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265-2024 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_第1页
DB62-T 3265-2024 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_第2页
DB62-T 3265-2024 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_第3页
DB62-T 3265-2024 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_第4页
DB62-T 3265-2024 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3265-2024备案号:J17385-2024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rdesignandconstructionof2024-01-12发布2024-03-31实施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甘建公告(2024)22号经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组织专家审查,现批准发布《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标准》《绿色装配式临时边坡防护技术标准》《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等6项标准 (见附件)为甘肃省地方标准。附件:甘肃省地方标准发布信息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1月12日3刘斐斐王亚军朱鹏主要审查人:胡斌东孙笑张建伟史春海李强常自昌王积金仲乃福马小蕾陈新惠斌兴震祁振军巩利军任增茂德王德王大 2术语和符号 …2 ………22.2符号 3基本规定 ………54规划 ………………7 ………74.2总体规划…4.3详细规划……4.4项目实施方案……………8建设目标……—般规定…………9源头减排……………95.3过程控制…5.4系统治理……总体设计……… ………………14 …146.3设计计算 7LID设施设计 7.1一般规定 207.2透水铺装 207.3绿色屋顶 710.10.6植草沟 5810.7调节塘 10.8湿塘 6311运行维护 66附录A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域划分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政策规范甘肃省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提高服务区雨水综合利用水平解决传统服务区硬化铺装面积大、功能单一、雨水资源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海绵型公路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施工与验收和运行维护1.0.3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与验收和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甘肃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0.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sponge-typehighwayservicearea施为驾乘人员提供服务,场地雨水控制采用"排"等技术措施的公路服务区。2.0.2低影响开发(LID)lowimpactdevelopment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服务区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2.0.3渗、滞、蓄、净、用、排infiltration,retention,storage,treat-ment,utilization,discharge渗:使雨水下渗到土壤表层以下,补充地下水;滞:削减雨水径流峰值流量,实现错峰排放;蓄:调节、储存雨水径流;净:减少雨水径流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用:雨水资源化利用、提高用水效率;2.0.4源头减排sourcecontrol雨水降落下垫面形成径流,在排入公路服务区排水管渠系统之前,通过渗透、净化和滞蓄等措施,控制雨水径流产生、削减峰值流量、减排雨水径流污染和收集利用雨水。2.0.5雨水控制与利用stormwatermanagementandharvest削减径流总量、峰值及降低径流污染和收集回用雨水的总称,包括雨水滞蓄、收集回用和调节等。22.0.6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rainfall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公路服务区建设下垫面的降雨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2.0.7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runoffcoefficient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2.0.8设计降雨量designrainfalldepth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2.0.9单位面积控制容积volumeofLIDfacilitiesforcatchmentrunoffcontrol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时,单位汇水面积上所需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不包括雨水调节容积)。2.0.1o雨水储存stormwaterretentionorstorage采用具有一定容积的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滞留、集蓄,削减径流总量,以达到集蓄利用、补充地下水或净化雨水等目的。2.0.11雨水调节stormwaterdetention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不减少排放的径流总量,也称调控排放。2.0.12雨水渗透stormwaterinfiltration利用人工或自然设施,使雨水下渗到土壤表层以下,以补充地下水。2.2符号vi设计调蓄容积;H设计降雨量;p综合雨量径流系数;3F汇水面积;Q雨水设计流量;流量径流系数;q设计暴雨强度;VS渗透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包括设施顶部和结构内部蓄水空间的容积;V渗透设施进水量;WP渗透量;K土壤(原土)渗透系数;J水力坡降;As有效渗透面积;ts渗透时间;V2调节设施容积;Q。调节设施的入流流量;Q.a调节设施的出流流量;t计算步长;T计算降雨历时。43基本规定3.0.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应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公路服务区水、水利、环境等专业的相互融合、相互协调。3.0.3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和统筹建设的原则。新建服务区应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和自然生态格局,落实海绵型公路服务区的控制指标,建成服务区应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排水防涝等现状问题。3.0.4当利用绿地作为滞蓄设施时,引入绿地的径流雨水不得对绿地内植被生长造成污染影响,如含油废水应先在隔油池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回用处理设施。3.0.5具有特殊污染物、湿陷性黄土、冻土、膨胀土等特征区域,应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其对区域内建筑、道路地下管线等设施安全性影响,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附加地基变形。3.0.6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具有溶陷性或盐胀性的盐渍土等特殊岩土场地和可能造成陡坡坍塌、滑坡灾害的场地,严禁设置入渗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和《盐渍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50942的规定。