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日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评出近五年十大网络用语:“我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蛮拼的”“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保证不打死你”“萌萌哒”“时间都去哪了”“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且行且珍惜”。面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网言网语,如果不是网民,就会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有人说网络语言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严肃性、规范性,使语言秩序混乱,应当对此予以坚决“打击”。这有点小题大做,网络语言根本没有其所言“恐怖”,一个基本事实是,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已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因为,生活离不开语言的相互交流、沟通,而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其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密不可分必然带来语言交流、沟通的改变。这不是中文特有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如此。汉字是中国人交流的工具,任何语言形式都要经历渐进发展、优胜劣汰的过程。网络语言也一样,在网络里,我不叫我,叫偶;你不叫你,叫U;不要不叫不要,叫表……凡此等等,不胜枚举,然而,经过时间的淘洗,半年、一年、三年、五年,真正能“存活”下来的恐怕1%都不到。有人做过统计,网络语言的“流行周期”只有短短三个月,因为它紧跟时代步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样的网络语言,其“寿命”自然不会太长。不管什么网络热词,说到底,网络语言也是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是“生活的产物”,或者说是现实生活的网络折射。也正因此,网络语言的本质是网民的意见表达,我们可以就网络语言的影响进行质疑、辩论,但不能不正视网络语言背后折射出来的公众诉求和呼声。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对此,应理性看待,要予以引导和包容,当然,网络语言不可滥用,要分场合、对象、环境,否则,就会引起别人不解、误解甚至反感。“适者生存”,网络语言也逃脱不掉这一事物发展规律。网络热词的“存活率”很低,但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优秀网络语言,无疑是对汉语言文库的一种有益补充和丰富。这才是网络热词最根本的长远意义。如果汉语言文库没有与时俱进的有益补充,只是因循守旧,终有一天,汉语言会与时代相脱节。汉语言能够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绽放灿烂夺目的光芒,不正是不断补充和丰富、与时俱进的结果吗?(选自《北京青年报》2014年12月28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网络语言”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语言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网言网语,使语言秩序混乱,应予以打击。B.网络语言的应运而生是网络对人们生活越来越多渗透的自然结果。C.网络语言的“流行周期”很短,因此它总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D.只有提高网络语言的“存活率”,汉语言才能与时俱进,源远流长。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网络用语的评选体现了国家对网络语言的关注。B.网络热词的“热”反映了一部分人的诉求,也体现了汉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C.滥用网络语言会引起别人不解、误解甚至反感,所以必须坚决取缔网络语言。D.网络热词的“冷”体现了适者生存的事物发展规律,彰显了时代的变迁。〖答案〗1.B2.C〖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网络语言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网言网语,使语言秩序混乱,应予以打击”以偏概全。原文第二段说“有人说网络语言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严肃性、规范性,使语言秩序混乱,应当对此予以坚决‘打击’。”C.“网络语言的‘流行周期’很短,因此它总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因果倒置。原文第四段是“网络语言的‘流行周期’只有短短三个月,因为它紧跟时代步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样的网络语言,其‘寿命’自然不会太长。”D.“只有提高网络语言的‘存活率’,汉语言才能与时俱进,源远流长”无中生有。原文最后一段是“网络热词的‘存活率’很低,但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优秀网络语言,无疑是对汉语言文库的一种有益补充和丰富。“汉语言能够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绽放灿烂夺目的光芒,不正是不断补充和丰富、与时俱进的结果吗”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所以必须坚决取缔网络语言”错。第五段“否则,就会引起别人不解、误解甚至反感”,并没有提及要“坚决取缔网络语言”;第二段和第三段“应当对此予以坚决‘打击’”“这有点小题大做,网络语言根本没有其所言‘恐怖’”,证明网络语言有其存在的价值。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节选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林冲一系列的动作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简析选文画波浪线句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那雪正下得紧。〖答案〗3.①林冲出门沽酒前熄灭屋内炭火,拽门、锁门等动作,体现了他做事细致、谨慎的性格特征。②将火“盖”了,把门“锁”了等动作,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足见草料场的大火是有人故意为之。4.①渲染紧张气氛:前文“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此处又“下得紧”,更显气候恶劣,让读者情绪紧张;②推动情节发展:因为雪下得越来越紧,所以草料场会被压塌,林冲无奈只得另觅歇脚处,推动发展;③具有暗示意味:天气的恶劣暗示了林冲的经历不寻常,草料场被人纵火,林冲横竖是死,最终反抗。〖解析〗【3题详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从人物形象来看,林冲盖火炭,拽上草厅门,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等一系列动作,不假思索,可见他潜意识中做事非常细致,体现了他做事细心谨慎的性格特征。