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交通系统应急处理预案TOC\o"1-2"\h\u5499第一章应急预案总则 3302051.1编制目的 3101351.2编制依据 331611.3适用范围 4226761.4应急预案体系 43794第二章应急组织架构 4153492.1应急指挥部 489282.2应急小组 5187732.3应急人员职责 545532.3.1总指挥职责 5237172.3.2副总指挥职责 5185162.3.3成员职责 5137412.3.4救援小组职责 5237782.3.5信息小组职责 5225802.3.6协调小组职责 659812.3.7保障小组职责 631413第三章预警与预防 645173.1预警系统 6244733.2预防措施 6318433.3应急演练 75441第四章报告与信息传递 7131574.1报告程序 7152114.2信息传递途径 8261014.3信息保密与发布 88374第五章现场救援与处置 8314305.1救援队伍 8249135.2救援设备与物资 9216125.3救援操作流程 914363第六章应急响应与协调 106376.1应急响应级别 10321856.1.1一级响应 1032756.1.2二级响应 10280186.1.3三级响应 10126316.1.4四级响应 10178696.2应急响应措施 10294186.2.1救援力量调度 10192726.2.2物资保障 1014056.2.3人员转移和安置 1096346.2.4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 11201806.2.5应急演练和培训 1152596.3应急协调机制 1194626.3.1建立协调小组 1178596.3.2明确职责分工 113656.3.3信息共享与沟通 11139806.3.4联动响应 11223816.3.5定期评估与改进 1127279第七章调查与处理 11277367.1调查程序 1186137.1.1立即启动调查 11197657.1.2现场勘查与资料收集 11137747.1.3询问当事人及知情人员 1243757.1.4技术鉴定与分析 12315337.1.5撰写调查报告 12224107.2处理措施 1218657.2.1制定处理方案 12111247.2.2实施处理 12242977.2.3处理的鉴定验收 12302347.2.4提交处理报告 12101237.3责任追究 12192327.3.1追究责任 1286617.3.2严肃处理责任人 12240047.3.3强化警示教育 127298第八章应急恢复与重建 13124438.1恢复生产 13193328.2重建工作 13237118.3恢复评估 143450第九章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 14290119.1修订程序 14147729.1.1预案评估: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其在实际应急工作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4161909.1.2收集意见:向各相关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征求对应急预案的修订意见,了解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1490379.1.3形成修订草案:根据评估结果和收集到的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修订草案。 14100009.1.4征求专家意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修订草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建议。 1487429.1.5审批发布:根据专家意见对修订草案进行修改,提交给应急预案审批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发布修订后的应急预案。 1469629.2更新频率 14145479.2.1定期更新:根据应急预案的评估结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和更新。 14119199.2.2及时更新: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 14262859.3更新内容 1589139.3.1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更新: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对应急预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 15285769.3.2应急资源、应急组织、应急队伍的更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急预案中的应急资源、应急组织、应急队伍配置。 15147019.3.3应急设备、设施、技术的更新:引入新的应急设备、设施、技术,提高应急预案的应急能力。 15285489.3.4应急处置流程的优化:根据实际应急工作经验,对应急处置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15261669.3.5应急预案的实战化:结合实际应急案例,对应急预案进行实战化修改,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15319839.3.6预案宣传和培训: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和应急能力。 1514152第十章应急培训与宣传教育 153274010.1培训对象 15960910.2培训内容 161711310.3宣传教育 1623072第十一章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 161455011.1监督检查机制 17627311.2监督检查内容 17250711.3处理与整改 1714851第十二章应急预案的实施与保障 181594312.1实施要求 182026212.1.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182821412.1.2强化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182352912.1.3落实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 181289012.1.4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18406012.2保障措施 182215212.2.1政策保障 19815712.2.2组织保障 193149012.2.3技术保障 192217312.2.4社会保障 19137212.3资金与物质保障 192313312.3.1资金保障 19148712.3.2物资保障 19第一章应急预案总则1.1编制目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旨在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2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行业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5)相关行业应急预案编制导则;(6)国家和地方其他有关应急预案编制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行业标准。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和个人,针对突发事件进行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具体包括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1.4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总预案: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组织体系、应急响应流程、应急资源保障等。(2)专项预案:针对特定突发事件类型,制定的具体应急预案,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灾难应急预案、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3)部门预案: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和特点,制定的应急预案,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卫生应急预案等。(4)现场处置方案:针对突发事件现场,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操作程序。(5)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评估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应急预案体系。(6)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应急预案的时效性和适应性。第二章应急组织架构2.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应急组织架构的核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应急指挥部由以下成员组成:(1)总指挥:由公司高层领导担任,负责应急工作的总体决策和指挥。(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工作,负责具体事务的协调和执行。(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2.2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是应急指挥部下属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应急任务的实施。应急小组根据应急任务类型分为以下几种:(1)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调度等工作。