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TOC\o"1-2"\h\u17457第一章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 527901.1实验室安全准则 5143831.1.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 554511.1.2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组织体系,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5213791.1.3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5191721.1.4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5303571.1.5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设施,保证设施齐全、完好、有效。 515881.1.6实验室应保持环境整洁,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睡觉。 517111.1.7实验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52351.1.8实验过程中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尽量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5169311.1.9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 5178951.2实验室人员职责 578781.2.1实验室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室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 5308031.2.2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5197401.2.3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要求。 5165471.2.4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上报。 535471.2.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保证个人安全。 5303291.2.6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5135041.2.7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应关闭实验设备,整理实验现场,保证实验室安全。 65820第二章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6191382.1生物安全等级 6203322.1.1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 649062.1.2生物安全等级要求 6304462.2生物安全柜使用 646322.2.1生物安全柜的分类 6130332.2.2生物安全柜的选用 6267452.2.3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规程 6294252.3生物废弃物的处理 7144672.3.1生物废弃物的分类 7178022.3.2生物废弃物的收集与存放 779822.3.3生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7589第三章化学安全操作规程 7292433.1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8230983.1.1化学品采购与储存 8122453.1.2化学品使用前的准备 8100963.1.3化学品的使用操作 8132583.1.4化学品使用后的处理 8245563.2化学废弃物的处理 8102163.2.1化学废弃物的分类 8273903.2.2化学废弃物的收集 941123.2.3化学废弃物的包装与储存 9224133.2.4化学废弃物的处理 96128第四章实验室设备使用与管理 985524.1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 9142174.1.1仪器设备操作前的准备 9261664.1.2仪器设备操作流程 9115014.1.3仪器设备操作注意事项 9119684.2设备维护与保养 10319554.2.1定期检查 10224394.2.2设备保养 10309684.2.3故障处理 10155644.2.4设备报废与更新 10618第五章实验室电气安全 1094575.1电气设备使用 10120715.1.1实验室电气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电气安全规定和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 1059775.1.2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功能良好,防止设备老化、破损等安全隐患。 10301355.1.3实验人员在使用电气设备前,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0213625.1.4使用电气设备时,应保证设备周围环境干燥、清洁,避免腐蚀性物质对设备造成损害。 11221935.1.5连接电源时,应先关闭设备开关,保证电源线无破损、无短路现象,再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1189135.1.6使用带有高压的电气设备时,应采取绝缘措施,防止触电。 11315615.1.7实验过程中,如需暂时离开实验室,应关闭电气设备,切断电源。 11163905.1.8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气设备,拔掉电源插头,并对设备进行清洁、归位。 11146745.2电气预防与处理 1184645.2.1电气预防 11123865.2.2电气处理 1110876第六章实验室火灾预防与处理 1143376.1火灾预防措施 11144526.1.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火灾预防制度,明确各岗位的火灾预防职责,保证每位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11260376.1.2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火灾安全隐患排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重点检查以下方面: 1154476.1.3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材、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完好有效。 12144656.1.4实验室员工应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参加消防培训和演练。 12289796.1.5实验室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12305746.1.6实验室应保持安全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保证火灾发生时人员能迅速撤离。 12198306.2火灾处理 12256376.2.1火灾发生时,实验室员工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切断电源、气源,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进行初期灭火。 1274106.2.2如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12262276.2.3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员工有序撤离,保证人员安全。 12120076.2.4火灾发生后,应迅速查明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1293676.2.5实验室应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火灾调查,提供相关资料,协助处理善后工作。 12236996.2.6实验室应总结火灾教训,完善火灾预防措施,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125865第七章实验室急救与处理 12309037.1常见急救方法 12147947.1.1出血控制 12144147.1.2食物窒息 13225237.1.3烧伤处理 13179167.1.4化学品中毒 13309267.2处理流程 13322597.2.1报告 1363587.2.2紧急处理 13324397.2.3调查 13186777.2.4整改措施 13229907.2.5培训教育 14284087.2.6档案记录 1421764第八章实验室个人防护 14317968.1防护用品使用 14237738.1.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生物危害及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14209078.1.2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488528.1.3使用防护用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417398.2防护知识普及 14262388.2.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以下防护知识: 14119808.2.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新的防护知识。 