3.0.7雨水供水管道应与生活饮用水管道分开设置,严禁回用雨水进入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3.0.8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工程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各阶段5B规定现工程的数字化交付成果深度应满足B规定现工程的数字化交付成果深度应满足家及行4规划4.1一般规定4.1.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规划应与甘肃省城乡规划体系相衔接,可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4.1.2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相关指标、要素控制和空间布局引导。4.2总体规划4.2.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总体规划应提出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要求、融入海绵型公路服务区理念,可纳入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规划的主要控制指标与空间管控要素。4.2.2海绵型公路服务区总体规划应按甘肃省气候划分区域降水量,确定不同区域内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各项目标和指标。4.2.3甘肃省气候自然区域划分为三个大区:陇东、陇西黄土高原大区(I区);陇南、甘南、祁连山山地高原大区(II区);河西荒漠大区(Ⅲ区)。4.3详细规划4.3.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详细规划应落实上位规划中提出的海绵型公路服务区控制标和建设要求,明确目标实施途径和区域(或地块)建设导向确定合理的建设配置与设施规模。4.3.2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详细规划提出的规划指标包括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74.4项目实施方案4.4.1针对有特定需求开展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设计的一个或多个地块,应开展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施选型、布局规划和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4.4.2应以落实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详细规划相关控制指标为基本目的,系统性地对地块的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进行统筹安排。4.4.3海绵型公路服务区项目实施方案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型公路 型公路化服初始态85建设目标5.1一般规定5.1.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设计应按照城市海绵规划要求明确设计内容及指标。5.1.2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应根据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理念制定目标与指标,源头减排应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径流污染消减率为主要指标。5.1.3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以区域海绵型公路服务区专项规划为根据,综合考虑开发强度,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整体角度统筹考虑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的可实施性。5.1.4过程控制应以提高管网的排放标准为目标,改造项目还应包括雨污混接及雨污分流改造等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的规定。5.1.5系统治理以水生态、水环境和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目标。5.1.6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过程中应始终以对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最低为建设理念,合理对地区开发强度进行控制。5.2源头减排5.2.1年径流总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新建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年径流总量控制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改(扩)建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年径流总量控制宜符合表5.2.1-1的规定;9表5.2.2-2各功能区雨水径流污染削减率各功能区雨水径流污染消减率雨水径流污染消减率建筑改(扩)建≥40%≥40%新建≥70%≥70%道路服务区内部道路停车场新建及改建绿地新建及改(扩)建新建及改(扩)建≥70%≥70%广场新建≥70%≥70%改(扩)建改(扩)建≥40%4原有服务区改(扩)建宜进行雨污分流改造。5.2.3径流峰值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雨水管渠及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外排水总量不大于建设前的水平;2新建服务区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应不大于0.4;3改(扩)建服务区的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宜不大于0.5。5.3过程控制5.3.1在雨水排水管设计重现期对应降雨强度下,对于新建海绵型服务区,不应出现积水现象。5.3.2服务区雨水管渠标准应满足排水规划要求,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按3年进行设计,重现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均采用年最大值法,雨水管渠应按重力流、满管流计算。5.4系统治理5.4.1应尊重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减少对自然地形地貌和山水格局的影响。5.4.2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后,汇流区域水体水质应达到地12表水水质标准V类水质要求。5.4.3服务区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建服务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2无污水直排。5.4.4服务区合流制区域应优先通过源头减排系统的构建减少进入合流制管道的径流量,降低合流制溢流总量和溢流频次。5.4.5在服务区内涝防治重现期对应的暴雨条件下,不发生内涝。5.4.6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根据甘肃省防洪排涝规划、区域类型、积水影响程度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按表5.4.6取值表5.4.6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重现期(年)地面积水设计标准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2道路中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注:1当地面积水不满足上表要求时,应采取渗透、调蓄、设置雨洪行泄通道等措施;2超过内涝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应采取应急措施。5.4.7对于已运营的服务区(或改建服务区)应通过系统治理,逐步消除服务区内积水点。136总体设计6.1一般规定6.1.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应遵循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统筹,各系统之间应相互衔接。6.1.2建设项目应采取源头控制溢流排放等措施,注重雨水滞蓄空间及径流排除并与周边公共设施相衔接;雨水管渠系统应保证接纳和转输雨水,并达到相应标准;排放水体或调蓄空间应有消纳排水区域雨水的能力6.1.3场地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加强自然水体保护,应维持原有水文条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防涝安全。