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度瓦解,农民大量逃亡,政府赋税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推行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这一制度是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及所学知识可知,唐德宗年间实行两税法,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它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B项正确;租庸调制以人丁为征税标准,开始实行于唐高宗时期,后被两税法取代,排除A项;一条鞭法实行于明朝,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摊丁入亩实行于清朝,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2、
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答案:元谋人解析:元谋人是我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已经懂得用火了,发现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小提示:3、影响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运动。②不仅为新兴的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________,影响十分深远。
答案:
思想解放
地主阶级
源头活水解析:根据所学可知,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②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4、汉武帝时,全国划分为________个监察区,每个区域设置________一人,监察地方。答案:
十三
刺史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故答案为十三;刺史。5、西汉灭亡(1)原因: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________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2)王莽篡权:公元9年,外戚________夺取皇位,改国号为________,西汉灭亡。答案:
土地兼并
王莽
新解析:西汉后期,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6、速亡:________年,在________、________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________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07年,________的军队攻入咸阳,秦朝灭亡答案: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
第一次
刘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灭亡的过程是: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攻入咸阳,秦朝灭亡。7、据记载,唐人最喜欢的花是硕大无比、富丽堂皇的牡丹,而宋人最为钟爱的花朵则是迎雪傲霜、含苞待放的寒梅,造成唐宋社会这不同喜好的主要原因是(
)A.审美情趣不同B.社会变迁影响C.文人雅士倡导D.统治理念各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疆域统一,国力强盛,因此唐人最喜欢的花是硕大无比、富丽堂皇的牡丹,而宋朝处于分裂时期,而且面临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因此,宋人最为钟爱的花朵则是迎雪傲霜、含苞待放的寒梅,B项正确;审美情趣的不同和文人雅士倡导会影响人们对花朵的不同喜好,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C项;唐宋时期的统治理念都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8、王莽统治(1)________新政: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2)政权覆亡:王莽统治末年,国家出现严重的________和蝗灾,________、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23年,绿林军在________击败王莽军队主力。随后,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答案:
王莽
旱灾
绿林
昆阳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称为王莽新政;王莽统治后期,国家出现严重的旱灾,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爆发;23年,绿林军在昆阳击败王莽主力。9、西汉建立:________年,刘邦建立________,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答案:
公元前202年
汉朝
长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得出:①公元前202年②汉朝③长安10、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改革顺应民族交融趋势B.北魏实现北方统一C.孝文帝的改革决心坚定D.改革措施全面易行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封建化过程,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所以其取得成功地根本原因是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A项正确;北魏实现北方统一,是改革的前提,排除B项;孝文帝的改革决心坚定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改革措施全面易行也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1、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天竺D.鉴真东渡日本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了汉藏关系,B项正确;“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天竺”和“鉴真东渡日本”均属于中外交往,与“开明的民族政策”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小提示:12、“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最能够反映该时代风貌的文学艺术成就是A.戏曲情节曲折复杂,趋向长篇化创作B.文学风格各异,有建安文学、田园诗等C.绘画不强调写实,重意境和笔墨情趣D.书法融汇南北不同风格,创出新风格答案:B解析:魏晋时期,文学风格各异,有建安文学、田园诗等,B项正确;明清时期戏曲情节曲折复杂,趋向长篇化创作,排除A项;宋元时期,绘画不强调写实,重意境和笔墨情趣,排除C项;隋唐时期,书法融汇南北不同风格,创出新风格,排除D项,故选B项。13、北魏时设立僧官制度,于僧徒内设立不同层次的僧官,使之等级化。这体现了(
)A.佛教等级制度森严B.官僚制度日益完善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D.佛教的中国化趋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于僧徒内设立不同层次的僧官,使之等级化”可知佛教的管理受到了中国等级制度的影响,逐渐中国化,D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等级化,没有说等级森严,排除A项;僧官制度不属于世俗社会的官僚制度,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佛教的中国化趋势,没有体现儒家思想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4、西汉编订的《礼记》关于婚礼的要求是“嫁女之室,有不息火之悲;娶妇之家,有不举乐之感”;《唐会要》记载唐代“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唐代的婚礼与汉代礼书中要求的悲思之情相去甚远,这反映了唐代A.儒家正统地位动摇B.社会纲常伦理败坏C.时代风貌自由开放D.市民文化决定婚姻答案:C解析:据材料唐代“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可知,,唐代婚礼欢乐喜悦;而材料汉代《礼记》关于婚礼的要求是“嫁女之室,有不息火之悲;娶妇之家,有不举乐之感”,其意为“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这体现了悲思之情。据上分析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婚礼习俗的变化体现了唐代自由开放之风,C项正确;唐代儒学仍占正统地位,只是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挑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纲常伦理的败坏,而是强调人们对婚礼习俗观念的转变,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C项。15、东周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答案:
春秋
