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教育学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它的特点是:第一,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强,因此可控性强;第二,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其目的是培养人,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2.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教育影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3.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以影响和发展人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此种观点是错误的。2.生物起源说: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活动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存在于动物界。教育起源于生物生存竞争本能。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有一定进步性。3.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4.劳动起源说:教育从人类产生就已经开始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产生于劳动过程。三.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的教育:⑴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⑵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⑶教育机会具有原始的均等性。2.古代社会的教育:⑴奴隶社会的教育:①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甚至相对立。③专门教育机构(学校)和专门教育人员(教师)的产生。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3.封建社会的教育:⑴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严重分离。⑶学校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大。4.现代社会的教育:⑴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⑵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⑶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⑷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教育方法具有先进性。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⑹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⑺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⑻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四.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现象是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3.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学记》,许多教育思想如“教学相长”、“长善救失”、“不陵节而施”、“禁于未发”等都达到了规律性的认识,为以后科学教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5.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⑴培根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他首次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本书奠定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⑶1776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开设了教育学课程。1806年,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形成。6.教育学发展的科学化阶段:“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争论,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7.教育学发展的深化阶段: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在《教育评价》一书中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⑵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出版《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采用“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⑶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8.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⑴有助于掌握和正确理解教育规律⑵有助于掌握一定的教育技能、技巧⑶有助于总结教育经验⑷有助于增强教育信念第二章教育的功能一.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政治功能:⑴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⑵宣传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制造社会舆论⑶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2.教育的经济功能:⑴教育把可能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⑵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⑶教育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⑷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3.教育的文化功能:⑴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⑵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⑶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⑷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二.教育与个体发展1.个体的发展,从教育学上讲,是指个体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形成与变化过程。2.个体心理是在不断解决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中发展的。3.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⑴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素质为个体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制约个体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③遗传素质的差异为个别差异提供最初条件和可能性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⑵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⑶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①教育规定个体的发展方向②学校教育影响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④教育能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⑷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⑴顺序性和阶段性⑵不均衡性⑶个别差异性⑷稳定性和可变性⑸互补性第三章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述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结果,是社会对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规定了教育工作的总方向。2.教育目的的特点:①强制性②宏观性③历史性④理想性:往往超越社会现实,具有理想化色彩。3.教育目的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选择作用③激励作用④评价作用⑤协调作用二.教育目的的构建1.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四大要素,即对教育目的要有明确的定性、定向、定位和定点。四要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定性是教育目的的根本前提,定向是制约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定位是教育目的的核心,定点是教育目的的归宿。2.教育目的的结构:⑴国家人才规格目的,即通常所讲的教育目的。⑵学校培养目标⑶课程目标⑷教学目标:它与课程目标同属于微观层次的目标。对教育目的进行分层,有利于执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而各层次教育目的的有机结合,是为了共同实现教育目的系统的总目的,即国家人才培养规格。3.教育目的的类型:⑴以制定教育目的的主体为标准分类:①外在和内在教育目的②指令性和指导性教育目的⑵以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分类⑶以教育目的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类4.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㈠现实依据: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⑵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⑶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㈡理论依据:确立教育目的首先必须解决教育的价值观问题,即解决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问题。⑴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应该从个人需要出发,满足个人对教育的需要。提倡解放个性、尊重人的价值,强调利用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此观点具有积极意义,但忽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不正确的。⑵社会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必须从社会需要出发,教育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标准。强调个体社会化,看到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但否认教育目的受个体制约则是错误的。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第一,不合理的分工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必然性。第三,共产主义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智力、体力、道德、审美情趣、个性等方面充分自由、和谐统一的发展。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有区别,首先,二者概念不同。