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古琴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古典乐器。“和雅”“清淡”是古琴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古琴的深远意境。陶渊明诗“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白居易诗“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都生动地表现了古琴高雅淡泊的审美境界。“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东汉班固)在儒家思想中,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的古琴,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论述说:“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此琴之善者也。”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紧密关系。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逍遥无为;道家音乐最理想、最崇高的境界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庄子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三类,认为“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提倡音乐应追求自然之趣。传统的古琴制作采用的是丝弦,声音很小,但夜深人静之时,却能弹出真正的天籁之音。琴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思绪无限。弹奏者在弹拨古琴时会陷入沉思、冥想,心灵在琴声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与万物合和,进入“弦外之境”。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中所渗透的道家哲学。嵇康《琴赋》把古琴推崇为最适宜君子修身养性的器物,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确是如此。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雅正平和,无过亦无不及。弹奏之人在古朴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琴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古琴所追求的高雅淡泊境界,是操琴者平和闲适的内心与清静的外部环境合而为一之后“心物相合、心琴合一”的一种艺术境界,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中国古琴音乐是一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它以独特的美学趣味,引人无限向往和追求。在人心易于浮躁的今时,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本真的精神世界。(摘编自魏育林《〈听琴经〉释义》)材料二:“琴者,禁也”,是儒家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琴者,心也”,是道家古琴文化的主要命题。中国古琴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由“器”逐步归结到“道”的文化路途上,堪为大道流行的最佳载体。“琴并不简单地是一门乐器而已,而是某种文化之‘道’的转换策略”。古琴出现功能上的历史位移。《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中,黛玉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黛玉这番话集中体现了古琴文化内涵之一的正统琴道——儒家的“乐教”思想,蕴涵了以乐成教的人文精神,以音乐的教化作用实现人生意义与人格完善的终极目标。黛玉所称之古琴言“禁”,始自东汉桓谭的《新论·琴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后被《白虎通》加以发展、深化,演变为教化、修身和正心的传统琴道,且由于儒家在中国古琴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成为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之一。在古代,琴被称为“圣人”之作,“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强调古琴的礼乐思想和修身之用这些经世致用的功能成为儒家古琴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如果格外注重音乐与其外部关系的研究,将之视为音乐的创作之本而忽视其艺术审美价值,就必然导致重德轻艺,就会使音乐异化,沦为实现功利目的的工具。汉代《白虎通》以后,琴人、琴论大多言琴必禁,且范围不断演变扩大。儒家“琴之言禁”的命题,正是以突出古琴的非艺术功能为目的,于音乐审美中划出诸多禁区,“禁”逐渐成为束缚古琴艺术发展的桎梏,并形成古琴美学中的非美倾向。古琴从战国时家喻户晓的民间乐器到明清时知音者稀的变化,“禁”在其中起到极大的消极作用。《红楼梦》中黛玉谈琴除强调儒家“中和之道”、君子之质的人格完善,又深得其邃地描述了道家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人格修炼。“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天地清和”、“风清月朗”,“心不外想,气血和平”,可谓“与神合灵,与道合妙”(八十六回),如《庄周梦蝶》,“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古人抚琴,追求的是“操高山流水之音于曲中,得松风夜月之趣于指下”,林木扶苏,清风入弦,“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四言十八首赠史秀才入军》),从而产生心凝形释、包容天地、与万化冥合的心灵体验和空间感受。“琴者,心也”“独得其心而知其深也”“舒缓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清人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诠释的琴乐演奏与审美物证中的二十四个命题——二十四况,即为儒道互补,兼容并蓄,承前代众琴家之长,共同化育为自成一家的“淡和”的精神气象。