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5 运输作用(2)(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5 运输作用(2)(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5 运输作用(2)(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5 运输作用(2)(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5 运输作用(2)(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页(共11页)年级七年级册上科目生物编写审核课题第五章第五节《运输作用》课时第1课时时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植物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及运输方向,说出茎中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运输方向;(2)在实验设计中发展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分析与讨论中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茎对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实验,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在以讨论为主的学习过程中,穿插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及讲授等教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树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茎的运输作用,使学生懂得保护树皮的重要意义,并使之产生爱护树木、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二、教学分析本节课是“运输作用”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在“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方案的设计中,通过自主选材、合作设计方案,拓宽了探究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尽情展现其新思路、新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创造性人才。通过对“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现象和枝瘤的形成过程的观察,意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研究和评价,加强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迁移思维,学以致用,在掌握茎的运输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树木被伤害和破坏的现象,意在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卫家园的深切感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学情分析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并对生物学科有强烈的求知欲,本学期学过有关“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导管和筛管的输导作用、根吸收水分、植物体的构成”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前提和铺垫,学生可以用已有知识通过分析、再通过课前学习教师自制的微课、讨论来完成此课。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及结构基础;有机物的运输及结构基础难点:探究并观察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观察导管和筛管五、教学资源教师制作微课视频资料、学生课前进行角色扮演排练、师生自制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ppt课件、实验材料的准备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学习和模型制作制作微课,借助q群,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布置完成模型通过Q群下载资料进行学习,并制作模型借助微课进行了第一阶段“信息传递”的学习,为第二阶段“吸收内化”作好了铺垫。引入新课组织学生展示《茎的罢工》小品,从这个角色扮演中我们可以看出叶和根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那么茎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表演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检测课前布置模型制作情况)活动一: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型的展示设问:你们制作的模型能否正确体现木本植物茎的各个结构?引导学生互相评比1.课前小组分工合作,用粘土构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型。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作品。2.学生观看模型展示并思考问题3.完成预学案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会分工共同合作交流,口头表述能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检测课前微课的学习)活动二:探究茎的输导功能[实验法]:提出问题: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分运输的?作出假设:1、茎的全部结构都参与运输。2、茎的外侧树皮参与运输。3、茎的内部结构参与运输。请每个小组花一分钟的时间确定本小组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对照实验听取学生汇报的时候适时给予指点强调实验应放在温暖且阳光充足的地方展示课前已按照教材做法准备好的实验,学生提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观察。学生动手切开茎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引导学生观察切面的颜色变化完成预学案合作探究二:1、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相同吗?2、从茎的横切面上看,染成红色的是茎的哪一部分?3、茎内部结构被染成红色说明什么问题?4、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总结:茎中被染成红色部分是输送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木质部,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方向是自下而上。1.课前进行微课学习2.学生完成预学案预习导学3.学生完善实验步骤4.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5.学生动手切开茎6.完成预学案7.学生讨论并交流让学生提前通过老师提供的微课,能够根据课本提示设计实验。锻炼学生根据课本提示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总结、合作交流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有机物的运输1.出示马铃薯的图,动手试一试设问:我们食用的马铃薯是它的什么器官?马铃薯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什么?埋入地下的根从何处获得有机物?2.出示橡胶树收集橡胶的图片设问:你能发现橡胶是从哪里流淌出来的吗?3.多媒体出示枝瘤的图片,分析其形成原因,完成预学案合作探究三描述切囗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化。试解释切囗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总结: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中的韧皮部运输的,运输方向是自上而下。1.可能是茎将叶的淀粉运输来的。2.可能是从树皮流淌出来的3.完成预学案4.学生讨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总结、合作交流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导管和筛管探究主题四:导管和筛管(检测微课学习)1.出示导管、筛管的图片,学生结合所学的微课,讨论:导管和筛管的形状、细胞有什么特点?完成预学案合作探究四1.课前进行微课学习2.学生回答问题展开讨论3.完成预学案4.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微课学习所掌握的程度,培养学生利用教材资源学习的能力。课堂小结请大家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发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以致用插花时,我们将茎剪断后要立刻插入水中,这是为什么?课后尝试制作七彩玫瑰3、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4、果农为了增产常将结果的枝条剥去一圈树皮,称为环剥,这是为什么?5、情感升华:树木被破坏的情景学生分析学以致用小试身手选择题学生开火车学以致用七、板书设计第五节:运输作用茎的结构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木质部通道:导管方向:自下向上有机物的运输部位:韧皮部通道:筛管方向:自上而下导管和筛管所在部位运输物质运输方向组成细胞导管木质部水、无机盐自下向上死细胞筛管韧皮部有机物自上而下活细胞八、教学后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及现在的生本教育理念,是本节教学设计的主旨思路,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4个探究主题逐步建立起有关植物运输作用的重要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历一系列的活动,如课前小组学习微课后进行茎的结构的建模、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报告,预测实验结果,动手进行茎的解剖,各小组进行阐述、点评,在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的相互交流中完成“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后,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探究的技能,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学习有机物运输的相关知识的同时,教师则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分析枝瘤的形成,构建知识体系。另外,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插花”、“七彩玫瑰”“果树增产”、“破坏树木”等现象,学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