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茀星将出,彗星何惧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节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材料二: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①者。故对曰:“踊贵屦贱。”景公为是省于刑。及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节选自《左传·昭公三年》)材料三: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注】①踊:受刖刑的人所穿的一种特制鞋子。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君子A不犯B非礼C小人D不犯E不祥F古之制也G吾敢H违诸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坐”与现代“坐”的姿势不同,多指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压于脚后跟。B.“分野”,指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古人认为天象可以预兆吉凶。C.“祝”指祷告,与《促织》中“望空代祝”的“祝”意思不同。D.“寿”指保存性命,与《鸿门宴》中“若入前为寿”的“寿”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景公担心彗星出现齐国将有灾祸,害怕齐国落入他人之手,期待用祈禳消除灾祸,对此晏子认为,薄赋慎刑比祈禳神明更能解决问题。B.晏子的住所靠近市场,狭小又喧闹多尘,齐景公想为晏子更换住所,但晏子表示这里是君王的先臣所居之处,靠近市场反而有许多便利。C.齐景公趁晏子出使晋国时重造了他的住宅,晏子拜谢后拆毁新房,全部恢复原貌,这是因为与住新宅的快乐相比,晏子更看重旧邻之谊。D.晏子在不同场合对齐景公用刑繁苛的问题进行了劝谏,景公因此意识到滥用刑罚会对百姓造成伤害,于是听取晏子的意见而减少了刑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2)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14.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为人处世始终秉持崇俭品格。请简要概括其“崇俭”的具体表现。【答案】10.CFG11.C12.C13.(1)您筑高台凿深池,征收赋税好像唯恐得到的少,施加刑罚唯恐不能用尽酷刑。(2)我能够穿暖吃饱,(还有)破车劣马来供自己使用,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14.①劝谏景公戒除奢侈;②拒绝重修住宅;③乘破车驾劣马以为甘。【解析】【导语】这三则材料展示了晏子的智慧与品格。材料一中,他巧妙地规劝齐景公,指出治理国家应从民生出发,而非迷信天象。材料二显示了晏子的谦逊,他以“邻里为重”的理由拒绝齐景公改善住所的提议,强调与人和谐相处。材料三则通过晏子的言行体现其低调生活,他知足常乐,重视基本温饱与简朴的生活方式。晏子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其道德修养和崇俭品格,令人敬佩。【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君子不做那些不遵礼法的事,小人们不做那些不吉利的事,这是古人的遗训。我敢违背它吗?“君子不犯非礼”与“小人不犯不祥”结构一致,内容相关,构成对仗,应在“礼”后C处和“祥”后F处断;“古之制也”为判断句,主谓结构完整,应在“也”后G处断。故选CF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C.错误。意思相同,两者均是“祷告”的意思。句意:如果祷告可以使神明降临。/(巫婆在旁边)望着天空替人祷告。D.正确。保存性命/祝酒。句意: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性命。/你进去上前祝酒。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这是因为与住新宅的快乐相比,晏子更看重旧邻之谊”错,综合三则材料可知,晏子主张节俭,是不想因为自己奢侈享受而劳民伤财,助长国君奢靡之风。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高台深池”,名词作动词,筑高台凿深池;“赋敛”,征收赋税;“胜”,尽。(2)“暖衣饱食”,名词作动词,穿暖吃饱;“弊”,破;“足”,足够。【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可知,劝谏景公戒除奢侈;由“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及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卒复其旧宅”可知,拒绝重修住宅;由“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可知,乘破车驾劣马以为甘。参考译文:材料一:三十二年(前516),天空出现慧星。景公坐在柏寝台上叹息说:“堂皇的亭台,终归于谁手呢?”群臣忧然泪下,晏子反而笑起来,景公很恼怒。晏子说:“我笑群臣过于谄谀了。”景公说:“慧星出现在东北天空,正是对着齐国的地域位置,寡人为此而担忧。”晏子说:“您筑高台凿深池,多收租税唯恐得的少,滥施刑罚唯恐不严苛,最凶的茀星将出现,您怕什么慧星呢?”景公说:“可以用祭祷禳除慧星吗?”晏子说:“如果祝祷可以使神明降临,那么祈禳也可以使它离去。但百姓愁苦怨恨的成千上万,而您让一个人去祈禳,怎么能胜过众口怨声呢?”当时景公好大造宫室,多养狗马,奢侈无度,税重刑酷,所以晏子借机谏止齐景公。