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二人民教化事业的发展课程标准素养解读了解我国教化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化”的深刻含义。1.从时空观念角度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化方针的变更。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说明,驾驭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化发展的成就,相识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3.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教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化”的深刻含义。学问点一社会主义教化的兴办1.废除旧的教化制度(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2)方针: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化。(3)措施:改造旧教化、旧学制,创建新的教化管理制度。(4)结果:顺当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化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化的转变。2.建立新的教化制度(1)教化方针①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化等,优先录用工农子女入学。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③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化方针,应当使受教化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实施措施①刘少奇从中国的实际动身,提倡“两种教化制度”与“两种劳动制度”,以推动教化方针的实施。②在办学体制上,国家实行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新建一批多科性工业高校和多种特地学院。(3)成果①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化体系。②奠定了教化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育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气。社会主义教化起步的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是新中国教化事业的起步阶段,为国家造就了大批人才,基本上满意了当时各项事业发展的须要,促进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学问点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化革命”1.背景(1)“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国形势一片混乱。(2)各地大中学校纷纷“停课闹革命”。(3)1968年底,全国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持续的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表现(1)各地开展了创办“七·二一工人高校”的热潮。(2)教学体制:实行所谓“开门办学”。(3)改革学制:缩短学制,将小学与初中合并或将初中与中学合并。(4)招生制度:事实上废止了从中学干脆升入高校的传统做法和高等学校的升学考试制度。3.影响(1)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2)全国文盲、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峻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教化革命”不具有进步意义,是失误。“教化革命”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教学体制、学校领导体制、学生学制和招生制度等进行的一系列不科学的变更,是使“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化遭到严峻破坏的举措。学问点三教化事业的蓬勃发展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化界经过拨乱反正,广阔教化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2.发展教化(1)1977年,复原了高考制度,同时建立起中小学老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2)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化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成为新时期教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3)1995年,中共中心、国务院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化事业的发展。(4)1980年以来,教化立法进展较快,初步建立起中国教化法律法规体系。(5)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提出了深化教化领域综合改革的多项重大举措。(6)2024年9月,全国教化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成为新世纪我国教化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3.主要成就(1)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化,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2)中等职业教化和中学阶段职业教化发展快速,一般教化结构进一步优化。(3)成人教化成果显著。(4)高等教化总体规模发展快速,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化体系。(老师用书独具)新中国的教化发展历程史料“文化大革命”前17年,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教化路途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①在教化战线上,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大多数老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育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1971年《全国教化工作会议纪要》邓小平同志在教化领域提出一系列极具开拓性的改革思想,如②“教化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培育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解读]①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炮制的错误论调。②表明邓小平实现了教化战线的拨乱反正,提出了新时期教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思索](1)史料第一段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其错误的本质是什么?(2)请你举例推翻史料第一段的观点。(3)邓小平同志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个面对,四有新人”的?又是基于怎样的前瞻基点,把教化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4)为了教化这一“根本大计”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了哪些重大举措?【提示】(1)观点:基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化的功绩。本质:“左”倾错误发展,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衡量教化。(2)建立了人民教化事业,确立教化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阔工农开门;制定了全面发展的教化方针,发展全日制教化和半工半读教化;逐步建成比较完整的教化体系;培育了大批素养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3)背景: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绽开,迫切须要人才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基点:基于中国将来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态势,把教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复原高考、提出“三个面对”、加紧普及九年义务教化;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化改革;加大教化投入等。现代中国教化事业的发展历程、阅历教训及对策1.发展历程(1)初具规模: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教化事业在艰难中前进,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化体系。(2)遭遇挫折:“大跃进”时期,“教化大跃进”的口号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化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化事业面临崩溃边缘。(3)迎接挑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确立教化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三个面对”,深化教化改革,教化事业迎来春天。2.阅历教训(1)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化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坚持教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3)发展教化事业要从基本国情动身。3.对策(1)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素养和培育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2)把基础教化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化持续发展;加大西部地区教化和落后地区教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正确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化”1.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1)中国古代史上的汉代、唐代能成为当时的封建大帝国,与其对教化的重视、人才的培育有很大的关系。(2)中国近代,由于遭遇列强的入侵,造成了教化的落后,国家处于危难之中。(3)“文化大革命”时期,教化秩序被破坏,造成中国人才的断层,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的崛起是典型的例子。二战后,德国与日本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首先发展教化培育人才,为两国的崛起振兴奠定了基础。3.从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1)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合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加来说,教化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2)在国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要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的劳动力素养、学问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力要提高,都必需坚决不移地依靠教化来完成。[课堂小结](老师用书独具)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化制度,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了大量建设人才,为教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教化事业带来了严峻破坏,“文化断层”“人才断层”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问题。3.改革开放后,“三个面对”的提出和教化立法的开展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化事业的快速发展。1.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动身点可能是()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A[从简体字和繁体字的不同很简单看出简体字的优点在于好学好认,故A项与题意相符。]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发展教化事业而实行的措施不包括()A.开展工农识字教化B.开办工农业余学校C.开设工农速成中学D.大力发展民办教化D[本题抓住限定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措施不包括”。大力发展民办教化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教化的措施。]3.右图是某人保藏的一份识字证书,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说明()A.向工农“开门”的教化方针B.“教化革命”在全国绽开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颁布实施A[材料信息“一九五八年”“扫盲学习”可知符合向工农“开门”的教化方针,故A项正确;“教化革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故C项错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颁布实施,故D项错误。]4.为普及教化、变更教化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化供应了珍贵思路的是()A.《共同纲领》对新中国文化教化方针的规定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教化政策的制定C.1957年新中国教化方针的提出D.“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化制度”的提出D[题干所述与刘少奇提倡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化制度”相吻合。]5.20世纪50年头,农夫诗人匡荣归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句诗体现了该时期()A.“左”倾错误对文艺的压制B.农夫文学素养有待提高C.“双百”方针推动文化旺盛D.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特色D[“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表达了20世纪50年头社会主义建设的自信,但作者是人,自比为神,有浪漫主义的味道,故选D项;题干中诗歌的内容体现不出“左”倾错误对文艺的压制,解除A项;由诗歌的语言特色不能说明农夫文学素养低,解除B项;“20世纪50年头,农夫诗人匡荣归写出了这样的诗句”仅仅是个案,无法说明“文化旺盛”,解除C项。]6.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化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这“三个面对”的实质是()A.通过教化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化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C.教化的发展须要加强国际沟通D.教化的发展须要有超前性A[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三个面对”指的是教化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这体现邓小平主见教化要在推动现代化和国家发展方面发挥更为主动的作用,故选A项;B、C、D三项表述不全面,解除。]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教化,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需彻底变更资产阶级学问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中心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确定》材料二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养,取决于学问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化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化,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主力军。中心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化,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邓小平《把教化工作仔细抓起来》(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化做出了什么错误估计?这种“教化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后果?(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化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此,我国实行了哪些措施?[解析]第(1)问中的“错误估计”可依据材料一中“必需彻底变更资产阶级学问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等信息进行推断;“后果”则应当结合所学学问从干脆和间接两个角度进行思索。第(2)问中的“缘由”可从材料二中“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项规定手写承诺书范本
-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课件
- 2025-2030全球等离子处理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医用无纺布电极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锂电池用隔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发泡奶精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油炸方便面生产线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薄壁PET热缩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耐高温耐火绝缘砖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卫星锂离子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房地产调控政策解读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市政工程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公园景区安全生产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