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北京市昌平区市级名校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北京市昌平区市级名校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北京市昌平区市级名校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北京市昌平区市级名校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北京市昌平区市级名校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北京市昌平区市级名校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乌镇之约像一叶行走在互联网世界的乌篷船,不期而至。(甲)它载着吴越的韵脚,为这场全球群贤毕至的聚会浅吟低唱;它勾着浓淡的水墨,为世界互联网的发展再度挥毫。始于2014年的乌镇之约,使得全球互联网治理从此回荡中国声音、贯穿中国态度。(乙)“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历经风雨愈加绽放出真理的光芒,广受响应和赞许。五年,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记下无数重要时刻,留下令人惊叹的今昔对比。五年前,人们刚开始感受4G元年的快速通联,移动互联网风头乍现,一些传统企业还在转型的风口踟蹰……(丙)而今天,5G已经揭开了面纱;AR、VR、AI等新技术逐渐嵌入生活场景;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如火如荼,为脱贫、就业等问题增添了新的解决思路,互联网思维下的社会治理更加开放协同。传承与创新中,变的是议题,不变的是宗旨。细数不同年份的议题转换,足以体察全球数字风云变迁,唯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宗旨,依然如初。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更加息息相关。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期而至 B.使得 C.踟蹰 D.如火如荼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 B.乙 C.丙2.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1)诗歌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独特发现与表达。李白宁可被赐金放还,也不阿附权贵,大声疾呼①“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陶潜挂冠归隐,如俊鸟出笼,任意西东,一句②“______,_____”(《归园田居》)充分表达了他重获自由的愉悦;白居易谪居浔阳,醉听琵琶,发出③“_____,_____”(《琵琶行》)的感慨,同病相怜,自有一见如故的惊喜。(2)由于新冠疫情,高三学生不能按期返校,没有老师指导和同学陪伴的复习,无心坚持。你会用《劝学》中的④“______,______”来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迎战高考。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①固有的传统会有所增减直至发生变异②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融合的过程③承载着历史的惰性而又不随顺时俗俯仰④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⑤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⑥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A.③④②⑥⑤① B.③⑥⑤②①④ C.⑤①②③⑥④ D.⑤⑥④②③①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性。王阳明的一生很短暂,仅有五十七年,但他留给世人的财富却是无穷的。阳明心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四百年来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挺立道德主体。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由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阳明心学本身就是自由活泼、积极主动的,极具创造性。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人是有良知的,人应该不断地发明良知、实践良知,振起人的精神生命。“致良知”是学问修养的灵魂与第一原则。他告诉了我们一条道德人格的上升通道,彰显了人性本来的光辉,强调人性的光辉不仅要照亮我们自身,甚至还要照亮他人。人不应该向下沉沦,不能为物欲所遮蔽,不能陷入异化之中而否定自我的人性。这一点,可以唤醒现代人冷漠的、功利的、庸俗化的心灵,反抗当下社会拜金主义、权力崇拜、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拯救当下的生态危机、信仰危机、道德伦理危机。提供生态智慧。王阳明对自然万物,包括草木、鸟兽、山水、瓦石等,都有一种深厚的生命关怀,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他发挥了孔子的“仁爱”与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在他看.来,不仅是动植物等自然之物,甚至人造之物(如瓦),因其源于自然,又是人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品,也都有生命,都有存在权利,都要顾惜。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仍有自身的价值,体现了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把“真诚恻怛”的仁爱之心发挥、扩充、实现出来,去应对万物,使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赋予今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大众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认可书本上、讲堂上的道理,但离开书本和讲堂后却难以躬行践履。“知行合一”其实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来的。做不到是因为还没能理会得透,理会透了自然做得到。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要在日用伦常之间,在礼乐刑政之间,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发用出来,用来敬老爱亲,用来修身齐家,用来尽伦尽职,为政理事。做一分,就体认一分良知,体认一分良知,就要行一分。这一点,可以赋予今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涵养官德。阳明的亲身经历也提醒我们,为政之道在于明德、亲民。社会风气不好,首先在于官德不好。阳明在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特别强调在明明德的基础上亲民。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要修身以德,以仁德为核心价值,引领和实现政治的正义。官德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道德,更是人的良知在政府事业上的直接运用。为官不讲官德,就是违背良知。进一步说,亲民就是要以民为本,视百姓为骨肉亲人,尊重民心民意,体察民间疾苦。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阳明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将社会教化、社会治理以及具体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治理了很多难治之地,实现了民不骇政、四方咸宁。阳明的为官之道,对于今天加强党员干部修养、化解社会矛盾、转变政府职能等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阳明心学要旨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生态智慧。