从情节来看,正因为他“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的一系列操作,排除了草料场失火是由于火盆的可能性,进而可以推断此场大火应该是有人故意为之。故林冲一系列动作,为下文有人故意火烧草料场情节埋下伏笔。【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从人物塑造、氛围渲染、情节安排、主题暗示等角度思考。选文中的“雪”不止一次出现,从先前的“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到“那雪正下得紧”,可见雪势越来越大,整个世界被大雪笼罩,可见环境的恶劣,烘托了紧张的气氛。人们的活动也因“那雪正下得紧”受到影响,因雪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林冲不得不外出寻酒喝;雪很大,草料场被大雪压坍了……所以,“那雪正下得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此恶劣的天气,紧张的氛围,暗示林冲经历不寻常。草料场被人纵火,林冲已无路可走最终被逼走上反抗的道路。5.下列关于“礼治秩序”的解说与《乡土中国》说法不相符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是靠法律,而是由“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B.礼和法维持规范的力量是不同的,法律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礼则是靠传统来维持。C.礼治实施的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D.法治和礼治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情态中,礼治可以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之理解概念、分析并运用概念原理的能力。D.“法治和礼治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情态中”错,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故该项中对“礼治秩序”的解说与《乡土中国》说法不相符。故选D。6.关于《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黛玉先见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等人,后分别由两个舅妈带着,意欲拜见两位舅舅,都不得见。B.在两宴大观园一回中,鸳鸯、凤姐合伙儿捉弄刘姥姥取乐,刘姥姥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引得众人捧腹大笑。C.在香菱学诗一回中,香菱拜宝钗为师,宝钗认为新学诗者应从含义浅近的诗句学起,细心揣摩透悟,又赞她是个极聪敏伶俐的。D.在抄检大观园一回中,贾探春在婢仆前竭力维护自己的威信与尊严。王善保家的却不懂得这一点,动手动脚,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名著的能力。C.“香菱拜宝钗为师”说法错误,应该是“拜林黛玉为师”;且文中没说“新学诗者应从含义浅近的诗句读起”的学诗原则,原文“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节选自《史记·鸿门宴》)7.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B.秦时与臣游游:游玩C.沛公奉卮酒为寿卮:酒器D.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且为之奈何A.故听之 B.蚓无爪牙之利 C.多于南亩之农夫 D.句读之不知9.下列对古代作品或人物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B.《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和书。C.项羽,名羽,字籍,下相人,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秦末起义军领袖。D.刘邦,字季,沛县人,秦末起义军领袖,称“沛公”,即汉高祖。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约为婚姻 B.小学而大遗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秋毫不敢有所近11.文中画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担任大王想出这个计谋呢?B.君安与项伯有故——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用侍奉兄长的礼节对待他。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希望您详细地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项伯因私交向张良通风报信,这就使得事件有了转机。张良不忍独去,故告知刘邦。B.刘邦听从了小人的建议,进入关中之后想称王。当听说项羽要来攻打他时非常着急。C.刘邦急,张良为刘邦献计,让刘邦和项伯成为儿女亲家,这样就可以真正拉拢项伯。D.刘邦对项伯礼敬有加,“奉卮酒为寿”,还拿一大套说辞为己辩解,取得项伯信任。〖答案〗7.B8.A9.C10.D11.A12.C〖解析〗【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意思的能力。A.正确。句意: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B.错误“游”,交往。句意:秦朝统治时期,(项伯)和我交往(密切)。C.正确。句意:沛公奉上一杯酒祝他长寿D.正确。句意: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例句的“之”是代词,这,此。句意:这有什么办法呢?A.代词,用法与例句相同。句意:因此听从了这种意见。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C.结构助词,的。句意: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D.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不通晓句读。故选A。【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C.“项羽,名羽,字籍”错,应该是“名籍,字羽”。故选C【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A.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句意:相约成为儿女亲家。B.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实施初级教育的学校。句意: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C.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通常用来称呼男性的配偶。句意: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D.秋毫:古今同义,都是比喻极细微的事物。句意:财物丝毫都不敢据为己有。故选D。【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A.第一个“为”,替、给。正确翻译为“谁给大王出的这条计策?”。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把握。C.“张良为刘邦献计,让刘邦和项伯成为儿女亲家”错误,根据选文“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来看,主语应该是“沛公”,所以“约为婚姻”是刘邦的计谋,并没有体现“张良让刘邦和项伯成为儿女亲家”。