6.1.4当汇流距离较远或仅凭竖向无法保证有效汇流时,宜优先选择植草沟等设施将地表径流导流至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6.1.5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设计应对各排水分区控制指标进行复核,确认是否满足管控单元的指标要求,具备条件时宜采用计算机模拟分析。6.1.6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不应对周边建(构)筑物、道路等产生不利影响。6.2指标分解6.2.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应根据专项规划确定,并应以管控单元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排水分区梳理问题并进行指标分解。6.2.2应根据系统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从排水分区整体统筹14考虑海绵建设的可实施性,在建成区宜利用公共空间解决重点问题,避免过度工程化。6.2.3应对各赋值分区控制指标进行计算复核,确认是否满足整个管控单元的指标要求,具备条件时可采用专业软件进行计算校核。6.3设计计算6.3.1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时,设施具有的调蓄容积应满足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指标要求。设计调蓄容积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如式6.3.1所示:V=10HPF(6.3.1)H设计降雨量,mm;p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可参按表6.3.1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表6.3.1径流系数汇水面种类雨量径流系数p流量径流系数绿化屋面(基质层厚度≥300mm)0.30~0.400.40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880.85~0.95铺石子的平屋面0.60~0.700.80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及广场880.85~0.95大块石铺砌路面及广场.50~0.600.55~0.65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及广场0.45~0.550.55~0.65级配碎石路面及广场0.400.40~0.50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及广场0.400.35~0.40非铺砌的土路面0.300.25~0.3515ts渗透时间,S,指降雨过程中设施的渗透历时,可取2h。3渗透设施的有效渗透面积As按下列要求确定:1)水平渗透面按投影面积计算;2)竖直渗透面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2计算;3)斜渗透面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2所对应的斜面实际面积计算;4)地下渗透设施的顶面积不计。6.3.5湿塘以储存为主要功能时,其储存容积按本标准6.3.1条和6.3.3条进行计算,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综合确定。6.3.6调节塘以径流峰值调节为目标进行设计时,容积应根据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下游雨水管道负荷(设计过流流量)及入流、出流流量过程线,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确定,调节设施容积按式6.3.6进行计算:式中V2调节设施容积,m3;Qin调节设施的入流流量,m3/s;QUt调节设施的出流流量,m3/s;t计算步长,S;T计算降雨历时,S6.3.7具有储存和调节综合功能的多功能调蓄设施,其规模应综合储存设施和调节设施的规模计算方法进行计算。6.3.8以转输与截污净化为主要功能的设施如植草沟,其规模计算方法如下:1根据总平面图布置植草沟并划分各段的汇水面积;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确定排水设计重现期应按本标准6.3.2条计算设计流量Q;18 7LID设施设计7.1一般规定7.1.1LID设施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综合考虑功能性、景观性和安全性,不应对人身安全、建筑安全、地质安全、地下水水质、环境卫生等造成不利影响。7.1.2LID设施设计应与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相互配合与协调。7.1.3LID设施设计应强化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应尽可能减小后期管理维护的工作量,降低运行成本,确保长效运行。7.1.4LID设施内植物选用应满足耐淹性要求,并考虑观赏性。7.1.5LID设施内植物根系不得对防水层、基础构造层的安全稳定性构成不利影响。7.1.6LID设施应设有溢流排放设施,并与雨水管网和排涝设施有效衔接。7.2透水铺装7.2.1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7.2.2透水铺装结构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1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铺装结构;202土地透水能力有限时,应在透水铺装的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3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mm,并应设置排水层。7.3绿色屋顶7.3.1绿色屋顶应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基质深度应根据植物需求及屋顶荷载确定。7.3.2简单式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应小于5m,花园式绿色屋顶在种植乔木时基质深度可大于绿色屋顶的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和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规程技术规程》JGJ155的规定。7.4下沉式绿地7.4.1下沉式绿地可分为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和广义的下沉式绿地,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广义的下沉式绿地应具有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可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7.4.2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应满足以下要求: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可取值100mm~200mm;2下沉式绿地内应设置溢流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顶部标高应高于绿地50mm~100mm。75生物滞留设施7.5.1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217.5.2生物滞留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1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应选用植被缓冲带或沉淀池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或石油类等高浓度污染物侵害植物;2屋面径流雨水可由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缘石豁口进入,路缘石豁口尺寸和数量应根据道路纵坡等计算确定;3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纵坡大于1%,应设置挡水堰/台坎,以减缓流速并增加雨水渗透量;设施靠近路基部分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4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盖篦溢流井或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顶宜低于汇水面100mm;5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面积之比宜为5%10%;6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结构层外侧及底部应设置透水土工布,防止周围原土侵入;7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层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来确定,宜为200mm300mm,并应设100mm的超高。