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单选题1.唐高祖以老子出函谷关的传说为基础,认为老子乃陇西李氏先祖,要求全国各地大修老子庙并亲自主持拜祭老子的典礼。唐太宗也曾以政令、诏书等形式提高道教的地位。由此可知,唐初()A.道教成为唐朝的“国教” B.传统主流思想受到冲击C.朝廷依靠黄老之学治国 D.儒学、佛教被官方压制2.《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A.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 B.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C.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 D.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3.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佛教()A.附会融入中国社会 B.深刻影响儒家思想C.推动孝道文化发展 D.推崇消极避世教义4.魏晋时期的佛像衣饰呈现出“气韵”生动的“褒衣博带”式特征,服饰不露肌肤,以披肩遮盖;菩萨雕像外貌更加清丽俊秀、温婉内敛,形态灵动。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佛教思想影响中华文化 B.统治者好恶决定佛教发展C.三教并行局面正式形成 D.佛教文化呈现本土化倾向5.下表所示为629—707年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者统计(部分)。这些使者的派遣()期数时间次数第一期舒明天皇(629—641年在位)到齐明女皇(655—661年在位)时期共派三次第二期天智天皇(年在位)时期共派出两次第三期文武天皇(697—707年在位)到孝谦女皇(749—758年在位)时期共派出四次A.将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了日本 B.促进了日本幕府体制的形成C.推动了日本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构建 D.解决了日本社会的严重危机6.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A.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B.儒学出现危机C.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道教的发展7.魏晋至隋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宗教信仰多样 B.艺术种类众多C.佛教传播广泛 D.道教发展迅速8.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这种不同是由于()A.国家分裂政权对立 B.统治者重文抑武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江南地区不断开发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这些现象反映了()A.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然丧失 B.统治者喜好影响社会文化C.儒学借佛道理论迎来新生 D.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10.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内容既有描述敦煌的“乡土作品”,也有描述塞外风情的异域作品;作者既有生活在敦煌的文士、僧人,也有途经该地的各色商人。这有助于研究隋唐时期()A.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 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敦煌文化的中心地位 D.士商杂糅的发展趋势11.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然而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他们过分讲究化妆,使男人女性化,他们追求阴盛阳衰的病态美,“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言,绰约嫣然”,一副娘娘腔。到梁朝时,贵族子弟更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这一反常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正统地位受冲击 B.社会现实黑暗动荡C.佛教心外无物的影响 D.对隐逸避世的追求12.隋唐以来,僧侣们创立了不同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有不同的教义、教规和修持方法,但其思想体系中都大量吸收融合了儒、道等传统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这表明()A.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B.道教受到统治者的尊崇C.儒家学说失去正统地位 D.三教并行局面开始形成13.东晋著名佛教法师慧远曾提出“沙门(佛教徒)不敬王者论”,认为沙门既出家,就不应再敬拜王者。但最终却行不通,又提出人王即法王,仁王即法王,辅助服从人王、仁王即大忠的主张。这一变化反映了()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释道融合渐成主流 D.儒学丧失正统地位14.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我国的石窟艺术发展较快,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等。这一时期石窟艺术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尊崇宣扬佛教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雕刻绘画艺术的发展 D.社会稳定经济繁荣15.卜宪群在《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中谈到:“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社会现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根据材料,下列不能体现的是()A.魏晋时期佛教渐趋本土化 B.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共存C.儒学未能关注到社会现实 D.宗教能一定程度缓解人们的精神痛苦16.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是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图1是云冈石窟第6窟“太子箭射铁鼓”浮雕。该浮雕展示了释迦太子与提婆达多、难陀比试臂力的场景,据说太子力大无穷,一箭就能射穿7个铁鼓。据此可推断()A.佛教传入深刻影响社会生活 B.鲜卑贵族信仰佛教、崇尚武力C.游牧民族对汉族文化的接受 D.北魏的金属冶炼技术水平低下二、材料题17.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材料二: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樊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城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1)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根据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唐文化的特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范镇(约450-515)认为“形”(形体)“神”(精神)的关系是“名殊而体一”“形神不二”,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归于消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形质神用”的论点,即形体是精神的质体,精神是形体的作用,是由“形”派生出来的东西,不能脱离“形”这个主体而单独存在。范镇还对“质”和“用”给予了论证,提出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用”。精神作用只是活人的特有属性,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两类:“知”(感知觉)和“虑”(思维);并指出二者的差别,“浅则为知,深则为虑”。范镇强调物体的变化有内在的规律性,事物的变化有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范镇主张人们应禀承天性,行自我修养,人人各守其职,各安天命。其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摘编自潘富恩、马涛《范镇评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范缜思想的核心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范缜创作《神灭论》的历史背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唐以后中国尽管经历了分合动荡,但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张乃和《大国的社会性质、历史类型与文明形态》材料二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材料三