故选C参考译文: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感慨人生短暂之意。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C.“山不”两句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意思是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体现求贤若渴。D.“周公”两句原写周公为贤才设宴,这里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原写周公为贤才设宴”错。“周公”两句应为:周公吃饭时,听到门外贤士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故选D。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一文,论证思路严密,语言简洁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练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荒谬心态。(2)李煜《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何时了”之外,“____________”也勾起作者的故国之思;而“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3)“龙”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在古诗文中频频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二、表达与交流(共6小题,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______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______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没有臻(zhēn/zhì)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粹/萃)、______的卓(zhuó/zhuō)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15.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臻(zhēn)萃卓(zhuó) B.臻(zhēn)粹卓(zhuó)C.臻(zhì)萃卓(zhuō) D.臻(zhì)粹卓(zhuō)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固然内含鬼斧神工 B.固然内涵巧夺天工C.纵然内含巧夺天工 D.纵然内涵鬼斧神工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A.倘若没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怎能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B.倘若没有尽心竭力、废寝忘食的付出,怎能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C.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尽心竭力、废寝忘食的付出D.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答案〗15.A16.B17.D〖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汉字字音和字形能力。第一处,“臻于至善”中“臻”应读作“zhēn”;第二处,应为“出类拔萃”;第三处,“卓越”中“卓”应读“zhuó”。故选A。【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运用常见词语和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固然: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纵然:即使。语境中后句“但工匠精神的……”是转折句,此处用“固然”是为例引起下句的转折,故此处应选用“固然”。第二空,内含:①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②内容;③犹含蓄。内涵:①内在的涵养;②逻辑上指概念中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③(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语境强调的是工匠精神的特有属性,故选用“内涵”。第三空,鬼斧神工:指像是鬼神制作雕刻出来的。形容事物之神奇巧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指自然造就的)。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语境强调人工胜过自然,故选用“巧夺天工”。故选B。【1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语句要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从逻辑来看,应该先有“热爱”,然后是“付出”,排除AB;从“废寝忘食”“尽心竭力”两个成语的程度来看,应该由轻到重,所以应该先“废寝忘食”,而后“尽心竭力”。故选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由于月球始终有一面背对地球,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这时就需要一颗中继星,为地面和月球探测器之间架起信息联通的桥梁。取名“鹊桥”,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解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形象体现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我国曾在2018年发射了首颗中继星“鹊桥”,为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中继通信。如今,“鹊桥”中继星已经在轨工作多年,处于超期服役状态。18.下列句中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B.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C.2020年3月1日,“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完成第十五月昼的科学探测工作,进入月夜休眠。D.“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形象解释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B.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形象体现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又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C.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形象解释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D.