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515页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中真题汇编(安徽专用)涉及考点考点01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考点02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考点0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考点04百家争鸣考点05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考点06综合考查考点01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考点01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2023年3月,洛阳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井”字形主干道路系统。这种道路网络,形成“七宫格”的宏大格局,显示当时社会结构分明、等级明显,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是当时(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表现B.进入王朝国家的重要标志C.全国南北交通网络发达的体现D.青铜文明发展的重要佐证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下列两幅图片共同见证了(
)偃师二里头遗址
殷墟A.早期人类的出现 B.早期国家的形成C.原始农耕的产生 D.中华文明的起源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核心,是探索各地区社会如何由简单聚落发展为国家形态的过程。”以下有助于研究“国家形态”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二里头遗址C.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D.大汶口遗址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涡阳县·期中)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侯帝启。”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启是夏朝的第二个皇帝 D.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期中)“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期中)《礼记•礼运》中这样记载:“当大道(美好的、理想的规则)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选举贤能之人(治理国家),……现在大道没有了,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了。”这表明了(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了世袭制C.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起来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反桀攻夏也是民心所向,所以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夏朝终究倒下。”下列领导了“反桀攻夏”的历史人物是(
)A.禹 B.启 C.汤 D.纣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东周 B.西周 C.秦朝 D.西汉1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期中)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年代标尺所示时间与历史事件匹配正确的是(
)A.①——商汤灭夏 B.②——平王东迁 C.③——牧野之战 D.④——国人暴动1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期中)“周初的分封……将中央王朝的统治伸展到了中原各地,也将周人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的(
)A.目的 B.内容 C.分封对象 D.作用1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六安市·期中)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察举制1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陕西省简称“秦”,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下列选项中,与这些省的简称有渊源的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君主专制1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源于齐国和鲁国这两个重要的诸侯国。齐国是姜子牙因其辅佐周武王有功而取得的封地,鲁国是周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可见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功臣 B.宗亲和功臣 C.宗亲 D.前朝君王的后代1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七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西周分封制等级森严 B.西周实行分封制C.西周青铜冶炼比较落后 D.西周分封制开始解体1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下图是西周政治制度示意图,人物身份自上而下对应正确的是(
)A.周天子——士——卿大夫——侯 B.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C.诸侯——周天子——卿大夫——士 D.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1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临泉县·期中)“周朝分封了一些旁系姬姓贵族到较远地区建立诸侯国,如汉阳的随国、蓟的燕国、丹徒的宜国等,这些贵族还深入到原来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这一举措(
)A.废除了王位世袭制 B.扩大了统治范围C.使西周走向了分裂 D.实现了国家统一1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期中)《史记》记载:“(武王)封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这反映了这一制度实施的依据是(
)A.实际控制的疆域大小B.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士的级别大小C.进献贡物的多少D.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1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西周崇尚礼制,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作出规定: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为七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西周社会的礼乐制度健全考点02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考点022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齐、楚、秦、晋始大”。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背景是(
)A.商鞅变法成功 B.世袭制的出现C.夷、狄、蛮的入侵 D.周王室的衰微2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七鼎,诸侯用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但在湖北随州诸侯墓却出土了制作精美的七鼎八簋。出现这一状况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
)A.王室衰微 B.礼制森严 C.社会安定 D.民族交融2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临泉县·期中)春秋时期,鲁宣公“即位十年之内,未尝一朝京师,而五朝于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B.各诸侯国之间都关系密切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 D.当时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2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期中)在西周末期,有位国王与民争利,残酷剥削百姓,最终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史称“国人暴动”。这位国王是(
)A.周平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厉王2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马鞍山市·期中)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七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七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了(
)A.诸侯也有能力制造出七鼎来装饰 B.西周的分封制C.诸侯取代周天子统治国家 D.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2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此起彼伏,楚庄王甚至“问鼎中原”。这反映了(
)A.废除了贵族特权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分封制遭到破坏 D.周王朝不复存在2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期中)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大国兼并小国,实现局部统一③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标志④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对这一时期的争霸战争,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周王室地位上升
②逐渐形成了局部地区的统一③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④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期中)在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而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由此可见当时的历史发展一大趋势是(