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慢慢品味、躬身实践。(摘编自郭齐勇《阳明心学的世界影响与当代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道德主体性即人的良知,良知具有提升道德人格、彰显人性光辉的道德自由。B.“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体现出了仁者使万物安其位、遂其性的普遍的道德关怀。C.“知行合一”强调的是道理需要躬行才能理会透彻,践履才能真正体认心中的良知。D.“明德、亲民”是指官员发挥良知、亲爱百姓,从而引领政治正义、从事政治实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阳明心学的世界影响与当代价值。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层递式结构,前半部分属理论层面,后半部分属践行层面。C.文章既分析了心学的理论,也结合了当代的某些问题,简明扼要,深入浅出。D.作者在肯定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时,措辞有分寸感,体现出理性的行文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是因为当下社会异化,存在各种危机,需要拯救。B.如果现代人对万物有深厚的生命关怀和扩充仁爱的践行,社会风气应该会好转。C.只要践行在明明德的基础上亲民的为政之道,就可以实现民不骇政、四方咸宁。D.对阳明心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品味与躬行,是现代人延续民族文化根脉的保证。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秋日山寺怀友人(唐)刘沧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1.现准备将本作品与同类作品合编一部诗集,以下命名合适的一项是()。A.《咏秋即兴》 B.《清秋思远》C.《怀古伤秋》 D.《秋日赠别》2.下列点评与本作品的写作特点相符的一项是()。A.寓情于景物之中 B.远景与近景交错C.对比与衬托并用 D.以虚景衬托实景3.你认为本作品哪一联写景最妙?请赏析其妙处所在。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说怿女美。(《诗经·邶风·静女》)(2)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3)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4)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5)____________________,自以为得其实。(苏轼《石钟山记》)(6)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7.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于施洋发布了《大数据看数字中国的现状与未来》主题报告。报告显示,数字中国领域技术创新初步形成了机器人、智能家居、数据存储、控制系统、移动终端、物联网、数据处理等8个创新集群,初步形成了以生产生活数字化为内核,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人工智能(AI)、集成电路(IC)和物联网(IOT)等“3I”技术为主攻方向的数字中国技术创新格局。未来,国家信息中心将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全力加强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全力推进以数据为纽带的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发展,加快释放“数宇红利”,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服务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的能力。数据交易平台是数据交易行为的重要载体,可以促进数据资源整合、规范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増强数据流动性,成为当前各地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主要举措之一。随着数据交易类型的日益丰富、交易环境的不断优化、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数据变现能力显著提髙。2017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已达358亿元,年增速达到47.3%,规模已是2012年的35亿元的10倍。预计2020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731亿元。在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下,大数据产业落地进程加快,产业价值将被进一步发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均来自社会生产方式进步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而前沿技术的彼此融合将能实现超大规模计算、智能化自动化和海量数据的分析,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度较高、精密度较高的信息处理。(摘编自《国家信息中心<2018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权威发布》,2018年5月11日搜狐网)材料二: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开发和共享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产业。大数据能够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分析人们现在的行为状态,并预测人们未来的活动轨迹。数据的开发和共享也成为信息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经济运行、生活方式、社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加以规范,一旦数据共享行为失控,就可能导致大量个人信息被严重泄露或不当使用。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开发和共享行为设置专门规范,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的保护,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数据开发和共享中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除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还应当遵循最小化使用原则。在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要鼓励数据开发、利用和共享,以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也要注重保护信息权利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既不能因为过度保护个人信息权利而限制数据产业发展,也不能为发展数据产业而不考虑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企业在进行数据开发和共享时,应对相关数据是否涉及个人信息、隐私进行必要审查,遵循法律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一般规则。可以探索建立明确的数据保密等级与公开等级,既充分保障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权利,也为数据的利用、流通等提供便利,以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摘编自王利明《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2019年7月23日《人民日报》)材料三: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公安部、工信部、网信办等部门加大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协作配合力度,已经形成治理合力,政府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不仅仅是个人的信息和数据,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面对突发网络安全事件,我国应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我国全年未发生大规模病毒爆发、大规模网络瘫痪的重大事件。