“发乎情,止乎礼”,入世与出世,道德风范与艺术品格,古琴为儒道两家“琴道”的二元弥合构筑起更为和谐的支点,完成了物质与精神、心理与生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高度整合,以近于完美的“和谐”的存在,超越了一切时空和因果,走向艺术、人生的永恒与不朽。(摘编自祁冰《古韵幽兰——古琴的文化内涵与<红楼梦>中黛玉琴心之探微》材料三:黛玉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还有一层,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宝玉道:“我们学着顽,若这么讲究起来,那就难了。”(节选自《红楼梦》第八十六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文中陶渊明与白居易的诗都生动地表现了古琴高雅淡泊的审美境界。B.古琴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因此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的言论很好诠释了这一点。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提倡音乐应追求自然之趣,推崇自然天成的“天籁”,“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D.古琴追求高雅淡泊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才能达到人琴合一、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嵇康提出“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对古琴作用有高度的认同,作者也认为古琴的平和能让人回归内心本真。B.古琴作为“圣人之器”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但是“禁”在一定程度上对古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C.《红楼梦》中黛玉谈琴既体现了儒家“音乐教化”的思想,又契合了道家“追求自然”,“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思想。D.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为儒道两家“琴道”的二元融合构筑起支点,对儒道两家思想影响深远。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儒家思想对古琴影响的一项是()A.昔伏羲氏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汉]蔡邕《琴操》)B.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左传·昭公元年》)C.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东汉]桓谭《新论·琴道》)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西汉]《乐记》)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5.材料三“黛玉论琴”体现了哪些琴学主张?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答案】1.B2.D3.D4.①材料一着重阐述古琴美学思想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关系。②材料二主要以《红楼梦》的“黛玉论琴”为例,论述古琴是儒道两家“琴道”完美的融合,儒道互补,兼容并蓄。5.①琴乐可以正人心,止淫邪,涵养性情,教化民众。②古琴追求高雅淡泊的境界,操琴者的内心须平和闲适,抚琴时的环境须清静高雅。③古琴追求“心物相合、心琴合一”的艺术境界。【解析】【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的言论很好诠释了这一点”错误,原文为“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论述说:‘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此琴之善者也’”,可知薛易简阐释的是“琴乐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的观点。故选B。【2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构筑起支点”错误,原文为“构筑起更为和谐的支点”,选项缺少“更为和谐”的限制,导致不合文意。故选D。【3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儒家对古琴的影响是认为古琴有教化作用,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能修身养性。D.选项意思是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是谈音乐的产生,和儒家思想无关。故选D。【4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材料一,“‘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东汉班固)在儒家思想中,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的古琴,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逍遥无为;道家音乐最理想、最崇高的境界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嵇康《琴赋》把古琴推崇为最适宜君子修身养性的器物”“古琴所追求的高雅淡泊境界,是操琴者平和闲适的内心与清静的外部环境合而为一之后‘心物相合、心琴合一’的一种艺术境界,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着重阐述古琴美学思想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关系。材料二,“‘琴者,禁也’,是儒家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琴者,心也’,是道家古琴文化的主要命题”“黛玉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黛玉这番话集中体现了古琴文化内涵之一的正统琴道——儒家的‘乐教’思想,蕴涵了以乐成教的人文精神,以音乐的教化作用实现人生意义与人格完善的终极目标……《红楼梦》中黛玉谈琴除强调儒家‘中和之道’、君子之质的人格完善,又深得其邃地描述了道家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人格修炼”,主要以《红楼梦》的“黛玉论琴”为例,论述古琴是儒道两家“琴道”完美的融合,儒道互补,兼容并蓄。