)A.分封制开始逐渐崩溃 B.诸侯将取代周天子地位C.大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D.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考点0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考点032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下表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生产发展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政局动荡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各国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A.社会动荡 B.经济发展 C.思想繁荣 D.社会转型3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察历史变化,思发展根源。西周时“一人蹠(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成私田 B.铁器牛耕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国家鼓励耕织3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材料的使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列材料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石器、青铜器、铁器、陶器 B.陶器、铁器、石器、青铜器C.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 D.石器、陶器、铁器、青铜器3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期中)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能够反映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的是(
)A. B.C. D.3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期中)《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里描述的是(
)A.铁制农具 B.牛耕 C.司母戊鼎 D.都江堰3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期中)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B.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 D.贵族特权受到限制3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期中)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和最西边的是(
)A.楚国和齐国 B.楚国和秦国 C.燕国和秦国 D.燕国和齐国3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期中)下图的战国形势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对应的诸侯国为(
)A.燕、楚、齐、秦 B.楚、燕、齐、秦 C.齐、秦、楚、燕 D.秦、燕、楚、齐【详解】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战国七雄的方位可以按照“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来记忆,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秦、燕、楚、齐,D项正确;ABC说法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3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人有名,国有号。国号即国家的称号,就像人出生时要取名字,新政权建立时也要定国号。下列选项不是国号的是(
)A.夏 B.商 C.周 D.战国3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期中)下列示意图中①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社会动荡与变革C.北方民族大交融 D.封建制开始确立3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临泉县·期中)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下面的地图。据此可知,他这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是(
)A.武王伐纣 B.诸侯争霸 C.战国七雄 D.楚汉之争4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期中)战国时期各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历史上许多著名战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①桂陵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城濮之战
④马陵之战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期中)诗人用“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来描述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战役有(
)A.长平之战 B.涿鹿之战 C.阪泉之战 D.牧野之战4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江分内外,腾翔鱼贯,离堆锁峡,宝瓶枚关。”材料中的“江”是指(
)A.长江 B.漓江 C.岷江 D.湘江4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人文胜迹满载历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漫步在成都平原,我们会感受到都江堰的魅力,让人不禁想起了它的建造者是(
)A.秦始皇 B.屈原 C.商鞅 D.李冰4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B.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C.废除井田制 D.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4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商鞅变法(
)A.奖励军功 B.实行县制 C.鼓励耕织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4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实行“名田宅制”,即国家依据民户的爵位授予田地和住宅,民众获取爵位最主要的途径是获得军功。该制度的实施(
)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便利了经济交流C.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D.保护了贵族特权4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临泉县·期中)商君治秦,废除世卿世禄制,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商鞅此举(
)A.保护了旧贵族的利益 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加强了对人民的限制 D.强化秦对地方的控制考点04百家争鸣考点044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六安市·期中)如图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A.儒家居各家中心的地位 B.法家成为各家思想归宿C.诸子思想的传承与联系 D.荀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4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这体现了(
)A.道法自然思想 B.辩证法的思想 C.兼爱非攻主张 D.民贵君轻主张5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下列理念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A.温故知新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不耻下问5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观察下图,这位思想家是(
)A.庄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5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老子在政治上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兼爱非攻 D.顺应民心5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期中)“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
)A.主张君主专制 B.符合儒家主张C.宣扬“兼爱”思想 D.倡导“无为而治”5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国史十六讲》道:令人惊叹的是,这种消极无为的思想,用一种充满哲学思辨的方式陈述出来,闪烁着炫目的火花。材料中的思想主张所属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5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临泉县·期中)在孔门弟子当中,除孟懿子等少数人是贵族外,大多数人来自社会中下层。如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仲弓之父为“贱人”,子张出身于“鲁之鄙家”,颜涿聚原是“梁父之大盗”。由此可知,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德智并举5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A.因势而变 B.为政以德 C.君主专制 D.“无为而治”5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期中)李明同学在课外书上看到了一幅图(如图),它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之间的关系。由此图可以推断出(
)A.诸子百家都源自儒家 B.各学派思想上相互影响C.墨家产生的时间最早 D.孟子被公认为诸子之首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5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涡阳县·期中)下图是中国的一级文物四羊方尊,尊身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有蟠龙四条,四角是四个大卷角羊,造型奇特,工艺高超。它是青铜器中的精品,请问这件青铜器铸造于何时(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5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利簋 D.毛公鼎6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精美的历史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利簋”“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历史文物体现的是(
