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课件_第1页
第2章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课件_第2页
第2章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课件_第3页
第2章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课件_第4页
第2章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1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1.了解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2.熟悉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体系3.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本章学习目标与要点2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第一节美国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第二节英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体系outline第三节日本的信息教育课程体系第四节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体系第六节信息技术课程国际综合比较第五节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体系3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第一节美国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一、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发展二、美国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4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国际商务用机器公司(IBM)的三位热心于教育的研究人员就在其IBM650型计算机上连接了一台打字机作为教学终端教小学生二进制算术,这堪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instruction,CAI)的开端。1959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最先将计算机引进学校。5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就以幼儿园儿童为实验对象,进行LOGO语言的教学实验。此后,计算机作为一门实用性课程逐步在美国各地中小学开设。进入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6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美国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一)课程设置美国是根据地方分权原则安排课程的,各州、甚至一州之内的各学区、各学校均有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且大多数学校由学校董事会决定。综观美国现在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学校没有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仅在数学、科学等课程中介绍一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知识;(2)学校开设专门的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必修或选修;(3)学校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与科学技术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人工智能等多门选修课。7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地方分权“中央集权”的对称。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国统一的法律,地方居民自主地组织地方公共机关,自主地处理本地区事务。8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美国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二)教学内容1.美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1)计算机意识,主要培养中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有大致的了解。(2)计算机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主要以开设选修课为主(如BASIC语言程序设计、LOGO语言程序设计)9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美国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二)教学内容2.美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资料处理与应用信息技术系统概论人工智能概论学习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完成一定的任务培养逻辑运算和抽象思维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意识计算机程序设计10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第二节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体系一、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及其发展二、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11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及其发展

英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在中学开设了计算机科学课程。1981年英国学校委员会(SchoolCouncil)在其发给英格兰、威尔士地区所有学校的《实际课程》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1985年,英国皇家督导团发表了一份关于《5~16岁课程》的文件。该文件建议初等学校必须为儿童提供九大方面的经验领域,其中“技术”方面就包含了现代信息技术。1988年的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被列入国家统一课程中。12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教育及其发展

1994年10月,《国家课程》修订本正式公布,信息技术的内容从“设计与技术”中独立出来,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设置了“信息技术”,是基础课程之一1998年,信息技术课程又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1999年,英国政府公布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英国在认真研究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新性质与新任务的基础上,推出第三版国家课程,明确提出把以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

13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学段年级第一学段1--2年级(5-7岁)第二学段3--6年级(7-11岁)第三学段7--9年级(11-12岁)第四学段10--11年级(12-16岁)14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英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分析、处理、表现、计划、控制、模型化信息的能力)ICT课程的目标和内容P28第三学段ICT国家课程目标与内容(参看教材P29-32)15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第三节日本的信息教育课程体系一、日本的信息教育及其发展二、日本的信息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16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日本的信息教育及其发展

1984年日本社会教育审议会广播教育分会发布了“微型计算机应用进修课程标准”1985年又总结为“关于微型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并将其作为普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基本方针,由文部省首次公布。1986年4月文部省下属的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要把“信息运算能力”摆到“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学校教育中加以培养。1989年,文部省要求从小学就进行信息教育,在初中开设“信息基础”选修课。17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日本的信息教育及其发展

1990年,日本文部省提出一项九年行动计划,拟为全部学校配备多媒体硬件和软件,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以支持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1991年7月,文部省公布了《信息教育指南》文件,推进中小学信息教育快速发展。199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展望21世纪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中提出“系统实施信息教育”。1997年11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了面向21世纪的《关于改善教育课程的基准的基本方向》的文件,指出从小学到高中都应开设信息课。18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日本的信息教育及其发展

1998年,日本在高中普及信息教育的基础上,确定在初中阶段增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要求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都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手段进行教学。1999年1月,文部省制定了公立学校因特网联接计划,规定到2001年所有的公立中小学都连接入网。

1999年12月,日本政府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新千年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05年,全国中小学所有的科目都要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授课,实现学生在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的“三个根本转变”。

19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日本的信息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1998年12月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日本小学、初中新的学习指导要领(2002年开始实施)

,1999年4月颁布了高中新的学习指导要领(2000年4月正式实施

)。信息A信息B信息C20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日本的信息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2008年12月22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最新的学习指导要领(2013年开始实施),其中对高中信息学科进行了修改。21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日本的信息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日本高中信息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P3622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第四节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体系一、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及其发展二、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23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及其发展

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计算机教育。起初的计算机教育是为了培养计算机领域的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变迁与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育逐渐转变为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其目的和内容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信息通信技术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普及,通过四次教育改革逐渐被强化。

韩国政府把1983年指定为“信息产业年”,1984年,韩国教育部在商业高中设置了信息处理课程,在工业高中设置了信息通信技术课程。

24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及其发展

1987年,教育改革审议会在《教育改革综合构想》的最终报告书中,从改善中小学的教与学方法、振兴科学技术教育、应对未来信息化社会三个层面,指出学校实施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

计算机相关内容从根本上引入中小学教育是从第五次教育课程改革(1987.3—1992.6)开始的。第五次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的《实科》和初中的《技术与家政》科目中设置了计算机相关单元。特别是在普通高中,《信息产业》课成为《实业与家政》科目中的选修课。1987年12月,韩国教育部发表了“学校计算机教育强化方案”。