(2)信息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报告应急相关信息。(3)协调小组:负责与外部单位沟通协调,争取救援资源和支持。(4)保障小组:负责应急期间的物资供应、设备维护等工作。2.3应急人员职责2.3.1总指挥职责(1)负责应急工作的总体决策和指挥。(2)制定应急工作计划,明确应急任务和责任分工。(3)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4)指导、协调、监督应急工作的实施。2.3.2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工作,负责具体事务的协调和执行。(2)负责组织制定应急实施方案,保证应急工作有序进行。(3)协调应急资源,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2.3.3成员职责(1)负责本部门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2)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本部门应急工作情况。(3)参与应急演练,提高本部门应急能力。(4)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应急任务。2.3.4救援小组职责(1)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调度等工作。(2)保证救援行动的安全、迅速、有效。(3)向上级报告救援进展和遇到的问题。2.3.5信息小组职责(1)负责收集、整理、报告应急相关信息。(2)保证信息畅通,为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3)协助其他小组完成应急任务。2.3.6协调小组职责(1)负责与外部单位沟通协调,争取救援资源和支持。(2)协助其他小组完成应急任务。(3)向上级报告协调进展和遇到的问题。2.3.7保障小组职责(1)负责应急期间的物资供应、设备维护等工作。(2)保证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充足、完好。(3)协助其他小组完成应急任务。第三章预警与预防3.1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预防灾害和的重要手段。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信息收集与处理:通过监测、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收集与灾害、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处理,为预警提供数据支持。(2)预警阈值设定:根据灾害、的特点和历史数据,设定合理的预警阈值,以便在达到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3)预警信号发布: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迅速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4)预警系统评估与改进:对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准确性、及时性等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和改进预警系统。3.2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降低灾害和风险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灾害和的危害性,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保证预防措施的落实。(3)风险评估与管控:对潜在的灾害和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降低风险。(4)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如加固堤防、提高建筑抗震功能等。(5)应急物资储备:合理配置应急物资,保证在灾害和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3.3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应急演练内容:(1)应急预案演练:模拟灾害和发生情景,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应急队伍演练:组织应急队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应对能力。(3)应急物资演练:检验应急物资的储备、调度和配送能力,保证在灾害和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4)公众参与演练:组织公众参与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应对灾害和的信心。通过应急演练,可以发觉应急预案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为应对灾害和提供有力保障。第四章报告与信息传递4.1报告程序报告程序是保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和传递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报告程序的具体步骤:(1)现场人员发觉后,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和处置。(2)现场负责人应在发生后1小时内,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基本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等。(3)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公司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情况,并根据级别启动应急预案。(4)公司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5)调查组应在发生后7日内,向公司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提交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原因、损失、责任认定等内容。(6)公司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调查报告,制定处理方案,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4.2信息传递途径信息传递途径包括以下几种:(1)电话: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通过电话向公司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报告情况。(2)短信:通过短信向相关人员发送简要信息,以便及时掌握动态。(3)邮件: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发送调查报告和处理方案等详细文件。(4)会议:组织调查分析会,向与会人员通报情况、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5)公告:通过公司内部公告栏或网站,发布相关信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4.3信息保密与发布信息保密与发布应遵循以下原则:(1)信息保密:调查过程中,涉及原因、损失等方面的敏感信息应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2)信息发布:调查结束后,根据性质和影响范围,通过适当途径发布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3)信息发布对象:信息应向公司内部员工、部门、相关企业和公众发布,以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4)信息发布内容:信息发布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保证发布的信息具有可信度。(5)信息发布时机:信息发布应选择合适的时机,避免影响调查和处理工作。第五章现场救援与处置5.1救援队伍在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专业的救援队伍是现场救援与处置的关键。根据灾害的类型和规模,救援队伍可能包括消防救援队伍、中国人民、民兵预备役部队、公安特警、医疗救护队伍等。在四川汉源暴雨泥石流灾害救援中,当地消防救援队伍已有217人和55辆车投入救援工作。这些救援队伍经过严格的训练,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5.2救援设备与物资救援设备与物资是现场救援的重要保障。在灾害发生后,应根据救援队伍的需求,迅速调拨救援设备与物资。救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推土机、破碎锤、无人机、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救援物资包括:帐篷、棉被、折叠床、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等。在四川汉源暴雨泥石流灾害救援中,国家防总紧急调拨4万件安置类救灾物资,并调派了中国安能三局的人员和设备以及翼龙无人机参与救援。5.3救援操作流程救援操作流程是保证救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救援操作流程:(1)现场评估:救援队伍抵达现场后,首先进行现场评估,了解灾害范围、受灾群众情况、潜在风险等。(2)设立指挥部:在安全区域设立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各方力量,制定救援方案。(3)划分救援区域:根据灾害范围和救援队伍分布,将现场划分为若干个救援区域,明确各区域救援任务。