(节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材料二:起初,齐景公想更换晏子的住宅,说:“您的住宅靠近市场,低湿狭窄,喧闹多尘,不适合居住,请替您换一所明亮高爽的房子。”晏子辞谢说:“君主的先臣我的祖父辈就住在这里,臣不足以继承先臣的业绩,这对臣已经过分了。况且小人靠近市场,早晚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是小人的利益。哪敢麻烦邻里迁居为我建房?”景公笑着说:“您靠近市场,了解物品的贵贱吗?”晏子回答说:“既然以它为利,岂敢不知道呢?”景公说:“什么贵?什么贱?”当时齐景公刑名繁多苛严,(尤其是刖刑),集市上有卖假脚的。所以回答说:“假脚贵,鞋子便宜。”齐景公为这件事减少了用刑。晏子出使晋国,齐景公扩建了他(晏子)的居宅,当晏子返回的时候,(新宅)已经建成。晏子拜谢了齐景公(的好意),随即拆除新建的房子,重建了邻里的房子,恢复原来规制,将邻人迁回原处。对这些人说:“谚语说:‘不要选择住宅,只是要选择邻居。’你们都先选择邻居吧。如果违背了占卜的结果就不会吉祥。君子不做那些不遵礼法的事,小人们不做那些不吉利的事,这是古人的遗训。我敢违背它吗?”最终恢复他的旧居,齐景公不允许,晏婴又通过陈桓子向齐景公请求,齐景公最终允许了。(节选自《左传·昭公三年》)材料三:晏子入朝的时候,每每乘坐破旧的车子,用劣马拉车。齐景公见了说:“哎呀!先生的俸禄太少了吗?为什么乘坐这么破旧不堪的车子呢?”晏子回答说:“倚仗国君的恩赐,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性命,还能周济国内的游士,使他们得以生存。国家给我的俸禄很多啊,我能够穿暖吃饱、还有车马可以自己用,我已经很满足了。”(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陕西省宝鸡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一)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武王:“善哉!”(节选自《六韬·论将》,有删改)材料二:王铭,字子敬,和州人。初隶元帅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拔其水寨。自是数有功。与吴军战太湖,流矢中臂,引佩刀出其镞,复战。通海劳之。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突敌阵。敌兵攒槊刺铭,伤颊。铭三出三入,所杀伤过当。赐文绮银碗,选充宿卫。从取江州,战康郎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寨,擢管军百户。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善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累官至长淮卫指挥佥事,移守温州。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帝报可。于是缮城浚源,悉倍于旧,加筑外垣,起海神山属郭公山,首尾二千余丈,宏敞壮丽,屹然东浙巨镇。帝甚嘉之,予世袭。尝请告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送迎。长吏皆相顾叹曰:“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节选自《明史·王铭传》,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兵出逾A境B期C不十D日E不有亡F国G必有H破军杀将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指条目,与《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中的“目”意思不同。B.拔,指攻克,与成语“拔苗助长”中的“拔”意思不同。C.劳,指慰劳,与《孔雀东南飞并序》“念母劳家里”中的“劳”意思相同。D.告,指休假,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中的“告”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公认为选择将帅至关重要,关系着战争胜负和国家存亡,要考虑“五材十过”等方面,武王同意他的说法。B.王铭追随元帅俞通海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时,从作战开始就率领敢死队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多次立有战功。C.王铭曾独自突入敌阵,即使被敌兵操槊刺伤脸部,仍能三进三出敌阵,杀敌颇多,因此获得赏赐且被选为皇帝的警卫。D.王铭随军作战,攻取了江州,在康郎山和泾江口一带作战时,又攻克了英山的各个营寨,凭借功劳被擢升为管军百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2)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14.从材料二中王铭移守温州后的经历来看,他符合材料一中太公“五材”的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EG11.C12.B13.(1)将帅,是国家的辅佐大臣,是先王重视的对象,所以任命将帅,不能不认真审察。(2)我们这些人为天子治理百姓,百姓看到我们去来十分冷漠,和王指挥相比我们很惭愧。14.符合智、仁、忠的标准:①明于审势,做事因备,这是智;②士女送迎,足见爱民,这是仁;③为国谋划,思壮国威,这是忠。【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军队出征越过境,为期不到十天,如果不是灭掉敌国,就必定是己方军队战败,将领被杀。