战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所以①处为春秋,②处为战国。填空题16、三省六部制当中的____负责审核、封驳答案:门下省解析:三省六部制当中的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17、科技(1)印刷术:唐朝已有了________的佛经、日历和书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品是________。(2)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答案:
雕版印刷
《金刚经》解析:略18、分别写出以下各王朝的都城和建立者及时间朝代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西周周武王①公元前1046年秦②咸阳③东汉④洛阳公元25年西晋司马炎洛阳265年唐⑤长安618年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答案:
镐
秦始皇嬴政
前221年
刘秀
李渊解析:据所学可知,西周都城“镐”,今陕西西安,①镐;据所学可知秦王朝的建立者是嬴政。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制度,②秦始皇嬴政;秦统一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③前221年;刘秀建立东汉后,定都洛阳,④刘秀;据所学可知,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⑤李渊。19、北朝(1)含义:4世纪末到7世纪初,北方先后存在的________
、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5个王朝合称北朝。(2)政权更迭:4世纪末建立北魏,
________
年统一北方;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内政修明,灭掉北齐;隋朝取代________
,灭掉陈朝,完成统一。(3)北魏孝文帝改革①时间:
________世纪后期。②措施:迁都________
;改穿汉族服饰;朝中统一说________
;改姓汉姓;仿士族划分门第,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③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________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答案:
北魏
439
北周
5
洛阳
汉语
隋唐盛世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先后存在北魏、东西魏和北齐北周;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隋朝取代的是北周,灭掉陈,统一全国;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统一说汉话;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20、唐中后期:两税法(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________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________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________的建议,实行________。(3)内容①每户按________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②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________次纳税。(4)影响①两税法________税收名目,________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________以来以________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________。答案:
兼并
租庸调
杨炎
两税法
人丁和资产
两
简化
扩大
战国
人丁
人身控制解析:略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的政党分肥制在欧美影响深远。一位深受英美分肥制影响的西方政客表示:“在政治上要像在爱情和战争上一样公平,肥缺属于胜利者所有。”19世纪中叶,工业资产阶级开始进入议会,并逐步取得统治地位。此前,由于两党轮流执政,使官员也经常的发生变动。官员的任用不仅以党派为基础,而且存在着许多暗箱操作的手法,以致卖官鬻爵之事也时有发生,使政府的行政既无效率,又不经济。1853年,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引发了国内对于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的猛烈抨击,当政的帕罴斯顿内阁图被迫允诺改革,第二次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人把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文献资料带回本国。据不完全统计,在1570年至1870年的300年间,用英文出版的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包括考试制度等方面的书籍有70多种。材料二
中国考试制度传入西方后,英国率先效仿,并于1855年建立了一种通过考试选拔监管晋升等复杂而又庞大的文官的制度。是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政府对考选机构进行了改革,在文官委员会下设两个常设机构考选委员会,主持资格考试及个人品能测验;终选委员会,主持口试或面谈。公务人员分为普通行政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普通行政人员分为行政、经济、情报、统计等类,服务条件由财政部统一规定,又称“财政部等级文官”。专业技术人员分为科学与技术两类,服务条件一般由各部规定,又称“各部门人员”普通行政人员在英国公务人员职位分类中占有重要位置。——摘编自房列曙《中国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因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不同。答案:(1)因素:政党分肥制的弊端严重;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官僚系统的腐败混乱;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党政治的完善;克里米亚战争的推动。(2)不同:选拔对象不同,英国文官制度只选拔文官(事务官),中国科举制选拔大部分朝臣;考试内容不同,英国文官考试侧重于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中国科举考试侧重于儒家经典;制度内容不同,英国文官制度涵盖文官的选拔和管理,中国科举制度只是选官制度;性质不同,英国文官制度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科举制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解析:(1)因素:根据材料“英国的政党分肥制在欧美影响深远。一位深受英美分肥制影响的西方政客表示……并逐步取得统治地位”得出政党分肥制的弊端严重;根据材料“第二次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人把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文献资料带回本国”得出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根据所学当时英国的政治状况得出官僚系统的腐败混乱;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政党政治的完善;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工业资产阶级开始进入议会,并逐步取得统治地位”并结合所学得出展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据材料“1853年,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引发了国内对于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的猛烈抨击”得出克里米亚战争的推动。(2)不同:根据材料“公务人员分为普通行政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并结合所学中国的科举制得出选拔对象方面,英国文宫制度只选拔文官(事务官),中国科举制选拔大部分朝臣;根据材料“普通行政人员分为行政、经济、情报、统计等类”、“专业技术人员分为科学与技术两类,服务条件一般由各部规定”并结合中国科举制得出考试内容不同,英国文官考试侧重于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中国科举考试侧重于儒家经典;根据材料“服务条件由财政部统一规定”、“服务条件一般由各部规定”并结合中国科举制得出制度内容不同,英国文官制度涵盖文官的选拔和管理,中国科举制度只是选官制度;结合所学英国文官和科举制的性质得出性质不同,英国文官制度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科举制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隋唐五代史论集》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四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岀与之相符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岀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并分析其弊端。(3)根据材料三、四,指岀科举制的选官标准,并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答案:(1)制度:察举制;标准:德行(品德,德才,孝廉均可)。(2)制度: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弊端:世家大族垄断人才选拔,任人唯亲,扼杀人才。(答中正独揽人才的选拔与评判,寒门才俊遭到埋没可)(3)标准:才学(学识);积极作用:①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③逐步放宽录取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④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解析:(1)制度:根据材料“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是察举制。标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德行(品德,德才,孝廉均可)。(2)制度:根据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和所学知识可知是九品中正制。标准:根据材料“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和所学知识可知是门第。弊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世家大族垄断人才选拔,任人唯亲,扼杀人才。