健全的文化心态,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卑,而是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左玉河《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今历史中探寻文化认同,擦亮自信底色,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炼)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结构中国西方政治延续了秦汉以来形成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和大一统观念,是有机的统一,比较牢固。居民都是编户齐民,身份和法律地位相同。延续了城邦体制及其理念,是松散的统一,并不牢固。其内部结构差异较大,居民身份多样,政治组织形式和法律也不一,自治传统深厚。民族胡汉关系历史悠久,融合程度深,胡人政权主动采纳并推广汉族制度﹐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罗马与蛮族接触较晚,融合程度有限,更注重以法律身份区分不同的群体。文化……基督教改变了原有的西方信仰格局,致使古典文化消失。在这个过程中,罗马人和入居帝国的蛮族相继抛弃了自己的传统,不约而同地转向基督教,形成以基督教为纽带的新认同。——据刘家和《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1)将表格空缺内容补充完整。(2)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自西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思想,但是到了唐朝道教和佛教的地位提高,儒家思想也就是传统的主流思想受到了冲击,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道教成为唐朝的“国教”,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了道教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是并没有提到朝廷依靠黄老之学治国,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到了唐朝统治者对道家的重视,却并没有提到对儒学、佛教的压制,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东晋(中国)。《女史箴图》榜题文字大意是:每个人都知道打扮外貌仪表,却不知道要修饰自己内在的本性品德。如果不作内心的修炼,就容易失态失礼,时时改正自己、磨炼自己,人品性格自然日趋完美。可见《女史箴图》既是一幅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也具有劝人修养品行的教育功能,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D项正确;《女史箴图》榜题文字体现了儒家思想,但不能得出儒学占统治地位,且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排除A项;《女史箴图》是人物画,排除B项;《女史箴图》榜题文字主张修容与饰性并重,也即既要重视外貌打扮,也要修养内在品德性情,并非仅仅体现女性爱美,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魏至隋唐时期。根据材料“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及所学可知,佛教文化传入后经历了以早期佛教教义为主到吸收中国传统儒家忠孝思想的变化,说明佛教在文化方面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本土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教文化对儒家思想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学对佛教文化的影响,未涉及孝道文化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干信息未涉及消极避世的教义内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魏晋时期的佛像衣饰和外貌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呈现本土化倾向,D项正确;材料反映佛教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对佛教的好恶,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道教的信息,无法体现三教并行局面,排除C项。故选:D。5.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629—707年(日本)。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日本派遣的遣唐使,把中华文化带到日本,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C项正确;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排除A项;这一时期主要是中央集权时代,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排除B项;“解决了”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王维被称为“诗佛”,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习道家的炼丹术,又虔诚礼佛,柳宗元主张援用佛学以发展儒学,体现唐朝出现三教合一趋势,C项正确;此时儒学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排除A项:儒学出现危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道家发展不符合材料中三教合一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至隋唐时期修建的大量石窟中有很多的佛教雕塑,这是佛教广泛传播带来的影响,C项正确;这些石窟的开凿多是受佛教传播的影响,并不能说明宗教信徒们多样和艺术种类众多,排除AB项;这些石窟多是受佛教影响,而非道教影响,不能说明道教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C项。8.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当时出现了南北儒学风格的差异,主要是国家分裂造成的,A项正确;重文抑武出现于宋朝,魏晋时期不涉及这一政策,排除B项;魏晋时期中外文化存在交流,但并非导致儒学南北风格差异的原因,排除C项;江南地区开发影响南方文化发展,与北方严守汉儒传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D10.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隋唐(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敦煌莫高窟所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文学类型多样,作者更是多元,这充分彰显了隋唐时期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A项正确;文士、僧人并不属于市民阶层,排除B项;敦煌文化在当时并非居于中心地位,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主要是敦煌出土的隋唐文学写本相关信息,未体现“士商杂糅的发展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11.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然而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他们过分讲究化妆,使男人女性化,他们追求阴盛阳衰的病态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战火不断,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另一方面,汉代以来的儒学日益僵化教条,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各名士好走极端,自通明达,寻求新的精神寄托,于是形成了材料所言的现象,B项正确;“儒家正统地位受冲击”是“魏晋风度”的影响。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佛教心外无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对隐逸避世的追求”是“魏晋风度”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2.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隋唐以来(中国)。据材料“侣们创立了不同的佛教宗派…….但其思想体系中都大量吸收融合了儒、道等传统思想的内容和方法”,可以看出隋唐以来,佛教的发展,一定程度吸收了儒、道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更多吸收中国本土的思想,逐渐呈现出本土化趋势,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佛教的发展,并不是道教,排除B项;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并不是失去正统地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佛教的本土化趋势,无法得出三教并行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3.