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形象诠释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答案〗18.C19.A〖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句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表示反语、讽刺;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引用。故选C。【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辨别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语病有:搭配不当,“解释……特色”“体现……作用”搭配不当,应该是“解释”和“作用”搭配,“体现”和“特色”搭配。C.语序不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前面说“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所以应该紧接着谈“体现传统文化特色”。D.“诠释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中“诠释”不如“解释”好,“解释”与“作用”更搭配。排除D。故选A。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归园田居》是陶渊明遭逢乱世后的人生〖答案〗;《登高》反映了杜甫天涯漂沦的真实心境;没有贬谪,没有经历过从巅峰跌入谷底的痛苦,恐怕就不会有苏轼《赤壁怀古》的名传千古。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能泄露个人信息。〖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列举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三个例子,都无一例外地启发我们,没有坎坷的经历和人生的低谷,就难有伟大的人物和优秀的作品。材料的内涵给当代青年在追求理想方面以启示,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综上,本次作文要求同学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思考磨难、困境与成长、人生的关系。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险阻和磨难,我们要敢于正视逆境,直面绝境,以大无畏的精神,与厄运作殊死搏斗,这样才能跨越险阻,闯过难关,成就更好的自己。写作时,议论文一定要观点鲜明,材料详实典型,论证严密,说理透彻,切不可空发议论。可以围绕“在困境中磨砺人生”这一主旨进行写作。写作时,可以由材料中的某一人物或作品引出话题,然后转换到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挫折与苦难上。并且指出:面对人生的磨难,最正确的做法便是坦然接受,积极面对——快乐人人都想拥有,但是更快乐的是与磨难对抗之后的欣慰与满足。当完成生命与磨难的对抗之后,一个真的猛士便完成了他生命的最大蜕变。立意:1.在困境中磨砺人生。2.直面磨难,在磨难中让生命开出多彩之花。3.迎战挫折,造就成功。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日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评出近五年十大网络用语:“我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蛮拼的”“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保证不打死你”“萌萌哒”“时间都去哪了”“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且行且珍惜”。面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网言网语,如果不是网民,就会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有人说网络语言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严肃性、规范性,使语言秩序混乱,应当对此予以坚决“打击”。这有点小题大做,网络语言根本没有其所言“恐怖”,一个基本事实是,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已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因为,生活离不开语言的相互交流、沟通,而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其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密不可分必然带来语言交流、沟通的改变。这不是中文特有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如此。汉字是中国人交流的工具,任何语言形式都要经历渐进发展、优胜劣汰的过程。网络语言也一样,在网络里,我不叫我,叫偶;你不叫你,叫U;不要不叫不要,叫表……凡此等等,不胜枚举,然而,经过时间的淘洗,半年、一年、三年、五年,真正能“存活”下来的恐怕1%都不到。有人做过统计,网络语言的“流行周期”只有短短三个月,因为它紧跟时代步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样的网络语言,其“寿命”自然不会太长。不管什么网络热词,说到底,网络语言也是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是“生活的产物”,或者说是现实生活的网络折射。也正因此,网络语言的本质是网民的意见表达,我们可以就网络语言的影响进行质疑、辩论,但不能不正视网络语言背后折射出来的公众诉求和呼声。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对此,应理性看待,要予以引导和包容,当然,网络语言不可滥用,要分场合、对象、环境,否则,就会引起别人不解、误解甚至反感。“适者生存”,网络语言也逃脱不掉这一事物发展规律。网络热词的“存活率”很低,但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优秀网络语言,无疑是对汉语言文库的一种有益补充和丰富。这才是网络热词最根本的长远意义。如果汉语言文库没有与时俱进的有益补充,只是因循守旧,终有一天,汉语言会与时代相脱节。汉语言能够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绽放灿烂夺目的光芒,不正是不断补充和丰富、与时俱进的结果吗?(选自《北京青年报》2014年12月28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网络语言”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语言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网言网语,使语言秩序混乱,应予以打击。B.网络语言的应运而生是网络对人们生活越来越多渗透的自然结果。C.网络语言的“流行周期”很短,因此它总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D.只有提高网络语言的“存活率”,汉语言才能与时俱进,源远流长。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网络用语的评选体现了国家对网络语言的关注。B.网络热词的“热”反映了一部分人的诉求,也体现了汉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C.滥用网络语言会引起别人不解、误解甚至反感,所以必须坚决取缔网络语言。D.