙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①曲线Ⅰ代表滴加(填化学式)溶液的变化曲线,曲线Ⅰ反应开始到a点的离子方程式是,曲线Ⅱcd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根据曲线Ⅰ和曲线Ⅱ的变化趋势可以推知,带等量电荷的Na+、H+、BA.Na+C.Ba2+(2)鉴别乙中的阴离子的操作是。(3)白色沉淀C溶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4)实验发现丁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为探究其呈碱性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取少量丁固体,加入无水酒精,充分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仍为无色;再加入少量水,溶液变为红色;向该红色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溶液丁显碱性的原因可能是(填标号)。A.溶液丁中含有Na+C.溶液丁提供OH−②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要得出以上实验结论,酚酞溶液的溶剂不能是水,可能是酒精,理由是。③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角度看,丁属于(填标号)。A.强酸强碱盐B.强酸弱碱盐C.弱酸强碱盐D.弱酸弱碱盐17.氯化铁是一种棕红色固体、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工业上用于金属蚀刻、污水处理等。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导管及橡胶管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a→→→e→f→g→h→→→。(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当观察到时才点燃D处酒精灯。(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B的作用是(4)装置E中g代表的是D中的粗玻璃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5)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的作用:。18.甲~己六种含铁物质的种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甲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HNO3→己+NO↑+H2O(方程式未配平)。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是(2)检验己溶液中存在的试剂是,证明己存在的现象是。(3)戊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丙,放置一段时间后丙转化为丁,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4)K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已知K2FeO4在强碱溶液中稳定存在,pH越小稳定性越差;则制备K2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有色玻璃的分散剂为固体,属于固溶胶,故A正确;

B、利用颜色来自氯化铜的纳米颗粒,则叶基莫夫实验用的氯化铜颗粒能透过滤纸,故B正确;

C、叶基莫夫实验用的氯化铜颗粒只由氯化铜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粒子大小通过量子效应影响玻璃的颜色,则添加氯化铜纳米颗粒的玻璃不一定是蓝色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有色玻璃属于固溶胶;

B、该氯化铜为纳米颗粒;

C、该氯化铜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D、粒子大小通过量子效应影响玻璃的颜色。2.【答案】C【解析】【解答】A、复分解反应发生的过程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产生,不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同时生成,故A错误;

B、盐的水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溶液,故B错误;

C、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呈强酸性,其溶质不一定是酸,可能是硫酸氢钠等酸式盐,故C正确;

D、反应后只生成盐和水的两种物质不一定是酸和碱,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B、盐是指由金属阳离子或者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酸式盐也呈酸性;

D、酸和碱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但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酸和碱。3.【答案】C【解析】【解答】A、金属铜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电离产生离子,不一定都是导体,故B错误;

C、水分子或加热至熔融态都会使氯化钠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C正确;

D、氯化氢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4.【答案】D【解析】【解答】A、HCO3−与OH-反应生成碳酸根,碳酸根结合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Cl-与Ag+结合生成AgCl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Na2CO3溶液中,碳酸根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NaClO溶液中,K+5.【答案】A【解析】【解答】A、碳酸氢钠呈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其受热易分解无关,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提供氧气,则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故B正确;

C、Na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具有强还原性,因此可用其与熔融状态的四氯化钛反应制备金属Ti,故C正确;

D、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织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碳酸氢钠呈碱性;

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C、钠具有强还原性;

D、氯水具有强氧化性。6.【答案】D【解析】【解答】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单质分子数小于NA,故A错误;

B、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钠离子,12.0g熔融的NaH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NA,故B错误;

C、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1mol氯气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故C错误;

D、1L0.5mol⋅L−1Na2C7.【答案】D【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NaCl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

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制取1molClO2消耗0.5mol氯气,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NaCl,则离子方程式为Cl2+2ClO2−       __8.【答案】A【解析】【解答】A、配制480mL0.5mol⋅L−1的NaOH溶液,应选用500mL容量瓶进行定容,则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0.5mol/L×0.5L×40g/mol=10g,量取的NaOH固体质量偏小,所得溶液浓度偏低,故A符合题意;

B、向小烧杯中加水使氢氧化钠溶解并冷却至室温,不影响溶液浓度,故B不符合题意;

C、容过程观察容量瓶内液面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C不符合题意;

D、把溶液转移到洗净但未干燥的容量瓶中,不影响溶液浓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c=n9.【答案】C【解析】【解答】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

B、碳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钡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SO42-=BaSO10.【答案】A,C【解析】【解答】A、B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均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NaI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化,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氯水能将NaI中的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氯水与Na2C11.【答案】B【解析】【解答】A、Na2HPO3为正盐,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亚磷酸属于二元弱酸,故B正确;

C、Na2HPO3为正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亚磷酸根离子,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2HPO3       2Na++HPO32−,故C错误;

D、12.【答案】B【解析】【解答】A、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A错误;

B、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棕黄色的氯化铁,故B正确;

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用玻璃棒将碳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试纸不会变为红色,故C错误;

D、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B、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

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D、钾元素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13.【答案】A【解析】【解答】A、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氢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故A错误;

B、次氯酸不断分解,则c(HClO)逐渐减小,图一可表示c(HClO)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故B正确;

C、ab段测得有Fe2+,可能是Fe3+与Fe反应生成的,也可能是Fe与H+反应生成的,故C正确;

D、bc段铁离子浓度不断减小,主要发生反应Fe+2Fe3+14.【答案】A【解析】【解答】A、向碳酸钠粉末滴几滴水,再插入温度计,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温度升高,说明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Na2CO3⋅xH2O,且放出热量,故A正确;

B、将Cl2依次通入淀粉-KI溶液、KBr溶液,氯气氧化KI生成单质碘,说明氧化性:氯气>碘,氯气将KBr氧化为溴,说明氧化性:氯气>溴,但该实验不能比较溴和碘的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

C、盐酸酸化的硝酸银引入氯离子,应用硝酸酸化,故C错误;

15.【答案】(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2)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3)二氧化碳;吸收水蒸气和氨气;D(4)C和D(5)偏大【解析】【解答】(1)结论是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观察到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氨气生成,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则观察到无色酚酞变为红色,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

(2)根据实验结论可知,有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试管中有不分解的固体,碳酸氢铵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则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则该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故答案为: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

(3)①装置A中的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②膨松剂加热分解有氨气生成,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氨气,故答案为: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③D中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因此D装置增大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故答案为:D;

(4)要测氨气的质量,产生的气体应先通入D中,碱石灰将水、二氧化碳除去,再通入C中,浓硫酸吸收氨气,C装置增大的质量就是氨的质量,即将C和D装置顺序调换,故答案为:C和D;

(5)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时,若没有装置E,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中,造成测定结果偏大;测定氨的质量时,若没有E装置,空气中的水分会进入C装置中,造成测定结果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分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根据有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且固体未完全分解分析;

(3)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酸性和强氧化性;

(4)要测氨气的质量,产生的气体应先通入D中,碱石灰将水、二氧化碳除去,再通入C中,浓硫酸吸收氨气,C装置增大的质量就是氨气的质量,即将C和D装置顺序调换;

(5)E可以阻止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入D。16.【答案】(1)H2SO4;(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盐酸无现象,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有硫酸根离子(3)BaC(4)D;若酚酞的溶剂是水,则在碳酸钠的酒精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就会显红色;C【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甲为Ba(OH)2,乙为硫酸,丙为NaHSO4。

①曲线Ⅰ中导电能力先减少到几乎为0,后逐渐增大,应为滴加硫酸的过程,曲线Ⅰ开始时发生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钡的中和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