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五上《父爱之舟》说课:聚焦场景抓细节-探究真心品真情_第1页
部编语文五上《父爱之舟》说课:聚焦场景抓细节-探究真心品真情_第2页
部编语文五上《父爱之舟》说课:聚焦场景抓细节-探究真心品真情_第3页
部编语文五上《父爱之舟》说课:聚焦场景抓细节-探究真心品真情_第4页
部编语文五上《父爱之舟》说课:聚焦场景抓细节-探究真心品真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场景抓细节,探究真心品真情——《父爱之舟》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主题是“聚焦场景抓细节,探究真心品真情”谈《父爱之舟》一课。我将从说依据、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过程、说特点六大方面来进行我本次的说课。说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由此可见,通过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情感,是本学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同时,从《语文课程标准》中还可以知道: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本课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对话文本,抓住场景及细节描写,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说教材《父爱之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以“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为语文要素,共编排了两篇精读及一篇略读课文。这3篇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其中的情感。《父爱之舟》属于回忆性散文,在表达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爱;二是本文的语言平白如话,作者将父亲对自己的爱以及对父亲的怀念融于字里行间,缓缓叙述,饱含深情,感人至深。说学情已有基础:五年级学生在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一定学习基础的。纵观各单元语文要素可以看到:本册一单元初步了解了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又在第四单元掌握了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并且,在本单元第一课《慈母情深》中,学生还学习通过边读边想象课文场景的方法感受到了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有待提升:记叙文中蕴含的情感是学生经常学习体会的,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对于以场景描写为主的叙事性散文,想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说目标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其中教学重点为目标的前两条,而教学难点为第三条。说流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其中四五两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下面我来详细阐述:说过程一、题目导入,质疑激趣我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关键词,即“父爱”和“舟”,然后提问:课文将父爱与小舟联系起来,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以此激发学生主动质疑的热情,提升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首先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根据预习单自学生字新词。2.接着是检查反馈环节,我将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点拨指导。(1)在字音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标红的字在读音上的规律?进而指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生字,提高学生识字量。(2)在书写方面:我会提示学生发现考、暑、煮三个字都有相同的部分——老字头,书写时要把撇写长一些。然后,重点指导考字的笔顺,落实书写。(3)在字义方面:根据预习中有同学提到“粜稻”这个词不理解的问题,我指导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除此之外,我还引导学生结合造字结构来判断字义。进而感受汉字的魅力,以及古人智慧,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三、探究小舟,聚焦父爱(一)小船印象1.浏览课文找一找作者在哪提到了这只小船?很快学生便会找到如下内容,这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2.但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还应当学会整理信息,提炼总结。于是我引导学生交流,形成对小船的整体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样子破旧不堪、作用很大、能节省费用(二)了解作者1.小船对于作者有着特殊的情感,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这是为什么呢?此时补充资料,激发学生对作者的了解。2.从资料中可知作者不仅是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画家。接着,展示部分画作,引导发现共同之处。说明作者不仅愿意写小船、还愿意画小船。(三)画不出的父爱1.再次补充原文印证学生的发现,同时得出作者不但愿意画船,而且经常画船,为后面的学生的自主质疑埋下伏笔。2.教师再出示句子,看能否发现矛盾的地方。3.当学生将两句话关联起来时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位著名的画家,画了这么多小船,可是为什么说自己画不出?4.作者画不出的其实是那载着父爱的小船。由此可知,这条破旧的小渔船之所以让作者感到亲切、难忘,更因为它载满了父亲那深深的爱。四、交流场景,找寻父爱(一)父爱在哪里1.既然父爱那么重要,请你找找这个词在文中哪里出现过?学生寻找后发现全文只有结尾这一次提到了父爱。2.当把文章首尾的语言放在一起时又会发现,父亲总会出现在作者的梦境中,而且总让作者泪洒枕边,是思念?