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科中医诊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先某某,女,52岁,经济业务人员,重庆市**区人。患者口腔长期反复溃疡近2年,舌质红,苔黄腻少津,脉细数;西医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经多方医治无效。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此为阴虚湿困,虚火上炎所致,予以增液汤加味内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初诊(202*年8月27日):患者因“颈腰部反复疼痛3年”来我科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患者诉口腔长期反复溃疡近2年,且长期便秘,伴见腰膝酸软,食欲缺乏,口腻,口干喜饮,但饮水量少,小便黄而量少。查体:两颊黏膜、口唇、舌尖及舌面可见0.1cm
×0.15cm~0.2cm×0.25cm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5处溃疡,表面较红,疼痛较甚。舌质红,苔黄腻少津,脉细数。*老师查房时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指出此为“阴虚湿困,虚火上炎”所致。方拟增液汤加味治之:处方:玄参30g、生地30g、麦冬15g、熟大黄6g、厚朴10g、黄连6g、藿香15g、佩兰10g、杏仁10g、白芷15g、甘草6g,3剂,水煎取汁分三次服,日1剂。二诊(202*年8月30日):患者服用前方后口腔溃疡面缩小,疼痛缓解,食欲缺乏、口干腻喜饮等症状有所改善,但大便仍干结难解,根据患者目前病情,故前方熟大黄加至9g、加柏子仁12g,以达润肠、化湿、通便的目的,3剂,水煎取汁分三次服,日1剂。三诊(202*年9月3日):患者诉食欲有所增加,大便先干后溏、口腔溃疡消失未再复发,仍感口干腻喜饮,舌质红,苔少,脉濡细。续前方治疗。四诊(202*年9月8日):患者诉昨日因食用辣椒后感觉口腔黏膜疼痛,但未出现溃疡,大便先干后溏,但较为通畅,口干腻喜饮较前减轻。根据患者目前病情,在前方基础上加知母10g以清热生津、润燥滑肠。五诊(202*年9月14日):患者大便较通畅、口腔溃疡消失未再复发。随访半年未复发。按: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o"医学百科:口腔"口腔黏膜局限性\o"医学百科:溃疡"溃疡损伤,可自愈,可\o"医学百科:发生"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o"医学百科:齿龈"齿龈等处的黏膜,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蓝色假膜溃疡,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局部\o"医学百科:灼痛"灼痛为主要特征。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黏膜,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蓝色假膜溃疡,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局部灼痛为主要特征。属中医“口疮”“口疡”范畴。“口疮”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曰:“岁金不及,炎火上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首次指出口疮以火热为基本的发病因素。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其认识逐渐深入。如《丹溪心法·口齿》篇曰:“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指出脾气虚弱与口疮有密切联系。《圣济总录》认为“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而为口疮。”指出了口疮与心脾二脏的关系。清·齐秉慧在《齐氏医案·口疮》中进一步提出“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辨阴阳虚实寒热而治之”,认为上焦实火熏蒸,下焦阴火上炎,中焦虚寒或脾虚湿困均为本病之病机。本患者素体阴虚湿盛,湿不化津,阴液不足,虚火内生,灼伤口舌,乃至口舌生疮。采用增液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方中玄参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并能解热结可知;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生地亦主寒热积聚,逐血痹,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此三者合用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配熟大黄、厚朴、黄连、柏子仁以泻下通便,由于熟大黄泻下通便力缓,而不用后下;杏仁取其即能润肠通便,又能宣发肺气之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得以宣发,则大肠才能通畅;佩兰、藿香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白芷入肺、脾、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药共用以达滋阴、润肠、化湿、通便的作用。患者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经常湿润口腔,避免口腔干燥。妇女经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多饮水。另外还需注重日常饮食调理,以减少口疮发生的机会。左肩关节周围炎