7.6植草沟7.6.1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7.6.2植草沟应满足以下要求:1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2植草沟的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不宜大于1:3,纵坡不应大于4%,纵坡较大时宜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223323水平)为1:21:8;前置塘沉泥区容积应根据清淤周期和所汇入径流雨水的SS污染物负荷确定;3主塘包括常水位以下的永久容积和储存容积,永久容积水深宜为0.8m~2.5m;储存容积根据所在区域相关规划提出的"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确定;具有峰值流量削减功能的湿塘还包括调节容积,调节容积应在24h48h内排空;主塘与前置塘间宜设置水生植物种植区(雨水湿地),主塘驳岸宜为生态软驳岸,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不宜大于1:6;4溢流出水口包括溢流竖管和溢洪道,排水能力应根据下游雨水管渠或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排水能力确定;5湿塘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24可分为简单式、花园式、容器式三种。8.3.2简单式种植指仅种植地被植物、低矮灌木,种植土宜选择轻量化的改良土或无机种植土,种植土厚度宜为100mm300mmo8.3.3花园式种植指种植乔灌木和地被植物,并设置园路、坐登、水池等休憩、观赏设施,种植土宜选用无机种植土,也可选用改良土或田园土,种植土厚度宜为300mm~600mm,当种植大乔木时,局部可加厚种植土。8.3.4容器式种植指在可移动组合的容器、模块中种植植物,并码放在屋面上,种植土宜选择轻量化的改良土或无机种植土,种植土厚度宜为100mm300mm。8.3.5种植屋面植被层设计应根据建筑高度、屋面荷载、屋面面积、坡度、风荷载、光照、功能要求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确定,种植类型选用可按表8.3.5执行。表8.3.5种植类型选用表屋面坡度及类型种植类型简单式种植花园式种植容器式种植2%~10%平屋面种植能、经济、因地制宜"并重的原则。8.3.7种植屋面植被层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规定。8.3.8普通防水材料和找坡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和《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的规定。8.3.9耐根穿刺防水材料的选用应通过耐根穿刺性能试验,试27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JCT1075的规定,并由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合格检验报告8.3.10种植屋面的设计荷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8.4服务区道路8.4.1服务区道路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相关规划提出的服务区建设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8.4.2服务区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预处理后引入道路内、外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雨水滞蓄、净化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8.4.3服务区道路径流雨水排入道路内、外绿地,当雨水集中进入时,低影响开发设施前端应设置沉淀池(井)等预处理设施;当雨水非集中进入时,宜设置预处理设施,对进入绿地内的初期雨水进行预处理。8.4.4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需求,优先选用含绿化带的横断面形式,优化道路横坡坡向、坡度,便于雨水径流汇入。8.4.5人行道如采用透水铺装结构层,透水铺装设计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8.4.6路面雨水宜首先汇入绿地生物滞留设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道路内绿化带的宽度,以提高其滞水调节能力,当道路内绿地空间有限时可将道路雨水引入外绿地内的生物滞留设施。8.4.7优化道路横坡坡向合理组织路面与道路分车绿带的竖向关系,便于径流雨水重力流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8.4.8溢流连接管管径建议不宜小于300mm,坡度i不宜小于0.01,生物滞留带中在排水层设置透水管排除滞留雨水,透水管宜28设置清扫孔(管)等清扫设施。8.4.9现状道路进行海绵化改造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人车的通行要求,原则上改造后的生物滞留宽度不应小于2m.8.4.10服务区道路设计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的规定。8.5服务区停车场8.5.1服务区停车场应在满足停车场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相关规划提出的服务区建设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8.5.2停车场的设计在遵循生态优先的要求下,通过满足植物多样性,实现多元化的停车场景观设计8.5.3停车场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要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在不妨碍交通的前提下进行植物的布局种植。8.5.4应考虑植物种植对司机视线的影响,在停车场运用中通透式的栽植手法,车辆入口应清晰可见,易于识别。8.5.5透水铺装是停车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设计要素,必须在保证地面承载强度的同时具有高透水性,并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频率和负荷量差异,分区选择铺装材料。8.5.6停车空间的植物规划应以不妨碍车辆行驶为法则,应对于泊位旁、两排泊位之间以及泊位末尾的土地进行绿化。8.5.7在植物建设方面,应遵守适地适树的法则,合理运用并移栽空间现有植被实现造景,尽可能运用当地的乡土植被。8.6服务区绿地与广场8.6.1绿地首先明确在系统规划中的功能定位,除应达到上位规划规定的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目标和指标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的规定。298.6.2结合绿地内部景观及竖向设计合理对场地内部雨水进行有组织汇水,并在合适的位置放置相应的海绵设施(如植草沟雨水花园等)。8.6.3绿地应首先消纳自身降水,保证雨水不外排其次在满足地形及地址条件的前提下,协助消纳周边区域径流雨水8.6.4规划承担服务区排水防涝功能的绿地其总体布局、规模、竖向设计应与内涝防治系统相衔接。8.6.5非承载园路及铺装广场宜采用透水铺装承载园路及铺装广场应结合地勘报告确定是否采用透水路面结构。8.6.6广场海绵设施的设置必须满足基本功能条件开展,并结合景观设计,合理布置海绵设施8.6.7广场设置水景时宜结合雨水储存或调蓄设施共同设计,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绿化浇灌、景观补水、蓄水冲厕和其它杂用。8.6.8当广场位于地下建筑之上时,海绵设施应采用防渗措施。8.6.9广场设计时应注意梳理广场与周边竖向关系,明确广场汇水分区及需要消纳的雨水量;明确广场雨水溢流出路;明确雨水控制与利用主要目标。8.6.10广场竖向设计时,应通过广场本身竖向设计与排水沟将雨水汇流、引流至周边绿地中的海绵措施中净化雨水。309近服务区边坡生态防护设计 草草319.2.4草皮应铺设过坡顶肩部100cm或铺至天沟,草皮铺设法有间铺法和条铺法,可根据草皮根茎特点进行选择,各草块间的缝隙不得超过4cm6cmo9.2.5坡面土壤应根据草皮的宽度和厚度,计算挖去的壤量待土壤挖去后,将草皮镶入,保持与四周土相平。9.2.6尖桩设计应固定草皮的尖桩为木质或者竹制长2cm30cm,粗1cm2cm。