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0月学业阶段性评价考试高二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周礼》载有“师氏”之官“告王以善道”,有“保氏”之官“掌谏王恶”。《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据此可知,先秦时期()A.儒家提倡君民应平等共治 B.礼乐制度开始瓦解C.有了限制君权的制度设计 D.分封制度走向崩溃2.先秦时期,君主下发给臣下或地方的御用文书最初称为“命书”;秦统一六国之后,改为“制书”(制定或颁布制度、法令)和“诏书”;到了西汉,又分为四种:“策书”(帝王诏令,用于王侯、三公的赐封或撤免)、“制书”、“诏书”和“戒书”(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这一变化体现出()A.国家行政管理的日益完善 B.中央行政效率的显著提升C.中央集权统治达到了顶峰 D.国家推崇分权的治理手段3.如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据此可推知()郡县数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4郡50县5郡70县7郡43县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4郡51县6郡58县7郡19县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1郡9县2郡14县1郡5县5州28县A.机构增设提升政府效率 B.政治重心南移推动制度创新C.经济发展推动政区变革 D.人口增加提升地方治理水平4.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度,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或亲信参与中枢政要,“以内制外"开始成为封建政府中央官制改革的常用手段。下列内容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B.魏晋时期士族制度C.唐朝中央设政事堂 D.明朝设置内阁制度5.宋太祖时期,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同;财政大权从宰相职权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掌管,三司使的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这些举措()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 B.有利于皇帝对朝政全面控制C.导致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分散 D.加强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6.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A.增强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自主权 B.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理体系C.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 D.有效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7.史载,公元前500年,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托里克斯建造了一个剧场,除了用于文化娱乐活动,还被直接用来召开公民大会。克利斯提尼此举意在()A.为戏剧创作提供政治前提 B.发挥剧场的社会娱乐功能C.扩大民主政治群众基础 D.利用城邦公共活动凝聚人心8.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为加强王权而实行军事改革,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即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这一现象()A.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 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发展C.反映了封建关系的变革 D.激化王权与教会势力的矛盾9.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说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 B.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 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进程10.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在接到国会递交的议案10日内恰逢国会休会,使总统无法将议案退还时,该议案不能成为法律,这称为“搁置否决权”。20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频繁使用搁置否决权限制国会立法,最终联邦法院不得不加以干涉,指出“只要国会委托代理人接受总统的否决文书,搁置否决就不能认为是正确的”,从而限制总统的搁置否决权。这一现象反映出()A.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B.总统权力已凌驾国会之上C.分权与制衡原则得到贯彻 D.最高法院有权通过新法案11.“这样一个七拼八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但是它是唯一能持久的宪法;法国有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这还是第一次。”“它使得1789年以来支离破碎的两个法国得以和平共处:一个是革命的法国,另一个是旧制度的法国。”据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B.带有明显的局限性C.与当时法国国情相适应 D.消除了各派的矛盾12.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同盟会成为合法组织。8月25日,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几个党派合并,在北京改组成国民党。1913年初,国民党在全国选举中获得参议院和众议院最多席位,成为国会中的最大党派。这一状况()A.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政体变革 B.使中国实现了民主政治C.有利于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13.1912年3月,袁世凯提名唐绍仪为内阁总理,组成了第一届内阁。唐绍仪强调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副署。袁世凯则不经过内阁副署发布王芝详为南方军宣慰使的命令,唐绍仪及其同盟会的四个阁员被迫辞职。上述现象表明()A.袁世凯的独裁行径破坏了宪政体制 B.同盟会成制衡袁世凯的重要力量C.责任内阁制度受到英国政治的影响 D.唐绍仪为争夺最高权力不择手段14.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接管大城市后废除保甲制,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一城市基层行政机构的变革体现了()A.国民经济恢复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政权性质已经改变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5.自春秋时期“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开始,后代历朝都有廷议(朝议、集议)制度。伴随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胜利而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仍在丰富和拓展着协商民主的形式和内涵。材料可用于说明,中国的政治文化具有()A.“明德”的传统 B.“革故鼎新”的特征C.“和合”的精神 D.“敬天保民”的情怀16.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17.如图所示为出土于宁夏固原的北魏墓葬中出土的彩绘屏风画(局部)。画中有士人褒衣博带,长襦曳地,装饰纹样则包括波斯萨珊的三角火焰纹、联珠龟背纹以及具有印度风情的文化因素。该文物印证了北魏时期()A.外交范围的不断拓展 B.丝路沿线的文化交融C.宗教绘画的异彩纷呈 D.各民族互鉴交融加深18.《宋史·李参传》载,李参为陕西转运使时,“部多戍兵,苦食少,参令民自度麦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推行数年获得了官私两便的效果。后来王安石加以效仿,推行全国,地方官强制百姓借贷,民甚苦之。由此可知()A.青苗法旨在敛财于民 B.边境更具备推行青苗法的条件C.改革者从政经验不足 D.变法措施激进蕴含着失败因素19.