是感动?3.紧接着,出示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深的父爱。(二)场景蕴真情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将作者梦中出现的一个个场景用语言描述出来。2.然后,请学生结合印象深刻的场景谈对父爱的理解。3.当谈到住小客栈的场景时,我重点抓“换”字引导体会。(1)条件这么差的房间换理所当然的,怎么能体现父爱呢?(2)再次对话文本后学生会发现,父亲平时节省到极点,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这次完全是因我被咬才心疼、心动的,这反常的举动中包含着父亲对我的全力呵护。4.当谈到逛庙会的场景时,我主要通过对比引导感受。(1)首先,我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庙会的印象。然后,再引导学生主动与文本对接,通过朗读我和父亲逛庙会时的场景,感受当时热闹的氛围。(2)接着思考:我们在庙会上吃了些什么呢?学生很容易找到凉粽子和热豆腐脑。(3)这时我会提示,再仔细看看我和父亲到底吃了什么?原来父亲只吃凉粽子,却给我买了热豆腐脑。(4)疑问:父亲为什么不吃豆腐脑呢?庙会上的小吃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为什么不再买一碗呢?(5)通过与庙会上食物的对比,能看出连这么廉价的食物父亲都舍不得吃,进而感受到父亲宁肯自己受委屈,也不让我受委屈,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啊!(6)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了父爱,于是我鼓励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再次品读。(出示句子)对比之下学生又会产生新的疑问:与庙会上的玩具相比万花筒简直太简单了,可为什么作者认为是最珍贵的玩具呢?探究后学生发现,这珍贵不是指金钱上的价值,而是因为它是父亲亲手给我做的,是唯一的一个玩具,而且是我抽象美的启迪者。5.当谈到背我上学的场景时,我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背我上学的呢?作者没有具体描写,于是我引导学生围绕“背”字发挥想象,感受打动人心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更能体会到行路的艰难,进而感受父爱的伟大。6.当谈到供我读书的场景时,我抓住“凑”字引发思考,练习表达。(1)思考:这凑来的学费对于我家意味着什么?由凑这个细节,学生会想到……这就是父亲沉甸甸的爱。(2)假如你是作者,拿着父亲凑来的学费,看到父亲为自己铺床,你会想些什么呢?当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内心时,那新滋味的含义也就迎刃而解了。7.当谈到送我上学的场景时,我会抓轮换摇橹和缝补棉被两个细节点拨指导。(1)首先自由分享:哪个细节能让你感受到父爱?(2)他们是怎样轮换摇橹?(3)由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引导:虽然摇橹辛苦,但父亲不摇橹的时候就能休息了,对吗?学生仔细阅读后会立即发现这样的细节(出示)(4)交流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两个方面:一是父亲又是摇撸,又是缝补,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可以说是日夜操劳;二是父亲既要在外面辛苦挣钱,又要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可见父亲生活的负担很重。可是父亲仍然供我上学读书,更能让人感受到父亲的奉献之爱。(三)形散神不散1.作者写了这么多场景,你们读起来乱吗?由此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两条线将这些场景清晰地串联了起来。2.一条线是贯穿于每一个场景中的父爱;另一条线是作者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时间线来写的,前面写小时候生活的点点滴滴,后面围绕父亲支持我读书展开。3.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会感受到散文的特点,即形散神不散。五、理解题目,感受我心1.学生对父亲的爱有了充分的感受之后,再次聚焦题目谈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1)从父亲为我卖枇杷、做万花筒等生活点滴中,可以感受到小船包含着父亲对我的疼爱,这是爱之舟。(2)从父亲支持我读书的场景中,可以感受到小船包含了父亲对我的期望,这是希望之舟。2.这样的爱是我长大以后才体会到的吗?当然不是。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次对话文本,找寻我的哪些表现中能看出我感受了到父爱。3.文中很多细节都表现了我的懂事,对父亲的理解、心疼,这是父爱对我的影响。所以透过一个个场景,我们还能看到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这小船中也承载着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思念,这是思念之舟。走进了作者内心,我们对题目的理解才会更加全面。六、畅谈期望,深情表达1.学习至此,学生能感受到父慈子孝,但是这对父子就没有矛盾吗?于是我出示了两份资料,引导学生再次质疑探究。阅读后学生发现:父亲希望我当个教员,而我却爱上了美术;父亲竭力反对,但却没有阻止我的选择。这前后的矛盾是为什么呢?2.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变换角色思考,真正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表达父亲心中所想。这样的设计既深化了情感,又锻炼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结合以上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学习效果评价一是通过想象画面、补充资料等方式,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表达能力;二是在课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说特点1.在发现质疑中探寻答案。在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中有“提问策略单元”,可见教材对提问能力十分重视,并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五年级更应当学会提问。所以在教授本篇文章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发现矛盾主动质疑,如为什么一位著名的画家,却画不出载着父爱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