网络热词的“冷”体现了适者生存的事物发展规律,彰显了时代的变迁。〖答案〗1.B2.C〖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网络语言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网言网语,使语言秩序混乱,应予以打击”以偏概全。原文第二段说“有人说网络语言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严肃性、规范性,使语言秩序混乱,应当对此予以坚决‘打击’。”C.“网络语言的‘流行周期’很短,因此它总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因果倒置。原文第四段是“网络语言的‘流行周期’只有短短三个月,因为它紧跟时代步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样的网络语言,其‘寿命’自然不会太长。”D.“只有提高网络语言的‘存活率’,汉语言才能与时俱进,源远流长”无中生有。原文最后一段是“网络热词的‘存活率’很低,但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优秀网络语言,无疑是对汉语言文库的一种有益补充和丰富。“汉语言能够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绽放灿烂夺目的光芒,不正是不断补充和丰富、与时俱进的结果吗”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所以必须坚决取缔网络语言”错。第五段“否则,就会引起别人不解、误解甚至反感”,并没有提及要“坚决取缔网络语言”;第二段和第三段“应当对此予以坚决‘打击’”“这有点小题大做,网络语言根本没有其所言‘恐怖’”,证明网络语言有其存在的价值。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节选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林冲一系列的动作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简析选文画波浪线句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那雪正下得紧。〖答案〗3.①林冲出门沽酒前熄灭屋内炭火,拽门、锁门等动作,体现了他做事细致、谨慎的性格特征。②将火“盖”了,把门“锁”了等动作,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足见草料场的大火是有人故意为之。4.①渲染紧张气氛:前文“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此处又“下得紧”,更显气候恶劣,让读者情绪紧张;②推动情节发展:因为雪下得越来越紧,所以草料场会被压塌,林冲无奈只得另觅歇脚处,推动发展;③具有暗示意味:天气的恶劣暗示了林冲的经历不寻常,草料场被人纵火,林冲横竖是死,最终反抗。〖解析〗【3题详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从人物形象来看,林冲盖火炭,拽上草厅门,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等一系列动作,不假思索,可见他潜意识中做事非常细致,体现了他做事细心谨慎的性格特征。从情节来看,正因为他“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的一系列操作,排除了草料场失火是由于火盆的可能性,进而可以推断此场大火应该是有人故意为之。故林冲一系列动作,为下文有人故意火烧草料场情节埋下伏笔。【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从人物塑造、氛围渲染、情节安排、主题暗示等角度思考。选文中的“雪”不止一次出现,从先前的“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到“那雪正下得紧”,可见雪势越来越大,整个世界被大雪笼罩,可见环境的恶劣,烘托了紧张的气氛。人们的活动也因“那雪正下得紧”受到影响,因雪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林冲不得不外出寻酒喝;雪很大,草料场被大雪压坍了……所以,“那雪正下得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此恶劣的天气,紧张的氛围,暗示林冲经历不寻常。草料场被人纵火,林冲已无路可走最终被逼走上反抗的道路。5.下列关于“礼治秩序”的解说与《乡土中国》说法不相符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是靠法律,而是由“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B.礼和法维持规范的力量是不同的,法律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礼则是靠传统来维持。C.礼治实施的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D.法治和礼治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情态中,礼治可以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之理解概念、分析并运用概念原理的能力。D.“法治和礼治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情态中”错,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故该项中对“礼治秩序”的解说与《乡土中国》说法不相符。故选D。6.关于《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黛玉先见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等人,后分别由两个舅妈带着,意欲拜见两位舅舅,都不得见。B.在两宴大观园一回中,鸳鸯、凤姐合伙儿捉弄刘姥姥取乐,刘姥姥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引得众人捧腹大笑。C.在香菱学诗一回中,香菱拜宝钗为师,宝钗认为新学诗者应从含义浅近的诗句学起,细心揣摩透悟,又赞她是个极聪敏伶俐的。D.在抄检大观园一回中,贾探春在婢仆前竭力维护自己的威信与尊严。王善保家的却不懂得这一点,动手动脚,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名著的能力。C.“香菱拜宝钗为师”说法错误,应该是“拜林黛玉为师”;且文中没说“新学诗者应从含义浅近的诗句读起”的学诗原则,原文“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节选自《史记·鸿门宴》)7.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B.秦时与臣游游:游玩C.沛公奉卮酒为寿卮:酒器D.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且为之奈何A.故听之 B.蚓无爪牙之利 C.多于南亩之农夫 D.句读之不知9.下列对古代作品或人物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B.《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和书。C.项羽,名羽,字籍,下相人,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秦末起义军领袖。D.刘邦,字季,沛县人,秦末起义军领袖,称“沛公”,即汉高祖。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约为婚姻 B.小学而大遗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秋毫不敢有所近11.