钉尖桩时,应使尖桩与坡面垂直尖桩露出草皮表面不超过2cm9.3撒种子9.3.1播散物种适用于植物生长的质路堑和路堤边坡,边坡宜缓于1.00:1.25,坡高在6m以内。9.3.2植物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充分了解该地区植物的物种、习性和分布情况,确定适合当地的灌木和草本植物;2草的品种以根系发达、茎秆低矮、枝叶茂盛,生长力强,多年生长,耐寒、耐旱、耐瘠薄的为宜,宜采用冷季型草与暖季型草混合播种;3灌木可选择紫穗槐、多花木蓝、刺槐(小乔木)等豆科植物,进行根瘤固氮从而降低施肥养护的成本。9.3.3植物种子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禾本科植物种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6142中的质量标准;2木本科植物种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林木种子质量3除上述规定外未规定质量要求的植物种子应在使用前进行发芽试验种子配合比试验,确定种子用量后方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324种子用量每平方米宜控制在20g30g之间,可根据发芽率高低、喷播季节和环境、建植目标群落的不同适当增减。9.4三维植被网9.4.1三维植被网可用于坡地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施工坡面应为安全稳定坡面,对于非稳定坡面,应采用工程方法加固稳定之后再进行绿化工程施工9.4.2植物选择按本标准9.3.2条执行9.4.3三维植被网应符合以下要求:1三维植被网垫铺于坡顶时应延伸4cm80cm,坡下应留30cm左右,上端应埋入截水沟或中下端应留成水平面;2三维植被网垫自上而下平铺到坡脚处,网与网间平搭,网3用U形钉压边,铺设时网状面朝上,多余卷材用剪刀裁剪,保证无褶折和悬空现象。9.4.4锚钉应符合以下要求:1填方边坡的主锚钉为(6mm钢筋),u型钢钉长20cm~5cm,固定时,钉与网紧贴坡面;2挖方边坡主锚钉为φ8钢筋U形钢钉长20cm宽5cm;3填方边坡的坡顶锚钉间距为70cm,坡面锚钉间距为100cm;4挖方边坡的坡顶锚钉间距50cm,坡面锚钉间距100cm。9.4.5回填宜采用客土,人工回填细砂质营养土,回填边坡、土夹石边坡喷植设计厚度为50mm~70mm,岩石边坡或水泥边坡33喷植设计厚度为100mmo9.5速藤屏9.5.1施工坡面应安全稳定,对于非稳定坡面,应采用工程方法加固稳定之后再进行绿化工程施工。9.5.2植物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充分了解该地区植物的物种、习性和分布情况,确定适合当地的藤本植物种类,优先考虑乡土植物;2藤本植物以常青类为主,可增加攀援花卉,多品种兼顾。9.6客土喷播9.6.1客土喷播适用于边坡坡率小于1.00:0.75的稳定边坡。9.6.2种子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种子选择应遵循草灌结合、抗早、抗逆和抗寒性强,耐贫瘠,适合甘肃省各地沿线地区生长条件,管理粗放原则;2植物种子质量应符合本标准9.3.3条规定。9.6.3基材和面层客土可选用下述配方:1基层配方的种植土0.4m3~0.6m3,客土材料0.3m30.4m3,水泥50kg~80kg,客土喷播着色剂30kg/m340kg/m3,稳定剂0.2kg/m3·3kg/m3,肥料0.4kg/m3o.5kg/m3;2面层配方的种植土0.8m30.9m3,水泥30kg50kg,客土喷播着色剂20kg/m330kg/m3,稳定剂0.2kg/m30.3kg/m3,肥料0.4kg/m3·5kg/m3,并加种子;3喷植厚度的回填边坡、土夹石边坡喷植设计厚度为50mm~70mm,石边坡或水泥边坡喷植设计厚度不小于100mmo9.6.4其它构件应符合以下要求:1网应符合以下要求:1)网的材质选用镀锌铁丝网,网孔尺寸不大于50mm342250mm,网片尺寸2000mmx10000mm,丝径不小于φ2mm,对角线长小于50mm,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2)客土喷播生态防护绿化工程铺设镀锌铁丝网应按从上到下顺序铺设并张紧,包上坡顶长度不小于5mm网片的搭接长度为横向100mm;3)网与坡面间距应不小于50mm,不大于7mm2锚钉应符合以下要求:1)锚钉规格集齐间距应符合表4的规定;2)锚钉外露长度80mm在离坡面5mm70mm处与镀锌丝网绑扎;3)排水孔间距3mm3mm,孔径不小于30mm,孔深300mm。如坡面有渗水,应增加排水孔,并安装PVC管表4锚钉规格及其间距No坡比锚钉直径(mm)布置间距(m)锚钉长度L(m)纵向L1横向L2强风化岩中风化岩弱风化岩1.00:1.5012.0015.000.800.5000:12.004.002.000.50331.00:0.752.002.001.200.80441.00:0.502.002.00.501.200.803无纺布采用的规格为30g/m2,幅宽3200mm~3500mm。9.7植被混凝土9.7.1边坡在施工前应进行人工修坡,去除碎杂的岩石土质,保证边坡表层具有足够的稳定性。9.7.2植物选择按本标准9.3.2条执行。359.7.3基材和面层客土可选用下述配方:1基层配方的种植土用量约为0.8m30.9m3,具备植物生长所需的理化性能,含砂量不大于5%,干容重不高于1.3g/cm3,PH值为5.57.5;水泥用量90kg~120kg,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熟料含碱量不大于0.6%。混凝土添加剂40kg~50kg.腐殖质用量约为0.20m3,可选用酒糟、醋糟、锯末、稻壳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合理组合;2面层配方的种植土、水泥、腐殖质的含量依次为0.8m30.9m3、65kg80kg.0.2m3,其成分参考基层配方,混凝土绿化添加剂用量为30kg~40kg,主要包括酸碱缓冲剂、着色剂、消毒剂、团粒剂等,用于调节混凝土内部性能,提高植物生长能力。种子用量为1230g,做到草灌混合,多草种、多灌种混合;3成形后的植被混凝土容重约为15KN/m3,孔隙率为30%45%,抗剪强度、硬度适中,其PH值应为7·0~9.0之间;4先锋植物的发芽率在90%之上,半年后植物覆盖率不低于95%,土壤肥力应合理;5喷植厚度的回填边坡、土夹石边坡喷植设计厚度为50mm70mm,岩石边坡或水泥边坡喷植设计厚度为100mm以上。9.7.4其他构件应符合以下要求:1锚钉(杆)采用规格为12mm22mm的螺纹钢,间距宜锚钉外露长度80mm,在离坡面50mm70mm处与镀锌丝网绑扎。锚钉长度宜为300mm500mm;坡顶、坡面较破碎及风化程度较严重处应采用大尺寸锚杆和长度,加长到800mm1000mm;2采用14#镀锌铁丝网,网孔为50mmx50mm,按从上到下顺序铺设并张紧,坡顶上基层铺设长度不小于500mm,网片的搭接尺寸为横向为100mm200mm,纵向位150mm250mm;3采用的无纺布规格为30g/m2,幅宽3200mm3500mm,符36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9.7.5排水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1为减少地表水渗入坡体内部,在边坡潜在危险断面设置截水沟、排水孔等构造,考虑汇水面积、排水路径及其排水能力等相关因素,间距为20m30m,应根据地面坡度、土质和暴雨径流情况,通过设计计算具体确定;2地下排水系统根据当地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综合考虑,可采用大口径混凝土管道、水平排水管或排水槽等方法,排水管道之间做好密封处理,防止渗漏间距为25左右,考虑坡度、土质、暴雨径流等相关因素而定9.8植生袋基本为未风化或弱风化的岩质边坡,少数碎岩或填方易滑坡和垮塌的边坡。9.8.2植物选择按本标准9.3.2条执行。9.8.3植生袋宜采用60cmx40cm由聚丙烯长丝无纺土工布制成的植生编织袋,土工布规格不小于120g/2,断裂强度不小于强度的70%。9.8.4种植土采用旱地地表土,干燥后采用粉碎机粉碎至粉细 状,种植土中适当加入草碳%和有机长效肥、全效复合肥50g/m3。9.8.5每堆砌42植生袋墙体中宜有一袋填充中粗砂以利于排水。对于坡比大于等于:.5的边坡,为保证其稳定在做好的植生袋上用米字型铁钢丝网拉紧,每拱中间用一根80cm100cm长的φ4的钢筋固定,其他部位用50cm长的φ14的钢筋固定。379.9其他形式9.9.1除前述常用生态防护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生态防护技术,例如:土工格室生态防护、栽植灌木生态防护、主动网结合植生的生态防护方法等,应符合以下要求:1土工格室生态防护是用土工格室构筑柔性边坡支挡结构,适用于坡度缓于1:0.5的整体稳定边坡,在使用时根据边坡坡率,可采用平铺式和叠砌式的布置方式。坡度缓于1:1时,采用平铺式;坡度陡于1:1缓于1:0.5时,采用叠砌式;2栽植灌木生态防护适用于稳定土质边坡,边坡坡度缓于1:0.75,边坡高度小于8m;3主动网作为一种边坡防护形式,应按照主动网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本标准为主动网施工完毕后的生态防护施工要求。对于坡度缓于1:0.75的边坡,可在主动网防护基础上进行客土喷播施工,对于坡度陡于1:0.75的边坡,宜采用爬藤植物进行生态防护。9.9.2植物选择按本标准9.3.2条执行。