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内审与财务管理规范手册TOC\o"1-2"\h\u32318第一章内审概述 3318511.1内审的定义与作用 3248701.1.1内审的定义 3194891.1.2内审的作用 3232581.2内审的组织结构 3118131.2.1内审部门的设置 3108981.2.2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3133871.3内审的工作程序 4133901.3.1审计计划 4200121.3.2审计实施 478211.3.3审计报告 4205871.3.4审计整改 469111.3.5审计跟踪 4325521.3.6审计总结 46574第二章内审计划与实施 4320082.1内审计划的制定 4251912.2内审计划的执行 5193202.3内审实施的方法与技巧 511881第三章内审报告与后续整改 6118013.1内审报告的编写 6278213.2内审报告的提交与审批 747263.3后续整改措施的落实 727966第四章财务管理概述 7262214.1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7216254.1.1财务管理的目标 7232924.1.2财务管理的原则 8320484.2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 8159464.2.1财务管理部门的设置 8268864.2.2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 8120714.3财务管理的基本流程 862654.3.1预算编制与审批 8157014.3.2财务核算与报表编制 9124094.3.3财务分析与评价 9259464.3.4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 9167644.3.5资金管理与投资决策 92993第五章财务预算管理 9257135.1财务预算的编制 9313665.2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10174035.3财务预算的分析与评估 1015979第六章财务报表管理 1073916.1财务报表的编制 10250016.1.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0221546.1.2利润表的编制 11171746.1.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174486.2财务报表的审计 11277976.2.1审计程序 11287406.2.2审计证据 11119546.2.3审计报告 11305046.3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解读 12127876.3.1财务比率分析 1299166.3.2财务趋势分析 12296516.3.3现金流量分析 12310816.3.4财务报表解读 125255第七章资金管理 12102957.1资金筹集与管理 12174077.1.1资金筹集渠道 1267417.1.2资金筹集策略 13204067.1.3资金管理原则 1397527.2资金使用与调度 1382797.2.1资金使用原则 13221697.2.2资金调度方法 13115897.3资金风险管理 14173077.3.1资金风险管理目标 14239297.3.2资金风险管理方法 14136747.3.3资金风险管理措施 1418531第八章成本管理 14237508.1成本核算 1478468.2成本控制 15263968.3成本分析与优化 15490第九章财务风险管理 16147499.1财务风险识别 1631049.2财务风险评估 16127859.3财务风险控制 172530第十章内部控制 1740610.1内部控制概述 171864610.2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17849510.2.1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17877510.2.2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1784410.2.3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原则 182745910.2.4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具体步骤 181086910.3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 183252310.3.1内部控制设计评价 18933510.3.2内部控制运行评价 193214810.3.3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1915694第十一章财务人员管理 192646311.1财务人员招聘与培训 19361211.1.1财务人员招聘 191869711.1.2财务人员培训 202893511.2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 203179111.2.1绩效考核指标 202688111.2.2绩效考核流程 202882911.3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201759811.3.1职业道德 201841111.3.2职业规范 2115972第十二章财务管理信息化 21791312.1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21966012.2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13162912.3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升级 22第一章内审概述1.1内审的定义与作用1.1.1内审的定义内部审计(简称内审)是指企业内部设立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评估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进其运营。内审通过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1.1.2内审的作用内审在企业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2)评估和改善风险管理,降低企业运营风险;(3)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保障企业资产安全;(4)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5)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1.2内审的组织结构1.2.1内审部门的设置内审部门是企业内部专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部门,其组织结构通常包括审计总监、审计经理和审计员等职位。审计部门应保持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的影响。1.2.2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审计过程中,内审部门需要与财务、人事、生产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协作,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1.3内审的工作程序1.3.1审计计划内审部门应根据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和审计时间等。1.3.2审计实施内审部门按照审计计划,对审计项目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并根据审计证据提出审计意见。1.3.3审计报告内审部门在完成审计工作后,撰写审计报告,报告审计发觉的问题、原因分析和改进建议。1.3.4审计整改内审部门将审计报告提交给企业领导层,领导层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整改。1.3.5审计跟踪内审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保证审计意见和建议得到有效实施。1.3.6审计总结内审部门对审计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审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轮审计工作提供借鉴。第二章内审计划与实施2.1内审计划的制定内审计划是保证内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内审计划制定的步骤:(1)明确内审目标:内审计划应首先明确内审的目标,包括检查范围、检查对象以及检查的关键点。这有助于内审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审工作。(2)收集相关信息:内审人员需要收集与内审目标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财务报表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内审人员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为内审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3)确定内审范围: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内审人员需要确定内审的范围,包括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子公司等。同时内审范围还应包括内审的时间、地点、人员等。(4)制定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a.内审的具体任务和目标;b.内审的方法和程序;c.内审的时间安排;d.内审人员的分工和责任;e.内审结果的报告和反馈。2.2内审计划的执行内审计划的执行是内审工作的核心环节。以下是内审计划执行的关键步骤:(1)成立内审小组:根据内审计划,成立相应的内审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2)开展内审工作:内审小组按照内审计划的要求,对相关业务和职能部门进行实地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相关人员等,以获取内审所需的证据。(3)整理内审证据:内审小组将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内审报告的初步结论。(4)撰写内审报告:内审小组根据初步结论,撰写内审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内审的基本情况;b.内审发觉的问题及分析;c.内审的结论和建议。2.3内审实施的方法与技巧内审实施过程中,内审人员需要运用以下方法和技巧,以保证内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1)访谈技巧:内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人员进行访谈时,应掌握以下技巧:a.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b.提问要有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c.注重倾听,尊重对方的意见;d.做好访谈记录。(2)查阅资料技巧:内审人员查阅资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选择有代表性的资料;b.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c.分析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d.发觉问题时要追溯源头。(3)分析技巧:内审人员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时,应运用以下技巧:a.采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b.注意发觉异常情况和趋势;c.