15149418.2.3实验室负责人应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 1523080第九章实验室环境监测 1590849.1环境监测方法 15155699.1.1气体监测 156569.1.2微生物监测 15263779.1.3化学污染物监测 1560609.2监测结果处理 16117879.2.1数据记录与分析 16273409.2.2异常情况处理 1627869.2.3监测报告 1626051第十章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核 161053510.1安全培训内容 16475310.1.1实验室基本安全知识 162777410.1.1.1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161879410.1.1.2实验室安全标识 161100310.1.1.3实验室安全设施及使用方法 161330310.1.1.4实验室紧急处理流程 17304810.1.2生物安全 173061310.1.2.1生物危害的分类与识别 171369610.1.2.2生物安全柜的正确使用 17988810.1.2.3生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7244410.1.2.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172280010.1.3化学安全 172869810.1.3.1化学品的分类与特性 17381910.1.3.2化学品的安全储存与搬运 172677810.1.3.3化学品的正确使用与处理 172133810.1.3.4化学的应急处理 17745610.1.4物理安全 17343410.1.4.1实验室物理危害的识别与预防 172065110.1.4.2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维护 17504710.1.4.3压力容器与气瓶的安全使用 17220010.1.4.4实验室火灾的预防与应对 1766310.1.5个人防护 17477510.1.5.1个人防护用品的分类与选择 17422510.1.5.2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72157010.1.5.3实验室防护装备的配置与使用 171504210.2安全考核标准 172992610.2.1考核对象 171350310.2.1.1实验室工作人员 171762510.2.1.2实验室学生 17571010.2.2考核内容 17270910.2.2.1实验室基本安全知识掌握程度 172712910.2.2.2生物、化学、物理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172984510.2.2.3个人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1754110.2.2.4实验室紧急处理能力 17674810.2.3考核方式 182977010.2.3.1理论考试: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满分100分 18382810.2.3.2实践操作:对实验室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182157710.2.3.3应急演练:模拟实验室紧急,评估处理能力 182258910.2.4考核标准 182168610.2.4.1理论考试:≥60分为合格 183116210.2.4.2实践操作:≥80分为合格 182485310.2.4.3应急演练:≥80分为合格 183040010.2.5考核周期 18966210.2.5.1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 18389410.2.5.2实验室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 182358710.2.6考核结果处理 182132510.2.6.1考核合格者,准予继续从事实验室工作 18977810.2.6.2考核不合格者,需进行补考,补考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实验室工作 181991210.2.6.3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者,暂停实验室工作,进行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18第一章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1.1实验室安全准则1.1.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1.1.2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组织体系,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1.1.3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1.1.4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1.1.5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设施,保证设施齐全、完好、有效。1.1.6实验室应保持环境整洁,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睡觉。1.1.7实验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物品。1.1.8实验过程中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尽量避免使用有害物质。1.1.9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1.2实验室人员职责1.2.1实验室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室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1.2.2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1.2.3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要求。1.2.4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上报。1.2.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保证个人安全。1.2.6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1.2.7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应关闭实验设备,整理实验现场,保证实验室安全。第二章生物安全操作规程2.1生物安全等级2.1.1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生物技术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划分为四级,分别为BSL1、BSL2、BSL3和BSL4。各级生物安全等级对应不同的生物因子及其潜在危害,实验室应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特性及风险程度,合理选择生物安全等级。2.1.2生物安全等级要求(1)BSL1:适用于操作低风险生物因子,如非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基本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2)BSL2:适用于操作低至中等风险生物因子,如某些病毒、细菌和真菌。实验室应具备中级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3)BSL3:适用于操作中等至高风险生物因子,如某些病毒、细菌和真菌。实验室应具备高级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4)BSL4:适用于操作高风险生物因子,如某些病毒、细菌和真菌。实验室应具备最高级别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2.2生物安全柜使用2.2.1生物安全柜的分类生物安全柜分为三类:I级、II级和III级。各级生物安全柜适用于不同生物安全等级的实验室。2.2.2生物安全柜的选用实验室应根据生物安全等级和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生物安全柜。具体选用原则如下:(1)BSL1:可选用I级或II级生物安全柜。(2)BSL2:宜选用II级生物安全柜。(3)BSL3:宜选用III级生物安全柜。(4)BSL4:必须选用III级生物安全柜。2.2.3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规程(1)使用前检查:保证生物安全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照明、通风等。(2)操作规程:在操作生物安全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持生物安全柜内物品整洁,避免交叉污染。(2)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开关生物安全柜门的次数。(3)操作完毕后,及时清洁生物安全柜内表面。(4)定期检查生物安全柜的功能,保证其正常工作。2.3生物废弃物的处理2.3.1生物废弃物的分类生物废弃物分为以下几类:(1)感染性废弃物:如含有病原体的培养基、组织、血液等。(2)化学废弃物:如废液、废渣等。(3)放射性废弃物:如放射性同位素等。(4)其他废弃物:如实验器材、包装材料等。2.3.2生物废弃物的收集与存放(1)感染性废弃物:应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并贴上明显的标识。存放于指定的存放区域,避免与其他废弃物混合。(2)化学废弃物:应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容器收集,并贴上明显的标识。存放于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3)放射性废弃物:应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并贴上明显的标识。存放于指定的存放区域,避免与其他废弃物混合。(4)其他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并贴上明显的标识。2.3.3生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感染性废弃物:可采取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方法处理。(2)化学废弃物:应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采取中和、稀释、焚烧等方法处理。(3)放射性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采取安全处置方法。