【5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东汉班固)在儒家思想中,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的古琴,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心灵”,“黛玉论琴”中“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能体现琴乐可以正人心,止淫邪,涵养性情,教化民众。结合“古琴所追求的高雅淡泊境界,是操琴者平和闲适的内心与清静的外部环境合而为一之后‘心物相合、心琴合一’的一种艺术境界,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黛玉论琴”中“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体现古琴追求高雅淡泊的境界,操琴者的内心须平和闲适,抚琴时的环境须清静高雅;古琴追求“心物相合、心琴合一”的艺术境界。(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河畔的阡陌之舞苏雨景驱车行驶在黄河北岸这片辽阔大平原,植物的清气、泥土的腥气透窗而来。没有了山的阻隔,视域格外开阔。远处,白云在道路尽头缓缓飞升,近处,旺季的作物青葱一片。路边的果园里,桃子将熟,隔着田垄似乎都可以闻得到丝丝香甜。三三两两的农人劳作着,太阳在他们的手上、脸上涂满了古铜色。此行并非一时兴起。几年前,我曾到访商河,并目睹了一场规模不大的秧歌表演。之所以说规模不大,是相较当地动辄百人的秧歌演出规模而言的。其时恰逢农忙,农民出身的秧歌队员们都在忙着抢收抢种,能聚起来的人不多。然而,这场规模不大的演出,却令我们感叹不已。从队员们脸上的汗水、身上的汗渍不难看出,他们也都是刚刚从田间地头赶来,放下手里的农具,换上秧歌的行头。可锣鼓点一响,眼里的疲惫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光。他们奔腾起舞,令人不禁联想,在商河鼓子秧歌两千多年的历史长卷中,一代代的商河儿女,在战胜洪水或击退外敌时,就是这样兴高采烈的吧?在岁稔年丰时,就是这样欢呼雀跃的吧?这秧歌里,有风雨交加的岁月,更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那次的商河之行,在我心底埋下了一粒种子。不久前,响应中国作协“中国一日·走近中华文明”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我再次走进了商河大地,来到殷巷镇三帽村。三帽村由帽杨、帽张、帽石三个自然村组成,是鼓子秧歌的发源地之一。在与殷巷镇文化站李主任、三位村书记及村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商河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的齐鲁文化,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但民间艺术大都有典籍不载的特点,待有据可考之时,实则已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关于秧歌的起源,大致有“抗洪”说、“战争”说、“祭祀”说。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抗洪”说。黄河素有“百水之首”之称,自古决口和改道极为频繁。清代付泽洪主编的《行水金鉴》中有载,历史上黄河流经商河县境断续长达1500年,百姓屡受洪灾。商河县整体地势较低,境内有“七十二洼”,小洼更是数不胜数。故谚有“十年九不收,一收胜十秋”之说。面对来之不易的丰收年,人们激动的情绪无以表达,抄起身边的农具舞之蹈之,又是多么合情合理。漫长的旧时光里,虽生活多艰,而劳动人民乐观的精神却如原上草,春风一吹,便生机一片。年年岁岁,人们在秧歌中安放自己,在秧歌中点燃自己,秧歌镌刻在当地人的骨血中。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古老的鼓子秧歌非但没有被历史的河流湮灭,反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日臻昌盛,焕发动人神采。1955年、1980年商河农民鼓子秧歌队两次赴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1992年,在“商河鼓子秧歌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近百名专家认为,鼓子秧歌强悍遒劲,磅礴恢宏,是“我国北方民族男性舞蹈的代表”。这次会议使在民间盛行但在专业舞蹈界却寂寂无闻的鼓子秧歌,带着泥土的芳香,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1996年,商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商河鼓子秧歌一步步迈向了更高更大的舞台,先后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中国非遗春晚、中国民间艺术节、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各类大型活动的演出,并到访十余个国家。谈到1980年的那次调演,年过花甲的村民孙念俊拿出一张泛黄的合影,让大家辨认哪个是他。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照片上风华正茂的孙念俊已是满头风霜,我问他,还扭秧歌么?他立马认真地更正我:“咱们商河叫‘跑’秧歌,‘扭’太斯文,只有这个‘跑’字才配得上鼓子秧歌的野劲儿、疯劲儿。”他还说,自己会跑下去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不能轻易放下。石立军是几位村民中比较健谈的一位,他说商河鼓子秧歌流派很多,几乎是一村一风格。但总体上分为“插伞”“举伞”“扛伞”三大流派,有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伞的大气、鼓的浑厚、棒的灵巧、花的优美与丑的诙谐相得益彰,亦刚亦柔,亦庄亦谐。鼓子秧歌还有很多阵图,类似军队阵形,因为在古代,血与火洗礼下的商河人民骁勇尚武,这种尚武之风与民间舞蹈相蕴相融。村民田吉山说,商河县960多个村庄,除了在田间做农活儿,村民们的休闲时间大多用在跑秧歌上。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没有不会跑秧歌的。只要鼓子一敲,秧歌随时随地可以舞动起来。聊到这里,田吉山向我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锣鼓喧天,几十位村民聚在一起,有手举伞盖的,有腰系彩绸的,有老人,有妇孺,他们沉浸于秧歌之中,怡然自得。