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陕西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陕西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陕西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陕西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陕西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种间竞争是不同种群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下列种群间的种间关系不属于竞争的是()A.混合培养的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B.苇莺和在它巢穴中产卵的杜鹃C.生活在同一片土壤上的蒲公英和二月兰D.在内蒙草原上的猎隼和草原狼2.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乙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C.图2中B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钠离子通道相结合D.神经纤维的状态由乙转变为甲的过程中,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3.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一个女性色盲携带者与一个色盲男性结婚,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者,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A.母方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父方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父方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母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母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父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父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母方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数目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总数为(3m-2n)/2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④G的数量为m-n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均采用了模型建构法B.观察洋葱鳞片叶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无空白对照组,因此不遵循对照原则C.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进行预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先盖上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处滴加培养液,然后立即开始进行观察计数6.甘薯由于能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越来越被人们喜爱。但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同时又是同源六倍体,具有自交不育和杂交不亲和性,这使甘薯生产和育种存在诸多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下列相关操作不合理的是()A.利用组织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制作人工种子,解决种苗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B.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使植株具备抗病毒的能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C.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和,充分利用遗传资源D.利用培养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变异频率,大大缩短育种年限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疫苗这个词语,同学们并不陌生。非洲猪瘟病毒(ASFV)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尚无有效的疫苗,乙肝疫苗在我国大力推广。图甲为猪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化合物,④⑤⑥⑦⑧⑨代表某种细胞,其中抗原呈递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图乙是某志愿者接种乙肝疫苗后两周内血液中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问题:(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该细胞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器官)。(2)图甲中④⑤⑥⑦⑧⑨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是____________(写编号)。(3)ASFV在初次入侵猪体内时,猪体内细胞⑤的增殖分化需要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形成的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_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4)作图:如果该志愿者在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了乙肝病毒,请在图乙中画出其体内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8.(10分)2020年,一场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毁坏大量草场、农田,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某地科学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2)由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原因是牧草补偿量_____________蝗虫取食量,表明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合作来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危机。(4)造成此次灾害的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散居和群居体现了种群的_____特征。群居型蝗虫体内会产生对鸟类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________。粉红椋鸟号称“蝗虫收割机”,主要捕食___________型蝗虫。(5)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具有感知该种信息素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下列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A.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B.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C.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从而使蝗虫无法集群D.可使用较高浓度的“集群信息素”代替农药来杀死蝗虫,减少环境污染9.(10分)近年来,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许多优良品种或产品。下图为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技术路线,其中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需使用______________种限制酶,分别对含除草剂抗性基因G的DNA片段和Ti-质粒上的_______________(填“报告基因”、“T-DNA”、“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进行酶切。(2)为提高转化成功率,常用含______________的溶液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转化成功的农杆菌应在含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1.(3)农杆菌细胞内“报告基因”表达后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的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所以进行过程筛选2时,应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并挑选_____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幼苗。10.