)A.炎黄时期的部落联盟之争 B.夏朝时期的手工制作技艺精湛C.大禹治理黄河水患的艰难 D.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高超6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如图所示文物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该文物(
)
司母戊鼎A.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B.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独立铸造C.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礼器 D.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酒器6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期中)鼎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器之一、从夏朝开始被视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各级贵族将鼎作为祭祀或典礼的最常见礼器,周代规定了王侯卿士用鼎的数量,不同身份享有的鼎的数量不一。这段内容旨在强调(
)A.奴隶社会青铜文明发达 B.青铜器具有很多功能C.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D.古代的君王重视祭祀6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些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其样式和纹饰与夏商时期中原及长江中游各文化遗址的同类器物相似或一致。这表明(
)A.中华文明源起黄河和长江流域 B.夏商时期的手工业高度发达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性 D.当时中原与四川有直接联系6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期中)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佐证(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远古传说真实可信C.中国文字发展成熟 D.皇帝制度已经确立6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是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6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期中)下列关于甲骨文表述正确的有(
)①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天文历法等②甲骨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③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④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综合考查6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期中)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系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具有独特的属性、内涵和发展路径。下面是七年级某班以“考古探寻中华文明之源”为主题开展的项目化学习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展板一【介绍历史文物——溯源远古人类活动】(1)下面是一组同学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看到的文物。请你按照卡片一完成卡片二的制作,并简述化石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的重要作用。
展板二【描述历史场景——探寻原始农业发展】(2)二组同学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见到了如下展品,请选择三个展品描述河姆渡人一天的生活场景。展板三【进行历史解释——感受灿烂青铜文明】(3)下面是三组同学呈现的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及简介。请据此概括它的功能和历史价值。它是第一代晋侯燮父所拥有的一件高规格祭祀礼器。鸟体丰满,两翼上卷,鸟背依形设盖,盖钮为小鸟形。凤尾下设一象首,依据象首曲线分析,象鼻似该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凤鸟颈、腹、背饰羽片纹,尾饰华丽的羽翎纹。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6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期中)社会大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意为:一切政事都要经由各方诸侯的首领)。——《史记·周本纪》(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列举两位春秋时期著名的“方伯”。材料二战国七雄局面是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小诸侯国被大国兼并的结果。春秋初年有百余国,战国初年只有十几个国家,后来仅剩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国。(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发生在战国七雄之间的战役。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3)材料三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6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文资料。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宗庙之牺(祭品,如牛羊),为吠亩(田地)之勤(劳力)——《国语》(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读图,指出图中①④代表的诸侯国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墨子说:“(战争)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同时,战争也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3)根据材料二,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3)影响:根据材料二“(战争)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战争也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可知,“兼并战争”的影响为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但在兼并过程中,促进了民族交融。
7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图二春秋末期带鼻环的牛尊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据《华阳国志·蜀志》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耕织和军功)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灭亡)邻国而雄诸侯。——据《汉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说说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这一现象起到什么作用?(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把哪一平原塑造成“天府”?(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什么积极影响?(4)说说你对商鞅变法的认识。7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马鞍山市·期中)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以“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国富兵强】材料一(1)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图一A处和图二B处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攘夷守礼】材料二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①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②矣。”——《论语》注:①微:如果没有;②被发左衽:少数民族的装束。(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桓公能够“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制度创新】材料三
_____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______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3)材料中两个横线上应填写的人名是_______,结果如何?(4)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改革和创新的认识。7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期中)改革是强国之路,促进社会的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图解历史发展脉络(1)在历史学习中,通过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请将下面示意图中的空格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
B.地主
C.____________
D.封建材料二
史书记载变法措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2)材料二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指变法的哪条措施?结合所学,你认为秦国十八年的变法,产生怎样的影响?(3)结合上述材料,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7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涡阳县·期中)某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清你参与下列活动,探究并回答问题。【文献解史】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1)材料一中卫鞅的话表明了他的什么主张?【图表说事】材料二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58次3次4次(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相对应?【歌谣记事】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3)写出歌谣一和歌谣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4)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通过对以上歌谣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7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并据该材料概括其主要措施。(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并作简要说明。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4)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有人说他死了变法也就失败了,你同意吗?并说明你的理由。7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期中)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材料四