9.9.3土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栽植灌木是一种施工工艺简单、造价经济的有效坡面防护方法,适用于植物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2土工格室生态防护,土工格室中回填土宜采用旱地地表土,种植土干燥后运至加工处理场内,采用粉碎机粉碎至粉细土状。种植土中适当加入草碳土10%和有机长效肥、全效复合肥500g/m3(成分为N:P:K=15:15:15)后,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备用;3主动防护网防护的边坡进行的生态防护,如采用客土喷播方式,客土配比应按本标准第9.6.3条的规定执行;4如采用爬藤植物进行绿化,应在坡底设置种植槽,种植槽38掺入有机用长粉效碎机掺入有机用长粉效碎机3910施工与验收10.1一般规定10.1.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按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后实施10.1.2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界域内地下管线等资料,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0.1.3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应严格按批准的规划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明确细部构造及技术要求,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10.1.4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施工中设计变更应经过相关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更文件。10.1.5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施工前应确认施工区域内的表层土壤特性是否与地质勘探资料一致。10.1.6在实施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的开挖、填埋、碾压施工时,应进行现场事前调查、选择施工方法、编制工程计划和安全规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和《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的规定。10.1.7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如在雨季施工应做好水土保持、防洪及防风措施。10.1.8海绵型公路服务区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单位工程、分40表10.2.1透水砖接缝用砂级配筛孔尺寸(mm)52.50.630.315累计筛余量(%)5~020~075~1510透水铺装施工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的规定10.2.2透水砖铺装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1主控项目符合下列要求:1)透水砖的外观质量、强度等级透水系数、抗冻性、耐磨性、防滑性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以用同批原材料同一生产工艺生产同标记的1000m2透水砖为批不足1000m2按一批计,每批应随机抽取32块试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2)结构层的透水性应逐层验收,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500m'抽测1点;检验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规定检测。3)透水砖的铺筑形式、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核对设计图。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透水砖铺砌应平整、稳固,外观色泽均匀一致,无蜂窝、脱皮等现象,不应有污染、空鼓、掉角及断裂等外观缺陷不得有翘动现象,灌缝应饱满,缝隙一致;42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2)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3)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检查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抽检报告。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应板面平整,边角应整齐、无裂缝,不应有石子脱落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2)路面伸缩缝应垂直、直顺,缝内不应有杂物。伸缩缝在规定的深度和宽度范围应全部贯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颜色必须均匀一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透水混凝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混凝土》JC/T2558的规定;45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10.2.5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铺筑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前,应检查下承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下承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洗或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透水沥青混凝面层;2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水封层;3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黏度、气候条件、设计厚度,可按表10.2.5-1采用;表10.2.5-1透水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工序预混式直投式沥青加热温度165~175(高黏度改性沥青)集料加热温度190~200混合料出料温度170~18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下降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195或155摊铺温度≥≥初压温度≥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4透水沥青混凝土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采用拌合机械拌制。拌合厂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5透水沥青混凝宜采用与摊铺机匹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时应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应清扫干净,车厢侧板和底板应涂隔离剂并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禁止使用柴油作为隔离剂;476透水沥青混凝土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摊铺机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防粘剂,并在施工中经常将两侧板收拢;7透水沥青混凝土宜采用12t以上的钢筒式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应符合表10.2.5-2的规定,碾压过程中碾压轮应保持清洁,可对钢轮涂刷隔离剂或防粘剂,严禁涂刷柴油当采用向碾压轮喷水方式时,必须严格控制喷水量应成雾状不得漫流;表10.2.5-2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筒式压路机1.5~2.03.02.5~3.55.02.5~3.55.08透水沥青混和料面层的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上、下层的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9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与不透水沥青路面衔接处,应做好封10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的规定。