陈某某,女,53岁,餐饮服务退休人员,重庆市**区人。左肩关节疼痛半年余,加重伴活动不便3月;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CR片:左肩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为:左肩关节周围炎。针对“肝肾不足为本、风寒痹阻为标”的病机特点,辨病为“肩痹”,治疗以“补益肝肾、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为法,采用针灸、推拿及内服当归四逆汤加减之法取得良效。初诊(202*年11月9日):患者因“左肩关节疼痛半年余,加重伴活动不便3月”来我院就诊。者中年女性,于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肩关节酸痛不适,肩关节活动尚可,夜间睡觉压迫左肩时酸痛感较明显,经自行拔罐和外贴膏药后症状有所缓解。3月前患者因打麻将受凉而致左肩疼痛加重,并出现左肩关节活动轻微受限,以左手后背功能受限相对较明显,经盲人按摩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但此后病情反复,症状时轻时重。就诊时诉左肩关节疼痛,左肩关节活动不便,尤以左上肢后背及后伸功能受限为主,夜间睡觉压迫左肩时疼痛明显,改变体位后缓解,睡眠有所影响,饮食及大小便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CR片:左肩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查体:一般情况可,左肩部未见明显肿胀,左肩部喙突及肱骨结节间沟处压痛明显,左肩峰外下缘压痛,左侧三角肌处轻微压痛,左肩胛骨内侧缘压痛,左上肢上举150度、外展150度,后伸15度,内收30度,后背可触及腰4-5椎棘突。患者中年女性,年过五旬,天葵已竭,肝肾渐亏,气血不足;因不慎受凉而加重病,受凉而致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风寒之邪客于肩部经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风寒之邪浸淫于筋、肉及关节,筋脉凝滞,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故而出现左肩疼痛,活动不便等症状,其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舌脉合参。中医辨病为“肩痹”,辨证为“肝肾不足为本、风寒痹阻为标”;西医诊断为:左肩关节周围炎。治疗法当“补益肝肾、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针刺左侧天宗穴,进针得气后针尖调向左肩部,用滞针法使针感向左肩及上臂部放射为佳,不留针;温针灸肾俞、肩髎、肩髃、肩贞、臂臑2-3柱;推拿以放松类手法为主,待肌肉放松后采用关节松动扳法,以患者能承受为度;嘱其加强左肩关节主动适宜功能锻炼。二诊(202*年11月18日):患者经以上方法治疗10天后左肩关节疼痛轻微,左肩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睡眠恢复正常。续前法继续治疗。三诊(202*年11月28日):患者因再次受凉而致左肩部疼痛较前加重,但其活动功能基本正常,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细紧。此为气血不足,寒客经脉所致,予以当归四逆汤加减,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处方:当归20g、白芍15g、桂枝10g、细辛3g、炙甘草6g、大枣10g、通草6g、桑枝15g、羌活12g、防风12g、川芎10g,5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日1剂。配合温针灸大椎、肩髎、肩髃、肩胛、臂臑2-3柱;左肩局部拔罐5分钟。嘱其避风寒,加强左肩关节适宜功能锻炼。四诊(202*年12月07日):患者左肩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随访三月未复发。按: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由于肩周的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阻碍肩关节活动所致,又称为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属于中医学“肩痹”“肩凝”范畴。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多于男(约3:1),右肩多于左肩,多数为慢性病。本病预后良好,有自愈的倾向,痊愈后也可再复发。中医学认为人到中年后,气血始衰、肝肾不足、经脉空虚、筋骨失养,如果过度劳累,外感之风寒湿邪就会乘虚而入,阻滞经络或劳伤经脉,引起气血闭阻,导致肩部经气不利,从而诱发肩周炎。肩部为手三阳经所过之处,采用滞针法刺激天宗穴,可疏通肩部经气,使其通则不痛;《内经》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卷,缩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温针灸肾俞可补益肝肾、温经通络,温针灸肩髎、肩髃、肩贞、臂臑四穴,通过刺激局部穴位,发挥针与灸的双重作用,达到调节人体气血和经气,使局部气血旺盛、经气汇集,达到祛邪外出,温经散寒、疏经通络的目的。通过推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