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是指学术上不同的流派开展自由讨论的局面……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竟能相安共处,自由争鸣,大大繁荣了我国古代的学术,丰富了我国的思想史,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宪东《战国百家争鸣考》(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进行评价。(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使“民以殷盛,国以富强”采取了哪些措施?(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7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图谋称霸,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掠取各国贡物的战争。结果,一些中小封国被邻近的大国吞并……春秋初年的百十来个国家,缩减为十几个大国。——材料选自《中国通史讲义》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东汉班固著:《汉书·食货志》(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社会出现了何种现象?结合所学,这种现象带来什么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即位的秦国新君秦惠文王车裂而死,由此能否说明商鞅变法失败了呢?谈谈你的理由。(3)从商鞅变法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你有怎样的历史感悟?7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二中“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2)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跻身社会上层,那么他实现理想的最快途径是什么?(3)商鞅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7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制等。——《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材料二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1)材料一中的商鞅的变法思想属于哪家学派?(2)分析材料一,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用原文)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③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措施——(3)根据材料二,指出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7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据【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
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等。——据《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引用材料一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制度下,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8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阜阳界首市·期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历史地图册》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巩固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2)根据材料二,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3)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8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期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1)写出图中文字的名称及出现的朝代。材料二
春秋战国间学派繁荣……其实卓然自树壁垒者,儒墨道法四家而已。——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2)列举材料二中所说的战国时期“道法”两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材料三
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是指学术上不同的流派开展自由讨论的局面…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自由争鸣,大大繁荣了我国古代的学术,丰富了我国的思想史,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宪东《战国百家争鸣考》(3)依据所学知识归纳百家争鸣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8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材料二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和影响是什么?材料三(3)材料三图中的人物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在治理国家方面,孟子、庄子和韩非的主张分别是什么?材料四初一某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的现象,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该班围绕如何治理校园内乱扔垃圾的行为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方法。(4)根据材料四,请你站在儒家思想的立场写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材料五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将多种古老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把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那个见证丝绸之路畅通繁荣的地方。(5)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8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交融,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变法深刻地改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使西秦由一个落后的.被东方各国所鄙视的戎狄之国,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不仅为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变法的成功绝非偶然,诚如《荀子·强国》所云:秦“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摘编自匡庆东《历史上的商鞅变法》(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法”产生了什么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法”成功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一时期”拟定一个主题。8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黄山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影响(部分)主要特征影响A.兼并战争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B.制度变革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C.思想学术的繁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处的著名战役一例和C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处成效最大的变法,并列举出该变法的主要措施。(3)综合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8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战事连绵不断,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的活跃时期。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图一《春秋争霸形势图》图二《战国形势图》材料二图一孟子
图二墨子
图三韩非子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据《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1)列出图一所示时期出现的两位霸主。图一中的晋国分裂成图二中哪几个国家?(2)根据材料二,列出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3)根据材料三,指出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8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孔子推广私人讲学,他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这是学术下移、庶人议政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孔子促使“私学”走向兴盛。孔子等私学大家培养出了大批的读书人,形成了特有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士人队伍。士的崛起,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大解放、大争鸣,并推动了战国社会的变革。——摘编自陈雪良《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孔子创办私学是将哪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概括孔子推广私学对古代社会发展的意义。材料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摘编自《孟子·滕文公下》(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孟子生活的时代。