10.2.6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透水沥青混凝采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标准;批号连续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一批,改性沥青每50t为一批)每批次抽检1次;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试。2)透水沥青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等材料4855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不同品种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进场检验报告。3)透水沥青混凝土生产温度应符合表10.2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查测温记录,现场检测温度表10.2.6-1透水沥青混凝土生产温度控制混合料生产温度规定值(℃)允许偏差(℃)沥青加热温度165165±5集料加热温度±5混合料出厂温度±54)透水沥青混凝土品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第4.3.2条的规定;检查数量:每日、每品种检查1次;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透水沥青混凝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2.6-2的规定。492)保温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用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3)绿色屋顶防水工程竣工后,平屋面应进行48h蓄水检验,坡屋面应进行持续3h淋水检验,防水层不应有渗漏或积水现象;检验方法: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4)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及其配套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耐根穿刺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温板铺设应紧贴基层、固定牢固、拼缝严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2)保温板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5mm;检验方法:用2m靠尺和模形塞尺检查。3)保温板接缝高差的允许偏差应为2mm;检验方法: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4)卷材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牢固不翘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卷材的搭接缝应粘结或焊接牢固,密封严密,不应扭曲、皱折或起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绿色屋顶主控项和般项的验收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规定。·4下沉式绿地10.4.1下沉式绿地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52在24h内完全下渗;9下沉式绿地的植物应尽量采用本地耐滞、耐淹、耐旱的植物,满足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属性,能够对雨水冲刷带来的污染物进行初步净化。10.4.2下沉式绿地施工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下沉式绿地施工的构造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使用的栽植土和渗滤材料不得污染水土,不得导致周边次生灾害发生;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2)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蓄水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控制在100mm~200mm;检查数量:每200m检查4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3)下沉式绿地内的溢流口顶部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高于绿地50mm15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或水准仪。4)植土及地形工程、植物材料工程、栽植工程验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分项工程检验批主控项目的相关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土壤取样送检检查。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下沉式绿地栽植的品种、规格和单位面积栽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4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2)生物滞留溢流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溢流口应高于设计液位10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3)蓄水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宜为200mm300mm,最高不超过40m并应设omm的超高;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4)砾石排水层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为25mm40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卡尺量测。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透水土工布隔离层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少于15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出场合格证、钢尺量测。2)隔离层采用砂层的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3)穿孔PVC排水管钻孔率应不小于设计要求的95%;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7否被破坏。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排水、保土措施。8)植草沟种植物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的相关规定。3植草沟溢流设施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植草沟沟渠处于低洼地带,如未设计排水措施施工时应设置排水设施或集水井;2)溢流管的排水口应按照设计要求标高位置满足设计要求。溢流口雨水算子安装宜采用立篦式。10.6.2植草沟施工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植草沟过水断面形式及尺寸应不小于设计要求,进水口拦污设施准确设置;检查数量:每200m抽查2处;检验方法:量测。2)植草沟植被成活率、植被高度应不小于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量测。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植草沟应直顺,沟底平整、无反坡,沟内无杂物,边坡坡度及纵坡符合设计要求,沟长不宜小于30m,滤水层厚度应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检查数量:每20m检查1处;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观察。2)植草沟最大流速应小于0.8m/s;检验方法:明渠流量计实测。3)植草沟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6.2的规定。