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①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②,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辇路:楼阁间的通道。15.下列对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起笔用“空”字,写出石头城周围环境十分空旷,昔日的繁华消逝得无影无踪,表达了昔盛今衰之感。B.上片后几句连用几个意象,想象历史上曾经接连不断的激烈战争场面,鲜活地再现了英雄豪杰征战南北的英姿,表达崇敬之情。C.“歌舞尊前”三句,感慨曾在这里唱歌跳舞、推杯换盏、对镜梳妆的人,不觉间流逝了青春,充满了对时光和年华逝去的无奈。D.下片中的“芳草”和“明月”一个年年勃发,一个永照秦淮,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残破不堪,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16.此词次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题材都是咏史怀古,请从景物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方面,比较两首词的不同。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①不自苦,膏泽②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注】①劬:qú,辛劳。②膏泽:滋润作物的雨水。14.下列对韦应物《观田家》一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韦诗首句运用白描手法,一个“新”字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流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B.“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C.“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写农夫的无存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D.韦诗层层铺陈的前十四句与深化主旨的尾句,用笔繁简对比鲜明,突出了作者被贬闾里的艰辛。15.有人认为,韦应物的《观田家》相较杨万里的《插秧歌》,思想情感更深沉。请简要分析。四川省遂宁中学介福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次韵子瞻新城道中【注】苏辙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注】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诗中有“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很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乡间生活特有的氛围中。B.乐与野农共食却嫌时卒扰人,其背后的心态与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处。C.闲花落尽说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说明生活清贫只买得起浊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D.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16.苏轼“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志?苏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回应的?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经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官宦、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酬”指酬唱,即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与王处士之间的关系友好、感情深厚。B.首联“是日”即“九日”,第二句写诗人与王处士天各一方,只能彼此思念,紧扣题目中的“见怀”。C.颈联中“阅”有看到、见证的意思,诗人拟人化地写出了江山见证自己头发变白的过程,生动逼真。D.尾联写诗人蒙受王处士远在千里之外的关怀讯问,但因自己被贬谪远地难以归家,故称“已无家”。16.一般认为顾炎武诗风近杜甫。试与杜甫《登高》做比较,简要分析两首诗所体现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①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③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②貔(xiū)虎,貔和虎。泛指猛兽。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1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B.“貔虎噪”“鱼龙怒”,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周瑜火攻曹军时排山倒海之势。C.词人将满腔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D.“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15.同样写赤壁之战,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作简要分析。答案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B16.(1)景物特点:萨都剌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苏词描写了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意境开阔博大。(2)表现手法:萨都剌词的上下阕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下阕实写登临石头城所见之景,为实写。芳草繁盛,落日西斜,鬼火明灭。联想想象为虚写,昔日金陵歌舞升平的情景。虚实结合,使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深沉。苏词主要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手法。(3)情感上:萨都剌词有对战争残酷的心痛,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而苏词在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中抒发自己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表达崇敬之情”错,应是表达了诗人因战争的残酷而感到心痛,因昔盛今衰、世事变迁而产生的怅惘之情。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赏析的能力。(1)景物特点:萨都剌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孤寂的行宫内院,东风吹过,昔日皇帝车架经常碾压的道路,早已是年年岁岁芳草萋萋。每当日落天黑的时候,松树林里空寂冷落,只见幽幽的冥火时隐时现,旧日帝王们避暑的离宫已寂然无人,“辇路”上年复一年长满了荒草,入夜后松径里便空无一人,“鬼火高低明灭”。作者抓住了几个生活片断,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变成一片废墟和残破不堪的景象,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苏词描写了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意境开阔博大。“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句写石,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出来;第二句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第三句写“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2)表现手法:萨都剌词的上下阕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下阕中,“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是实写,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秦淮一片明月的空冷阴森之景;“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是虚写,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的孤寂凄惨,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苏词主要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手法。烘托:词中以“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用众多的豪杰来烘托周瑜,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映衬,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年轻有为,又显出作者的壮志未酬。