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所具有的精神品质。(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作用。8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材料二学派主张法家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道家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儒家民为贵,壮稷次之,君为轻墨家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2)根据材料二,归纳各思想学派的主要治国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这说明了什么?8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先民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1)材料一中图一人物在政治上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集中在哪一本书中?(2)材料一中图二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采取了哪一措施,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材料二(3)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00年该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中真题汇编(安徽专用)涉及考点考点01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考点02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考点0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考点04百家争鸣考点05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考点06综合考查考点01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考点01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2023年3月,洛阳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井”字形主干道路系统。这种道路网络,形成“七宫格”的宏大格局,显示当时社会结构分明、等级明显,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是当时(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表现B.进入王朝国家的重要标志C.全国南北交通网络发达的体现D.青铜文明发展的重要佐证【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这种道路网络,形成“七宫格”的宏大格局,显示二里头文化社会结构分明、等级明显,统治格局井然有序”并结合所学知识,二里头都城这样严谨、清晰、规整的布局,显示当时有明确的规划,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暗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规划思想、统治制度和模式。这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B项正确;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二里头遗址”是我国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在秦朝以前,排除A项;二里头遗址只是当时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体现不出“全国南北交通网络发达”,排除C项;题干没有青铜文明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下列两幅图片共同见证了(
)偃师二里头遗址
殷墟A.早期人类的出现 B.早期国家的形成C.原始农耕的产生 D.中华文明的起源【答案】B【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殷墟反映的是商朝的文明,它们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形成,B项正确;北京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之一,标志着早期人类的出现,排除A项;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排除C项;从人类起源到定居生活再到传说时代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核心,是探索各地区社会如何由简单聚落发展为国家形态的过程。”以下有助于研究“国家形态”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二里头遗址C.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D.大汶口遗址【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都城遗址,有助于研究“国家形态”,B项正确;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不能研究“国家形态”,排除A项;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远古时期的传说,不能研究“国家形态”,排除C项;大汶口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不能研究“国家形态”,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涡阳县·期中)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侯帝启。”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启是夏朝的第二个皇帝 D.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答案】D【详解】该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材料中“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侯帝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水平,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期中)“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不是禅让制,排除A项;西周实行分封制,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排除B项;皇帝制指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期中)《礼记•礼运》中这样记载:“当大道(美好的、理想的规则)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选举贤能之人(治理国家),……现在大道没有了,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了。”这表明了(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了世袭制C.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起来【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现在大道没有了,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选项A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建立的;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起来是在秦朝;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的灭亡是由于统治者的暴政,B项正确;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禹,排除A项;启继承禹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反桀攻夏也是民心所向,所以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夏朝终究倒下。”下列领导了“反桀攻夏”的历史人物是(
)A.禹 B.启 C.汤 D.纣【答案】C【详解】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族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C项正确;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排除A项;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排除B项;纣是商朝最后一个君主,公元前1046年被周武王推翻,排除D项。故选C项。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东周 B.西周 C.秦朝 D.西汉【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分析图片可知,夏商之后的朝代是西周,B项正确;西周之后才是东周,东周分两段,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排除A项;秦朝在战国时期之后,排除C项;西汉是秦朝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期中)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年代标尺所示时间与历史事件匹配正确的是(
)A.①——商汤灭夏 B.②——平王东迁 C.③——牧野之战 D.④——国人暴动【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大战中打败商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年代标尺所示时间与历史事件匹配正确的是③——牧野之战,C项正确;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排除A项;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排除B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期中)“周初的分封……将中央王朝的统治伸展到了中原各地,也将周人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的(