如表摘自《明实录》中关于明朝一段时期的财政收入情况,通过表中数据变化导致了()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1430397920.594.17388.932.91552265913.332.02414.4243.31621278012.920.68.1755.2A.租税制度以田亩为依据 B.财政税种来源比较丰富C.国家财政危机得以扭转 D.实物之征逐渐转变为货币之征20.1898年1月,康有为给光绪帝上书,建议在中央设立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康有为此举意在()A.建立代议制机构 B.增强改革派的实力 C.裁撤旧官僚机构 D.寻求社会各界支持21.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多使用“中国”一词而较少使用“大清”、“本朝”字样,诸如“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理”等成为各级学校正规的课程名称。下面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民族意识的增强 B.新式教育的发展C.宗藩体制的解体 D.清末新政的推动22.从1950年起我国在农村广泛推行代耕制度,即军烈属家庭缺乏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由政府出物资请人代为耕种。1956年,农村的代耕制度逐渐取消,开始推行优待劳动日制度,即给予军、烈属家庭一部分劳动日补偿以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家庭。这种变化()A.推动了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B.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需求C.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D.提高了军、烈属优待标准23.秦统一以前,赐爵与授官是统一的,为官必须有爵,“斩首一级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但在统一后任命官吏不再以有无爵位为条件,不少大臣如丞相王绾、隗状、冯去疾等不仅无爵,就连军功也没有。这一变化()A.消除了宗法血缘影响 B.完善了官僚体制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D.激化了君相矛盾24.下表所示为商朝、周朝和汉朝选拔官吏的标准。这些标准()商朝“三宅三俊”“三宅三俊”的标准,即从行政、民事、执法三方面,要求官吏德才兼备、名副其实周朝“六德六行”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所谓六行,即孝、友、睦、姻、会、恤汉朝“四科”“四行”所谓“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决断”。所谓“四行”,即“质朴、敦厚、逊让、节俭”A.反映出当时的官吏考核体系较为完备 B.凸显统治者对官员综合素质的重视C.表明中央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 D.强化了地方政府对百姓的思想控制25.唐代科举取士,进士科考诗赋,注重考生的文采,明经科考查考生对经义的理解,偏好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旧学。自唐高宗以来,朝廷和民间舆论都重视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这一现象说明()A.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选官制度根本变革C.门阀阶层逐渐衰落 D.市民文化影响政治26.《明史》载:“京察之岁,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御史纠劾,谓之拾遗。拾遗所攻击,无获免者。弘、正、嘉、隆间,土大夫廉耻自重,以挂察典为终身之玷。”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朝()A.中枢权力机构运行发生异变 B.官吏考察制度贯彻卓有成效C.官吏考核标准兼顾才学品德 D.乾纲独断局面遭到一定削弱27.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联邦政府官员分成两个集团,即职业文官与政治官员集团。前者是通过竞争考试被选用的,并被划入“职位分类”系统中,不与总统共进退;后者是由总统提名和国会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批准任命,与总统共进退。该法案()A.导致了文官人数急剧膨胀 B.消除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C.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D.完善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28.1694年,英国政府公布法律,限制印花税局的服务人员成为国会议员,1699年,议会规定将此法律推广到其他各部。英国政府此举()A.有效防止了营私舞弊现象 B.推动了两官分途原则确立C.正式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 D.旨在于提升文官的政治素养29.1905年以前,出国留学者“大都商人子,为谋生计耳”1905年后,“学上大月魁儒巨子以至幕府之宾、瓦牖之士,莫不争自濯磨,冒重洋,越万里以求文明于外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政策的调整 B.民众习俗的改变C.主流思想的变迁 D.革命思潮的高涨30.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长江流域各省平均有70%的县长是由本省人出任的。非本省籍贯的县长则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是省政主管长官为外省人时,该省县长中必定有相当一部分与省政主管长官同籍;二是外省县长多为相邻省区之人,如湖北的外籍县长中,多为湖南人,其次为河南人。最有助于说明这一状况的是()A.地方治理体系的转型 B.中央政府的简政放权C.回避制度的最终废止 D.基层自治的有序推进31.西方有的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文官制度法》《文官制度改革法》《考绩法》《文官退休法》等,有的国家制定了《国家公务员法》,这些法规对于保证常任文官忠于职守、效力国家,起了显著的作用。这些专门的公务员法规的制定给我们的启示是()A.严格限制文官行政权力 B.提升公务员法制化程度C.增加法律和法规的数量 D.增强公务人员的荣誉感32.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A.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 B.保证了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C.促进了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逐步深化 D.深入贯彻了党管干部的原则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罗马帝国“从安东尼边墙和北部边界达西亚到阿特拉斯山和北回归线的宽度便超过2000英里,而从西海洋到幼发拉底河的长度则更超过3000英里”。罗马时代的旅行,“从陆路由意大利去西班牙可能要用一个月,去亚历山大里亚,很可能需要两个月”。中国到汉武帝时代,东西距离3800余千米,南北距离约5480千米。首都长安地处偏远,对辽东、越南北部等边疆地区而言,尤其如此。古代罗马和秦汉帝国都面临着如何整合国内不同地区风俗与文化,以使之适应中央王朝统治需要的问题。不管是秦汉帝国还是罗马帝国,境内都存在众多不同文化的地区。甚至同一行省内部,也存在地位不同的共同体。罗马帝国皇帝的集权很大程度上限于罗马。在地方上,罗马帝国统治的基本单位是行省和自治的城市。罗马总督可以独立发布相关命令,是行省最高的军事、行政和司法长官。自治市都有自己的官员、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决定有关城市的一般事务,只有在城市觉得自己无力解决时,才会求之于总督。通过把治理责任委托到地方,罗马人有效地削减了行政成本,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仅用数百名官员就维持了庞大帝国的运转。——摘编自晏绍祥《与距离斗争:波斯、罗马与秦汉帝国的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与秦汉帝国在地方治理上存在的共同难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克服上述难题,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在地方治理上的不同之处。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近代中国,人们最早称“体育”为“体操”。北洋水师学堂是最早把西式兵操和其他运动项目如击剑、拳击等作为训练与教学内容的学校。