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规范 第4部分:远程会诊中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规范 第4部分:远程会诊中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规范 第4部分:远程会诊中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规范 第4部分:远程会诊中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规范 第4部分:远程会诊中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32(本草案完成时间:2024年)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IDB32/TXXXX—202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人力资源配置 6设施设备要求 7信息化建设 8运行管理 DB32/TXXXX—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2/TXXX《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规范》第4部分。DB32/TXXX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集中审方中心;--第2部分:区域影像中心;--第3部分:智慧急救中心;--第4部分:远程会诊中心;--第5部分:网络心电中心;--第6部分:健康随访中心;--第7部分:临床检验中心;--第8部分:消毒供应中心;--第9部分:互联网医院中心。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台市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泰兴市人民医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桂宏、秦惊宇、常平安、景抗震、尤兵、沈君华、肖厚炜、徐康、陈康DB32/TXXXX—2024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作为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抓手,普遍面临着多层级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就医信息化程度滞后等问题。本文件为提升江苏省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规范,推动县域内各医疗机构成为一个价值同向的共同体的目标而制定。DB32/TXXX《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规范》分为以下9个部分:--第1部分:集中审方中心;--第2部分:区域影像中心;--第3部分:智慧急救中心;--第4部分:远程会诊中心;--第5部分:网络心电中心;--第6部分:健康随访中心;--第7部分:临床检验中心;--第8部分:消毒供应中心;--第9部分:互联网医院中心。DB32/TXXX的制定是通过建设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依托于“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信息系统,能够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县级(区域)医疗服务的协同性和一体化水平,以更好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患者就医体验。4DB32/TXXXX—2024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建设规范第4部分:远程会诊中心1.2本标准旨在规范远程会诊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便患者就医,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1.3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的远程会诊中心,包括但不限于委属委管医院、省属医院、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2)DB34/T2800《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会诊会诊是指处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3.2远程会诊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是指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和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医学诊断、治疗建议和专家意见的地点。这些中心通常由专业医疗团队管理,包括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远程会诊中心的目标是通过远程技术解决医疗服务的地理和时间限制,让患者能够获取到全球范围内的医疗专家的意见和建议。3.3会诊内容包括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学诊断、心电诊断、中医辨证诊治、精神卫生、超声诊断、内镜诊断等远程诊断,及治疗方案、手术方案等治疗建议、疾病预后等相关内容。3.4会诊分类5DB32/TXXXX—20243.4.1会诊形式(1)普通会诊:即受邀方收到会诊申请2小时内,由邀请方和受邀方共同确定会诊专家和会诊时间,24小时内完成会诊服务。(2)急会诊:即受邀方收到会诊申请半小时内,完成专家确定和预约,并在2小时内完成会诊服务,根据临床需要另外约定除外。(时间是根据核心制度要求)3.4.2会诊人员资质的确定(1)远程会诊医师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其会诊、咨询内容与本人执业范围、专业技术相一致,至少独立开展临床工作3年以上。(2)普通会诊:邀请方联系受邀方医务管理部门,医务管理部门联系科室主任派出副高(含)以上人员进行远程会诊。如果邀请方有指定会诊医生要求,受邀方联系指定医生,如条件不允许,则做好和邀请方的解释工作。(3)急会诊:邀请方联系受邀方医务管理部门,医务管理部门联系科主任派出副主任医师(含)以上人员进行会诊。如果邀请方有指定会诊医生要求,受邀方联系指定医生,如条件不允许,则做好和邀请方的解释工作。4基本要求4.1参加远程医疗会诊医师必须是取得执业证书,并在本院办理医师注册、变更或多机构备案的临床、医技科室的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者(或科室主任)。4.2远程医疗由医务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可设医疗远程会诊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接收远程会诊的申请,协调邀请方、会诊(培训)专家、信息科等确定并通知远程会诊(培训)时间。