)A.目的 B.内容 C.分封对象 D.作用【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将中央王朝的统治伸展到了中原各地,也将周人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分封制作用的描述。分封制的实行扩展了周的疆域,推动了周文化向中原地区的传播,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分封制的内容和分封对象是: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1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六安市·期中)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察举制【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B项正确;宗法制,是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题干信息周天子分封诸侯不符,排除A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后,将君王的位置转给自己子孙的传承制度,与题干信息周天子分封诸侯不符,排除C项;察举制则是由公、卿、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经过考察,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与题干信息周天子分封诸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期中)陕西省简称“秦”,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下列选项中,与这些省的简称有渊源的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君主专制【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陕西省简称‘秦’,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周王根据血缘关系、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功臣授于诸侯,由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并可以进行再分封,从而形成等级制度——分封制。如分封的秦、晋、鲁国等,A项正确;世袭制和禅让制均是首领的继承制度,与省份简称无关,排除BC项;君主专制通常指奴隶制、封建制国家实行的君主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与省份简称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源于齐国和鲁国这两个重要的诸侯国。齐国是姜子牙因其辅佐周武王有功而取得的封地,鲁国是周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可见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功臣 B.宗亲和功臣 C.宗亲 D.前朝君王的后代【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齐国是姜子牙因其辅佐周武王有功而取得的封地,鲁国是周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并结合所学可知,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分封的对象是宗亲和贵族,B项正确;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宗亲和贵族,其他都不是,排除ACD项。故选B项。15.(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期中)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七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西周分封制等级森严 B.西周实行分封制C.西周青铜冶炼比较落后 D.西周分封制开始解体【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分析可知,周天子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这说明西周分封制度下,等级森严,所有人都不得逾越,A项正确;西周的确实行分封制,但材料主要反映的并不是这个,排除B项;商周时期青铜器冶炼发达,排除C项;分封制东周时开始解体,材料内容并不能反映这一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16.(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下图是西周政治制度示意图,人物身份自上而下对应正确的是(
)A.周天子——士——卿大夫——侯 B.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C.诸侯——周天子——卿大夫——士 D.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西周政治制度示意图,人物身份自上而下对应”和所学知识可知,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B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排在第二位,排除A项;分封制下周天子位于第一位,排除CD项。故选B项。17.(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临泉县·期中)“周朝分封了一些旁系姬姓贵族到较远地区建立诸侯国,如汉阳的随国、蓟的燕国、丹徒的宜国等,这些贵族还深入到原来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这一举措(
)A.废除了王位世袭制 B.扩大了统治范围C.使西周走向了分裂 D.实现了国家统一【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贵族还深入到原来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把一些贵族分封到边远地区,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扩大了统治范围,无法体现废除了王位世袭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扩大了统治范围,无法体现使西周走向了分裂,排除C项;实现国家统一的是秦始皇扫灭六国,排除D项。故选B项。18.(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期中)《史记》记载:“(武王)封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这反映了这一制度实施的依据是(
)A.实际控制的疆域大小B.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士的级别大小C.进献贡物的多少D.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武王)封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实行分封,D项正确;没受封怎会有“实际控制的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级别的大小”是受封后才显示出来的,更不会作为分封依据,排除B项;受封后才会向周王进献贡物和服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9.(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西周崇尚礼制,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作出规定: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为七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西周社会的礼乐制度健全【答案】C【详解】根据“天子用七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西周是按照级别规定祭祀用品数量,充分体现了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考点02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考点0220.(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齐、楚、秦、晋始大”。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背景是(
)A.商鞅变法成功 B.世袭制的出现C.夷、狄、蛮的入侵 D.周王室的衰微【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齐、楚、秦、晋始大’”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互相兼并,进而发展为大国争霸,形成了“齐、楚、秦、晋始大”的霸主政治,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进行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世袭制的出现是在夏朝,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春秋时期夷、狄、蛮的入侵,不是导致“齐、楚、秦、晋始大”局面形成的背景,排除C项。故选D项。21.(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七鼎,诸侯用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但在湖北随州诸侯墓却出土了制作精美的七鼎八簋。出现这一状况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
)A.王室衰微 B.礼制森严 C.社会安定 D.民族交融【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可知,按照周初礼制,只有周王才可以用七鼎,西周都城镐京、东周都城洛邑分别位于今天的陕西西安和河南洛阳,所以在湖北随州周墓出土的七鼎八簋应为诸侯所铸。诸侯跨越等级使用周王才可以用的七鼎,实际上体现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对诸侯的约束力减弱,A项正确;礼制森严不符合这一时期特征,排除B项;社会安定、民族交融与题干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22.(2023七年级上·安徽省临泉县·期中)春秋时期,鲁宣公“即位十年之内,未尝一朝京师,而五朝于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B.各诸侯国之间都关系密切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 D.当时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春秋时期,鲁宣公‘即位十年之内,未尝一朝京师,而五朝于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鲁国国君心中,齐国地位高于周王室,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齐、楚、晋等大国地位开始崛起,这使得一些势力弱小的诸侯国弃周天子转而投靠强大的诸侯,体现了周王室地位衰落,A项正确;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排除B项;题干材料“鲁宣公‘即位十年之内,未尝一朝京师,而五朝于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接能源ATP》课件
- 幼儿园工作总结笑容满园
- 探索学术之路
- 公司人员述职报告汇编9篇
- 幼儿园工作总结传递温暖收获微笑
- 2023-2024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含答案(培优B卷)
- 2023年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研优卷)
- 《电厂职业病防治》课件
- 激发学习动力教学策略报告
- 中医理疗师年度总结
- 体检营销话术与技巧培训
- TSG 07-2019电梯安装修理维护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单一整套
- 养殖场巡查制度模板
-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形成性考核2(占形考总分25%)-国开(SC)-参考资料
- 《期货市场发展之》课件
- 酒店旅游业OTA平台整合营销推广策略
- 淋巴水肿康复治疗技术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
- 零星维修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10KV电力配电工程施工方案
- 茶叶采购合同范本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