……严复等人清醒地意识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们体质的增强是“强国保种”的关键,主张将体育纳入学校教育,使得体育成为整个教育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后,“体操科”作为当时新式学堂的体育课程形态进入了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四川体育专门学校、中国体操学校等纷纷创立,为培养中国近代体育师资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广大的城乡学校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仍然得到很好的发展。——摘编自何叙《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8年)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时期主要内容奥运外交时期(1979~1989年)重返国际奥委会,建设体育强国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体育,开始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实施对外体育援助。“主场赛事”立体化外交时期(1990~2008年)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促进国际交往;参与或主办国际体育赛事。——摘编自刘桂海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体育外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体育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改革开放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体育外交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举制完备于唐宋。唐武则天前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唐代曾规定,“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不得申送入”;宋代曾“犯刑责,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等(1)根据材料概括唐宋科举制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科举制发展进行解读。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概念教学”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概念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科概念的层级分类。下表是《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基层治理》第一单元的概念层级。其中一级概念和二级概念是统摄整个单元的大概念,三级概念和四级概念是知识性概念。一级概念中西变迁延续二级概念政治制度三级概念早期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西方古典政治制度中古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中国近代政治制度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四级概念内外服制三公九卿制民主制封君制封臣制度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度党的领导宗法制三省六部制贵族寡头制等级君主制总统制共和制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分封制……郡县制……罗马共和制……议会君主……半总统半议会制训政……依法治国……请根据上表以及所学知识,为该单元设计一个主题,并选取其中的某些概念,对这一主题进行解读。(要求:写出主题,主题合理、明确,对主题的解读做到史论结合)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0月学业阶段性评价考试高二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周礼》载有“师氏”之官“告王以善道”,有“保氏”之官“掌谏王恶”。《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据此可知,先秦时期()A.儒家提倡君民应平等共治 B.礼乐制度开始瓦解C.有了限制君权的制度设计 D.分封制度走向崩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有‘保氏’之官‘掌谏王恶’”、“天生民而立之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存在劝诫君王不可以行恶行的官吏,春秋时期也有观点认为,上天拥立君王的目的是为了教化百姓,而不是个人私利,这两则史料都反映了先秦时期对君权膨胀的一种监督和约束,C项正确;题干内容仅是述及要为君主、诸侯、卿大夫设置辅佐,以避免其行事过度,并没有述及他们之间的平等和共治的关系,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开始瓦解,传统的分封等级秩序开始解体,排除B项;分封制走向崩溃强调的是分封等级秩序完全被打破,而材料讲的是先秦时期有了限制君权的制度设计,排除D项。故选C项。2.先秦时期,君主下发给臣下或地方御用文书最初称为“命书”;秦统一六国之后,改为“制书”(制定或颁布制度、法令)和“诏书”;到了西汉,又分为四种:“策书”(帝王诏令,用于王侯、三公的赐封或撤免)、“制书”、“诏书”和“戒书”(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这一变化体现出()A.国家行政管理的日益完善 B.中央行政效率的显著提升C.中央集权统治达到了顶峰 D.国家推崇分权的治理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先秦至秦汉时期。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文书的文种体系日益庞大,划分也越来越细,突出了皇帝对中央官员的任免及地方官员的训诫,这适应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的日益完善,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政府机构办事的效率问题,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统治并未达到顶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治理采取分权的手段,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如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据此可推知()郡县数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4郡50县5郡70县7郡43县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4郡51县6郡58县7郡19县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1郡9县2郡14县1郡5县5州28县A.机构增设提升政府效率 B.政治重心南移推动制度创新C.经济发展推动政区变革 D.人口增加提升地方治理水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据题干“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部分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可知,东南地区部分郡县设置越来越多。结合所学可知,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相对安定,北方战乱,北民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郡县数量逐渐增加,即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政区变革,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机构增设不一定提升政府效率,排除A项;汉至唐前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B项;地方治理水平的提升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关,与人口增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4.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度,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或亲信参与中枢政要,“以内制外"开始成为封建政府中央官制改革的常用手段。下列内容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B.魏晋时期士族制度C.