“境”是“逾”的宾语,“逾境”语意完整,其后停顿,故B处断开;“不十日”作“期”补语,结构完整,其后停顿,故E处断开;“不有……”“必有……”结构一致,各自意思独立,故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具体条目/眼睛。句意:能给我具体讲讲吗?/忽然回首纵目远望。B.正确。攻克/拔起。句意:攻克了敌人的水寨。/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C.错误。意思不同。慰劳/辛劳,操劳。句意:俞通海慰劳了他。/还记挂着阿母孤身操劳在家里。D.正确。休假/祭告。句意:王铭曾请求告假暂时回到和州。/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到太庙祭告。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从作战开始就率领敢死队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错误。根据原文“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应该是先“被选拔充当奇兵”,然后“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者……也”,判断句;“所重”,名词短语,重视的(人);“置”,任免。(2)“吾属”,我们这些人;“牧”,治理;“愧”,感到惭愧。【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首先明确“五材”的标准,再结合其执政表现,进而分析他符合了哪些标准,注意语言要凝练。先从材料一中,确定“五材”的标准:“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再从材料二中找到“王铭移守温州的经历”,并一一对应“五材”的标准:从王铭上书的内容看,“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分析了温州的战略位置,备战方面的劣势,而且对形势很有预见性,这符合“智”的标准。而这全出自他为国的一片赤诚,“不足壮国威”“捍御无所”,这符合保卫国家的“忠”。“请告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送迎”,“士女”指男男女女,泛指百姓,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受百姓爱戴,必然执政爱民,符合“仁”的标准。参考译文:材料一:武王问太公说:“怎样评论将帅的优劣得失呢?”太公回答说:“作为将领,有‘五材’,有‘十过’。”武王又问:“能再具体给我讲讲吗?”太公说:“所说的五材,指勇、智、仁、信、忠五种美德。勇敢就不可侵犯,智慧就不会淆乱,仁慈就爱护他人,诚信就不会欺骗人,忠诚就没有二心。所说的十过,指有的虽然勇敢但却轻易去送死,有的性情急躁而心中急于立功,有的秉性贪婪喜好贪图小利,有的性情仁慈而不忍心伤害他人,有的虽然机智但胆小怯懦,有的虽然诚信但喜欢轻信别人,有的本性廉洁但不爱护他人,有的虽然有才智而反应迟缓,有的虽然性格刚强但十分自负(刚愎自用),有的天性懦弱喜欢依赖他人。所以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着生死存亡,战争的胜败全在将帅手中。将帅,是国家的辅佐大臣,先王一贯重视将帅的任免,所以任命将帅,不能不认真审察。因此说,大凡战争,不能两方面都获胜,也不可能两方都失败。军队出征越过境,为期不到十天,如果不是灭掉敌国,就必定是己方军队战败,将领被杀。”武王道:“说得很好。”(节选自《六韬·论将》,有删改)材料二:王铭,字子敬,和州人。最初隶属元帅俞通海部下,随军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因为王铭勇猛,被选拔充当奇兵。从作战一开始,他就率敢死队大喊着突击敌人,攻克了敌人的水寨,从此多次有战功。在太湖和吴军交战,被飞过来的箭射中右臂,拔出佩刀割出箭镞,又投入战斗。俞通海慰劳了他。龙湾之战,追赶敌人北到采石,王铭独自冲入敌阵。敌兵拿槊刺他,伤了他的脸。王铭三进三出,杀敌伤敌人数超过自己军队人数。赐给文绮银碗,被选拔充当宿卫。随军攻取江州,激战康郎山和泾江口,又攻克英山各寨,被提升为管军百户。洪武四年,考察百户中各善用枪的人,大抵没人能与王铭抗衡。积功升官到长淮卫指挥佥事,调任守卫温州。上奏说:“臣所管辖的地方,对外控制海盗(倭寇),城池楼橹因陋就简,不仅不能壮国威,如突遇大风潮水的变故,便没有办法抵御,势必要进行改造。”太祖批复照准。于是修缮城池和疏浚壕沟,全都比过去规格增加一倍。加筑外墙,从海神山开始连接郭公山,头尾长二千多丈,宏伟宽敞壮丽,屹立东浙巨镇之中。太祖十分赞赏,给予世袭。王铭曾请求告假暂时回到和州。温州的百姓阻挡道路迎送。长官都相视叹息道:“我们这些人为天子治理百姓,百姓看到我们去来十分冷漠,和王指挥相比我们很惭愧。”(节选自《明史·王铭传》,有删改)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季昌到官,城邑残毁,户口雕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二年冬十月,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欲奏为判官。乃曰:“震素不慕荣宦,明公不以震为愚,必欲使之参谋议,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何必在慕府。”乾化二年,高季昌潜有据荆南之志,乃奏筑江陵外郭,增广之。乾化三年,高季昌造战舰五百艘,为攻守之具,朝廷浸不能制。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闻帝灭梁,避唐庙讳,更名季兴,欲自入朝。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梁震荐前陵州判官贵平孙光宪于季兴,使掌书记。季兴大治战舰,欲攻楚。