网络要安全,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的长效保障体系。2018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两部法律都已经被明确列入了立法规划。不仅是相关法律,我国网络安全相关监管规定、行业和技术标准也不断出台。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维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全体网民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自2014年起,由中央网信办牵头,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十部门,共同主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普及网络安全常识,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以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例,线下直接参与人数达到了1.7亿人,发放宣传材料3700万份,发送公益短信10亿余条。(摘编自《网络安全有多重要?总书记这样说》,2019年9月15日新浪网)1.下列不属于“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工作”的一项是______A.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分析人们现在的行为状态预测人们未来的活动轨迹。B.设置专门规范,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的保护,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C.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除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还应遵循最小化使用原则。D.企业对相关数据进行必要的审查,以遵循法律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一般规则。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数字中国技术创新格局,将全力推进以数据为纽带的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发展。B.数据交易平台是数据交易行为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当前各地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主要举措之一。C.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诞生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D.开发和共享数据,既要保障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权利,也应为数据的利用、流通等提供便利。3.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保障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主要措施。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绣朵花儿当补丁①“补丁”是个旧词,已经逐渐遥远,也许有一天会从我们的词典中走失。打补丁在女红冷落成霜的年代几乎成了行为艺术。对于拿不起针线的女子,老一辈人是鄙视的,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得益于母亲教给我的打补丁的人生真谛。②我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她把旧报纸捣成糊糊,搅拌些防虫的药材和糯米汁,然后依着模子糊成。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箱笼,顶上还带着盖子,内里朴实的笸箩外层用彩色蜡花纸装饰,就显得绚丽美观,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③针线笸箩里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一把锋利的剪刀,一捆花花绿绿的彩线,大小不同的银针、顶针、针锥,小巧的粉布袋,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崭新布片儿。给我展示这特殊的嫁妆,母亲说,现在虽然很少动手做衣裳,但居家过日子,还是需要一个针线笸箩,扣子掉了需要钉,裤脚儿开了需要缝,以后的日子里,你用得着这个。④陪嫁针线笸箩是我家乡的风俗,在那个一切都要动手做的年代,针线笸箩就代表了女红,裁裁剪剪,缝缝补补,针线活儿是女人们的舞台和生活主色调。可是商品时代,改个裤脚儿都有专门作坊,一个针线笸箩似乎只是顺应母亲传承风俗的心意而已。⑤结婚之后,我把针线笸箩作为一件古董收藏,不久,我又诚心实意地把它从衣柜深处请出来。先生的衣服纽扣松了,怕不小心把纽扣掉落在外边,难以配上同样的,只能急忙找出针线笸箩,防患于未然,将那松动的和未松动的扣子,逐一牢牢固定;又过了不久,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幸亏我及时发现遗落在地上的它,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⑥此后的日子里,我就端着针线笸箩开始一个家庭妇女缝缝补补的生活。我结婚时的床单是喜庆的凤凰牡丹图,洗出破洞后我也不愿意丢弃这意义特殊的物品,于是寻找花色和质地相近的布片,用细密的针脚给它疲惫的腰身加上武装带,带补丁的床单,就像我们的婚姻一样,不可能持续新婚那样的新鲜甜蜜,难免在柴米油盐和烟熏火燎中生出磕磕绊绊;有一个个隐约的窟窿,怎么能轻言放弃呢,我们需要以无比虔诚的心穿针引线,用细密的情感和针脚,缝补它的裂痕和伤口。⑦我结婚已经二十多年,母亲也已离世十余年,但是她送我的针线笸箩一直陪伴着我,我越来越珍惜它。因为有它,我的生活平淡中有滋味,坎坷中有真诚,困窘里有鲜花,暗夜里有月光,算不算顺风顺水,也过得活色生香,这是针线笸箩的功劳,这是缝补的功劳。⑧小小的针线笸箩里面蕴含着多少生活真谛和母亲的祝福。那一小布袋大小不同的扣子是生活的备胎,有些东西,丢了是找不回来的,你必须另外挑选哪怕逊色一点的及时补上去,就算花色不相同,也弥补了残缺。人生哪有那么完美,残缺了,生活就风侵雨蚀,一颗纽扣及时地守住你的内心,安抚你的困窘。那些小小的布片儿,就是生活的补丁,用剪刀来挑选、裁剪,用它们来填补生活的漏洞。缝补,自然不是原装,不会完全符合原初的梦想,但缝补就是不放弃,就是让抛锚的车继续旅程。生活是粗粝的,随着岁月的打磨,伤痕会很多,我们需要这种缝缝补补的精神。⑨那顶针是一个小的圆环铁箍,银白色的戴在手上,像戒指一样好看,乡下的妇人和老婆婆,经常手戴着顶针,那是实用,也是美,更是生活的智慧。顶针的表面有许多小小的凹孔,来迎接针的尾部,一根细小水滑的银针,需要扎透厚厚的衣裳和布壳子。那些坚硬的生活块垒,一根滑溜溜的细针难以顺利穿透,顶针恰恰给它一种依靠和力量。生活中有些坚硬尖锐的关口,是很难顺利通过的,所以需要内心打磨一个顶针,对着那些磐石一样的坚硬处,迅速地推进你的针,到达你的目的地。针锥有粗大的针尖,还有倒钩,手握的部分是一块沉甸甸的铁柄,这是更坚硬的精神支撑,在遇到巨大障碍的时候,用它先去打头阵,将一切阻碍洞穿后让我们的针——生活的理想一一从容通过。(10)粉布袋是一个沉默的荷包,内有一包粉末和一根来回拉伸的线,缝被子、棉衣的时候,需要针线长途跋涉,一根粉线引导着针线走得不偏不倚,走出一条漂亮的直线。(11)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载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使用针线笸箩的过程中,我慢慢明白,母亲的一生为什么过得从容而不乏辉煌,她就是用一种缝补的精神去裁剪人生,那些苦难、繁琐、裂痕,一地鸡毛的琐碎和冗杂,都被母亲果断地剪下丢弃,用一块新的心气儿去打补丁,将生活的粗粝和残损遮盖过去。所以母亲的人生虽然坎坷多难,但也有锦上添花,风生水起之时,作为一个女人,学会给生活打补丁是多么重要,有一个用来缝缝补补裁裁剪剪的针线笸箩是多么重要!