唐朝中央设政事堂 D.明朝设置内阁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明朝实行内阁制度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顾问和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以内制外,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加强,故选D项;商朝的内外服体现的是王畿地区和其他方国,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不符合“以内制外”,排除A项;魏晋时期士族制度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没有体现“以内制外”,排除B项;唐朝中央设政事堂是宰相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不符合“以内制外”,排除C项。故选D项。5.宋太祖时期,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同;财政大权从宰相职权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掌管,三司使的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这些举措()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 B.有利于皇帝对朝政的全面控制C.导致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分散 D.加强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宋太祖通过增加官员、设立副手、分割权力等方法限制宰相的权力,以此来加强君权,削弱相权,B项正确;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的是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宋朝的行政中枢在于同平章事,材料所提及的不仅仅是行政中枢,还包括军权等,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削弱相权,排除D项;故选B项。6.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A.增强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自主权 B.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理体系C.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 D.有效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洪武年间在地方设“三司”,“三司”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当地方遇到紧急事务,须向中央报备,一方面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降低地方治理灵活性,即“三司”体制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积极和消极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遇到“大事”需要报备中央,这弱化了地方行政机构自主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三司”各司其职和“大事”上报中央,并未涉及地方治理体系“纵横交错”,排除B项;“三司”体制属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属于中央行政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7.史载,公元前500年,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托里克斯建造了一个剧场,除了用于文化娱乐活动,还被直接用来召开公民大会。克利斯提尼此举意在()A.为戏剧创作提供政治前提 B.发挥剧场的社会娱乐功能C.扩大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 D.利用城邦公共活动凝聚人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中克利斯提尼利用剧场举行文化娱乐活动和直接用来召开公民大会,结合所学城邦政治以公民为主体,可知克利斯提尼此举意在通过剧场举行公共活动和政治活动以凝聚人心,推进民主改革,D项正确;此举并不是为戏剧创作提供政治前提,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发挥剧场的社会娱乐功能,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克利斯提尼扩大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的相关举措,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为加强王权而实行军事改革,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即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这一现象()A.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 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发展C.反映了封建关系的变革 D.激化王权与教会势力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中叶(英国)。据材料“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可知亨利二世的改革有利于强化王权,骑士阶层逐渐转变为封建地主,反映了英国封建关系的变革,C项正确;题干中亨利二世的军事改革主要涉及的是王权与骑士阶层的关系变化,未体现对民族国家产生的促进作用,排除A项;亨利二世的改革有利于降低国王对贵族的依赖,打击地方贵族的分裂势力,加速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提及王权与教会势力的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说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 B.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 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可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联系而且还有共同点,据所学可知,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文献可总结出这种共同点表现为: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A项正确;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涉及与封建专制斗争,排除B项;1649-1660年英吉利共和国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排除C项;三国中君主立宪制政体唯一没有在美国出现过,排除D项,故选A项。10.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在接到国会递交的议案10日内恰逢国会休会,使总统无法将议案退还时,该议案不能成为法律,这称为“搁置否决权”。20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频繁使用搁置否决权限制国会立法,最终联邦法院不得不加以干涉,指出“只要国会委托代理人接受总统的否决文书,搁置否决就不能认为是正确的”,从而限制总统的搁置否决权。这一现象反映出()A.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B.总统权力已凌驾国会之上C.分权与制衡原则得到贯彻 D.最高法院有权通过新法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频繁使用搁置否决权限制国会立法,联邦法院限制总统的搁置否决权,反映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进行政治博弈,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C项正确;总统想要扩张权力,限制国会立法,最终受到制约,因此不能说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也不能说总统权力已凌驾国会之上,排除A项、B项;材料显示的是最高法院行使司法解释权,最高法院无权通过新法案,只有对法案的审查权,立法权属于国会,排除D项。故选C项。11.“这样一个七拼八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但是它是唯一能持久的宪法;法国有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这还是第一次。”