(10分)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实验材料:_____小鼠;杂交方法:_____。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_,这种突变_____(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_____,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_____。(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11.(15分)人及其他哺乳动物对突发的声音或触觉刺激能瞬间诱发惊跳反射(俗称“吓一跳”)。惊跳反射存在于哺乳动物整个生命周期,研究发现,当声音诱发惊跳反射时,位于脑干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接受来自耳蜗核的兴奋性投射而被大量激活,并产生谷氨酸(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通过脊髓运动神经元,最终影响小鼠颈部及后肢肌肉而发生惊跳反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惊跳反射属于____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脊髓运动神经元在惊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属于传出神经,谷氨酸能神经元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____(结构)传递兴奋。(2)实验时发现小鼠受惊吓刺激时,其警觉性明显提高,抽取血样检测发现,由肾上腺分泌到血浆中的__________(激素)增多;该激素增多会引起小鼠警觉性明显提高,这表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是__________。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小鼠体内部分激素的含量,这是利用了激素__________的特点。检测中还发现,小鼠血液中其他成分含量仍维持相对稳定,维持这种稳定的主要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网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种间竞争是不同种群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2、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详解】A、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两种生物,关系为竞争,A正确;B、苇莺和在它巢穴中产卵的杜鹃是种间斗争,B错误;C、生活在同一片土壤上的蒲公英和二月兰,关系为竞争,C正确;D、在内蒙草原上的猎隼和草原狼同时捕食兔等生物,为竞争,D正确。故选B。2、D【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是由K+外流形成,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是由Na+内流形成,图1中甲为静息电位,乙为动作电位,图2中A点为静息电位,B点为形成动作电位过程,C点为动作电位。【详解】A、图1中乙的离体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因此装置乙测定的是动作电位的电位差,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C点的电位,A错误;B、图2中的A点表示静息电位,而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不会下移,B错误;C、图2中B点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时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钠离子通道打开,C错误;D、图1中甲的离体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因此装置甲测定的是静息电位的电位差,而装置乙测定的是动作电位的电位差,神经纤维的状态由图1中的乙转变为甲的过程中,即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D正确。故选D。3、B【解析】色盲是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男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父亲的色盲基因只能传递给女儿,不能传递给儿子。【详解】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题干信息,一个女性色盲携带者(XBXb)与一个色盲男性(XbY)结婚,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者,男孩从根本上说体内多了一条X染色体,该男孩的基因型应为XbXbY,推测原因是父方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b和Y没有分离,或母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Xb和Xb没有分离。故选B。4、D【解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已知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m-2n)/2。【详解】①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所以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①正确;②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2n+3×(m-2n)/2=(3m-2n)/2,②正确;③双链DNA中,A=T=n,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A+T与互补链中的A+T相等,故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③正确;④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m-2n)/2,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即ABC错误,D正确。故选D。5、A【解析】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2、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详解】A、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分别用到了物理模型、数学模型,A正确;B、观察洋葱鳞片叶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虽然只制作并使用了一个装片,但实验遵循了前后对照原则,B错误;C、预实验不能减少实验误差,预实验可以为正式实验摸索实验条件和范围,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C错误;D、应先盖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酵母菌液,然后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进行观察计数,D错误。故选A。6、B【解析】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植物细胞工程应用之一是利用胚状体包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成本,A正确;B、茎尖等分裂旺盛部位病毒极少或无病毒感染,所以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出无病毒且保持优良性状的幼苗,脱毒苗不等于抗毒苗,通过基因工程将抗病毒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从而培育出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B错误;C、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实现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同时具有两种遗传物质的植物,可以实现种间的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正确;D、愈伤组织具有分裂旺盛的优点,适于诱变育种的取材,能提高突变频率,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T细胞#T淋巴细胞#淋巴T细胞②.胸腺(2)⑥(3)①.抗原②.淋巴因子③.沉淀#细胞集团④.防卫(4)【解析】分析甲图,根据②是Y型的抗体,可以确定左侧为体液免疫,进而推导出细胞④是T细胞,细胞⑤是B细胞。细胞⑥是浆细胞,细胞⑦是记忆B细胞;根据细胞⑧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以确定右侧为细胞免疫,进而推导出细胞⑧是效应T细胞,细胞⑨是记忆T细胞。【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细胞④是T淋巴细胞,该细胞是在骨髓中形成,在胸腺中成熟。【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细胞⑥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不具有抗原的能力。【小问3详解】细胞⑤是B淋巴细胞,其增殖分化需要双重信号的调节,即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双重刺激。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抗原,并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浆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清除抗原的过程属于免疫的防卫功能。