(12)粉布袋、剪刀、顶针、五彩的线,绣朵花儿当补丁,这就是母亲的人生。她在缝补的同时,总不忘记,破洞也可以开出花朵。(取材于张金凤同题散文)1.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女红冷落成霜的年代女红:妇女性的针线活。“红”同“讧”B.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粗糙:表面粗劣,不光滑。C.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不辞而别:无意中丢失。D.安抚你的困窘困窘:尴尬,为难的处境。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把针线笸箩“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反映出母亲对“我”的疼爱和嘱托。B.写母亲精心糊制精美的针线笸箩,主要是为突出她具有心灵手巧的生活技能。C.“我”把针线笸箩“作为一件古董收藏”反映出作者对针线笸箩的特殊珍视。D.文章结尾,是对全文的内容的总结,并呼应开头的“补丁”,起到点题的作用。3.第⑨段写顶针和针锥,与“针线笸箩”有什么关系?作者从中悟出了哪些生活道理?4.本文题目“绣朵花儿当补丁”有很深的意蕴,综观全文,你认为其中的寓意是什么?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访洛阳白园熊召政①从牡丹大家族中数以千计的国色天香,我认识了洛阳。一座风流妩媚之城。历千年兵燹、百回战劫而不毁灭的那些锦绣之根,现在更是春笋般茁起,轰轰烈烈地撒娇吐艳。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吸引了万国衣冠。②从“风回铁马响云间”的齐云塔;从花龙透雕、古柏森森的白马寺;从造像十万余尊的龙门石窟,我认识了一个坐在莲花座上的洛阳。这洞天佛地之城,有多少花宫梵寺。三千世界的高僧驻锡于此,意将辚辚的战车旋成常转的法轮,把咽下的黄河涛声吐成伽蓝的暮鼓晨钟。③从邙山大冢认识帝王将相之城;从升仙太子碑认识出神入化之城。侠骨剑气之城,倚在关林仪门前的铁狮子肩上;兽形怪物之城,幽禁在王城公园内的西汉壁画墓中。盘桓几日,洛阳如历史的万花筒,让我目不暇接。喜欢清静的我,来此竟不得做猿鹤之梦。为了要在这文化沃野的中州找到我的情结,找到一个儒雅淡泊的洛阳,因此我来香山。④香山在洛阳城南十几公里,隔着清清伊河,与西山的龙门石窟比肩而立。与西山相比,这里的游客少得多了,及顶上到琵琶峰的,则少之又少。⑤琵琶峰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地。沿琵琶峰以下的香山一角,围墙圈禁,僻为白园。⑥香山本是龙门东山,因地产香葛,故名。北魏朝廷在西山大凿窟龛的时候,东山也随着建起一座规模巨大的香山寺。临山起屋,依山凿佛。一时间,东山五色渥彩,胜景辉煌。洛阳城中的钟鸣鼎食之家,那年月,莫不争当香山寺的施主。⑦烽镝洞穿了富贵之梦。到了唐初,香山寺已钟磬寥寥,残破不堪。武则天执政后,采纳武三思建议,重修香山寺。东山又一度天花乱坠,香火旺盛。再过一个世纪多,等白居易来到洛阳接任河南尹,香山寺又因风流云散,年久失修而门可罗雀。对这一块鱼龙寂寞的山水,白居易可谓是一见钟情。他拿出为老友元镇写墓志铭所得的六七十万金,开始他三修香山寺的壮举。至此,东山的游踪才少了一些显赫的王气,多了一些飘逸的灵气。香山寺第三次的佛界,为诗人而开!⑧佛界里的尘心,是白居易的;尘心里的佛界,是诗人永恒的理想。自号香山居士的白居易,从凝滞着忧怨琵琶声的浔阳古渡;从落红委地,香消玉殒的马嵬坡前;从卖炭翁蹒跚而去的泥泞的官道;从新丰折臂翁四壁萧然的破屋,他寻寻觅觅,才终于找到这座香山。这位鸡肤老人,从此隐居于此,遗嘱葬于此,灵魄永栖于此。⑨自古的中国,通邑大都,繁华市井莫不属于王侯,属于将相,属于公卿大贵,属于风流巨贾。而深山老林,远浦孤村则为头陀、为道人、为哲人、为诗人而生。城市的精气塑铸一尊又一尊铜驼,山川的灵气涵养一颗又一颗真诚的心。⑩如今,在王气氤氲的九都故都,在这香山,那颗真诚的心,越过迢递时空,烟尘四合的历史,贴近我的胸腔。两颗心在同一种节律中搏动起来,他的和我的。我想,所有的诗人,不仅仅是诗人,应该说所有的中国的仁人智士,来这里,心都会跳动在一起。因为他们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都有着一脉相继的真诚。⑪白诗人,我想你不会哀叹,说你的墓园比起洛阳城下的关陵过于寒酸。如果说关将军的陵丘算是死后一抔土,你的陵墓当然只能说是一撮微尘了。一支狼毫比起一把青龙偃月的大刀,在中国重门深禁的历史中,毕竟分量太轻太轻。我想你也不会生气,说你园中的牡丹太少,而且,对着你墓冢盛开的牡丹,也没有珍奇的品种。谁叫你当年那么忧伤地写着“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呢?深色花是大富贵,大富贵从来与诗人无缘。⑫站在这里,和四月的艳阳一道,和自魏晋就堆在那里的乱云,自唐自宋就一直纤瘦却还不至于衰竭的伊河的水声一道,对着你的墓碑肃立。远处嵩峰的烟雾,如青绡一袭,束着故国河山,也束着我的怅望千秋的思绪。我不是天涯沦落人,但同你一样,天不赐我操刀之手,却掷我一支忧患之笔。我们同是化民间疾苦为笔底波澜的饶舌者。只是我不能像你一样归隐,我的心尚热,我的血不会冷。⑬白诗人,是谁把你的陵园修葺成一张琵琶的形状?嘈嘈的大弦在哪里?切切的细弦在哪里?无声的肃立中,我想听铁骑突兀,我想听珠玉相撞,我想突然听到裂帛一样的心音。我终于失望,攥出汗来的手心里,只有寂寞孵出。走了的白诗人,你是不肯回来的。你只把一大把没有写尽的忧患留给我,留给我们这些后来者,只把这春雨秋风的白园留给洛阳。⑭走出白园,回望琵琶峰,不知怎的,我觉得它更像一方古砚。聚五岳的松烟为墨,磨黄河的浪,在那古砚里,研出民族的浓汁来。我想,蘸这样的浓汁写出的诗篇,必定可以惊天地,泣鬼神。1.文章第⑦段中划线句“烽镝洞穿了富贵之梦”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2.白居易对香山一见钟情,隐居于此、遗嘱葬于此的原因是:3.文章第11段提及白园牡丹的作用是:4.对本文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②段中罗列了洛阳的佛教名胜古迹,是作者为下文介绍香山寺做好铺垫。B.第③段中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凸显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C.从作者介绍来看,白居易的重修香山寺是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D.文中多处用第二人称,消除了作者与诗人的时空阻隔,使文章显得亲切熟悉。E.文末作者质问是谁把白园修葺成琵琶状?表达了对后人不理解白居易的遗憾。F.本文通过对历史先贤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诗性禅意的体悟,可谓古意盎然。5.根据文章内容,为白园写一段介绍性文字(不超过80字)。6.有人评价说熊召政的散文中交织着儒家的忧患意识和乐观心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0.施琅,字琢公。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明总兵郑芝龙降,芝龙归京师,其子成功窜踞海岛,招琅,不从。成功执琅,琅以计得脱,其父、弟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康熙二十年,成功孙克塽幼,刘国轩等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谕相机进取。琅至军,疏言:“贼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夏至后二十馀日,彗星见,户部尚书梁清标以为言,暂缓进剿。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但遇风利即可进。”诏从之。八月,琅统兵至台湾,克塽率属剃发,缴金印,台湾平。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遗民、弃其地者,琅疏言,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不下万人。一旦纳土归命,善后之计,尤宜周详。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上命允其行。琅又疏请克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俱诣京师。诏授克塽公衔。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二十七年,入觐,赏赉优渥。琅辞谢,又言:“臣年力已衰,惧勿胜封疆之重,请辞。”帝不许,命还任,三十五年,卒于官。(选自《清史稿·施琅传》,有删改)施琅每当调遣,辄冠军锋。寻总水师,屡陈进取;厦门之克,尔与有劳。朕欲声厥罪,以救边氓,谘诹在廷,谓难剪灭。惟尔独抒忠悃,力赞成谋。朕心益断,命尔徂征。尔能上度天时,下揆地势,排群帅以密陈,乘南风而破浪,一鼓而平。