(3)标准:根据材料“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和所学知识可知是才学(学识)。积极作用:根据材料“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可知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逐步放宽录取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材料“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可知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23、[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实行爵位改革。其中重要的内容便是确定新的诸王爵位封授制度。孝文帝规定道武帝直系子孙才可以拥有王爵,对宗室王、异姓王采取降爵措施。为适应爵位改革后的形势变化,还对保留的诸王进行了改封。并且,实行虚封爵与开国爵等级一体化以及爵品与官品合一的措施,在制度上确立了王爵为最高等级的爵位。孝文帝将爵位分为两个系统且并行发展,这就造成王爵的等级在制度规定上不是很明确。为确定封授诸王食邑的标准,制定了亲疏世减法。在诸王的封地设置内史和王官进行管理。因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由于诸王爵位封授制度的制定,使诸王成为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很高特权的阶层。——-摘编自张鹤泉侯瑞《北魏孝文帝改革诸王爵位封授制度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爵位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爵位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凸显道武帝直系子孙特权;降爵、改封等多管齐下;注重血缘关系的亲疏;王爵封授与吏治改革并举。(2)影响:加强了皇室特权;迎合了孝文帝其他方面改革的需要;导致郡国并存局面的出现,不利于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析:(1)根据材料“孝文帝规定道武帝直系子孙才可以拥有王爵,对宗室王、异姓王采取降爵措施。”得出凸显道武帝直系子孙特权;根据材料“实行虚封爵与开国爵等级一体化以及爵品与官品合一的措施,在制度上确立了王爵为最高等级的爵位。孝文帝将爵位分为两个系统且并行发展,这就造成王爵的等级在制度规定上不是很明确。”得出降爵、改封等多管齐下;根据材料“制定了亲疏世减法”得出注重血缘关系的亲疏;根据材料“在诸王的封地设置内史和王官进行管理。因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得出王爵封授与吏治改革并举。(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了皇室特权;迎合了孝文帝其他方面改革的需要;根据材料“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得出导致郡国并存局面的出现,不利于中央集权;根据材料“由于诸王爵位封授制度的制定,使诸王成为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很高特权的阶层。”得出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4、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户籍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与特色。他诞生于春秋时期,在秦国商鞅变法中就有对人口进行授田、兵役登记造册的行为。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商鞅主张将所涉及人员进行记录,把他们的田宅、四邻、亲属都进行记录,出生的婴孩随时添加,亡故之人从记录中撤出。这种记录之法规,已经具有典型的户籍制度特点。对中央集权统治和管理,意义重大。——张亚贞《“编户齐民”制度对西汉人口管理的影响》材料二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辶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辶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司马光《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社会户籍制度实行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两税法实行的背景。答案:(1)有利于加强政府对民众的控制;便于征派赋役,保证国家的财税收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平民居住的稳定,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和管理;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等等。(2)户籍被破坏,多不符实;安史之乱后,赋役制度混乱,随意增科,名目繁多;赋役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官吏盘剥严重,人民压力沉重;逃户流民增多,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属于容易题。户籍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与特色,对我国古代封建统治产生了深刻影响。材料“在秦国商鞅变法中就有对人口进行授田、兵役登记造册的行为”可知有利于加强政府对民众的控制,便于征派赋役。“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商鞅主张将所涉及人员进行记录,把他们的田宅、四邻、亲属都进行记录”可知有利于加强政府对民众的控制,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对中央集权统治和管理,意义重大”可知利于中央集权统治和管理,还可结合所学作答,也可答其消极影响。(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经典史料的解读能力,属于容易题。由材料“唐初赋敛之法租庸调”“版籍浸坏”可得出,户籍被破坏,多不符实;安史之乱后,赋役制度混乱,随意增科,名目繁多;赋役不均,贫富差距拉大;根据材料“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官吏盘剥严重,人民压力沉重,逃户流民增多,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面对此时的社会状态,需要一种新的赋税制度出现,两税法应运而生。小提示:25、世界历史是一部多种文明并存和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材料一
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端酒店管理员工聘用服务协议3篇
- 2025版高端家电定制生产与销售一体化合同范本
- 2024版国际货物买卖协议商订指南与条款详解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加油站股份转让与市场竞争策略合同3篇
- 2024幼儿园办公耗材年度供应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投资者退出与增资扩股股权变更风险控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技术秘密及竞业限制协议3篇
- 皮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研学课程设计夏军
- 2025年度物流货车租赁与跨境电商物流合同3篇
- 针灸推拿习题库+参考答案
- 手术区皮肤消毒及铺单法课件
- 血液科侵袭性真菌的治疗
- 浅析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手段及应用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 罗伊模式个案护理
- 公益性岗位开发申请审批表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
- 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
- 车辆剐蹭自愿和解协议书模板
- 儿科课件过敏性紫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