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时空定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7页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斗争1.复辟帝制(1)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其次任临时大总统。(2)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3)1914年5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4)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同等的《中日民四条约》,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限制之下。(5)1915年10月,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2.护国斗争(1)背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抗拒。(2)过程①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②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斗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3)结果:于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复原中华民国年号。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军阀割据(1)背景:袁世凯称帝失败,不久死去,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2)派系:主要包括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3)混战:各军阀凭借手中驾驭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事实上由不同的军阀所限制。2.“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1)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驾驭实权的国务总理。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当。(2)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随后,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3.护法运动(1)缘由: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复原国会。(2)过程:1917年8月,南下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特别会议,确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因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愤而辞职。4.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活动①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②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③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一方取得成功作出了贡献。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经济发展缘由(1)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激励民间兴办实业。(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4)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及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2.经济发展表现(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果。(2)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得到快速发展。(3)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快速壮大起来。(4)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达到200多万人,成为不行忽视的社会力气。3.社会生活新气象(1)条件:共和政体成立的促进,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各方面除旧布新。(2)政策引导:宣布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清朝官场的称呼。(3)相识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相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俗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背景: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缘由的苦痛反思,相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旧黑暗,根本缘由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2.起先: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起先的。3.阵地:北京高校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共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4.主见(1)拥护“德先生”,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赛先生”,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国粹和旧文学。(2)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见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白话文渐渐普及开来。5.影响(1)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2)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3)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拓]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政体:形式上是共和政体,实质上是军阀独裁。国体: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专政。►[拓]北洋军阀统治►[拓]主要军阀割据形势表派系代表人物限制区域扶植军阀的帝国主义国家直系冯国墇、曹锟江苏、江西、湖北英国美国皖系段祺瑞安徽、浙江、山东、福建日本奉系张作霖黑龙江、吉林、辽宁日本滇系唐继尧云南、贵州英国美国桂系陆荣廷广东、广西英国美国►[释]从“快、短、偏、弱”四个方面识记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的特点►[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并非全部的列强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比如,日本和美国都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所以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是欧洲列强。►[拓]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1)从鸦片斗争到甲午斗争,地主阶级学“器物”。(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3)1915年至1919年民主主义者学“思想文化”。(4)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学“马克思主义”。►[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确定否定看法,虽适应了反封建斗争的须要,但它也有确定消极性,如违反了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的史学原则。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9页探究主题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料一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须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高校),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化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接连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的确起到移风易俗作用。——摘编自《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史料二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安排》探究点一:据史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提示:兴办实业;重视教化,兴办学堂;重视社会公益事业。探究点二:据史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动身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提示:动身点: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思潮:实业救国。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概念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就是由中国人自己投资兴建的运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1926年)民族工业快速萧条的缘由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启示(1)帝国主义的压迫是制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因素。(2)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3)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4)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实业救国的道路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探究主题二新文化运动史料一本志同人原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史料二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1919年《自觉的女子》史料三“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当采纳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当采纳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似乎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陈独秀探究点一:据史料一、史料二,新文化运动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更?