“它使得1789年以来支离破碎的两个法国得以和平共处:一个是革命的法国,另一个是旧制度的法国。”据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B.带有明显的局限性C.与当时法国的国情相适应 D.消除了各派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875年的法国。根据材料“它使得1789年以来支离破碎的两个法国得以和平共处:一个是革命的法国,另一个是旧制度的法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各派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有利于法国社会的发展,该宪法适应了当时法国的基本国情,C项正确;A项史实正确,但材料未强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建立的政体,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信息肯定了这部宪法的积极影响,没有涉及其局限性,排除B项;这部宪法体现了各派的妥协,但并没有消除各派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12.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同盟会成为合法组织。8月25日,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几个党派合并,在北京改组成国民党。1913年初,国民党在全国选举中获得参议院和众议院最多席位,成为国会中的最大党派。这一状况()A.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政体变革 B.使中国实现了民主政治C.有利于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答案】A【解析】【详解】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政党,中国同盟会也成为合法组织,联合别的政党,在选举中成为国会中的最大党派,说明它推动中国向民主政体转变,A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也没有使中国实现民主政治,排除B、C两项;材料并没有谈及辛亥革命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排除D项。故选A项。13.1912年3月,袁世凯提名唐绍仪为内阁总理,组成了第一届内阁。唐绍仪强调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副署。袁世凯则不经过内阁副署发布王芝详为南方军宣慰使的命令,唐绍仪及其同盟会的四个阁员被迫辞职。上述现象表明()A.袁世凯的独裁行径破坏了宪政体制 B.同盟会成制衡袁世凯的重要力量C.责任内阁制度受到英国政治的影响 D.唐绍仪为争夺最高权力不择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3月(中国)。据题意可知,袁世凯不经过内阁副署发布王芝详为南方军宣慰使的命令,唐绍仪及其同盟会的四个阁员被迫辞职,说明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遭到破坏,A项正确;“同盟会成制衡袁世凯的重要力量”与材料“唐绍仪及其同盟会的四个阁员被迫辞职”相矛盾,排除B项;中华民国实行的是议会制资产阶级共和制,而英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唐绍仪的行为是合法合规的,排除D项。故选A项。14.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接管大城市后废除保甲制,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一城市基层行政机构的变革体现了()A.国民经济恢复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政权性质已经改变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接管大城市后废除保甲制,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可得出,解放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废除保甲制,即废除了旧的专制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城市基层机构使权力由专制统治回到人民手中,这体现了国家的政权性质发生变化,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要到1952年底才完成,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15.自春秋时期“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开始,后代历朝都有廷议(朝议、集议)制度。伴随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胜利而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仍在丰富和拓展着协商民主的形式和内涵。材料可用于说明,中国的政治文化具有()A.“明德”的传统 B.“革故鼎新”的特征C.“和合”的精神 D.“敬天保民”的情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后代历朝都有廷议(朝议、集议)制度。”“伴随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胜利而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仍在丰富和拓展着协商民主的形式和内涵。”可知中国的政治文化具有和合的精神,无论是古代重视发挥政治舆论的功能,还是现代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允许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阶层表达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并与之相适应,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拓展协商民主的形式和内涵,从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C项正确;“明德”指理性的政治美德,要彰明、弘扬理性的政治美德,表现出古人对公正、清明之政治秩序的渴求,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所谓革故鼎新,即除旧布新,改变社会上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旧事物、旧制度,革除违背世道人心的不良因素,荡涤阻碍历史潮流的瑕秽污渍,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的新认识: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彻底性体现在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B项正确;奖励耕织、划小家庭、废除世卿世禄制,不是推动社会转型的根本措施,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17.如图所示为出土于宁夏固原的北魏墓葬中出土的彩绘屏风画(局部)。画中有士人褒衣博带,长襦曳地,装饰纹样则包括波斯萨珊的三角火焰纹、联珠龟背纹以及具有印度风情的文化因素。该文物印证了北魏时期()A.外交范围的不断拓展 B.丝路沿线的文化交融C.宗教绘画的异彩纷呈 D.各民族互鉴交融加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画中有士人褒衣博带,长襦曳地,装饰纹样则包括波斯萨珊的三角火焰纹、联珠龟背纹以及具有印度风情的文化因素”可知,北魏时期,宁夏出现中原地区、波斯地区、印度地区的文化,据所学可知,宁夏地区是丝绸之路必经区域,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连接西亚甚至南亚,因此宁夏地区出现了丝绸之路区域文化的交融,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文化交流,而非外交,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是否为宗教绘画,排除C项;D项中“各民族”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B项。18.《宋史·李参传》载,李参为陕西转运使时,“部多戍兵,苦食少,参令民自度麦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推行数年获得了官私两便的效果。后来王安石加以效仿,推行全国,地方官强制百姓借贷,民甚苦之。由此可知()A.青苗法旨在敛财于民 B.边境更具备推行青苗法的条件C.改革者从政经验不足 D.变法措施激进蕴含着失败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了青苗法的来历,以及王安石全面推行后的弊端。