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悦。戢兵而惟宣德意,受降而不复私仇。调度周详,朕深嘉叹!何不遐年,朕心轸悼!泽加身后,赠恤从优,谥曰襄壮。(选自《施琅碑文》,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B.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C.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D.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顺治,是清朝皇帝的年号。年号与谥号、庙号相比,起源最晚,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可以不唯一。B.疏,封建时代朝廷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C.户部,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科举、财政等事宜。D.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表彰大臣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他或其亲属的官职或称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施琅早年经历坎坷,家破人亡。他跟随芝龙投降清廷,被郑成功抓获,施琅拒绝降服,他的父亲、弟弟及子侄被杀,他只身以计脱险。B.施琅以国为重,顾全大局。克塽投降后,他理智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认为杀戮有违人心归顺,不但没有诛杀克塽,还请求皇帝准他归朝。C.施琅功成不居,淡泊名利。面对自己的功绩和朝廷的优厚奖励,施琅不贪功,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婉拒皇帝的赏赐,得以功成身退。D.施琅英勇忠心,深合帝意。无论攻克厦门还是收复台湾,他总是身先士卒;朝堂问策施琅对答让皇帝满意,他死后皇帝哀痛不已。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上命允其行。(2)尔能上度天时,下揆地势,排群帅以密陈,乘南风而破浪,一鼓而平。5.《施琅碑文》中评价施琅的功绩使得“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悦”,请结合上文的传记材料,简要概述具体指哪些事。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刘禹锡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1.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竞技比赛,赢在起点,赢得先机,赢得成功,爱拼才会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生长、成长,无所谓输赢,自然而然就好。站在基础教育即将结束的今天,一路走来,你对“教育”一词是怎么看的,说说你的理解。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1、1.A2.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结合语境时要考虑到词性、搭配、使用对象、情感色彩、语意轻重、是否重复等情况。作答时可从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入手,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A项,不期而至:意思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的到来。这里要特别注意,该词语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语境强调的是互联网界的“乌镇之约”到来,事先已约定时间,应该用“如期而至”。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熟记常见标点的使用规则,包括逗号、句号、顿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等。高考试卷对标点符号的考察涉及面广,迄今为止,除着重号外,其余15中常用的标点符号都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一些易混的标点符号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成为考查的热点。作答时审清题干要求,结合内容及标点使用规则仔细判断。丙处,“5G已经揭开了面纱”“AR、VR、AI等新技术逐渐嵌入生活场景”“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如火如荼,为脱贫、就业等问题增添了新的解决思路”“互联网思维下的社会治理更加开放协同”是列举今天中国发展现状,四者之间是并列关系,“解决思路”后应使用分号。故选C。2、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②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或(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或((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或((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摧”“事”“樊笼”“锲”“镂”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3、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话题统一是保持语言表达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因此解答本题时:一要看几个句子的主语是否一致,二要看主语不一致的句子是不是从同一陈述对象的角度展开的。当然,有时上下句采用顶真的手法,虽然主语不致,但上下文也是连贯的。由上句“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可知,此处是在讲传统的稳定性,和这个意思接近的应该是③,其中的“惰性”和“不随顺时俗俯仰”,体现出了“传统的稳定性”的特点,所以③应该是放在第一空;和③关系密切的句子是⑥,其中说的“天然生就的品格”是指③中的“惰性”和“不随顺时俗俯仰”,所以⑥在③后面。根据后文“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可知,后四空讲的是“更新”,即变化,所以第三空与前面的句子应该是转折关系,⑤句是转折关系,②中的“吸收融合”也是在讲更新与变化,所以和⑤的关系密切,因此第三空和第四空应该是⑤②,①是更新的结果,所以紧跟在②后面,正确的排序为:③⑥⑤②①④。故选B。【点睛】语境式排序题要看陈述对象,考虑话题的一致性。话题统一是保持语言表达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就遭到破坏,语句也就变得不连贯了。命题者往往便会据此出题,或抽去其中一句让考生选择,或改变其中一句叙述的对象要考生修改。保持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必然要做到几个句子的主语一致或围绕同一对象展开。4、1.A2.A3.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A项,“人的道德主体性即人的良知”错,文中“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知题干偷换概念。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论述了阳明心学的世界影响”错,无中生有。文中第一段提到“阳明心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四百年来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第二段提到“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由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第四段提到“赋予今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文中并未提到“世界影响”。故选A。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C项,“只要践行在明明德的基础上亲民的为政之道,就可以实现民不骇政、四方咸宁”错,说法太绝对。