这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变更:学习西方由器物、制度层面深化到思想文化层面。作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人们解放思想;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探究点二:据史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对待东西方文化具有怎样的倾向。提示: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确定否定和确定的看法。1.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1)进步性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打算。④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学问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挽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动革命的思想武器。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旺盛。(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看法存在着确定否定或确定确定的片面性。2.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政治的三次结合(1)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接受并实行。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2)康有为为达到宣扬变法思想、推动统治者变法的目的,利用孔子在中国的广泛影响,写成《孔子改制考》一书,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见变革的先师。(3)袁世凯为复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激进派为冲破封建思想束缚,实行民主政治,对儒家正统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0页河北盐山县“男女平权之说倡,而婚配自择”,内蒙古“其结婚之始,亦有经过恋爱之过程者,俟彼此相许,始告父母,或倩冰人而聘订”。山西忻县,读书人的婚嫁“不完全由父母主持,一般先征得子女同意”。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太平天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解析:太平天国有一些移风易俗的措施,但统治范围没有涉及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解除A项;洋务运动对社会风俗的冲击较小,解除B项;戊戌变法中很多措施并没有来得及实施,解除C项;中华民国成立后,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所以出现材料中婚俗的重大变迁,故选D项。答案:D1.有关中华民国分期问题[史]中华民国简称“民国”,是1912年至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中华民国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至3月)。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南京组建临时政府,它是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的政权。(2)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至1928年)。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组建了第一个北洋军阀政府,其后,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相继任北洋政府总统。它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地主和买办阶级的联合专政。(3)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年至1949年)。1927年4月国民党新军阀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它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发展买办的封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识](1)时空观念:历史现象的时空定位依据。(2)唯物史观:不同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地位变迁之间的关联均可找到命题点。2.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史]《新青年》的创办者,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识]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潮的接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提倡者、推动者,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3.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的影响[史]①学术上:中国传统学术的基本框架“经、史、子、集”完全被打破,很多传统的学术受到西学的冲击,有的渐渐没落,有的汲取西方学术而加以改进,到民国时期,整个西方式的学术体系架构大致成型。②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很多成分,被以西方的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部分诸子百家思想重新获得重视,而儒家思想及一些民间的风俗信仰,则受到剧烈的批判。③政治上:议会制、民主制度、新的国家概念、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对于晚清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④社会上:晚清西方商战思想的传入,提高了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促进了传统社会秩序的瓦解。西方个人主义及社会主义等思想的传入,使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族、地域为中心的社会基层组织渐渐瓦解。⑤经济上:新的经济思想的传入,促进一批学问分子投入实业,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⑥日常生活上:新的西方科技事物如电、自来水、电影、广播等渐渐变更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包括一些被视为迷信的民间信仰、缠足风俗、传统的婚姻习俗等渐渐被废除。[识](1)史料实证: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2)时空观念:多指明末清初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欧美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3)唯物史观: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看法由最初的排拒到接受甚至要“全盘西化”的过程,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4)家国情怀:学习西方的主题是争取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凸显爱国主义精神。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1页[随堂训练]题组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经济与文化1.1912—1919年时值北洋军阀统治中国。这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是()A.起先产生 B.快速发展C.日益萎缩 D.陷入绝境解析:民族资本主义起先产生是19世纪六七十年头;初步发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快速发展是1912—1919年;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抗日斗争时期日益萎缩;解放斗争时期陷入绝境,故选B项。答案:B2.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需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A.《民报》 B.《申报》C.《新青年》 D.《每周评论》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仔细思索,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需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C3.1922—1926年,江苏省有5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7家;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家倒闭,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30家减至十几家。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缘由是()A.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B.北伐斗争兴起,政治局势动荡担忧C.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D.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解析:据材料中“1922—1926年”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北伐斗争发生于1926年,官僚资本主义出现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存在的问题,不是造成材料中局面的主要缘由。答案:A4.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提倡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 B.严复C.孙中山 D.陈独秀解析: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首先提倡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答案:D题组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5.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绽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C.国民政治参与热忱高涨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解析:袁世凯统治时期,内阁更迭频繁,说明民国初年政局不稳定,侧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故A项正确;各派为争夺内阁而斗争,不能等同于立宪与共和的斗争,故B项错误;各派争夺内阁的斗争与一般国民无关,故C项错误;各派为争夺内阁而斗争,说明内阁这种民主形式仍旧存在,故D项错误。答案:A6.1915年12月15日,袁世凯的册封令上写道:“光复华夏,肇始武昌……全部辛亥首义立功人员,勋业宏大……照约法第廿七条特沛荣施,以昭勋烈。黎元洪着册封武义亲王。”结果,黎元洪坚辞不受,并请辞一切官职,愿回原籍养息 。黎元洪此举的主要缘由是()A.忌惮袁世凯阴险狡诈多变B.不敢独居武昌首义之功C.深知民主共和乃大势所趋D.担忧约法不具法律效力解析:袁世凯称帝后,册封黎元洪,黎元洪坚辞不受,主要缘由是黎元洪反对复辟帝制,相识到民主共和是大势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