25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及其发展

1992年进行的第六次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计算机教育。初中和普通高中可以独立设置科目来进行计算机教学,其教学内容是以计算机的灵活应用为中心进行了改革。

小学计算机教育是在学校自选活动时间里进行,而且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在3-6年级每周进行1小时。小学5、6年级的《实科》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操作”、“计算机管理”、“计算机写作”。在初中《技术与产业》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单元,而且作为选修课增设了“计算机”课程。高中的《技术》课程中,增加了“信息通信”单元,在“商业”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单元,并作为选修课设置了《信息产业》课程。26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及其发展2000年实施的第七次教育课程改革中,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与第六次教育课程改革没有太大的变化。第7次教育课程改革中,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反映在小学5、6年级的《实科》科目的有关单元之中,在初中,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反映在《技术与家政》科目之中。作为选修课初中开设了《计算机》,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社会与计算机》。

27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韩国信息通信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通信技术的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诸要素能够均衡地发展。韩国信息技术教育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基本能力;熟练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方法来获得收集、分析、加工、生成、交流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伦理的实践来应对信息社会中正确的、能动的处理问题的能力。28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29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韩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

韩国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的内容:目前,韩国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如表2-1所示,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由5个阶段和5个内容领域构成。5个阶段,即把基础教育的10年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学1、2年级,第二阶段为小学3、4年级,第三阶段为小学5、6年,第四阶段为初中1、2年级,第五阶段为高中1年级。5个内容领域包括信息社会的生活、信息设备的理解、信息处理的理解、信息加工与共享、综合活动。(参看教材P43表2-1韩国信息通信技术素养教育各阶段内容体系表)30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第五节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31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以程序设计为主的阶段以信息素养培养为中心的阶段以计算机为工具的阶段教学大纲阶段课程标准阶段指导纲要阶段32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一)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33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信息技术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的定位2.信息素养解析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目标4.现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析34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1.课程目标的定位

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重要性:(1)国家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已经与物质、能源一样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从根本上讲,信息技术正在重塑教育、科技、文化、国际关系和国家生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程度、知识与信息的丰富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文化正在推动着整个社会文化的重塑,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35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信息素养解析P48(1)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2)国内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3)信息素养的内涵36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1)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可斯基提出了“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技能”这一信息素养概念。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进行学习的人。”37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1)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1992年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总结报告》中道尔(Doyle)对信息素养进行了如下的解释:作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要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一个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确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38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1)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包括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它们是:1)能够有效而快速地获取信息;2)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3)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4)能探讨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5)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表达;6)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7)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8)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9)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39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国内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

国内较早阐释信息素养的是在王吉庆的《信息素养论》中,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括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钟志贤将信息素养描述为八大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40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国内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桑新民则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描述了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第一层次: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3)有序化地归纳、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第二层次:5)将以上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第三层次: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以及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41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国内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2002年,祝智庭教授对信息素养做出如下定义:人们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信息伦理道德等具体内容,并且进一步提出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四个不同层次: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科研信息素养。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42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国内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张义兵从多重视野对信息素养予以定位,认为:从技术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上;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中;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上;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能力上。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43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国内关于信息素养的阐释2003年1月,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勇于创新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形成社会责任感。44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3)信息素养的内涵①信息意识(前提):认识信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②信息知识(基础):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③信息能力(核心):获取、加工、处理、创造、传递、评价信息的能力

④信息伦理(方向):信息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45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46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初中阶段:(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47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4.现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勇于创新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形成社会责任感。四个方面: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评价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文化参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48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4.现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析新课程标准沿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分解为11条(参看教材P56-58):知识与技能(基础):2条过程与方法(核心):6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向):3条参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49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P751.小学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2.初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3.高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50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1.小学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51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

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小学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52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汉字输入。(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绘图工具的使用。(2)图形的制作。(3)图形的着色。(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小学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53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小学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54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初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55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初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信息与信息社会。(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56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初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1)汉字输入(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57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初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1)文本的编辑、修改。(2)版式的设计。*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3)数据的表格处理。(4)数据图表的创建。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58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初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网络的基本概念(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5)网页制作*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多媒体介绍(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59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2.初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4)计算机安全(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60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3.高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五:数据库初步

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

*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61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3.高中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P80各模块的详细内容请参看教材P81-83必修2学分选修2+X学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一般信息技术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62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63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由四个主题构成: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获取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处理与交流必修模块的内容组成64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65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算法与程序设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程序例举66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67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网络技术应用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网站设计与评价68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数据管理技术数据管理基本知识数据库的建立/使用/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69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人工智能初步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70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第六节信息技术课程国际综合比较P21一、政府作为主导制定政策二、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三、大力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四、设置统一连贯的课程五、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六、尤为强调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七、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技术71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一、政府作为主导制定政策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本国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并且切实落实这些措施和政策,保证其有效性。例如,英国教育通讯与技术署于2006年3月发布了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日本政府于1999年12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72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二、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资金的投入,信息技术课程需要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保障。各个国家都为改善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进行了及时、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保证信息技术课程能够顺利的实施。有数据显示,到20世纪末,英国政府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累计3亿英镑。73第2章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比较三、大力加强教师专业发展

各国普遍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