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二年春,高季兴既得三州请朝廷不除刺史自以子弟为之不许。及夔州刺史潘炕罢官,季兴辄遣兵突入州城,杀戍兵而据之。帝怒,以刘训为南面招讨使,将步骑四万讨之。高季兴求救于吴,吴人遣水军援之。三年春,楚王殷如岳州,遣六军使袁诠击荆南,高季兴以水军逆战,季兴大败,请和。冬十二月,高季兴寝疾,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丙辰,季兴卒。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曰:“唐近而吴远,舍近臣远,非计也。”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帝许之。四年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兄事之。梁震曰:“先王待我如布衣交,以嗣王属我。今嗣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不复事人矣。”遂固请退居。从诲不能留,乃为之筑室于土洲,从诲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自是悉以政事属孙光宪。(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材料二后唐庄宗过河,荆渚高季昌谓其门客梁震曰:“某事梁祖,仅获自免。龙德①已来,止求安活。我今入觐,亦要尝之。彼②若经营四方,必不縻我。若移入他镇,可为子孙之福。此行决矣。”既自阙回,谓震曰:“新主百战,方得河南。对勋臣夸手抄《春秋》。又竖指云:‘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情何以堪?吾高枕无忧。”乃筑西面罗城,拒敌之具。不三年,庄宗不守。英雄之料,顷刻不差,宜乎贻③厥④子孙。(节选自《北梦琐言》)【注释】①龙德:后梁末帝年号。②彼:与后文的“新主”,都指后唐庄宗李存勖。③贻:留传,遣留。④厥:他,他的。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高季兴A既得B三州C请D朝廷E不除F刺史G自H以I子J弟K为之L不许。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中的“白衣”,与《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所用手法相同。B.“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中的“因”,与《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中的“因”意思不同。C.“以嗣王属我”中的“属”,与《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不同。D.“遂固请退居”中的“遂”,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遂而鸡豚”的“遂”字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梁覆灭后,高季昌改名季兴,想亲自入朝觐见后唐君主,没有得到允许,于是大量制造战舰,想攻打楚国,最后被孙光宪劝阻。B.夔州刺史潘炕罢官,高季兴领军突击,杀死守兵并占领了夔州城。第二年楚王派袁诠率军攻打荆南,高季兴派水军迎战,被击败。C.高季兴之子高从诲承袭爵位,认为唐近而吴远,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远的国家,不是长远之计,于是向后唐请罪,获得正式任命。D.高从诲把梁震当兄长对待,而梁震因年事已高且高从诲没有荒废先王遗业,请求退居,高从诲留不住他,每年给予他丰厚的赏赐。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3分)(2)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情何以堪?(4分)14.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高季昌身上足以借鉴的成就之道。(3分)10.CGL【解析】“高季兴既得三州”句子结构完整,“三州”后即C处应断开;“朝廷”既是“请”的宾语,又是“不除刺史”的主语,整个句子承前省略主语“高季兴”,应在“刺史”后即G处断开;“不许”的主语应为“朝廷”,应在“不许”前即L处断开。11.A【解析】A项,“白衣”是借代手法,指平民百姓;“藩篱”是借喻手法,本体为边境。两者手法不同。B项,两个“因”的意思分别是:通过;趁机。C项,两个“属”的意思分别是:托付;写作。D项,两个“遂”的意思分别是:于是;喂养。12.A【解析】A项,“没有得到允许”在材料一中没有体现,从材料二看,高季兴入朝得到了庄宗的许可。13.(1)荆南遭受战乱以来,依赖您使士兵和百姓休养生息,才有了生机。(2)那么就是说功劳在他一个人身上,哪还有辅佐大臣的关系?而且外出游玩打猎十天不回来,朝廷内外人们的心情怎么受得了?【解析】(1)赖:依赖。休息:使……休养生息。生意:生机。(2)何有:有什么。旬:十天。中外:朝廷内外。14.①安抚百姓,恢复生产;②礼贤下土,善于纳谏;③有识人之智、谋略深远。【解析】由材料一第1段中的“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可知,高季昌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由材料一第3段中的“光宪谏曰:‘·······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可知,高季昌礼贤下士,善于纳谏。由材料一第1段中的“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欲奏为判官”与材料二中的“既自阙回,谓震曰:‘新主百战,方得河南。对勋臣夸手抄《春秋》……’吾高枕无忧……不三年,庄宗不守”可知,高季昌有识人之智,谋略深远。