青苗法原本适用于地方,王安石全面推广至全国,措施激进,又造成了强制借贷的情况,潜藏失败因素,D项正确;青苗法本意在于减少百姓所受盘剥,使官民两便,而不是为了压榨民财,排除A项;陕西推行得当,但不等同于边境更适合青苗法推广,故B项过于绝对,排除B项;改革政策有弊端,不等同于改革者从政经验不足,排除C项。故选D项。19.如表摘自《明实录》中关于明朝一段时期的财政收入情况,通过表中数据变化导致了()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1430397920.594.17388.932.91552265913.332.02414.4243.31621278012.920.68.1755.2A.租税制度以田亩为依据 B.财政税种来源比较丰富C.国家财政危机得以扭转 D.实物之征逐渐转变为货币之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从1430年到1621年,明朝财政收入的实物比重显著下降,白银的比重显著增加,这主要和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有关,赋役征银助推了白银货币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明朝1430年至1621年财政收入中实物收入与货币收入情况,排除A项;当材料强调的是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并不是反映税种丰富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明朝财政盈亏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20.1898年1月,康有为给光绪帝上书,建议在中央设立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康有为此举意在()A.建立代议制机构 B.增强改革派的实力 C.裁撤旧官僚机构 D.寻求社会各界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9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及所学可知,维新派代表人物向光绪皇帝提出的建议体现了维护皇帝权威的特点,意在赢得光绪皇帝对变法的支持,从而增强维新力量,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设立制度局,议事结果最终由皇帝裁决,这不符合代议制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裁撤旧官僚机构的信息,这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者,他意在寻求光绪皇帝的支持,选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B项。21.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多使用“中国”一词而较少使用“大清”、“本朝”字样,诸如“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理”等成为各级学校正规的课程名称。下面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民族意识的增强 B.新式教育的发展C.宗藩体制的解体 D.清末新政的推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多使用“中国”一词而较少使用“大清”、“本朝”字样,诸如“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理”等成为各级学校正规的课程名称。这一现象说明民族意识的增强。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人们开始更多地强调“中国”这一概念,以强化民族认同和团结,A项正确;新式教育的发展是这一现象的表象,而非原因,排除B项;宗藩体制的解体与这一现象关系不大,排除C项;清末新政的推动是政府层面的改革,但不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2.从1950年起我国在农村广泛推行代耕制度,即军烈属家庭缺乏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由政府出物资请人代为耕种。1956年,农村的代耕制度逐渐取消,开始推行优待劳动日制度,即给予军、烈属家庭一部分劳动日补偿以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家庭。这种变化()A.推动了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B.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需求C.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D.提高了军、烈属优待标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实行代耕制度,基础是个体农耕,1956年取消代耕,实行优待劳动日,因为农业合作化已经基本完成,土地变成集体的了,代耕已经不适应现实,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国民经济就已经恢复,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工业化关系不大,且我国工业化开始于一五计划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提高了军、烈属优待标准说法错误,一定程度上材料体现这一时期降低了军、烈属优待标准,排除D项。故选C项。23.秦统一以前,赐爵与授官是统一的,为官必须有爵,“斩首一级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但在统一后任命官吏不再以有无爵位为条件,不少大臣如丞相王绾、隗状、冯去疾等不仅无爵,就连军功也没有。这一变化()A.消除了宗法血缘影响 B.完善了官僚体制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D.激化了君相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至秦朝时期(中国)。秦朝改变为官必须有爵的规定,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有利于选拔文士为官,满足统一后国家治理的需要,是对选官制度和官僚体制的完善,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宗法制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但宗法血缘关系仍然影响政治制度,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官僚体制的完善,未提及将文化素质作为选官标准,排除C项;材料所述为选官制度的变化,未体现宰相权力威胁皇权,不能得出“激化了君相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24.下表所示为商朝、周朝和汉朝选拔官吏的标准。这些标准()商朝“三宅三俊”“三宅三俊”的标准,即从行政、民事、执法三方面,要求官吏德才兼备、名副其实周朝“六德六行”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所谓六行,即孝、友、睦、姻、会、恤汉朝“四科”“四行”所谓“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决断”。所谓“四行”,即“质朴、敦厚、逊让、节俭”A.反映出当时的官吏考核体系较为完备 B.凸显统治者对官员综合素质的重视C.表明中央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 D.强化了地方政府对百姓的思想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即从行政、民事、执法三方面,要求官吏德才兼备”“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所谓六行,即孝、友、睦、姻、会、恤”“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决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要求反映出统治者对官员以德为主的综合素质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吏选拔而不是官吏考核,排除A项;儒家思想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C项并不能概括全部材料,排除C项;“地方政府”材料并未反映,排除D项。故选B项。25.唐代科举取士,进士科考诗赋,注重考生的文采,明经科考查考生对经义的理解,偏好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旧学。自唐高宗以来,朝廷和民间舆论都重视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这一现象说明()A.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选官制度根本变革C.门阀阶层逐渐衰落 D.