(4)搜索与救援:救援队伍按照划分的区域,开展搜索与救援工作,搜寻失联人员、核查重点区域人员、转移受灾群众。(5)救治与转运: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6)物资发放:根据受灾群众需求,有序发放救援物资。(7)隐患排查与整治:对灾害现场进行隐患排查,发觉并整改安全隐患。(8)通信与交通保障:保证救援现场通信畅通,恢复交通秩序。(9)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及时发布救援进展,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10)后续工作:灾害过后,开展灾后重建、防疫消毒等工作,保证受灾群众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第六章应急响应与协调6.1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级别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对应急响应行动进行分级管理的体系。通常,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响应级别和行动要求。6.1.1一级响应一级响应为最高级别,适用于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在此级别下,国家层面将启动全面应急响应,调集全国资源进行救援和处置。6.1.2二级响应二级响应适用于重大突发事件。此时,相关省份和部门将启动紧急应急响应,动员地方力量进行救援和处置。6.1.3三级响应三级响应适用于较大突发事件。在此级别下,相关市、县和部门将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力量进行救援和处置。6.1.4四级响应四级响应为最低级别,适用于一般突发事件。此时,相关乡镇和部门将启动基本应急响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置。6.2应急响应措施应急响应措施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行动。以下为主要应急响应措施:6.2.1救援力量调度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及时调度救援力量,包括消防、医疗、公安、交通等部门,保证救援力量迅速抵达现场。6.2.2物资保障紧急调拨救援物资,包括食品、药品、衣物、帐篷等,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6.2.3人员转移和安置针对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及时组织转移和安置,保证人员安全。6.2.4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发布事件进展和救援情况,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6.2.5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6.3应急协调机制应急协调机制是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实现高效协同作战而建立的协调体系。6.3.1建立协调小组设立应急协调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响应工作。6.3.2明确职责分工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保证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协同作战。6.3.3信息共享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保证各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了解事件进展和救援情况,为决策提供准确依据。6.3.4联动响应实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联动响应,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形成合力。6.3.5定期评估与改进定期对应急协调机制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应急响应需求,提高应急响应效果。第七章调查与处理7.1调查程序7.1.1立即启动调查发生后,相关单位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成立调查组。调查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客观、公正地开展调查工作。7.1.2现场勘查与资料收集调查组应对现场进行勘查,了解发生的具体情况。同时收集与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图纸、文件、记录、视频监控等。7.1.3询问当事人及知情人员调查组应询问当事人、知情人员及有关责任人,获取发生过程、原因和损失情况等信息。7.1.4技术鉴定与分析调查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技术鉴定,分析原因,为处理提供依据。7.1.5撰写调查报告调查组应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经过、原因、损失情况、责任认定等内容。7.2处理措施7.2.1制定处理方案根据调查报告,制定处理方案,明确处理措施、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7.2.2实施处理相关单位应根据处理方案,组织力量实施处理,保证得到妥善解决。7.2.3处理的鉴定验收处理完成后,应组织专家对处理情况进行鉴定验收,保证处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7.2.4提交处理报告处理结束后,相关单位应提交处理报告,报告应包括处理过程、结果、验收情况等内容。7.3责任追究7.3.1追究责任根据调查报告,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包括纪政务处分、行政罚款、暂停或撤销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等。7.3.2严肃处理责任人对责任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保证责任人受到应有的惩罚。7.3.3强化警示教育通过责任追究,强化警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第八章应急恢复与重建8.1恢复生产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后,恢复生产是的一环。要对受灾区域进行全面评估,了解企业、农田、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受损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恢复生产计划,明确恢复目标、时间节点和责任人。恢复生产的主要措施包括:(1)保证受灾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对设备、原料、产品等进行修复和补充,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2)对受灾农田进行复垦,提供救灾种子、化肥等物资,帮助农民恢复农业生产。(3)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为恢复生产创造条件。(4)加强政策扶持,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8.2重建工作重建工作是指在灾害发生后,对受灾地区进行重建,使其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过程。重建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住房重建、基础设施修复、公共服务恢复等。重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1)制定重建规划,明确重建目标、范围、标准和时序,保证重建工作有序进行。(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3)落实政策扶持,为受灾群众提供过渡性生活救助,保证基本生活得到保障。(4)加强质量监管,保证重建项目符合国家标准,提高抗灾能力。(5)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心理阴影,重建信心。8.3恢复评估恢复评估是指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的过程中,对各项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保证恢复目标的实现。恢复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恢复生产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恢复计划。(2)对重建项目进行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评估,保证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3)对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4)对灾后恢复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为今后类似灾害的应对提供经验借鉴。通过恢复评估,可以及时发觉问题,调整工作策略,保证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九章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9.1修订程序9.1.1预案评估: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其在实际应急工作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9.1.2收集意见:向各相关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征求对应急预案的修订意见,了解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和问题。