【参考译文】材料一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的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到任时,城池残破毁坏,百姓凋残耗尽。高季昌安抚召集流散的人,百姓都恢复了旧业。(开平)二年冬季十月,依政人进士梁震经过江陵,高季昌爱惜他的才能学识,将他留下,想要上奏朝廷任命他为判官。(梁震)说:“我向来不羡慕荣华仕禄,您不认为我愚笨无知,一定要让我参与谋划议事,我仅以平民身份侍奉在您的宴席之侧就可以了,何必一定在幕府任职。”乾化二年,高季昌暗中有占据荆南的想法,于是便上奏朝廷请求修筑江陵的外城,把它增加扩大。乾化三年,高季昌修造了五百艘战船,作为进攻防守的器械。后梁朝廷逐渐无法制约他。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听说后唐灭了后梁,为避后唐庙讳,改名为季兴,打算亲自入朝觐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梁震向高季兴举荐前陵州判官贵平人孙光宪,(高季兴)让(孙光宪)担任书记一职。高季兴大造战船,准备进攻南楚。孙光宪劝谏道:“荆南遭受战乱以来,依赖您使士兵和百姓休养生息,才有了生机。如果又和楚国成为仇敌,其他国家趁我们空虚疲乏之际(前来进犯),这是非常值得担忧的。”高季兴于是作罢。天成二年春天,高季兴得到三州后,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自己派子弟去充当,后唐帝没有答应。等到夔州刺史潘炕被罢官,高季兴便率领军队突然进入夔州城中,杀死防守士兵并占领了夔州城。后唐明宗大怒,任命刘训担任南面招讨使,率领四万步兵和骑兵讨伐高季兴。高季兴向吴国请求救援,吴国派水军来援助他。(天成)三年春季,楚王马殷到达岳州,派遣六军使袁诠攻打荆南,高季兴派遣水军迎战。高季兴大败,请求讲和。冬季十二月,高季兴卧病在床,任命他的儿子高从诲暂时处理军府事务。丙辰日,高季兴去世。高从诲继位后,对僚佐们说:“后唐离我们近而吴国离我们远,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于远的国家,这不是好计策。”于是通过楚王马殷向后唐谢罪,后唐明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天成)四年秋季七月甲申日,(后唐朝廷)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待中。高从诲性情通达,礼贤下士,重用梁震,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梁震说:“先王待我如同贫贱之交,他将您托付给我。现在您已经能够自立,没有荒废先王遗业,我已年老,不能再待奉人了。”于是坚决请求告老还乡。高从诲没能留住他,于是为他在土洲修建府舍。高从诲时常到梁震家里去探望,一年四季的赏赐极为丰厚,从此把政事全部托付给孙光宪。材料二后唐庄宗过了黄河,荆渚人高季昌对他的门客梁震说:“我在后梁太祖手下做事,得到的仅仅是自己没有被处罚。龙德初年以来,只求安稳地活着。我现在去朝见庄宗,也是希望能够打探他的动静。他若是想谋求天下,一定不会囚系(扣押)我。要是进军别的地方,那可是子孙的福分。走这一趟已经决定了。”从皇宫回来以后,(他)告诉梁震说:“新国主经历百战,才得到河南。对功臣自夸他亲手抄录《春秋》。又竖起指头说:‘我从指头上得到天下。’那么就是说功劳在他一个人身上,哪还有辅佐大臣的关系?而且外出游玩打猎十天不回来,朝廷内外人们的心情怎么受得了?我现在高枕无忧了。”于是在西面加筑了罗城,又修造了用来阻挡敌人的用具。不到三年,庄宗果然没有守住。英雄所预料的一点没错,留给予孙福泽也是应该的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已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上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天子既数征匈奴有功,黯之言益不用。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已而弘至丞相,封为侯;汤至御史大夫;故黯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上默然。有间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材料二:汲黯进积薪之言,武帝为之默然,是必有所中矣。已而日:“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太史氏推原其故,谓黯褊心,不能无少望,果足以知黯之心乎?天子招文学儒者,告廷臣以所欲为,则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谓公孙弘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谓张汤深文巧诋,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谁实为知黯者?必信褊心之言,此与儿童之见何异?淮南谋反,独惮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感以非,卒以不敢。若黯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帝自为太子时固已惮其严矣。即位既久,大将军青侍中,帝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或时不冠。至黯见,不冠不见也。尝坐武帐不冠黯奏事避而使人可之。为中大夫,固以切谏不得久留,出守东海,大治。帝闻而召之,列于九卿。(节选自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杂著》)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