市民文化影响政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明经科考查考生对经义的理解,偏好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旧学”和“朝廷和民间舆论都重视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可知,明经一科在唐朝并不受重视,且明经的考察偏好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旧学,说明受到门阀士族影响的文化影响下降,表明门阀士族阶层逐渐衰落,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考试科目受重视程度的变化,而不是统治思想的变化,且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未被动摇,排除A项;唐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并未发生根本变革,排除B项;不管是明经科还是进士科考察的都是儒家文化,不是受到市民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6.《明史》载:“京察之岁,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御史纠劾,谓之拾遗。拾遗所攻击,无获免者。弘、正、嘉、隆间,土大夫廉耻自重,以挂察典为终身之玷。”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朝()A.中枢权力机构运行发生异变 B.官吏考察制度贯彻卓有成效C.官吏考核标准兼顾才学品德 D.乾纲独断局面遭到一定削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京察之岁,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御史纠劾,谓之拾遗”可知,明朝京察是对在京官吏的一次初步考核,在京察完成初步筛选后,又有给事、御史对留在京城的官员进行进一步的纠劾以起到拾遗的作用,而但凡被他们弹劾的人都会受到处罚,这种官吏考察制度使得明朝中期四朝的士大夫们都分外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B项正确;中枢权力机构运行发生异变是指宦官专权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明朝官员监察,并未强调考核标准,无从得出“官吏考核标准兼顾才学品德”,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皇帝无关,无从体现“乾纲独断局面遭到一定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27.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联邦政府官员分成两个集团,即职业文官与政治官员集团。前者是通过竞争考试被选用的,并被划入“职位分类”系统中,不与总统共进退;后者是由总统提名和国会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批准任命,与总统共进退。该法案()A.导致了文官人数急剧膨胀 B.消除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C.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D.完善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3年(美国)。根据材料“前者是通过竞争考试被选用的,并被划入‘职位分类’系统中,不与总统共进退;后者是由总统提名和国会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批准任命,与总统共进退”和所学可知,职业文官在政治上保持政治中立,不与总统共进退,这有利于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C项正确;职业文官并不会导致文官人数急剧膨胀,排除A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党分肥制度不可能消除,排除B项;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不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28.1694年,英国政府公布法律,限制印花税局的服务人员成为国会议员,1699年,议会规定将此法律推广到其他各部。英国政府此举()A.有效防止了营私舞弊现象 B.推动了两官分途原则的确立C.正式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 D.旨在于提升文官的政治素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1694年,英国政府公布法律,限制印花税局的服务人员成为国会议员,1699年,议会规定将此法律推广到其他各部”可知,其强调的是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开,推动了两官分途原则的确立,B项正确;“有效防止了营私舞弊现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印花税局的人员不能成为议员,并不能有效防止营私舞弊,排除A项;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是限制印花税局的服务人员成为议员,与政治素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9.1905年以前,出国留学者“大都商人子,为谋生计耳”1905年后,“学上大月魁儒巨子以至幕府之宾、瓦牖之士,莫不争自濯磨,冒重洋,越万里以求文明于外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政策的调整 B.民众习俗的改变C.主流思想的变迁 D.革命思潮的高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5年前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05年以前,出国留学者主要是商人子弟,目的是为了谋生计。1905年后,出国留学者的范围扩大到学者、幕府之宾等各类人群,主要是为了求取文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的调整。清政府在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学,推动了更多人出国留学以求新知,A项正确;材料变化是指留学人员范围扩大,而习俗变化是人们社会生活,排除B项;晚清时期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思想,排除C项;革命思潮是指革命党人的思想,而材料是1905年留学人员范围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30.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长江流域各省平均有70%的县长是由本省人出任的。非本省籍贯的县长则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是省政主管长官为外省人时,该省县长中必定有相当一部分与省政主管长官同籍;二是外省县长多为相邻省区之人,如湖北的外籍县长中,多为湖南人,其次为河南人。最有助于说明这一状况的是()A.地方治理体系的转型 B.中央政府的简政放权C.回避制度最终废止 D.基层自治的有序推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本省籍贯的县长占多数,外省籍贯的县长多与省长的籍贯相同或来自邻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地方民主选举和统一的文官考试已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县长任命方面裙带关系严重,地方治理体系仍处于转型期,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状况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非是中央政府有意简政放权的结果,排除B项;本题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长江流域县长任命方面裙带关系严重,地方治理体系仍处于转型期,未体现出回避制度的最终废止,排除C项;本题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县长任命方面裙带关系严重,地方治理体系仍处于转型期,未体现出基层自治,排除D项。故选A项。31.西方有的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文官制度法》《文官制度改革法》《考绩法》《文官退休法》等,有的国家制定了《国家公务员法》,这些法规对于保证常任文官忠于职守、效力国家,起了显著的作用。这些专门的公务员法规的制定给我们的启示是()A.严格限制文官行政权力 B.提升公务员法制化程度C.增加法律和法规的数量 D.