文中“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阳明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将社会教化、社会治理以及具体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治理了很多难治之地,实现了民不骇政、四方咸宁”可知,除了明明德与亲民外,还要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将社会教化、社会治理以及具体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等。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5、1.B2.A3.我觉得颔联最好。此联写出了凉风飒然而至,水汽寒凄,渚中草蘋摆动,秋霜渐染,黄叶摇落,山色渐深。“动”字精准描绘,一字传情。既富有动态感,又仿佛渚中草蘋也具有了人的情思,在秋意渐浸时像有知觉的生命体一样触动,表现出诗人触景而引动的思友之情。“深”字,黄叶本已是侵染了秋色,此处的“深”字,则更进一层,具有视觉冲击力,使诗作体现出一种画面感,极富感染力。这一联描绘的画面动静结合,色彩凄寒,符合秋日特征,我们读诗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情。【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主旨,可以从诗歌题目入手,也可以从作者身世、写作背景去考虑,还可以从诗句选用的意象、词句去揣摩。从这首诗的题目“秋日山寺怀友人”,可知诗歌所写的时间是“秋日”,地点是“山寺”,主要内容是“怀友人”,即思念远方的朋友。A项,《咏秋即兴》,是咏秋抒发作者情感的诗。B项,《清秋思远》,是秋季思念远方朋友的诗。C项,《怀古伤秋》,是怀古诗,也是感伤季节的诗。D项,《秋日赠别》,是一首赠别诗。故选B。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首先逐句分析诗歌描写的景物,把诗歌选用的意象勾画出来,然后揣摩画面的意境,看看其所用手法是否是借景抒情,有没有远景与近景的描写,有没有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这首诗中,作者写自己坐在山寺中,看着傍晚阴晦的气象。“淡烟疏磬散空林”,写淡淡的烟霭升起,有钟罄之声响起,散入远处的山林,“淡烟”与“疏磬”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傍晚萧疏旷远的图景。“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凉风飒然而至,水汽寒凄,渚中草蘋摆动,秋霜渐染,黄叶摇落,山色渐深。“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是说云已散尽,作者只好看空中的大雁,月亮升起,远远听到村落中的捣衣声。诗歌运用景物描写,把自己落寞的情感寄寓在眼前的景物之中,所以本诗使用手法是“寓情于景”。本诗之中所写景物均是作者遥望所见之景,没有使用对比衬托手法,也没有使用虚写手法。故选A。3.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从写景的角度鉴赏诗句,就要分析诗句使用了什么写景的手法,产生什么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秋日山寺怀友人》这首诗,历来被人称赞颔联最工。首先,这一联用字非常精妙。一个“生”字,就把秋风从白蘋处生发,白蘋微微震颤的动态描写出来;“动”字也极其精准,既写出了白蘋的动态感,又仿佛渚中白蘋也具有了人的情思,在秋意渐浸时像有知觉的生命体一样触动,表现出诗人触景而引动的思友之情;“落”字,让秋霜有了动态之感,在人们眼前似乎有了秋霜遥落的画面;“深”字,黄叶本已是侵染了秋色,此处的“深”字,则更进一层,具有视觉冲击力,使诗作体现出一种画面感,极富感染力。其次,从描写手法的角度看,此联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风生寒渚”“白蘋动”是动态描写,“秋山”“黄叶”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色彩凄寒,符合秋日特征,我们读诗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情。另外,这一联描写景物非常丰富,凉风飒然而至,水汽寒凄,渚中草蘋摆动,秋霜渐染,黄叶摇落,山色渐深,给人一种夺人心魄的震撼感。6、彤管有炜执敲扑而鞭答天下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庄生晓梦迷蝴蝶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山深闻鹧鸪【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炜”“鞭答”“钩”“鹧鸪”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7、4.A5.C6.①国家:依靠法律和制度的长效保障体系,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服务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的能力。②企业:对数据开发和共享行为设置专门规范,探索建立明确的数据保密等级与公开等级,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③公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全体网民在内的全社会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共同担负保障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责任。【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A项,答非所问。选项“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分析人们现在的行为状态预测人们未来的活动轨迹”只是总体介绍大数据的作用,并非“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的工作。故选A。5.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C项,强加关系。材料一原文说的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均来自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结合“网络要安全,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的长效保障体系。5048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两部法律都已经被明确列入了立法规划。不仅是相关法律,我国网络安全相关监管规定、行业和技术标准也不断出台”“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开发和共享行为设置专门规范,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的保护,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数据开发和共享中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除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还应当遵循最小化使用原则”“由中央网信办牵头,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十部门,共同主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普及网络安全常识,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以504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例,线下直接参与人数达到了4.7亿人,发放宣传材料6700万份,发送公益短信40亿余条”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出答题要点。【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4.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5.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6.