尝坐A武帐B不冠C黯D奏E事避F而使G人H可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善,文中指交好,与“善万物之得时”的“善”意思不同。

B.原,指推究,与“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

C.望,指希望,与“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的“望”意思相同。

D.数,指责备,与“范增数目项王”的“数”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不太讲究礼数,常当面顶撞人,朝堂之上也直言进谏,招来其他臣子忌恨,其实他对自身修养不懈怠,品行正直高洁。

B.从前汲黯位列九卿时,公孙弘、张汤还只是小吏,但二人后来也身居高位,一些昔日的丞相史,在地位上甚至超越了他。

C.在陆九渊看来,汲黯认为公孙弘等人内怀诡诈而外逞智巧,以此阿谀主上,而张汤巧言诋毁,善于构陷,使真相不得昭示。

D.汲黯总是耿直上言,坚守气节大义,并且难以被不正当手段诱惑,这不仅令淮南王在谋反时忌恨他,也让皇帝感到畏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14.汉武帝认为汲黯“无学”,陆九渊则说“吾必谓之学矣”。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说法?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10.BCF(原文:尝坐武帐,不冠,黯奏事,避而使人可之。翻译:武帝曾经坐在武帐中,当时没戴帽子,汲黯上前禀奏事情,武帝临时躲避并派人批准了他的奏议。)11.C(A.文中的“善”,交好;“善万物之得时”的“善”,羡慕。选项表述正确。B.两者意思相同,都是“推究”之意。C.文中的“望”,埋怨、怨恨;“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的“望”,希望。二者意思不同,该选项错误。D.文中的“数”,责备;“范增数目项王”的“数”,屡次。选项表述正确。)

12.D(“耿直上言,坚守气节大义,并且难以被不正当手段诱惑”是淮南王畏惧的原因,“坚守气节大义”不应是皇帝畏惧的原因;除此,淮南王是畏惧汲黯,而非“忌恨”;“谋反时”错误,后文指出“卒以不敢”。)

13.(1)公孙弘、张汤心中十分憎恨汲黯,就连天子也不喜欢他,想要凭借事端杀死他。(关键词:“疾”,憎恨;“说”,同“悦”,喜欢;“以事”,凭借事端,状语后置。一处1分,句意1分。

(2)何况我已经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又怎么能够辱没朝廷呢!

(关键词:“纵”,纵然、即使;“奈···何”,怎么能,拿···怎么办;“辱”,辱没,使···受辱。一处1分,句意1分。)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14.汉武帝和陆九渊的评价立场不同:

①汉武帝崇尚儒学,而汲黯常诋毁儒学,汉武帝认为汲黯出言冒犯,不顾君臣之礼,是“无学”的表现;(3分)

②陆九渊则认为汲黯刚正不阿,坚守臣子职责,敢于直谏,是一位“有学”之士。(2分)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晨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材料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B.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C.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D.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大至刚”与“在止于至善”《礼记》)两句中的“至”字含义相同。B.“恶!是何言也”中的“恶”为语气词,与《墨子·兼爱》中“恶施不孝”的“恶”意思不同。C.“自贼者也”与“故贼人以利其身”(《墨子·兼爱》)两句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