(4)其他废弃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第三章化学安全操作规程3.1化学品的安全使用3.1.1化学品采购与储存(1)实验室应建立化学品采购与储存管理制度,保证所购化学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2)采购化学品时,应充分了解其理化性质、毒性及危害性,选择合适的包装和运输方式。(3)化学品应按照其性质分类储存,保证储存环境符合要求,避免化学品相互反应或泄漏。3.1.2化学品使用前的准备(1)使用化学品前,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性质、用途、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2)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实验服等。(3)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等。3.1.3化学品的使用操作(1)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少量、多次、慢速”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操作。(2)操作时应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避免化学品洒落或污染。(3)使用挥发性或腐蚀性化学品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4)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应远离火源、热源,保证实验室安全。3.1.4化学品使用后的处理(1)使用完毕后,应将化学品归位,保证标签清晰、完整。(2)废弃的化学品应按照规定分类收集,不得随意丢弃或排放。3.2化学废弃物的处理3.2.1化学废弃物的分类(1)实验室应建立化学废弃物分类制度,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危害性进行分类。(2)分类标准可参照《危险废物分类名录》及相关法规。3.2.2化学废弃物的收集(1)实验室应配备专用的化学废弃物收集容器,明确标识废弃物种类。(2)废弃物收集容器应放置在易于操作、便于搬运的位置。(3)收集废弃物时,应遵循“少量、多次、分类”的原则。3.2.3化学废弃物的包装与储存(1)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包装,保证包装材料符合要求。(2)包装完毕的废弃物应存放在指定的储存区域,避免与其他物品混合。(3)储存区域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3.2.4化学废弃物的处理(1)实验室应与具有资质的专业处理机构合作,将废弃物安全、合规地处理。(2)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规,保证废弃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3)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处理记录,以便追踪和监控废弃物的处理情况。第四章实验室设备使用与管理4.1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4.1.1仪器设备操作前的准备操作人员应充分了解仪器设备的功能、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操作前,需对仪器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确认设备完好无损,各部件连接正常。4.1.2仪器设备操作流程(1)开启电源,按仪器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2)根据实验需求,设置仪器设备的工作参数。(3)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4)实验过程中,如发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5)实验结束后,按照操作规程关闭仪器设备,并做好记录。4.1.3仪器设备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遵循操作规程。(2)操作过程中,不得擅自更改仪器设备参数。(3)避免在仪器设备附近使用易燃、易爆物品。(4)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避免仪器设备受潮、受腐蚀。4.2设备维护与保养4.2.1定期检查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检查内容包括:(1)仪器设备的外观检查,确认无破损、变形。(2)检查电源线路,确认无短路、漏电现象。(3)检查设备运行参数,确认符合实验要求。4.2.2设备保养(1)根据设备说明书,定期进行润滑、清洁、消毒等保养工作。(2)对于易损件,应定期更换,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对于长期不使用的设备,应进行防潮、防尘处理。4.2.3故障处理(1)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2)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3)故障排除后,应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认设备功能稳定。4.2.4设备报废与更新(1)设备达到报废条件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向上级部门报告,申请报废。(2)报废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保证安全、环保。(3)根据实验室需求,及时购置新设备,提高实验室科研能力。第五章实验室电气安全5.1电气设备使用5.1.1实验室电气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电气安全规定和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5.1.2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功能良好,防止设备老化、破损等安全隐患。5.1.3实验人员在使用电气设备前,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5.1.4使用电气设备时,应保证设备周围环境干燥、清洁,避免腐蚀性物质对设备造成损害。5.1.5连接电源时,应先关闭设备开关,保证电源线无破损、无短路现象,再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5.1.6使用带有高压的电气设备时,应采取绝缘措施,防止触电。5.1.7实验过程中,如需暂时离开实验室,应关闭电气设备,切断电源。5.1.8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气设备,拔掉电源插头,并对设备进行清洁、归位。5.2电气预防与处理5.2.1电气预防(1)加强实验室电气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2)建立健全实验室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3)定期对实验室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4)对实验室电气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5.2.2电气处理(1)发生电气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采取措施防止扩大。(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如有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3)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管理部门。(4)对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5)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加强实验室电气安全管理。第六章实验室火灾预防与处理6.1火灾预防措施6.1.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火灾预防制度,明确各岗位的火灾预防职责,保证每位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6.1.2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火灾安全隐患排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重点检查以下方面:(1)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破损,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2)实验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过热现象;(3)实验室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是否妥善存放,存放是否符合规定;(4)实验室通风、散热设施是否正常运行;(5)火源、热源附近是否堆放易燃物品。6.1.3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材、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完好有效。6.1.4实验室员工应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参加消防培训和演练。6.1.5实验室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6.1.6实验室应保持安全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保证火灾发生时人员能迅速撤离。6.2火灾处理6.2.1火灾发生时,实验室员工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切断电源、气源,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进行初期灭火。6.2.2如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6.2.3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员工有序撤离,保证人员安全。