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地基设计案例综述2200字】_第1页
【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地基设计案例综述2200字】_第2页
【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地基设计案例综述2200字】_第3页
【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地基设计案例综述2200字】_第4页
【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地基设计案例综述22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地基设计案例综述目录TOC\o"1-2"\h\u5573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地基设计案例综述 123691.1地质勘察资料(Geologicalsurveydata) 113301.2A轴线柱基础设计(A-axiscolumnfoundationdesign) 1291521.2.1荷载统计 180041.2.2荷载组合 3158681.2.3基础尺寸计算 4106491.2.4地基承载力验算 566971.2.5基础承载力验算 61.1地质勘察资料(Geologicalsurveydata)表10-1地质条件Table10-1Geologicalconditions土层名称重度γ(kN/液性指数I比e直剪(q)三轴剪(UU)压缩模量Es(Mpa承载力特征值fak(KC(Kpa内摩擦角Φ(度)C(Kpa内摩擦角Φ(度)②粉质粘土18.30.730.9414.85.317.06.73.890③粘土19.10.160.8460.212.661.012.91.0200④风强化页岩400本工程选择第③粘土层作为持力层,fak1.2A轴线柱基础设计(A-axiscolumnfoundationdesign)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基础底板设计采用钢筋HRB400,室内外高差为0.45m,基础高度初步定为0.65m,上柱断面550mm×550mm1.2.1荷载统计1.上层柱传至基础顶面的各类荷载如下:表10-2基础顶面荷载作用标准值Table10-2Standardvalueofloadactiononthetopsurfaceoffoundation荷载类别恒荷载活荷载左风荷载右风荷载M(kN∙9.684.56-23.9223.92N(kN)1265.58311.87-17.9417.94V(kN)-6.83-3.228.04-8.042.基础梁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1)A轴线处横向基础梁尺寸设计:h=120~1b=135~基础梁设置时,其底面标高与基础顶面标高一致,梁与柱中心中心重合。不存在偏心弯矩。基础梁顶的机制砖墙砌到室内地面标高+0.300m处,基础顶面标高为-0.950m,机制砖墙高为ℎ1=0.95+0.3-0.45(2)A轴线处纵向基础梁尺寸设计:h=120~b=135基础梁设置时,其底面标高与基础顶面标高一致,外墙与基础梁上下对齐布置。偏心弯矩=0.125m基础梁顶的机制砖墙砌到室内地面标高+0.300m处,基础顶面标高为-0.950m,机制砖墙高为h1=0.95+0.3(3)荷载标准值计算横向:内横墙重传到基础上0.5×2.12×内横墙机制砖墙传到基础0.5×3.8×横向基础梁重传递0.5×25×0.45×0.25×7.2-0.55=36.39kN纵向:纵墙重传到基础3.34×窗户自重0.40×1.8×1.8×2纵墙机制砖墙重传到基础3.8×0.8×纵向基础梁自重25×0.4×0.24×7.2-0.55=60.80kN纵向基础梁传给基础顶面弯矩标准值60.80×0.125(4)基础顶面荷载标准值表10-3基础顶面荷载标准值Table10-3Standardvalueofloadonthetopsurfaceoffoundation荷载类别恒荷载活荷载左风荷载右风荷载M(kN∙17.284.56-23.9223.92N(kN)1353.77311.87-17.9417.94V(kN)-6.83-3.228.04-8.041.2.2荷载组合本设计为建筑高度为20.7m的框架结构教学楼,按抗震规范知,只需要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非抗震设计。1.非抗震设计时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1)组合一:S=NMV(2)组合二:S=左风组合:NMV右风组合:NMV(3)组合三:S=左风组合:NMV右风组合:NMV表10-4柱传递至基础顶面最不利荷载效应标准值Table10-4Standardvalueofthemostunfavorableloadeffecttransmittedfromthecolumntothetopsurfaceofthefoundation组合MNM(kN∙44.3936.19N(kN)1590.021676.40V(kN)-17.12-14.872.非抗震设计时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从内力组合表中选出一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组合:M=54.26kN∙m,N基础梁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设计值:M=1.3×7.60=N1N1则基础顶面处的荷载效应设计值为:M=54.26+9.88N=2129.21+79.04+47.31V=-24.95kN1.2.3基础尺寸计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规定,当采用独立基础时,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设计地面标高算起。本设计中基础高度:h=0.65m,基础埋深:(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根据地质资料选择粉质黏土层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修正:f式中:fafakηb,ηb基础底面宽度;γm基础地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19.5kN/m3按b=3m计算f(2)基础尺寸估算基础底面积:A≥考虑到偏心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不均匀,将A增加10%~40%,A=初选截面:

A=b×l=由于b=3.5m,修正fa故W=1G基础立面示意图如下:图10-1基础立面示意图Figure10-1Schematicdiagramoffoundationelevation1.2.4地基承载力验算1.选取验算的标准组合表10-3基础顶面荷载标准值Table10-3Standardvalueofloadonthetopsurfaceoffoundation组合MNM(kN∙44.3936.19N(kN)1590.021676.40V(kN)-17.12-14.872.地基承载力计算第一组:Mk=44.39kN∙m,Nppp满足规范。第二组:Mk=36.19kN∙m,ppp满足规范。1.2.5基础承载力验算图10-2基础底板计算简图Figure10-2Thecalculationdiagramofthefoundationslab最不利荷载效应设计值:M=64.14kN∙m,N=2255.56MPP1.抗冲切承载力验算基础混凝土等级C40,基础底面下有C15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基础所处环境类别为二(a)类,基础最外层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图10-3抗冲切验算示意图Figure10-3Schematicdiagramofanti-punchingcheckcalculation冲切锥体有效高度:ℎat=a阴影面积:A冲切力:F抗冲切力:0.7满足要求。2.底板配筋计算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1)基础受弯方向(1截面)Pjmax=195.37P=172.89+M1=1=499.17kN∙m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扩展基础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底板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计算最小配筋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