文中画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担任大王想出这个计谋呢?B.君安与项伯有故——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用侍奉兄长的礼节对待他。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希望您详细地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项伯因私交向张良通风报信,这就使得事件有了转机。张良不忍独去,故告知刘邦。B.刘邦听从了小人的建议,进入关中之后想称王。当听说项羽要来攻打他时非常着急。C.刘邦急,张良为刘邦献计,让刘邦和项伯成为儿女亲家,这样就可以真正拉拢项伯。D.刘邦对项伯礼敬有加,“奉卮酒为寿”,还拿一大套说辞为己辩解,取得项伯信任。〖答案〗7.B8.A9.C10.D11.A12.C〖解析〗【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意思的能力。A.正确。句意: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B.错误“游”,交往。句意:秦朝统治时期,(项伯)和我交往(密切)。C.正确。句意:沛公奉上一杯酒祝他长寿D.正确。句意: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例句的“之”是代词,这,此。句意:这有什么办法呢?A.代词,用法与例句相同。句意:因此听从了这种意见。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C.结构助词,的。句意: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D.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不通晓句读。故选A。【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C.“项羽,名羽,字籍”错,应该是“名籍,字羽”。故选C【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A.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句意:相约成为儿女亲家。B.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实施初级教育的学校。句意: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C.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通常用来称呼男性的配偶。句意: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D.秋毫:古今同义,都是比喻极细微的事物。句意:财物丝毫都不敢据为己有。故选D。【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A.第一个“为”,替、给。正确翻译为“谁给大王出的这条计策?”。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把握。C.“张良为刘邦献计,让刘邦和项伯成为儿女亲家”错误,根据选文“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来看,主语应该是“沛公”,所以“约为婚姻”是刘邦的计谋,并没有体现“张良让刘邦和项伯成为儿女亲家”。故选C参考译文: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感慨人生短暂之意。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C.“山不”两句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意思是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体现求贤若渴。D.“周公”两句原写周公为贤才设宴,这里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原写周公为贤才设宴”错。“周公”两句应为:周公吃饭时,听到门外贤士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故选D。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一文,论证思路严密,语言简洁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练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荒谬心态。(2)李煜《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何时了”之外,“____________”也勾起作者的故国之思;而“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3)“龙”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在古诗文中频频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二、表达与交流(共6小题,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______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______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没有臻(zhēn/zhì)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粹/萃)、______的卓(zhuó/zhuō)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15.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臻(zhēn)萃卓(zhuó) B.臻(zhēn)粹卓(zhuó)C.臻(zhì)萃卓(zhuō) D.臻(zhì)粹卓(zhuō)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固然内含鬼斧神工 B.固然内涵巧夺天工C.纵然内含巧夺天工 D.纵然内涵鬼斧神工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A.倘若没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怎能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B.倘若没有尽心竭力、废寝忘食的付出,怎能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C.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尽心竭力、废寝忘食的付出D.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答案〗15.A16.B17.D〖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汉字字音和字形能力。第一处,“臻于至善”中“臻”应读作“zhēn”;第二处,应为“出类拔萃”;第三处,“卓越”中“卓”应读“zhuó”。故选A。【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运用常见词语和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固然: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纵然:即使。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