9.1.3形成修订草案:根据评估结果和收集到的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修订草案。9.1.4征求专家意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修订草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建议。9.1.5审批发布:根据专家意见对修订草案进行修改,提交给应急预案审批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发布修订后的应急预案。9.2更新频率9.2.1定期更新:根据应急预案的评估结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和更新。9.2.2及时更新: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1)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发生变化;(2)应急资源、应急组织、应急队伍发生变化;(3)应急设备、设施、技术更新换代;(4)实际应急工作中发觉的问题和不足;(5)其他需要及时更新的情况。9.3更新内容9.3.1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更新: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对应急预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9.3.2应急资源、应急组织、应急队伍的更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急预案中的应急资源、应急组织、应急队伍配置。9.3.3应急设备、设施、技术的更新:引入新的应急设备、设施、技术,提高应急预案的应急能力。9.3.4应急处置流程的优化:根据实际应急工作经验,对应急处置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应急响应效率。9.3.5应急预案的实战化:结合实际应急案例,对应急预案进行实战化修改,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9.3.6预案宣传和培训: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和应急能力。第十章应急培训与宣传教育10.1培训对象应急培训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包括市区街道办、居委会等各级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安全生产、消防、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2)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是应急工作的关键环节,他们需要掌握应急知识,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做出决策,组织企业进行自救和互救。(3)救援队伍:包括公安、消防、卫生、安监等部门的救援队伍,以及社会志愿者救援队伍。这些队伍在应急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任务,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4)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是应急工作的基础,他们需要了解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配合部门和救援队伍进行应急处置。10.2培训内容应急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法律法规:培训对象需要了解我国应急法律法规体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以便在应急工作中依法行事。(2)应急基础知识:包括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特点、危害等,以及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流程等。(3)自救互救技能:包括止血、包扎、心肺复苏、骨折固定等基本急救技能,以及灭火、疏散、防护等应急处理方法。(4)应急演练:通过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培训对象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协调配合能力。(5)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培训对象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10.3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应急意识、普及应急知识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1)利用媒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应急意识。(2)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应急知识竞赛、应急演练、应急宣传周等活动,引导公众关注应急工作,提高应急素养。(3)制作宣传材料:制作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宣传材料,向公众普及应急知识。(4)教育培训:将应急知识纳入学校、企业、社区等教育培训课程,提高各类人群的应急素养。(5)志愿者服务: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宣传教育活动,发挥他们在应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以上宣传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全民应急意识,为应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第十一章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11.1监督检查机制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机制旨在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以下为监督检查机制的主要内容:(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监督检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2)制定应急预案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的程序、方法和要求。(3)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方式,对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演练、培训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监督检查记录和报告制度,保证监督检查结果的客观、真实、完整。(5)对监督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跟踪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11.2监督检查内容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是否与实际应急需求相适应。(2)应急预案的修订是否及时,是否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应急形势。(3)应急预案的演练是否定期进行,演练内容和形式是否科学合理,演练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4)应急预案的培训是否到位,培训对象是否覆盖到所有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弯道跑》说课稿
-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02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精练(二)
- 人工智能的理论原理
- EMS智能造制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统考版)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1讲重要的烃化石燃料学生用书
- 电子产品展示运输协议
- 人工智能居间合同模板
- 服装贸易居间合同格式
- 住宅精装修材料采购合约
- 主题餐厅装饰工程合同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前押题卷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操作流程图普通主机
- 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申请表
- 6米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
- 南开《数据科学导论》20春期末考核答案
- 小学四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小学四年级山东友谊出版社
- 英语主格宾格所有格一览表
- 《龟兔赛跑》PPT课件.ppt
- 儿科危急值项目及评价报告制度
- 【学案】 Unit 1 Grammar Predicative clauses 学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