村民说,现如今,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滋润了,秧歌已经成了村民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见、村村有。秧歌对于商河人来说,不仅是重大活动上的“特色大餐”,更是寻常烟火下的“家常便饭”。外地人喜欢跳广场舞,商河人喜欢舞秧歌,外地的孩子们做课间操,商河的孩子们舞秧歌。谈及孩子舞秧歌这个话题,帽石村的石书记有些兴奋。他说,为了推动“非遗”进校园,不论农活多忙,他们都坚持每周走进校园,手把手、脚踩脚地教孩子们舞秧歌。孩子们增强了体质,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帽杨村王书记表示,学校不仅自编了鼓子秧歌教材,还时常组织校园表演,没有专门的乐队,校长老师齐上阵,也能把那些鼓、锣、钹、镲玩得像模像样。在商河,像石立军、田吉山这样肩负“非遗”传承重任的人还有很多,三里庄村的王宗来就是一位。然而,对王宗来的采访并不顺利,我到商河时,他正在济南的工地施工,我回济南时,他又风尘仆仆返回了商河。时间上的完美错过,并不影响我们电话里“一见如故”。王宗来的父亲王承华,是1980年进京参加民间艺术调演的12位农民秧歌队队员之一。耳濡目染下,王宗来也渐渐成长为商河鼓子秧歌的中坚力量,并被授予“市级非遗传承人”称号,演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上了北京舞蹈学院的讲台。2017年,王宗来等人赴瑞典参加华人庆典,从中华大地走来的阡陌之舞在当地引发了极大轰动,这让王宗来体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内涵。如果说,拥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商河鼓子秧歌是一条逶迤绵延的大河,“努力地传下去”,就是这条大河源远流长的主因。采访的过程中,商河县文化馆的徐老师多次发来微信语音。她说,从1980年到2023年,县里共举办了四十届鼓子秧歌会演。数百支秧歌队伍、数万名秧歌队员齐聚一堂,上至九旬老翁,下至五六岁的孩子,一家三代同演出、兄弟姐妹齐上阵的佳话不胜枚举。如果哪个村没有组队参加会演,整个村庄就会感觉颜面扫地,如果哪个家庭没有成员披挂上场,整个家庭会觉得脸上无光。可以说,是人民赋予了鼓子秧歌生机与活力,是鼓子秧歌赋予了人们希望和力量。返程途中,我的耳边依然回响着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锣鼓声,眼前依然浮现着一张张黝黑质朴的面庞。高天之下,厚土之上,大河之畔,稼穑之间,一群可歌可敬的农人,正身披风雨的丝绦,胸怀命运的跌宕,且歌且舞,从历史的烟尘里走来,又大踏步向着未来走去。他们既是民族根脉的守护人,又是时代风采的书写者。《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0日14版)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三帽村村民告诉我商河鼓子秧歌历史非常悠久,但由于民间艺术大都典籍不载,所以无据可考。B.商河鼓子秧歌流派很多,几乎是一村一风格,但是都有“插伞”“举伞”“扛伞”秧歌表演形式。C.由于黄河流经商河县境断续长达1500年,百姓屡受洪灾,一直在和洪水进行不屈的抗争,所以三种秧歌起源说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抗洪”说。D.商河秧歌中不仅蕴含了劳动人民在漫长多难的历史岁月中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还彰显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运用了多种感官和视角描绘了北方黄河北岸的开阔辽远的农耕图景,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为之后秧歌表演做了铺垫。B.村民孙念俊认真更正了我“扭秧歌”的说法,他用一个“跑”字就恰当概括出了商河鼓子秧歌的特点。C.文章多处使用比喻、对比、夸张的手法,整散结合的句式生动展现了商河人民对鼓子秧歌的无限热爱。D.本文结尾处气势迭起,运用想象的手法,将有魂有魄的艺术形式与大河之畔有血有肉的农民生活紧紧合为一体。8.怎样理解文章结尾处“他们既是民族根脉的守护人,又是时代风采的书写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贾平凹在《对当前散文的看法》中表示鄙弃那些“题材狭窄,精神脆弱,仅写于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小、巧、甜腻”的文风,请你根据贾平凹的观点,分析本篇散文的写作特点。【答案】6.D7.C8.①古老的鼓子秧歌是商河人民的文化根脉的体现,在漫长多艰的旧岁月中,一代代的商河儿女生生不息传承守护,让它非但没有被历史的河流湮灭,反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日臻昌盛,焕发动人神采。②商河人民作为时代风采的书写者,用鼓子秧歌展现乡村振兴后人民的美好生活和精神面貌,鼓子秧歌演出足迹遍布全国,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让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9.①题材新颖。没有像传统散文那样写“小、巧”的个人生活、情感,而是将广阔的社会生活收入笔下,围绕商河的鼓子秧歌,展现了悠久独特的乡土文化,以及在时代的变迁中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传承发展。②主题宏大,精神坚强。通过鼓子秧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现的是商河人民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③文风质朴。没有甜腻、矫揉造作,而是大量引用村民的语言来叙述,朴实无华而又鲜活生动,表现了农村淳朴的特色。【解析】【6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但由于民间艺术大都典籍不载,所以无据可考”错误。文中说民间艺术大都有典籍不载的特点,待有据可考之时,实则已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选项曲解文意。B.“但是都有‘插伞’‘举伞’‘扛伞’的秧歌表演形式”错误。商河鼓子秧歌流派很多,文中说总体上分为“插伞”“举伞”“扛伞”三大流派,选项表述于文无据,曲解文意。C.“由于……所以……”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原文是“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抗洪’说”,但不能从黄河流经商河县境造成洪灾就直接推断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抗洪’说”。故选D。