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4)报告撰写技巧:内审人员撰写内审报告时,应注重以下方面:a.报告结构清晰,层次分明;b.语言简练,表达准确;c.重点突出,详略得当;d.结论明确,建议具有可操作性。第三章内审报告与后续整改3.1内审报告的编写内审报告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审计过程中发觉的问题、风险和改进建议进行系统整理和阐述。以下是内审报告编写的几个关键步骤:(1)明确审计目的:在编写内审报告前,首先要明确审计的目的和范围,保证报告内容与审计目标相一致。(2)整理审计证据:对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整理、分析,保证报告中的数据和事实准确无误。(3)阐述问题及原因:针对审计中发觉的问题,详细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制度、流程、人员等方面的原因。(4)提出改进建议: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促进组织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5)撰写报告按照一定的结构,如引言、正文、结论等,撰写内审报告正文。(6)附件及附录:提供与审计报告相关的附件和附录,如审计工作底稿、相关法规等。3.2内审报告的提交与审批内审报告编写完成后,需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提交和审批:(1)报告提交:内审报告应由审计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提交给公司高层或董事会。(2)审批流程:内审报告提交后,需经过相关领导审批。审批流程一般包括:审计部门负责人、公司高层、董事会等。(3)审批意见:审批领导应对内审报告提出明确的审批意见,包括对报告内容的认可、改进建议等。(4)报告发布:审批通过后,内审报告应予以发布,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审计结果。3.3后续整改措施的落实内审报告发布后,相关整改措施的落实。以下是后续整改措施的落实步骤:(1)制定整改计划:根据内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人和时间节点。(2)整改措施实施:按照整改计划,各部门和人员应认真执行整改措施,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3)跟踪检查:审计部门应定期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了解整改进度和效果。(4)整改效果评估: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整改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整改工作提供依据。(5)持续改进:在整改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制度,提升组织内部管理水平。第四章财务管理概述4.1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4.1.1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流失;(2)实现企业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3)保证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降低财务风险;(4)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4.1.2财务管理的原则为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算原则:通过预算编制,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2)依法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3)诚信原则:坚持诚实守信,维护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4)透明原则: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5)效益原则: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4.2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4.2.1财务管理部门的设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主要包括财务部、审计部、资金部、投资部等。各部门的职责如下:(1)财务部:负责企业日常财务核算、报表编制、成本控制等工作;(2)审计部:负责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内部审计,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3)资金部:负责企业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调配、资金支付等;(4)投资部:负责企业投资管理,包括项目评估、投资决策、投资收益分析等。4.2.2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企业应合理配置财务管理人员,包括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主管、财务专员等。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1)熟练掌握财务知识,具备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2)熟悉企业业务,能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财务建议;(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各部门有效合作;(4)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职业道德。4.3财务管理的基本流程4.3.1预算编制与审批企业应根据经营目标和财务计划,编制年度预算,并提交董事会审批。预算编制主要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预算审批通过后,企业各部门应按照预算执行。4.3.2财务核算与报表编制企业财务部门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核算,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4.3.3财务分析与评价企业财务部门应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财务分析主要包括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4.3.4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企业审计部门应定期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内部审计,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降低财务风险。4.3.5资金管理与投资决策企业资金部门应负责企业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保证企业资金安全。投资部门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五章财务预算管理5.1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预算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财务活动的计划和安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财务预算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以下是财务预算编制的主要步骤:(1)明确预算编制目标:企业应根据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财务战略,明确预算编制的目标。(2)收集基础数据:收集企业各部门的财务数据、市场信息、政策法规等,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3)编制预算草案:根据收集的数据,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编制财务预算草案。(4)审查预算草案: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查,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确定预算方案:根据审查意见,调整预算草案,形成最终预算方案。5.2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保证预算的顺利实施:(1)明确预算执行责任:将预算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和岗位,明确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2)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觉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3)预算调整与追加:根据预算执行情况,适时调整预算方案,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预算考核与激励: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对完成预算指标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预算执行的积极性。5.3财务预算的分析与评估财务预算分析与评估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企业改进预算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以下是财务预算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收入、支出、利润等指标的完成情况。(2)预算执行差异分析:分析预算执行中的差异,找出原因,为下一步预算编制和执行提供参考。(3)预算执行效果评估: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4)预算改进措施:根据预算分析与评估结果,提出改进预算管理的措施,为下一轮预算编制和执行提供指导。第六章财务报表管理6.1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报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反映,它对于企业的决策、监管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财务报表的编制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6.1.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展示了企业在该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编制资产负债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报表日期;(2)计算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3)按照会计准则和规定,对各项金额进行分类和排序;(4)填写报表,保证数据准确无误。6.1.2利润表的编制利润表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动态反映,展示了企业在该时期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编制利润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报表期间;(2)计算各项收入、成本和费用;(3)按照会计准则和规定,对各项金额进行分类和排序;(4)填写报表,保证数据准确无误。