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8、1.B2.B3.(1)顶针和针锥都是针线笸箩里装载的。(2)顶针用以帮助人顶住生活难以通过的艰难的关口,达到目的。(3)针锥是坚硬的精神,用来打头阵穿越巨大障碍。4.(1)破洞意味着生活都不免残缺;绣朵花儿是说只有抱着美好的愿望用真心来精心修补,生活才能越来越美好。(2)以此为通道形象生动而又充满乐观色彩令人回味无穷。【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先要仔细读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再根据词语所在的语境,结合上下文内容体会词语的含义。本题中,B项,“表面粗劣,不光滑”错误。根据文章可知,“我”粗糙的针线活指的是“我”的女红技术粗笨拙劣,不如母亲的针线活精致熟练。选项对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突出她具有心灵手巧的生活技能”错误。根据原文第②、③段可知,母亲将针线笸箩作为陪嫁送给“我”,针线笸箩里还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主要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以及她通过针线笸箩传递给“我”的生活哲理。选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章形象和文章主旨情感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文章塑造的典型形象的特征,结合上下文对作者赋予其的内涵及情感进行分析。本题第一问,原文说“针线笸箩里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一把锋利的剪刀,一捆花花绿绿的彩线,大小不同的银针、顶针、针锥”,可得出“顶针和针锥都是针线笸箩里装载的”。第二问,根据原文第③段可知,母亲给“我”的针线笸箩里有顶针和针锥,包含着母亲对“我”的爱。根据原文第⑨段“生活中有些坚硬尖锐的关口,是很难顺利通过的,所以需要内心打磨一个顶针,对着那些磐石一样的坚硬处,迅速推进你的针,到达你的目的地”可知,顶针可以用于帮助人对着生活中的困难坚硬处,迅速推进,到达目的地。根据“这是更坚硬的精神支撑,在遇到巨大障碍的时候,用它先去打头阵,将一切阻碍洞穿后让我们的针——生活的理想——从容通过”可知,针锥比喻更坚硬的精神支撑,用以在遇到巨大障碍的时候打头阵,从而给生活的理想扫清阻碍。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散文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结合全文解释散文标题含义,体会作者赋予的思想情感,结合修辞手法分析题目的表达效果。“补丁”的存在是因为衣物上破了洞,根据原文第⑧段“那些小小的布片儿,就是生活的补丁,用剪刀来挑选、裁剪,用它们来填补生活的漏洞”及“生活是粗粝的,随着岁月的打磨,伤痕会很多”可知,生活的漏洞指生活中的伤痕和残缺,需要补丁进行缝补。根据原文第⑦段“坎坷中有真诚,困窘里有鲜花”可知,“绣朵花儿”指人应该要不惧困难,用真诚的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才能打败困难,获得成功,让生活更加美好。散文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真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蕴含作者学习母亲乐观面对人生的生活态度,语言优美,令人回味无穷。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9、1.战争击碎了(帝王将相)企图通过求神拜佛来永葆荣华富贵的妄想。大意对即可2.对香山寂寞的一见钟情;于香山获得了永恒的理想(香山的灵气可以涵养诗人真诚的心)。3.与开头的洛阳牡丹盛况相呼应;借花喻人,凸显诗人的忧民意识。4.BE5.白园在洛阳城南龙门香山(东山)琵琶峰下围墙圈禁而形成的一个陵园;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地在此而得名;陵园修成一张琵琶的形状。6.作者认为自己和白居易一样同是“化民间疾苦为笔底波澜的饶舌者”(11段对白诗的引用),用忧患之笔写民间疾苦,表现了儒家胸怀天下的忧患意识;通过“只是我不能像你一样归隐,我的心尚热,我的血不会冷”、“你只把一大把没有写尽的忧患留给我,留给我们这些后来者”等抒发自己积极入世,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乐观心态。【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指出该句子运用的手法,最后结合前后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烽镝”,烽火、箭头,此处运用借代手法,代指战争;“富贵之梦”,结合上文“洛阳城中的钟鸣鼎食之家,那年月,莫不争当香山寺的施主”可理解为“古代豪门贵族想通过在香山求仙拜佛成就他们的富贵妄想”。2.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整体感知,需要回归原文,理解文意,锁定题干中涉及的内容区间,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作答。“对这一块鱼龙寂寞的山水,白居易可谓是一见钟情”“城市的精气塑铸一尊又一尊铜驼,山川的灵气涵养一颗又一颗真诚的心”可以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物象作用的能力。分析物象作用五方面: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环境作用,物象衬托了环境,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人物作用,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情节作用,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说你园中的牡丹太少”“历千年兵燹、百回战劫而不毁灭的那些锦绣之根,现在更是春笋般茁起,轰轰烈烈地撒娇吐艳”,结构上,与开头的洛阳牡丹盛况相呼应;“对着你墓冢盛开的牡丹,也没有珍奇的品种”“深色花是大富贵,大富贵从来与诗人无缘”,借花喻人,"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意思是:一丛深色的鲜花,可以抵十户中等人家一年交纳的赋税。白居易在长安写组诗《秦中吟》十首,这首诗是第十首。诗的前四句写看牡丹的热闹盛况;次四句写牡丹价钱的昂贵;再次六句写牡丹的移植保护和对它的迷恋;最后六句写一农夫看了牡丹后的感慨。“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把“一丛”花与“十户”赋等同起来,沉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达官贵人挥霍人民血汗纵情享乐的事实,凸显诗人的忧民意识。4.本题考查学生读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一定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仔细分析。B项,“为了凸显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曲解文意,是为了突出香山的儒雅淡泊。E项,“文末作者质问是谁把白园修葺成琵琶状”曲解文意,首先文末并非质问,而是一般疑问,表达了对后人不理解白居易的遗憾。故选BE。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本题是为白园写一段介绍性文字,结合对象特征,突出要点,完整准确地进行说明。本题需要写清位置、来历、形状。位置:洛阳城南龙门香山(东山)琵琶峰下;来历: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地在此而得名;形状:陵园修成一张琵琶的形状。整理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6.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文本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结合文本信息,“天不赐我操刀之手,却掷我一支忧患之笔。我们同是化民间疾苦为笔底波澜的饶舌者”表达了儒家关心百姓疾苦的忧患意识;“只是我不能像你一样归隐,我的心尚热,我的血不会冷”“你只把一大把没有写尽的忧患留给我,留给我们这些后来者”则表达了作者的乐观心态。10、1.C2.C3.C4.(1)如果摆渡不完,他们逃窜藏匿在山谷中,就是所说的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皇帝下令允许他这样做。