【7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多处使用比喻、对比、夸张的手法”错误。文中没有使用夸张的手法。故选C。【8题】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他们既是民族根脉的守护人,又是时代风采的书写者”中的“他们”指的是商河人民,这句话是对商河人民的肯定和赞扬。联系全文可知,第一句话中的“民族根脉”是指“古老的鼓子秧歌”。由“他们奔腾起舞,令人不禁联想,在商河鼓子秧歌两千多年的历史长卷中,一代代的商河儿女,在战胜洪水或击退外敌时,就是这样兴高采烈的吧?在岁稔年丰时,就是这样欢呼雀跃的吧?这秧歌里,有风雨交加的岁月,更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古老的鼓子秧歌非但没有被历史的河流湮灭,反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日臻昌盛,焕发动人神采”可知,第一句话强调,在漫长多艰的旧岁月中,一代代的商河儿女生生不息传承守护,让它非但没有被历史的河流湮灭,反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日臻昌盛,焕发动人神采。第二句话,他们“又是时代风采的书写者”,是说商河人民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更加绚丽的光彩。由“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商河鼓子秧歌一步步迈向了更高更大的舞台,先后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中国非遗春晚、中国民间艺术节、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各类大型活动的演出,并到访十余个国家”“现如今,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滋润了,秧歌已经成了村民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见、村村有。秧歌对于商河人来说,不仅是重大活动上的‘特色大餐’,更是寻常烟火下的‘家常便饭’”可知,商河人民用鼓子秧歌展现乡村振兴后人民的美好生活和精神面貌,鼓子秧歌演出足迹遍布全国,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9题】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贾平凹在《对当前散文的看法》中谈到的内容涉及选材、主旨和语言三个方面的观点。本文在写作特点上做到了鄙弃那些“题材狭窄,精神脆弱,仅写于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小、巧、甜腻”的文风。选材上看,贾平凹鄙弃狭窄的题材。《大河畔的阡陌之舞》围绕商河的鼓子秧歌,展现了悠久独特的乡土文化,以及在时代的变迁中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传承发展,作者苏雨景是将广阔的生活放在了笔下,没有像传统散文那样写“小、巧”的个人生活、情感。从主旨上看,贾平凹鄙弃精神萎靡的作品。从《大河畔的阡陌之舞》一文中,我们看到了北方黄河北岸的开阔辽远的农耕图景,看到了商河人民对鼓子秧歌的无限热爱,看到了劳动人民在漫长多难的历史岁月中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主题宏大,精神坚强。从语言风格上看,贾平凹鄙弃矫揉造作和“甜腻”。在《大河畔的阡陌之舞》一文中,作者苏雨景大量引用村民的语言来叙述,如和村民孙念俊见面时,写孙念俊立马认真地更正我说“咱们商河叫‘跑’秧歌,‘扭’太斯文,只有这个‘跑’字才配得上鼓子秧歌的野劲儿、疯劲儿”以及“自己会跑下去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不能轻易放下”的人物语言;还有“数百支秧歌队伍、数万名秧歌队员齐聚一堂,上至九旬老翁,下至五六岁的孩子,一家三代同演出、兄弟姐妹齐上阵的佳话不胜枚举。如果哪个村没有组队参加会演,整个村庄就会感觉颜面扫地,如果哪个家庭没有成员披挂上场,整个家庭会觉得脸上无光”这样的叙述语言,都很朴实无华而又鲜活生动,表现了农村淳朴的特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长安、洛阳、汴、燕,昔帝王建都之地也,然论时宜地势、尽善全美,则皆不如洛阳,何也?夫建都之要,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长安虽据形势而漕运艰难;汴居四方之中而平夷无险,四面受敌;惟洛阳三善咸备。国初,懿文太子①亦以洛阳为上,使懿文不早世,迁都必矣。幽燕形势自昔称雄,会通漕运,然北太近胡,南太远越。北距塞,不二百里无藩篱之固;南距珠厓、六诏,殆万里而遥,非所谓居中而应四方矣。苟边圉不固,则胡骑疾驰,一日可至城下。黄河迁徙,冲决不常,而转漕几于不便。每秋高马肥,胡儿辄起抢京之思。所幸者国家福祚无彊,而胡人惟利抄掠,无争王竞帝之志耳。设或虏骑进据咽喉之地,则形势与漕运并失之矣,可虑不尤甚乎?祖宗之时,只知其国势之盛,都南都北无所不可;而不知盛衰无定理,创业方兴之势与承平恬熙之世固不侔也。今嘉靖圣天子励精图治,而丑虏犹时肆凭陵胡马直抵近郊数十年后吾不知其所终,杞人之忧,日深耿耿。(节选自陈建《建都论》)材料二:或问: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曰:亡之道不一,而建都失算,所以不可救也。当李贼之围京城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或曰:有王者起,将复何都?曰:金陵。或曰:古之言形胜者,以关中为上,金陵不与焉,何也?曰:时不同也。秦、汉之时,关中风气会聚,田野开辟,人物殷盛;吴、楚方脱蛮夷之号,故金陵不能与之争胜。今关中人物不及吴、会久矣,又经流寇之乱,烟火聚落,十无二三。而东南粟帛,灌输天下,天下之有吴、会,犹富室之有仓库匮箧也。今夫千金之子,其仓库匮箧必身亲守之,而门庭则以委之仆妾。舍金陵而勿都,是委仆妾以仓库匮箧;昔日之都燕,则身守夫门庭矣。曾谓治天下而智不千金之子若与?(节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注】①懿文太子: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朱标,明惠宗朱允炆之父。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而丑虏犹时A肆B凭陵C胡马D直抵E近郊F数十G年H后I吾不知J其所终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备,可指具备,与《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备”意思不同。B.转漕,文中指转运粮饷。古时将通过陆道运粮称“转”,以水道运粮为“漕”。C.