6.1.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反映,展示了企业在该时期的现金流动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报表期间;(2)计算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3)按照会计准则和规定,对各项金额进行分类和排序;(4)填写报表,保证数据准确无误。6.2财务报表的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以验证其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财务报表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6.2.1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包括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财务报表数据来源、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审查。6.2.2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包括财务报表的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附注等,审计人员需对这些证据进行审核,以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6.2.3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它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进行总结,包括审计结论、审计意见等。6.3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解读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解读是财务报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6.3.1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6.3.2财务趋势分析财务趋势分析是通过对企业连续多期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6.3.3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等。6.3.4财务报表解读财务报表解读是对财务报表中的关键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解读财务报表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2)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数据;(3)财务报表与行业标准的比较;(4)财务报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第七章资金管理7.1资金筹集与管理资金筹集是企业运营的基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节主要阐述资金筹集的渠道、筹集策略以及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7.1.1资金筹集渠道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内部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1)股权融资:通过发行股票或转让股权的方式,引入投资者为企业提供资金。(2)债权融资:通过发行债券、取得银行贷款等方式,向债权人筹集资金。(3)内部融资:企业通过利润留存、折旧等方式,利用内部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4)其他融资方式:包括融资租赁、保理、pawn融资等。7.1.2资金筹集策略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充分考虑资金成本、风险和资金结构等因素,制定合适的筹集策略。(1)资金成本: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选择资金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2)风险控制: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合理搭配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降低财务风险。(3)资金结构: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优化资金结构,保持合理的负债比例。7.1.3资金管理原则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资金安全,防止资金被挪用、侵占等风险。(2)流动性原则: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满足企业日常运营需求。(3)效益性原则: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资金管理责任制,实现分级管理。7.2资金使用与调度资金使用与调度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资金使用与调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7.2.1资金使用原则企业在使用资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合理使用资金。(2)效益性原则:保证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投资回报。(3)风险控制原则:加强风险控制,防范资金使用风险。7.2.2资金调度方法企业资金调度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资金集中管理:将企业各部门的资金集中到一个账户,统一调度、使用。(2)资金预算管理:通过编制资金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使用。(3)资金结算管理:加强资金结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7.3资金风险管理资金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资金风险管理的目标、方法和措施。7.3.1资金风险管理目标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1)防范资金安全风险:保证资金不被挪用、侵占、诈骗等。(2)控制资金短缺风险: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应对资金短缺风险。(3)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4)规避资金使用风险:加强风险控制,防范投资决策失误等风险。7.3.2资金风险管理方法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1)风险识别:分析企业资金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4)风险监测:定期对企业资金风险进行监测,及时发觉问题。7.3.3资金风险管理措施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资金风险管理:(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管理责任,规范资金使用流程。(2)加强资金预算管理:通过编制资金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使用。(3)完善资金内部控制:加强内部审计,防范资金安全隐患。(4)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第八章成本管理8.1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它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进行计算、归集和分配的过程。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产品成本构成,为成本控制和分析提供依据。成本核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成本核算: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直接成本核算要求对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人工及其他直接费用进行详细记录和计算。(2)间接成本核算:间接成本包括变动间接成本和固定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核算需要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到各个产品或项目中。(3)期间成本核算:期间成本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成本核算要求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的时间范围进行归集和计算。8.2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前控制:在项目开发、生产计划等环节,通过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对成本进行预测和规划。(2)事中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保证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3)事后控制: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中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8.3成本分析与优化成本分析与优化是在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的过程。成本分析与优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成本分析与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结构分析:分析成本构成,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为成本优化提供方向。(2)成本变动分析: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成本。(3)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成本方案的经济效益,选择最优成本方案。(4)成本改进措施:针对成本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成本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通过成本分析与优化,企业可以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成本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九章财务风险管理9.1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识别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发觉和识别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以下是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步骤:(1)市场风险识别:分析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市场利率、汇率等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2)信用风险识别:评估企业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关联方的信用状况,识别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3)流动性风险识别:关注企业现金流状况,分析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如资金紧张、债务违约等。