(2)你向上能推测天道运行的规律,往下能揣度各种形势,力排众议秘密上言,乘着南风破浪前进,一鼓作气(一举)平定了台湾。5.①郑成功的孙子投降,台湾被和平收复;②施琅力排众议,台湾百姓避免了举岛内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划线句的翻译是:冬春交际之时,飓风时常发生,我们的船只很难渡过海洋。我现在练习水兵,又派遣间谍与我以前的部下联系,使他们作为内应,等到风便利我们的时候出兵,可以大获全胜。“我舟”是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B;“练习”是谓语动词,“水师”是宾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臣旧时部曲”意思是“我以前的部下”,一起做前面“通”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掌管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科举、财政等事宜”说法有误,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科举归礼部主管。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C项,“得以功成身退”说法有误,原文是“帝不许,命还任”。故选C。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渡,摆渡;载,运载;窜匿,逃窜藏匿;藉,借;赍,赠送。(2)度,推测;揆,揣度;密陈,秘密上言;一鼓,一鼓作气(一举)。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正确理解“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悦”的意思,然后去原文中筛选用价值的信息,并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悦”这句话的意思是:四十多年的首恶都被剪除了,三十六岛残留的民众都非常高兴。“四十多年的首恶”指的是郑成功占据台湾,剪除首恶就是指郑成功的孙子投降,台湾被和平收复;而三十六岛残留的民众都高兴的事件指的是施琅力排众议,台湾百姓避免了举岛内迁一事。【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施琅,字琢公。顺治三年,清军平定了福建,施琅随明总兵郑芝龙投降清军,郑芝龙回到京城,他的儿子郑成功占据了海岛台湾,要招纳施琅,施琅不听从。郑成功捉拿了施琅,施琅用计得以逃脱,他的父亲、弟弟及子侄都被郑成功杀害。康熙二十年,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尚年幼,将领郑国轩等人负责军务。内阁太学士李光地呈上能够平定台湾的奏本,据此又推荐了施琅熟悉海上的事务,皇上再次任命施琅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并命令他见机进军攻取台湾。施琅到任军中,上疏说:敌人的船只长时间地停泊在澎湖,全部力量坚固防守。冬春交际之时,飓风时常发生,我们的船只很难渡过海洋。我现在练习水兵,又派遣间谍与我以前的部下联系,使他们作为内应,等到风便利我们的时候出兵,可以大获全胜。夏至后二十多天,彗星出现,户部尚书梁清标以此为理由,要求暂时延缓进攻围剿。施琅上疏说:“我已经挑选两万精兵、三百只战船,只要遇到风对我们有利,就可进攻。”皇帝下诏听从他的建议。八月,施琅带着清军到了台湾,郑克塽率领部属剃了头发,上缴了金印,台湾平定。皇上派遣侍郎苏拜到福建,与督抚和施琅商议妥善地料理台湾平定后遗留的问题。有人提出将在台湾居住的人迁移、将台湾放弃的意见,施琅说,台湾虽然是一个远离太陆的海岛,土番人随处居住,中原的百姓悄悄地前往陌生的地方聚集,已不下万人。一旦收纳他们的土地回归朝廷,以后的事情,更应该考虑周密详细。如果丢弃他们的土地、迁走他们,用有限的船只,去摆渡无限的百姓,不经过多年,难以完成。如果摆渡不完,逃窜藏匿在山谷中,就是所说的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皇帝下令允许他这样的做。施琅又陈述了请求皇上允许郑克塽交回台湾本土,回归朝廷,并让他带领家眷和部下一起到京城的意见。皇上下诏授给郑克塽爵位。有人认为施琅一定要替父报仇了,会对郑氏家族下毒手。施琅说:“孤岛台湾刚刚回归,一旦发生杀戮的事情,担心人心不会顺从。我忍受哀伤和苦痛的原因,是以国事为重,不敢顾及私怨啊。”二十七年,皇帝召见,入朝时皇帝温和恳切地抚慰犒劳他,赏赐财物众多。施琅谢绝皇帝,又说:“自己的年龄和体力已经衰老,担心不能胜任巡抚的重任,请求辞去官职。”皇帝没有准许,下命让他继续留任。三十五年,死在任上。(选自《清史稿·施琅传》,有删改)施琅每次被调动派遣,总是能够在军中居首位。不久统领水军,多次陈述要有作为;平定厦门,你有大功劳。朕欲宣布他们的罪逆,来拯救我的边民,但廷臣商议(的结果),认为实难剪除消灭。只有你自己表达忠诚之心,极力辅佐立刻成算。我的内心更加强烈要做个决断,命令你赶快出征。你向上能推测天道运行的规律,往下能揣度各种形势,力排众议秘密上言,乘着南风破浪前进,一鼓作气平定了台湾。四十多年的首恶都被剪除了,三十六岛残留的民众都非常高兴。收起兵器布宣恩惠,仇敌投降后不再计较个人仇怨。你安排调动的周到细致,我深表赞叹!为什么不长寿呢,我的心里非常痛彻,深深地哀悼你!在你死后给予你恩惠,并给你的家属赠送财物加以抚恤,赐予“襄壮公”的谥号。(选自《施琅碑文》,有删节)11、1.以动衬静,以忽至的幽禽反衬出环境的静谧;作者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并照应开头的“空斋寂寂”。2.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作者身处困境的豁达乐观;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要结合诗歌从意象、情感的角度去辨析,对照。表达效果主要是从写作手发来入手。考生需明确表现手法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抒情方式,描写手法,结构方式,修辞手法等。这两句明显写景,可以从描写手法(动静的角度)、结构(照应上文)来分析。前句“纤草数茎胜静地”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后句“幽禽忽至”,突然飞来几只幽禽,以鸟的飞来衬托幽静的环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景都与情相关,这里的环境的幽静与题目的“独坐”联系起来,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在结构上此句的“静”与上文“空斋寂寂”形成照应。2.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要注意诗歌是有多种情感还是相对比较单一。尾联“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中“莫教风景属他人”,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同向洛阳闲度日”中“闲度日”说明作者没有得到重用,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劝诫朋友“莫教风景属他人”,这里其实也是自我劝慰,体现了他的豁达乐观;“闲度日”,每天只能无所事事,聊以度日,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12、例文:“吃苦”与“快乐”哪种才是好教育“头悬梁,锥刺股”我国自古的“吃苦”教育名言,从孔子教育来说一直都是提倡“吃苦”教育,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都是: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社会教育发展的迅速,包括中国越来越发现西方教育更人性化、更加的能够使学生爱上学习。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提出了,对学生的教育是“吃苦”教育好还是“快乐”教育好?钱文忠先生一篇关于抨击“快乐教育”的演讲文章,戳中了很多家长的心扉。中国孩子诚然有很多言行、教养方面的问题,但关于“学不好”这一项,真的是教育本身“没让孩子吃苦”的原因么?对此,南桥提出和钱文忠先生颇不相同的意见,认为让孩子一味吃苦的“逼迫教育”,实际上是脱离孩子本身与实际的、因循守旧的教育方法。钱文忠先生曾在一篇名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文中质问:“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钱先生在抨击这个粗线条概念的时候,犯了和很多家长一样的错误:思维比较二元化,非此即彼,缺乏应有的精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实在想不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