所以,表示原因,与《师说》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意思不同。D.与,指亲附,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中的“与”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评价燕京地势好,贯通漕运,然而北近胡地,南远越地,不宜建都。材料二也认为燕京孤立绝北,不好援救。B.胡人常于秋天劫掠京城,国运无疆,胡人争帝位不成;但此时燕京的地形优势和漕运已失去,这也是值得忧虑的事。C.明朝初创,国势强盛,建都在南边还是北边都可以。然而太平之世与创业之时不同,如今都城的安危让人放心不下。D.建都失算会引发严重后果。当李自成围攻京城时,明毅宗想南下,然而京城孤立于北方,最终他不得已而以身殉国。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南距珠厓、六诏,殆万里而遥,非所谓居中而应四方矣。(2)舍金陵而勿都,是委仆妾以仓库匮箧。14.两则材料分别赞成以洛阳、金陵为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0.CFI11.D12.B13.(1)南方距离珠厓、六诏几乎是万里之遥,燕京并非所谓的处于中间区域能接应四方的地方。(2)舍弃金陵不做都城,这是把仓库箱柜托付给奴仆婢妾。14.①洛阳具备地形险固、漕运便利、处于中间区域而接应四方的三个建都条件。
②时局不同,金陵如今人物繁多,粮食布帛通达天下(交通发达),经济繁荣。【解析】【10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而敌人仍不时肆意欺凌,胡人战马直达京城近郊,几十年后,我不知道最终会怎么样。“胡马”作主语,“直抵”作谓语,“近郊”作宾语,主谓宾句子结构齐全,单独成句,所以CF处断句;“吾”作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I处断句。故选CFI。【11题】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具备;/防备。句意:只有洛阳三个条件都具备。/防备其它的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发生)。B.正确。C.正确。……的原因;/用来……的。句意:是形势不可挽救的原因。/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D.错误。“与,指亲附”错误,文中“与”,指参与其中,在其中。“失其所与,不知”中的“与”的意思是“结交,亲附”,意思相同。句意:金陵并不包含在内。/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故选D。【12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胡人争帝位不成;但此时燕京的地形优势和漕运已失去”错误。原文“而胡人惟利抄掠,无争王竞帝之志耳”,胡人根本没有争夺帝位之心;且根据原文“设或虏骑进据咽喉之地……”可知,“燕京的地形优势和漕运已失去”只是作者的一种假设,而非现实。故选B。【1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殆”,几乎,差不多;“非所谓居中而应四方矣”,省略句,补足主语“燕”或“这”;“应”,接应,响应。(2)“都”,做都城,建都;“是委仆妾以仓库匮箧”,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是以仓库匮箧委仆妾”;“委”,托付。【14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夫建都之要,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可知,洛阳具备地形险固、漕运便利、处于中间区域而接应四方的三个建都条件。根据材料二“时不同也。秦、汉之时,关中风气会聚,田野开辟,人物殷盛;吴、楚方脱蛮夷之号,故金陵不能与之争胜。今关中人物不及吴、会久矣,又经流寇之乱,烟火聚落,十无二三。而东南粟帛,灌输天下,天下之有吴、会,犹富室之有仓库匮箧也。今夫千金之子,其仓库匮箧必身亲守之,而门庭则以委之仆妾。舍金陵而勿都,委仆妾以仓库匮箧”可知,时局不同,金陵如今人物繁多,粮食布帛通达天下(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参考译文:材料一:长安、洛阳、汴京、燕京,是昔日帝王建都的地方,然而若论时宜地势、尽善尽美的,则都不如洛阳,为什么呢?建都的关键,一在地形险固,二在漕运便利,三在居于中间区域而接应四方。长安虽然占据地形优势,然而漕运艰难;汴京虽处于中央区域却地势平坦,没有险要地势可依,四面受敌;只有洛阳三个条件都具备。建国之初,懿文太子也认为洛阳最合适,假使懿文太子不早逝,迁都一定会迁到洛阳。燕京的地形优势自古以来就很强,又贯通漕运,然而北边太接近胡地,南边又太远离越地。北方距离边塞不到二百里就没有险固的屏障,南方距离珠厓、六诏几乎是万里之遥,燕京并非所谓的处于中间区域能接应四方的地方。如果边疆不稳固,那么胡人骑兵快马奔驰,一天就能到京城之下。黄河迁移,不时冲破决堤,转运粮饷近乎不便。每到秋高马肥的时候,胡人就兴起抢掠京城的心思。所幸国家福分无彊,而胡人只想抢夺利益,没有争夺帝王之位的志向。假设敌人骑兵进攻占据要害之地,那么燕京的地形优势与漕运将一并失去,这不是很值得忧虑吗?祖宗建国那时候,只知道国势强盛,在南边还是北边建都都可以,却不知道盛衰没有恒定之理,创业时兴起的形势和太平安乐的时代本就不相等。如今圣明的嘉靖天子励精图治,而敌人仍不时肆意欺凌,胡人战马直达京城近郊,几十年后,我不知道最终会怎么样,我像杞人那样忧虑,一天天越发耿耿于怀。(节选自陈建《建都论》)材料二:有人问:北边建都的朝代灭亡很迅速,原因是什么?我说:灭亡的原因并不一样,然而建都失算,是形势不可挽救的原因。当李自成围攻京城时,明毅宗也想南下,然而燕京孤立处于最北边,一时既不能出城,出城也不一定能到达想去之处,所以不得已而以身殉国。有人问:有君王兴起,将在哪里建都合适?我说:金陵。有人说:古时候说地理形胜的,以关中为上,金陵并不包含在内,(你说要建都金陵)是为什么呢?我说:时局不同了。秦、汉的时候,关中风云聚会,田野被开辟,人物众多;而吴、楚才刚刚脱离蛮夷的称号,所以金陵不能与关中相争。如今关中的人物比不上吴、会之地很久了,又经历叛乱战争,烟火聚集的村落,不到原先的十分之二三。而东南的粟米布帛,输送到天下各地,天下拥有吴、会,犹如富裕之家拥有仓库箱柜。如今那些有千金家产的人,他的仓库箱柜一定会亲自守卫,而门户庭院就托付给奴仆婢妾。舍弃金陵不做都城,这是将仓库箱柜托付给奴仆婢妾;以前将燕作为都城,就是君主亲自守卫那些门户庭院。为何治理天下的智谋竟然不如有千金家产的人呢?(节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张先①(注:来词云“折柳赠君君且住”)②巴子③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天外吴门清霅④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注】①张先,浙江湖州人。