59用用10.7.2调节塘施工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各项性能检验报告、进场复检报告。2)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结构混凝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50m3砌体或每3混凝或每浇筑1个台班一组试块;检验方法:检查水泥砂浆强度、混凝土强度报告。3)调节塘的各级纳水量不小于相应的设计纳水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测量报告。4)进水口、前置塘、主塘、出口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水准仪。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内应平整、无杂物、油污,管道无明显渗水、水珠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管道与井室洞口无渗漏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井盖、座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稳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2)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结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次;检验方法:检查水泥砂浆强度、混凝土强度报告3)湿塘构造形式、蓄水量、排空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设计类型每项抽检;检验方法:现场进行蓄水量、排空能力试验。误差±2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水准仪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前置塘、主塘、沼泽区池底的结构类型、尺寸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池底结构应完整、平顺;检查数量:100m'检测一点,且不少于10点;检验方法:量测。2)前置塘、主塘驳岸边坡坡度,按设计要求施工;设计未明主塘不宜大于1:6;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量测3)溢流出水口的结构型式标高,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量测。4)砌筑结构应灰浆饱满、无通缝;混凝土结构物不得有严重质量缺陷,井室无渗水、水珠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64 》CJJ826511运行维护11.0.1海绵型公路服务区管理运营阶段,应建立健全海绵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可利用在线监测网络方位记录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相关设施运行情况进而建立有效的暴雨内涝监测预警体系,为海绵型公路服务区绩效考核与评估提供依据。11.0.2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施的维护管理部门应做好雨季来临前和雨季期间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安全运行。11.0.3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施的维护管理可通过管控技术平台建设的实施,对设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设施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11.0.4海绵型公路服务区建设涉及的各项设施维护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运行管理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上岗。11.0.5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常规维护频次及时间要求应符合表11.0.5规定。11.0.6涉及盐渍土地区的场地应定期监测地面变形,判定硫酸盐的集盐程度,宜在室内地面和室外道路、广场等重要部位或温差变化大的地点进行监测,监测次数宜为秋季、冬季、春季每月2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盐渍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50942。11.0.7涉及湿陷性黄地区的场地,应根据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和地基处理后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或剩余湿陷量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和施工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表11.0.5低影响开发设施常规维护措施及频次低影响开发设施维护措施及频次备注透水铺装1.面层出现破损时进行修补或更换;2.进行局部整修找平;3.采用冲洗、负压抽吸等方法进行清理;4.检修、疏通透水能力2次/年(雨季之前和期中)。绿色屋顶1.清理溢流口垃圾与沉积物;2.排水层排水不畅时,排查原因并修复;3.屋顶出现漏水时,修复或更换防渗层;初春浇灌(浇透)1次,雨季期间除杂草1次,北方气温降至0℃前浇灌(浇透)1次;视天气情况浇灌植物下沉式绿地1.清理进水口、溢流口垃圾与沉积物;2.边坡出现坍塌时,进行加固;3.出水水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更换填填料;4.检修2次/年(雨季之前、期中),植物生长季节修剪1次/月。指狭义的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清理进水口、溢流口垃圾与沉积物;2边坡出现坍塌时,进行加固;3.出水水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更换填填料;4.检修2次/年(雨季之前、期中),植物生长季节修剪1次/植物栽种初期增加浇灌次数;清理植物残体和其他垃圾植草沟1.清理进水口、溢流口垃圾与沉积物;2.边坡出现坍塌时,进行加固;3.出水水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更换填填料;4.检修2次/年(雨季之前、期中),植物生长季节修剪1次/月。67续表11.0.5低影响开发设施维护措施及频次备注调节塘1.监测排空时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清理进水口、溢流口垃圾与沉积物;3.检修、植物残体清理3次/年(雨季之前、期中、之后),植物收割1次/年(雨季之后),前置塘清淤(雨季之前)。湿塘1.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2.前置塘/预处理池内沉积物淤积超过50%时,进行清淤;3.防误接、误用、误饮等警示标识、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及预警系统损坏或缺失时,进行修复和完善;4.护坡出现坍塌时进行加固;5.检查泵、阀门等相关设备,保证其能正常工作;6.检修、植物残体清理2次/年(雨季),植物收割1次/年(冬季之前),前置塘清淤(雨季之前)。68尔凶凶凶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70引用标准名录1《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3《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34《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7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5《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6《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8《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9《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JC/T7530《透水混凝土》JC/T255872甘肃省地方标准海绵型公路服务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DB62/T3265-2024条文说明9.2铺草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