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_第1页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_第2页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_第3页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_第4页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二地球上的大气(时长: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又能使气温升高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臭氧【答案】1.C【解析】二氧化碳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又能使气温升高的大气成分是二氧化碳,故选C项。2.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答案】2.B【解析】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使地球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正确。促发光化学反应污染大气,不能保护地球生命,C错误。臭氧不能分解废气,D错误。故选B.3.北京飞往纽约的飞机,升空一个小时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该()。A.迅速着陆B.降低飞行速度C.保持原高度D.抬升飞行的高度【答案】3.D【解析】雷雨天气主要在大气的对流层,而平流层大气是稳定的,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所以可以抬升飞机飞行的高度到平流层,故选D项。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4.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60℃D.距地面20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5.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航空飞行D.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答案】4.C5.D【解析】第4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A错误;不同大气层,其温度的变化不同,B错误;由图可知,距地面20km处气压不到地面的1/10,D错误,C正确。第5题,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纬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小,A错误;平流层升温是因为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B错误;平流层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航空飞行,C错误,选D。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示意北极地区的海鸟。据此回答6~7题。6.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7.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6.A7.B【解析】第6题,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会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从而降低北极的气温,故A项正确。第7题,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数量较多,鸟粪被微生物分解的量较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较多,对降温影响最明显,故B项正确。读“某地景观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8~9题。8.在夏季,湛江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图1)。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9.下列各自然现象中,主要由图2中A产生的是()A.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B.日落后的黄昏和日出前的黎明,天空仍是明亮的C.多云夜晚的气温比晴天的夜晚低D.初冬时节,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答案】8.C9.D【解析】第8题,此题关键信息是夏季,湛江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覆盖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保护新栽的大树,故选D。第9题,图2中A是大气逆辐射。初冬时节,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就是因为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而不易出现霜冻,故选D项。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3时和15时)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0~12题。10.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11.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12.度假村建在水库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其主要的气候原因是()A.库区阴雨天少 B.库区昼夜风小C.库区温差较大 D.库区湿度较大,空气清新【答案】10.B11.C12.D【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3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高,15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气温日变化最小。第11题,此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风由四周吹向水库。第12题,水库附近受水体的影响,温差较小,温度较大,形成局部热力环流,其阴雨状况、风力大小还要取决于大范围的天气状况。读下图,回答13~14题。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山谷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14.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山谷散热快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底D.山谷多夜雨,降温快【答案】13.B14.C【解析】第13题,从图中冬季和夏季三种地形的气温日变化曲线特点看,山顶的气温日变化最小;夏季时,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而在冬季时则为陡崖;山顶和山谷的日温差都是夏季大于冬季。第14题,图中显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山谷,且出现在夜晚,这与山谷地区因夜间山坡上的气流下沉,冷空气下沉聚集在谷底密切相关。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A.a、b、c、dB.a、b、d、cC.b、a、d、cD.c、b、a、d16.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A.b、dB.c、dC.a、cD.a、d【答案】15.B16.D【解析】第15题,图中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c为风向;d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b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第16题,水平气压梯度力a和摩擦力d是决定风速大小的力。读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7~18题。17.此时乙地盛行()A.西北风 B.东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18.与北京相比,此时甲地()A.风力较小 B.大气逆辐射强C.气温较高 D.昼夜温差大【答案】17.D18.B【解析】第17题,读图,乙地西北方向有风向图例,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说明此时乙地西北方向的闭合等压线为低压中心,结合等压线分布状况,乙地南部气压高、北部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右偏,可知形成西南风。故选D。第18题,与北京相比,此时甲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由上题可知,图中甲地与北京之间的虚线为低压中心向外延伸出来的低压槽,该处形成冷锋,甲地位于冷锋的后方,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所以大气逆辐射强,昼夜温差小。故选B。读图,回答19~20题。19.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A.A点B.B点C.C点D.D点20.有关图中各点大气运动和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A点为下沉气流B.高空大气由D点流向B点C.近地面大气由A点流向C点D.C点在高压控制下,是晴朗天气【答案】19.C20.D【解析】第19题,根据高空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可判断出近地面A和C两地的气压和气温状况。A处高空等压面向高处凸出,说明A处的气流为上升运动,气温较C处高,气压则较C处低。第20题,从上题解析可知,A处气温高于C处,气流上升,气压较低;C处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较高;水平方向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即近地面气流由C处流向A处,高空气流由B处流向D处。气流上升的地区往往形成阴雨天气,气流下沉的地区,天气是晴朗的,C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为晴朗的天气。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6.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7分)(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3分)(2)A层气温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臭氧层位于图中大气的哪一层?为什么该层被誉为“地球的天然屏障”?目前人类对它有怎样的影响?(6分)(4)人类目前利用B层最主要的方式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3)B层。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人类使用大量制冷设备,使大气中的氟氯烃含量增加,氟氯烃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4)航空飞行该层大气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27.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4分)(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3分)(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3分)(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3分)【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