②此注为作者自注。③巴子:指渝州,在今重庆市郊。④清霅(zhá):指雪溪,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的一条河流。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明确此词是一首唱和词.并指明对象,据“折柳赠君”可推知是为送别唱和。B.首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场景,次句写巴山重叠处正是相逢之所,离情倍增。C.“杯且举”两句写饯别宴会、谈及旅途艰险难行,友人举杯祝愿作者能平安回家。D.“天外”暗示家乡之遥、虚写离情别意,而“春满缕”则实写家乡春意盎然的景象。16.“君家正在吴门住”与周邦彦《苏幕遮》中“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分别是如何抒发思乡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前者间接抒情,借诗句的言外之意抒发思乡之情。表面上说友人的家乡在吴门,实则暗示了友人远离家乡,而“我”与友人是老乡,友人的思乡之情因“我”回家而起。
②后者直抒胸臆,先以两地相距之遥(“住吴门”“长安旅”)从空间上突出离家之远,又以“久”字从时间上说明离家之久,以时空角度来强化词人的思乡之情。【解析】【15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而‘春满缕’则实写家乡春意盎然的景象”错误。“春满缕”是实写友人赠送的柳枝尽显盎然春意,而不是“实写家乡春意盎然的景象”,“折柳赠君”也蕴含着友人的赠别挽留之意,词人将归而同是“吴门住”的友人却留下了,勾起了友人的思乡之情。这里词人借“春满缕”来告慰友人,说自己会把它和友人的思乡之情一起带回家乡。故选D。【16题】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君家正在吴门住”这句诗从字面上是很难看出思乡之意的,因此其思乡之情只能是间接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这句诗暗含言外之意,表面上只是在说友人的家乡,暗地里却表明友人远离家乡,而“我”和友人是老乡,友人因“我”回家而生思乡之情。“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则是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词人直接说自己长时间旅居在外,表达了思乡之情;“吴门”和“长安”是两个不同的地点,一是家乡,一是旅居之地,再加上“久”,从空间、时间上强调了词人离家之遥、离家之久,进而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三)古代诗词默写(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八字的对偶句,勾勒出了秦王朝毫不珍惜六国宝物的情形。(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希望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月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秋天萧瑟和长江气势,又暗含时光易逝之感叹。【答案】①.鼎铛玉石②.金块珠砾③.但愿人长久④.千里共婵娟⑤.无边落木萧萧下⑥.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铛”“砾”“愿”“婵”“萧”“滚”。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二两黑土一两油,插根筷子能发芽。”一直以来,人们都这样描述黑土地的肥沃,称其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的黑土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以说,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黑土区__①____;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黑土地责任重大。可是,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加上风蚀、水蚀等侵害影响,导致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保护黑土地,___②___。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近年来,我国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为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等,统筹推进土壤侵蚀防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层培育。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让依法保护黑土地的观念___③___、深入人心。过去,不少地方对于黑土地的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私挖滥采黑土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要形成全民保护意识,保护黑土地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每个人的责任。一方面要形成对盗挖、滥采和非法买卖等破坏黑土地行为人人喊打的氛围;另一方面更要让尽心呵护、科学使用黑土地的人获得相应的回报,推动黑土地保护蔚然成风。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功不可没
②刻不容缓