【小问4详解】注射疫苗使机体内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因而再次感染乙肝病毒,会出现二次免疫,表现出更快、更强的特点,因而抗体浓度的变化图为:【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理解,能够通过细胞作用的流程图确定免疫细胞的类型,进而解答相关问题。并能够理解二次免疫的特点和免疫预防的作用。8、①.不同种类②.大于③.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④.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⑤.空间⑥.降低⑦.散居⑧.ABC【解析】据图分析,图中显示该实验的自变量有蝗虫的种类(四种蝗虫)和蝗虫密度,因变量是牧草产量,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种类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四条曲线都显示:当蝗虫种群密度到达一定值后,牧草产量都表现为不断降低;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当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时,牧草产量增加,而牧草补偿量小于蝗虫取食量时,牧草产量较小。【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是研究不同种类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2)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图中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说明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由曲线图分析可知,当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合作来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危机。(4)种群具有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和空间特征,其中散居和群居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由于群居型蝗虫体内会产生对鸟类有毒的氢氰酸,鸟类捕食后会死亡,故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因对群居性蝗虫的捕食概率降低,则粉红椋鸟主要捕食散居型蝗虫。(5)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集群信息素可以使得密度增大的蝗虫种群由散居转化为群居,因此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A正确;B、已知集群信息素可以使得密度增大的蝗虫种群由散居转化为群居,因此可以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分散的蝗虫聚集在一起,B正确;C、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导致蝗虫不能产生相应的感觉受体,不能感受集群信息素,进而阻止蝗虫聚集,C正确;D、集群信息素可以阻止蝗虫聚集,但是不能杀死蝗虫,D错误。故选A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种群、群落等知识点,能够根据曲线图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推测实验的目的,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9、(1).2(2).T-DNA(3).Ca2+(4).氨苄青霉素(5).不能(6).报告基因中的内含子转录产生的RNA序列在农杆菌中不能被切除,导致农杆菌内“报告基因”翻译的蛋白质结构不同,不具相应的酶活性,无法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7).除草剂和物质K(8).愈伤组织细胞内呈显蓝色(9).植物组织培养【解析】依据图示结合题意,Ti质粒的T-DNA片段插入除草剂抗性基因G重组形成表达载体,再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的幼胚细胞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中,再经过筛选获得转基因植株。由于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故可以利用物质K的颜色变化筛选正确导入了目的基因载体的转基因植物。【详解】(1)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需使用两种限制酶,分别对含除草剂抗性基因G的DNA片段和Ti-质粒上的T-DNA进行酶切,因为只有接入T-DNA的片段才能自主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上复制和表达。(2)常用含Ca2+的溶液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根据标记基因是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故转化成功的农杆菌应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1.(3)农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报告基因中的内含子转录产生的RNA序列在农杆菌中不能被切除,所以农杆菌内“报告基因”翻译的蛋白质结构不同,不具相应的酶活性,故无法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4)进行过程筛选2时,利用“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的特点,应在培养基中加入物质K,挑选愈伤组织细胞内呈显蓝色的植物细胞,筛选导入了表达载体的愈伤组织,同时还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除草剂,筛选目的基因正确表达了的细胞,然后通过组织培养则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幼苗。【点睛】本题的考查基因工程的农杆菌转化法,筛选导入了表达载体的转基因细胞方法,考生要根据题意具体分析,明确标记基因的表达特点,再进行作答。10、①.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②.正反交③.CTCTGA(TGA)④.不能⑤.5/16⑥.aaBb、Aabb、aabb⑦.自然选择⑧.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解析】1、研究肥胖基因的遗传方式,先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进行杂交判断属于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正交、反交的结果相同,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正交、反交的结果不同;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具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基因的编码链与转录的模板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转录过程是以模板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功能,基因突变后,由于基因的编码链和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改变,导致mRNA的碱基序列改变,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是翻译过程终止的信号,不是转录终止的信号;3、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详解】(1)①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产生了突变系肥胖小鼠,所以要确定其遗传方式,需要将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小鼠进行正反交,并根据后代表现型进行判断,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说明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由题意知,正常基因的编码链的碱基序列是“CTCCGA”,则转录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GAGGCT”,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是“CUCCGA”,发生基因突变后,突变为终止密码子(UAA或UGA或UAG)即mRNA中“CUCCGA”→“CUCUGA”,则突变后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GAGACT”,因此突变后的基因的编码链的碱基序列是“CTCTGA”;这种突变不能使基因的转录过程终止,但可以是翻译过程终止。(2)根据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显性基因越多,体重越大。由于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含有两个显性基因,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是含三个显性基因和四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及概率为1/16AABB、2/16AaBB、2/16AABb,概率共是5/16,体重低于父母的是含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