6.2.4火灾发生后,应迅速查明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6.2.5实验室应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火灾调查,提供相关资料,协助处理善后工作。6.2.6实验室应总结火灾教训,完善火灾预防措施,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第七章实验室急救与处理7.1常见急救方法7.1.1出血控制在实验室发生出血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冷静,安慰伤者,避免慌乱;(2)用干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伤口,用手压迫止血;(3)如伤者出血较多,应立即用止血带或绷带进行包扎;(4)将伤者迅速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7.1.2食物窒息如发生食物窒息,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2)让伤者坐下或站立,用一只手握住拳头,放在伤者胸骨下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3)用力向上推压,反复进行,直至食物被排出;(4)如窒息症状未缓解,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7.1.3烧伤处理如发生烧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脱去烧毁的衣物,避免火势蔓延;(2)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降低烧伤程度;(3)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4)将伤者迅速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7.1.4化学品中毒如发生化学品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将伤者移至通风处,避免继续吸入有毒气体;(2)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3)给予伤者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4)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伤者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7.2处理流程7.2.1报告发生后,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并详细描述经过、受伤人员情况、原因等。7.2.2紧急处理根据类型,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如止血、心肺复苏、烧伤处理等。7.2.3调查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调查小组,对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生的根本原因。7.2.4整改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7.2.5培训教育针对发生的原因,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7.2.6档案记录将处理过程、整改措施等详细记录在案,以备后续查阅。第八章实验室个人防护8.1防护用品使用8.1.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生物危害及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害。8.1.2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a)实验室工作服:应穿着合身、干净、舒适的工作服,以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实验环境。b)防护眼镜:在处理腐蚀性、挥发性或有刺激性物质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c)手套:根据实验内容选择适当的手套,如乳胶手套、丁腈手套等,以防止皮肤直接接触化学物质。d)口罩:在操作过程中,如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粉尘或有害气体,应佩戴口罩以减少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e)防护鞋:应穿着防滑、耐腐蚀的防护鞋,以防止脚部受伤。f)护耳装置:在高噪音环境中,应佩戴护耳装置,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8.1.3使用防护用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保证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b)使用前应检查防护用品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c)使用过程中,如发觉防护用品有损坏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d)使用完毕后,应按照规定对防护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和妥善处理。8.2防护知识普及8.2.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以下防护知识:a)熟悉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b)了解实验室内各种设备、仪器和化学物质的安全操作规程。c)掌握实验室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火灾、泄漏、中毒等。d)学会正确使用各类防护用品,保证个人安全。e)了解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防止环境污染。8.2.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新的防护知识。8.2.3实验室负责人应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第九章实验室环境监测9.1环境监测方法9.1.1气体监测实验室应定期采用气体检测仪对实验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有害气体、氧气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等。监测方法如下:(1)选择合适的气体检测仪,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选用相应的传感器;(2)将检测仪放置在实验室内的不同位置,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性;(3)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记录监测数据;(4)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实验室空气质量。9.1.2微生物监测实验室微生物监测主要包括空气、表面和水源等微生物污染情况的监测。监测方法如下:(1)空气微生物监测:采用空气采样器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采样,然后将采样后的培养基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计算菌落数;(2)表面微生物监测:采用棉签涂抹法对实验室设备表面进行采样,将采样后的棉签放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计算菌落数;(3)水源微生物监测:采用无菌采样瓶对实验室水源进行采样,将采样后的水样放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计算菌落数。9.1.3化学污染物监测实验室化学污染物监测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监测方法如下:(1)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对实验室样品进行检测;(2)按照相关标准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记录监测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9.2监测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课程设计窗口比较器
- 人体器件复合材料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环境课程设计资源网站
- 江汉大学教育学课程设计
-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住宅
- 棒球硬式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乐高基础认知课程设计
- 沉浸式劳动实践课程设计
- 简易绳结编织课程设计
- 斜口虎钳手工具相关项目建议书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48
- 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课件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国开2024年《钢结构(本)》阶段性学习测验1-4答案
- 小学三年级数独比赛“六宫”练习题(88道)
- EDA实验报告1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 健美操大单元计划、教学计划2
- 2023年全国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统计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制冷机房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肺部体格检查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