(4)操作风险识别:检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发觉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9.2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风险程度和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以下是财务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1)定量评估:通过财务指标、财务模型等方法,对风险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例如,使用财务比率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等。(2)定性评估:根据专家经验、行业规律、企业实际状况等因素,对风险程度进行主观判断。(3)风险矩阵:将风险程度和风险可能性进行组合,形成风险矩阵,以便更直观地了解风险分布和优先级。(4)风险价值(VaR)评估:计算企业面临的风险价值,即预期损失,以评估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9.3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控制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程度,保障企业财务安全。以下是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1)市场风险控制:通过多元化投资、套期保值等手段,降低市场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2)信用风险控制: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对高风险客户采取限制措施,提高企业信用等级。(3)流动性风险控制:优化企业现金流管理,保证企业有足够的流动性应对突发事件。(4)操作风险控制: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5)风险监测与预警:建立财务风险监测体系,实时关注风险状况,及时发觉并预警潜在风险。(6)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降低风险程度。(7)风险文化建设:培育企业风险意识,提高员工风险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氛围。第十章内部控制10.1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组织为了实现其业务目标,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有效性而建立的一种管理机制。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本章将对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和内容进行详细阐述。10.2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10.2.1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根据内部环境和外部要求,制定的涵盖各个业务环节、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2.2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必要性(1)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内部控制制度是法律法规规定的组织必须建立的制度,有助于组织合规经营。(2)提高经营效率: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提高组织内部管理效率。(3)降低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识别和防范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降低组织的损失。(4)保障财务报告真实性: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提高组织的信誉。10.2.3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2)完整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组织各个业务环节和职能部门。(3)可行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具备可操作性,便于执行和检查。(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适应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要求的变化。10.2.4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具体步骤(1)明确内部控制目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和业务特点,确定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2)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识别潜在的风险。(3)制定控制措施: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4)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将控制措施上升为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5)实施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制度付诸实践,保证其有效性。10.3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是组织内部审计部门或外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的过程。以下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几个方面:10.3.1内部控制设计评价(1)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整: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涵盖了组织的各个业务环节和职能部门。(2)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遵循了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3)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10.3.2内部控制运行评价(1)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检查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在组织内部得到有效实施。(2)内部控制是否能够及时发觉和纠正错误:检查内部控制是否能够及时发觉和纠正经营活动中的错误。(3)内部控制是否能够降低经营风险:检查内部控制是否能够降低组织经营过程中的风险。10.3.3内部控制改进建议根据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结果,组织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进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针对制度不完善的地方,提出补充和完善的建议。(2)提高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力度:针对执行不力的问题,提出加强执行力的措施。(3)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针对监督不力的问题,提出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建议。第十一章财务人员管理11.1财务人员招聘与培训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财务人员的招聘与培训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财务人员招聘与培训的具体内容:11.1.1财务人员招聘(1)招聘渠道:企业可通过网络招聘、校园招聘、人才市场等多种渠道进行财务人员的招聘。(2)招聘要求:企业应根据财务岗位的职责和需求,设定相应的招聘条件,如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3)面试选拔:企业应通过结构化面试、笔试、实操测试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岗位匹配度。11.1.2财务人员培训(1)入职培训:对新入职的财务人员,企业应组织专门的入职培训,使其了解企业文化和财务岗位的基本职责。(2)在职培训:企业应定期组织在职财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3)外部培训:企业可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如财务高峰论坛、专业证书考试等,拓宽其视野和知识面。11.2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是衡量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财务人员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11.2.1绩效考核指标(1)业务指标:包括财务报表准确性、财务报表及时性、税务申报合规性等。(2)管理指标:包括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工作计划与执行等。(3)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光体育园本课程设计
- 2025年中国热导传感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网上订餐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度厨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家用消毒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光纤通信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采暖空调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版办公室员工绩效评估管理合同3篇
- 铁路护坡课程设计
- 2025年度个人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合同4篇
- GB/T 304.3-2002关节轴承配合
- 漆画漆艺 第三章
- CB/T 615-1995船底吸入格栅
- 光伏逆变器一课件
- 货物供应、运输、包装说明方案
- (完整版)英语高频词汇800词
- 《基础马来语》课程标准(高职)
- IEC61850研讨交流之四-服务影射
- 《儿科学》新生儿窒息课件
- 材料力学压杆稳定
- 人教版小升初英语知识点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