4.3信息科提供远程医疗会诊技术支持平台,确保接收和发出的信息快捷、准确,会诊前提前完成与远程会诊医院的对接调试。为保证会诊流程畅通,需工程师协助至会诊结束。4.4信息科提供远程医疗会诊技术支持平台,确保接收和发出的信息快捷、准确,会诊前提前完成与远程会诊医院的对接调试。为保证会诊流程畅通,需工程师协助至会诊结束。4.5申请会诊对象限于疑难危重病例及少见病例,并且已经经过科内或全院会诊,仍然不能明确诊断或治疗效果不佳者。4.6远程医疗会诊只作为临床诊疗活动的辅助手段,对患者诊断、治疗的决定权仍属于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若出现医疗纠纷由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负责协调解决。5人力资源配置5.1中心设置负责人1名,由医务处(医务科)副主任兼任,具体办公人员1-2名,可由医务处(医务科)人员及信息科人员担任。6DB32/TXXXX—20245.2中心负责人负责制定工作制度、流程、绩效、考核措施,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协助负责人管理和质控。6设施设备要求6.1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应当满足图像、声音、文字以及诊疗所需其他医疗信息的安全、实时传输,图像清晰,数据准确,符合《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满足临床诊疗要求。远程中心会诊平台包括病历数据平台和视讯系统两部分,病历数据平台可以与不同的视讯系统配合使用,视讯系统可以兼容多种终端和通讯方式。一般采用音视频交互式远程会诊,同时兼容多学科会诊和多层级会诊。6.2重要设备和网络应当有不间断电源。6.3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应当至少有2家网络供应商提供的网络,保障远程医疗服务信息传输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建设远程医疗专网。6.4设备维护:定期对远程会诊设备进行性能验证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满足会诊需求。7信息化建设7.1视频监护对隔离区病患,系统可以无缝对接各类医疗设备,远程在线即可调阅病患体征数据;同时通过高清双向实时互动视频与病患建立联系,随时了解掌握病患心理状态及日常需求。7.2远程会诊针对病患(尤其是重症、危重患者通过系统可以连线院内外医护专家,组织多方会诊,争分夺秒提出治疗方案,对症下药;与此同时,可以分级会诊,对医护力量薄弱区域,实施远程会诊指导,应救尽救,不落下一个病患。7.3视频查房通常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定时到病床查看病患身体状况,但是如果发生疫情,医护人员就可以利用远程实时会诊系统,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通过终端设备(显示屏幕)远程照看病人,甚至可以一人同时照看多位病人,节省医护物资、医护力量。7.4远程探视面对危急重症患者、重点监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远程视频会面(诸如上级单位人员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慰问病患等场景在不影响病患救治的同时,尽可能缓解重症病人心理负担、压力,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7DB32/TXXXX—20247.5远程教育支持实时交互和课件点播两种培训模式。实时交互培训应能保证授课专家音视频与课件播放同步;支持培训参与方实时交互;支持对培训过程的录像,并保存为通用文件格式存储在远程会诊中心,并支持进行流媒体课件的制作、整理、归类。支持远程手术观摩、远程护理示教及远程教学查房。7.6远程数字资源共享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共享医学图书情报资源,为其查阅医学文献提供便利,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支持上级医院把具有典型意义的病历、案例分析、手术录像等资料共享给下级医院,供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参考、学习。7.7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支持上级医院出院病人信息自动下转至病人所属基层医疗机构,由基层对病人进行随访与院后管理,引导病人当地复查复诊。支持基层医院完成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转院申请等操作;支持上级医院完成相关申请受理及信息反馈。7.8电子身份认证接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对单位和个人进行跨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认证,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7.9短信平台支持站内短消息通知和手机短信通知,系统内部用户可通过站内短消息功能发送一对一或一对多通知,亦可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手动或自动进行事务处理通知,便于及时有效处理会诊申请,实现会诊时间提醒等。7.10费用结算远程医疗会诊收费标准将按照省、市规定的价格、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8运行管理8.1按照国家发布或认可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有关要求,建立并实施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8.2积极参与省级以上远程医疗服务质控中心组织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相关工作,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质控中心的业务指导与监管。8.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督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对本机构远程医疗服务行为进行定期巡视。8DB32/TXXXX—20248.4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做好远程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8.5受邀方参与远程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应当具有应急处理能力。8.6提供医学检查检验等服务的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应当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