③家喻户晓19.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将“黑土地”比作“大熊猫”,突出了“黑土地”的稀有和珍贵,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0.近年来,我国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等,统筹推进土壤侵蚀防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层培育等工作【解析】【18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语境指黑土地养活人口功劳大,可用“功不可没”。功不可没:功劳极大,不可抹灭。②处,语境指保护黑土地形势紧迫,可用“刻不容缓”。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③处,语境形容让依法保护黑土地的观念人人都知道,可用“家喻户晓”。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19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黑土地”,喻体是“大熊猫”。表达效果:比喻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大熊猫”的稀有和珍贵人所共知,把“黑土地”,比作“大熊猫”,表现黑土地的肥沃,突出其稀有和珍贵,也使语言形象生动,形象上产生联想,使人们对黑土地重要性的的认识更加具体。【20题】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结构混乱,“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为中心”句式杂糅,可删除“为中心”或改为“以……为中心”。成分残缺,“统筹推进”后面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培育”后加上“等工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每月月初,你信心十足地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但到月末时,却沮丧地发现你不知道怎样才能完成?你一直很希望做好某件事,可不知道为什么总也开始不了?我们往往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但事实上,①。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体力劳动的时代,劳动时间和效率几乎成正比;而在脑力劳动的时代,精力代替时间成为了更重要的资源。精力管理金字塔可以分为四种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精力,依次是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意味着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②,做判断容易失误;强大的思维能力背后,往往是坚定的意志力。③,我们做事才能“全情投入”。了解了精力金字塔后,当我们重新看待很多人说的“状态不好”,就明白这实际上意味着很多东西。比如,脑力活动者的疲倦是思维疲倦,对他们来说,需要的不是体力休息,而是精力补充,他们应当散步、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以这样的方式“换个脑子”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小丽呀,明天是教师节,我们送老师一张自己绘制的漂亮贺卡吧。B.老校长说:“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踔厉奋发,不负韶华!”C.我们要照顾好各自学校的“小菜园”,劳动基地不能虚有其表啊。D.有了我们这位小皓歌手,你想听歌太容易了,要多少,就有多少。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A22.①我们或许缺乏的是精力管理能力
②情绪不佳的时候
③只有管理好这四种精力【解析】【21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人称代词的能力。原文中的“我们”实指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A.“我们”实指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B.“我们”实指听话的人,不包括说话的人,相当于“你们”。C.“我们”包括说话的人、听话的人和其他人,意义虚化,在这里作句子主语。D.“我们”包括说话的人、听话的人和其他人,意义虚化,在这里作句子定语,相当于“我们的”。故选A。【22题】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下句“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可知,讲的是精力,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再结合上文“我们往往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但事实上”可知,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因为自己缺乏时间管理能力,而或许缺乏的是精力管理能力,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我们或许缺乏的是精力管理能力”。第二空,结合上句“这意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MAC插补技术》课件
- 二年级上册《太空生活趣事多》课件
-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8课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课件
- 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冲刺自测题二卷含答案
- 《腹部切口选择》课件
-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卷(2)含答案
- 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卷(1)含答案
-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经典测试卷(2)含答案
- 现代造船中的精度控制技术培训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商品的理解【附全答案】
- 国开电大本科《理工英语3》机考真题(第001套)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物理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汇报课件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真题
- 2024-2034年中国云南白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单位食堂供餐方案(2篇)
- 语文 职业模块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示例(打商务电话)
- 数据安全事件的溯源与责任追究
- 中国文化-古今长安(双语)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欧亚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