增强公务人员的荣誉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西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部分西方国家有专门的公务员法规,这些法规使公务员人事管理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保证常任文官忠于职守、效力国家”,所以我国也应完善公务员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推动公务员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文官行政权力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增加法律和法规无关,排除C项;材料说明通过法律完善公务员制度,增强公务人员的荣誉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2.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A.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 B.保证了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C.促进了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逐步深化 D.深入贯彻了党管干部的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题干内容中“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可知公务员的选拔办法比较科学和严格,有利于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这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A项正确;“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公务员选拔的方式和原则,与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公务员选拔的方式和原则,与党管干部的原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罗马帝国“从安东尼边墙和北部边界达西亚到阿特拉斯山和北回归线的宽度便超过2000英里,而从西海洋到幼发拉底河的长度则更超过3000英里”。罗马时代的旅行,“从陆路由意大利去西班牙可能要用一个月,去亚历山大里亚,很可能需要两个月”。中国到汉武帝时代,东西距离3800余千米,南北距离约5480千米。首都长安地处偏远,对辽东、越南北部等边疆地区而言,尤其如此。古代罗马和秦汉帝国都面临着如何整合国内不同地区风俗与文化,以使之适应中央王朝统治需要的问题。不管是秦汉帝国还是罗马帝国,境内都存在众多不同文化的地区。甚至同一行省内部,也存在地位不同的共同体。罗马帝国皇帝的集权很大程度上限于罗马。在地方上,罗马帝国统治的基本单位是行省和自治的城市。罗马总督可以独立发布相关命令,是行省最高的军事、行政和司法长官。自治市都有自己的官员、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决定有关城市的一般事务,只有在城市觉得自己无力解决时,才会求之于总督。通过把治理责任委托到地方,罗马人有效地削减了行政成本,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仅用数百名官员就维持了庞大帝国的运转。——摘编自晏绍祥《与距离斗争:波斯、罗马与秦汉帝国的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与秦汉帝国在地方治理上存在的共同难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克服上述难题,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在地方治理上的不同之处。【答案】(1)难题:疆域辽阔,中央直接控制区域有限;自然经济分散性,难以形成统一市场;交通不便;地区间风俗与文化差异大。(任答3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2)不同之处:实行总督制;地方独立性更强;没有庞大的官僚集团。(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罗马与秦汉帝国。根据材料“从安东尼边墙和北部边界达西亚到阿特拉斯山和北回归线的宽度便超过2000英里,而从西海洋到幼发拉底河的长度则更超过3000英里”“中国到汉武帝时代,东西距离3800余千米,南北距离约5480千米”可知,疆域辽阔,中央直接控制区域有限;根据材料“从陆路由意大利去西班牙可能要用一个月,去亚历山大里亚,很可能需要两个月”“首都长安地处偏远,对辽东、越南北部等边疆地区而言,尤其如此”可知,交通不便;根据材料“古代罗马和秦汉帝国都面临着如何整合国内不同地区风俗与文化,以使之适应中央王朝统治需要的问题。不管是秦汉帝国还是罗马帝国,境内都存在众多不同文化的地区。甚至同一行省内部,也存在地位不同的共同体”可知,地区间风俗与文化差异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分散性,难以形成统一市场。【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罗马与秦汉帝国。不同之处:根据材料“在地方上,罗马帝国统治的基本单位是行省和自治的城市。罗马总督可以独立发布相关命令,是行省最高的军事、行政和司法长官”可知,实行总督制;根据材料“自治市都有自己的官员、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决定有关城市的一般事务,只有在城市觉得自己无力解决时,才会求之于总督”可知,地方独立性更强;没有庞大的官僚集团。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近代中国,人们最早称“体育”为“体操”。北洋水师学堂是最早把西式兵操和其他运动项目如击剑、拳击等作为训练与教学内容的学校。……严复等人清醒地意识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们体质的增强是“强国保种”的关键,主张将体育纳入学校教育,使得体育成为整个教育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后,“体操科”作为当时新式学堂的体育课程形态进入了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四川体育专门学校、中国体操学校等纷纷创立,为培养中国近代体育师资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广大的城乡学校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仍然得到很好的发展。——摘编自何叙《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8年)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时期主要内容奥运外交时期(1979~1989年)重返国际奥委会,建设体育强国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体育,开始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实施对外体育援助。“主场赛事”立体化外交时期(1990~2008年)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促进国际交往;参与或主办国际体育赛事。——摘编自刘桂海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体育外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体育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改革开放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体育外交成就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内忧外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等的推动;政府的重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有识之士的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帮朋友贷款买车的合同3篇
- 数据库租赁与信息服务合同3篇
- 教育学工作合同模板3篇
- 携程旅行合同电子版3篇
- 教育培训导游劳动合同样本3篇
- 工业生产设备采购合同3篇
- 文化传媒劳务合同范本3篇
- 帝尔婚庆服务合同的适用范围3篇
- 房屋买卖委托合同3篇
- 旅游合同与实际行程不符3篇
- 2023北师大版新教材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全书综合测评
- 人工智能基础题库(含答案)
- 中药鉴定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药科大学
- 中西友谊观差异研究-以《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哈利·波特》为例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电表分户申请书范本合集3篇
- 《艺术概论》课件
- 军队公寓住房管理规定
- 项痹中医护理课件
- 新版查对制度专项检查表(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