(3)思想情感上:萨都剌词上阕重点写的是昔日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战争,“无物”“唯有青山如壁”,萨都剌目睹六朝形胜地所感发的只能是“唯有青山如壁”,原因何在?无非是连年不断地战火摧残了山川的壮美,摧毁了往日的繁华,“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这三句话以“旌旗”“蔽日”“樯橹”“连云”“白骨”“如雪”,再现了历史上曾经接连不断的战争的激烈场面,白骨如雪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流露出作者对此的心痛;下阕写的是凄凉冷清的行宫,多少歌舞粉黛在这里送走了青春,耗尽了年华,“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有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曾在这唱歌跳舞、推杯换盏、对镜施粉理鬓的享乐中耗费了时光年华,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己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警醒。苏词上阕描绘月夜江上壮美景色,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周瑜的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4.D15.①杨诗写了农人的劳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人勤劳乐观精神的赞美。②韦诗除此之外,还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③韦诗的尾联表达自己身为朝廷官员不事耕种却俸禄来自乡里的惭愧与自责,体现了一个封建官吏的良知。所以韦诗思想情感更深沉。【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突出了作者被贬闾里的艰辛”错误,这首《观田家》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达了作者对田家的同情。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表达了诗人对农人勤劳乐观精神的赞美。结合“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可知,韦诗也表现了农人终日辛苦忙碌;此外,结合“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可知,诗人还写到了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叙述了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的凄惨状况,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韦诗的尾联“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是说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艰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诗人先写春耕之始,然后写农民劳作的艰辛、勤劳朴实,以及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的惨状,最后以“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作结,用通俗易懂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农夫的同情,惭愧自己身为官吏不劳而食,体现了一个封建官吏的良知。所以韦诗思想情感更深沉。四川省遂宁中学介福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15.C16.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厌弃官场,并对乡间生活心动,有归隐之心。

②苏辙在诗中描写的乡间人情和谐、风景清幽、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与苏轼感慨的“人间多岐路”形成对比,以坚定苏轼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

③尾联直接追问苏轼何日归耕,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能力。C.“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错误,“闲花开尽香仍在”,尽管春已深花落尽,但其香气仍在,美好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中的“厌”应理解为“餍”,“满足”之意。且诗人又说“此味暂时犹觉胜”,可见即使是开尽的闲花与未清的浊酒也别有一番风味,并非“美中不足”的“惆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意为: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这两句暗用《论语·微子》中两位隐士长沮、桀溺祸耦而耕,孔子命子路向他们问路的典故,隐喻诗人的归隐之意。“人间歧路”指官场,“知多少”一句写出诗人觉得宦海浮沉没有尽头,令人厌倦;“向桑田”“问耦耕”则明显表露出诗人对田园乡间生活充满兴趣,有归隐之心。苏辙这首和诗,则着重描写了乡间生活的情景,“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写其闲静,“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突出乡间人情和睦友善,不似官场的勾心斗角;“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写景色优美,生活悠闲,自由自在。由此可见,苏辙对于兄长归隐田园的想法是很赞同的,这些情景与“人间歧路知多少”形成对比,能让苏轼坚定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直接询问苏轼什么时候回归田园耕种,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5.D16.相同点:①都有对自己逐渐衰老且身世飘零的感伤。顾诗“鬓华”是指自己年老、两鬓斑白,“逐客已无家”可知自己流亡在外、无家可归;杜诗“百年多病”“繁霜鬓”等内容指自己年已迟暮、体弱多病,“万里”“常作客”说自己离家万里、在外漂泊、有家难回。②都有深沉的爱国情怀(或:都有对国事的忧伤)。顾诗“天地存肝胆”指把自己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天地,结合注释“明末投身反官宦、权贵的斗争”“志存恢复”等语皆可看出其爱国情怀;杜诗“艰难苦恨”既指做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可知其爱国情怀(忧国伤时亦可)。不同点:①顾诗中还有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由“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等内容可知;以及对朋友挂念自己的感激之情,由“酬”“见怀”以及“多蒙千里讯”可知。②杜诗中还有对自己孤独、寂寞的感伤,由“独登台”可知;以及对秋声秋景的感伤之情,由首联写景和“悲秋”可知。【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但因自己被贬谪远地难以归家,故称‘已无家’”错误。尾联“逐客”本意是指被贬谪的人,但结合注释可知诗人并未在朝廷做官,故此处“逐客”表达的是自己因为明朝灭亡而流落在外,是自我放逐。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点:都有对自己逐渐衰老且身世飘零的感伤。顾诗“江山阅鬓华”自言历尽兴衰,鬓发早斑,虽然诗人时年四十四岁,但江山鼎移已整整十二春秋,南明的根据地越推越南,范围越缩越小,诗人不禁有惊老之叹,“逐客已无家”写我这漂泊的远客啊,现在已经无法还家。杜诗“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表达自己离家万里、在外漂泊、有家难回。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都有深沉的爱国情怀。顾诗“天地存肝胆”是诗中最为慷慨激昂、集中自言其志的一句,表达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和志向,在感伤自己命运的同时,更寓深切的亡国之痛。结合注释“明末投身反官宦、权贵的斗争”“志存恢复”等语皆可看出诗人一生汲汲恢复,至死不渝,肝胆可鉴天地,白发能感河山。虽然江山易主使之早生华发,但一个壮心不已的志士形象已由此可见。沉雄苍凉的风概焕发强烈的民族气节,国破家亡的悲愤勃发于持之以恒的抱负之中。杜诗“艰难苦恨”既指做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不同点:顾诗中还有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相望各一涯”写出了诗人与好友远隔天涯,彼此殷切惦念之意。王炜赠诗是为表达自己的思念,诗人酬答亦当有所回应。但是,诗中表达的思念有别于一般的朋友之情,而隐含志同道合、互相勉励之意。尾联“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表达出对友人关怀之情的谢意,回应题之酬作,同时也表明自己的处境和心迹。“离怀”是对王炜的怀念,也倾注着对家乡的关照。“多蒙千里讯”一句,暗扣题中“酬”字,亦与首联的“相望各一涯”相互呼应,其感激之情固然真诚,但其中多少含有一些苦涩。杜诗中还有对自己孤独、寂寞的感伤,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4.D15.①苏词通过细节描写“谈笑间”,就让曹军快速崩溃,意在表现青年周瑜才能卓越、年少立功,反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