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佛教曾主张佛教徒不敬王者,但后来逐渐服从皇权,这一变化反映了佛教思想的中国化,A项正确;这一变化反映了佛教思想的中国化,未涉及艺术内容变化,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佛教思想的中国化,未体现与道教思想融合,排除C项;此时儒学仍然占据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4.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魏晋至隋唐时期。根据所学可知,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魏晋至隋唐时期大量石窟的修建,主要得益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和宣传,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对儒学正统地位构成一定挑战,排除B项;“雕刻绘画艺术的发展”并不是石窟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魏晋时期社会动乱,经济并不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道教与佛教都关心社会现实,但不能说明儒学未能关注到社会现实,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根据材料“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可知,魏晋时期佛教渐趋本土化,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道教……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可知,魏晋时期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材料“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可知,宗教能一定程度缓解人们的精神痛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6.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据材料“如图是云风石窟第6窟'太子箭射铁鼓'浮雕。该浮雕展示了释迦太子与提婆达多、难陀比试臂力的场景,据说太子力大无穷,一箭就能射穿7个铁鼓”并结合所学可知,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始开凿的佛教石窟,材料反映了释迦太子与提婆达多、难陀比试臂力的场景,这说明鲜卑贵族信仰佛教、崇尚武力,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太子箭射铁鼓”,没有体现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云冈石窟第6窟“太子箭射铁鼓”浮雕,没有体现对汉族文化的接受,排除C项;材料中的“太子箭射铁鼓”浮雕,这里的太子是释迦太子,而不是反映北魏的金属冶炼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17.答案:(1)从“胡风盛行”、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中任举出一个即可。说明部分。(2)文化特点: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解析:(1)从“胡风盛行”、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中任举出一个即可。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具体阐述即可,要求言之成理、持之有据。(2)文化特点,通过材料“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可以看出多元开放;通过材料“胡风盛行”可以看出兼收并蓄;通过材料“《大唐西城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看出泽备东西。18.答案:(1)人的形体和精神不可分割(反佛理念);强调“形质神用”,认为只有活人才有精神作用,且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知、虑(唯物思想);事物的变化有其内在规律性(辩证思想);认为人们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2)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动荡不安,佛教盛行;佛教教义(出世)与儒家思想(入世)的冲突;佛教势力的扩张激发人们的反佛意识;范缜本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解析:(1)根据“认为形(形体)、神(精神)的关系.….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归于消灭。”他进一步提出“形质神用’的观点”“范缜强调物体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事物的变化有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范缜主张人们应禀承天性,加强自我修养,各守其职,各安天命”可概括出答案。(2)结合范缜生活的时代背景可分析出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动荡不安,佛教盛行;佛教教义出世)与儒家思想(入世)的冲突;佛教势力的张激发人们的反佛意识;范缜本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19.答案:示例:佛教思想的中国化。东汉时期,佛教思想由印度传入中国。佛教思想在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了对中国文化认同以及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造像逐渐吸收了中国传统造像的手法和造型,出现中国化的倾向;在思想内容上,佛教逐渐吸收儒家思想中的伦理思想,提倡忠君和孝道,带有浓郁的中国色彩。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健全的文化心态,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卑而是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中国化过程,体现了中国文化认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东汉时期,佛教思想由印度传入中国。佛教思想在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了对中国文化认同以及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造像逐渐吸收了中国传统造像的手法和造型,出现中国化的倾向:在思想内容上,佛教逐渐吸收儒家思想中的伦理思想,提倡忠君和孝道,带有浓郁的中国色彩。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选择其他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20.答案:(1)空缺内容:本土宗教道教广为传播,佛教也在中国盛行,它们对儒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并未导致儒家思想的消失。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也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道教和佛教的文化认同。(2)作者意图:在看到中西面临共同危机和中西应对举措不同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示例:3—6世纪,中西方面临着共同的危机,如:政治分裂(中国魏晋南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数据分析 Solutions-Manual Chapter-5-Labs-SM
- 跨境电商平台战略规划与实施指南
- 后浪研究所:2024年轻人下馆子报告
- 2024届陕西省渭南区解放路中学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试题
- DB11-T 2098-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检查与评价规范
- 边城步行街广告推广策略
- 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动物朋友教案教学设计
- 地铁站点土方清运合作协议
- 主题公园垃圾清运服务
- 农贸市场蔬菜销售居间合同
- 陪诊免责协议书范本电子版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4年秋》章节测试答案
- 国资国企企业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T-CPHA 33-2024 通.用码头和多用途码头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全单元说课稿
- 电力通信理论题库-网络知识(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4《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 2024年江苏南通市崇川区城管协管员招考(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船舶贸易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海事大学
- 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