前者指人在智力、体力、道德、审美情趣、个性等方面充分、自由、和谐统一的发展,后者指教育内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和谐发展。其次,二者实现条件不同。前者以消灭不合理分工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前提,后者则不需要这一前提,只要按教育规律和个体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活动,就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二者又相互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我国教育目的1.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国家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2.教育方针的特点:①阶级性和时代性②行政性和法令行性③稳定性和发展性3.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我国教育方针的特征:①科学性②时代性③实践性四.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1.所谓全面发展的教育,指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①德育②智育③体育④美育⑤劳动技术教育3.五育的关系:它们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相互代替又不能分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个整体。所以应该坚持五育并举、五育并重,使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机结合起来。第四章学校教育主体一.教师——古老而永恒的职业,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1.现代教育认为:教师是接受一定社会委托,以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主要职责的社会工作者。2.教师职业的性质具有以下内涵:⑴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⑵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作用:⑴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⑶教师是人潜能的发掘者⑷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教师职业角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传道者②智能开发者③管理者④榜样⑤父母或监护人⑥朋友角色⑦研究者角色5.教师的基本任务: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⑵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发展教育理论。6.教师劳动的特点:⑴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其次是表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织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上,再次是表现在对教育情景中突发性事件做出果断、灵活、敏锐处理的教育机智上。⑵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教育任务的多元性;影响学生发展的多因素性;教育过程内在矛盾的复杂性。⑶教师劳动的示范性⑷教师劳动的长期性7.教师的基本素质:⑴思想政治素质:①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现代的思想观念④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勇于坚持真理、不断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⑵职业道德素质:①热爱教育,无私奉献②教书育人③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④团结协作,尊重集体和同事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⑶科学文化素质: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②较为广播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⑷教育理论素质:①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和思想;正确的教育观、人才故、教育质量观;终身教育观念和思想。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知识⑸教育能力素养:①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④组织管理能力⑤较高的教育机智⑥教育科研能力⑹身体心理素质8.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必须是中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必须具备规定学历;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考试。9.教师享有的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二.学生——是教师工作的起点和归宿1.学生的本质属性:⑴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个体⑵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个体⑶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个体⑷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个体2.学生的社会地位:⑴学生是权利的主体⑵学生的合法权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安全权。3.怎样才能完整地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必须看到以下两个方面:⑴学生是教育的客体。首先,学生处于教育实践中受教育的一面。其次,学生学习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进行。最后,学生本身的主观状态——依赖性、可塑性、向师性也促成了学生的客体地位。⑵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思想感情的实体,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人。⑶学生是教育客体与主体的辨证统一体。三.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1.师生关系的作用:⑴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⑵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⑶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2.师生关系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情感关系等。3.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⑴尊师爱生,相互配合⑵民主平等,和谐亲密⑶共享共创,教学相长4.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⑴了解和研究学生;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⑶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⑷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⑸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学校德育工作一.学校德育教育概述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等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内容。学校教育的意义:⑴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⑵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培养接班人;⑶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德育教育,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具有历史性、国家性、阶级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二.德育过程理论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学校德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实现两个转化:一是指导中小学生蒋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内化为政治信仰、思想观点、道德观念;而是指导中小学生将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外化为自身的行为。德育过程的结构必须包含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教师及其活动、中小学生及其活动、德育内容和方法。德育过程是指是一定社会政治、思想、道德的传承过程。教师的德育要求与中小学生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过程就是要将德育要求转化为中小学生的内部品质,实现德育目标。社会学校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其影响力取决于活动、环境和行为性质;儿童通过观察他人的榜样行为获得社会行为。此理论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首先,德育应多提供积极榜样;教育者应言传身教;教师与家长应尽量避免儿童模仿与社会道德相悖的思想行为。其次,要求教师及时指导学生行为,纠正错误,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其自我调节、控制和教育的能力。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他们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按一定的阶段和顺序,由低级到高级、由他律到自律方向发展,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道德认知发展为基础,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起积极作用。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认知(主要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及其与行为的统一。此理论要求:⑴发挥学生主体性,不以成人思维代替学生思维;⑵把握好德育时机,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⑶根据道德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规律,分年级、分阶段设计德育目标、内容、要求,并使之相互衔接;⑷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有机统一在德育过程之中。体谅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麦克费尔。该理论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最大区别是将道德情感置于品德培养的中心地位。他认为,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学校德育必须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自己需要德育课程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要鼓励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使学生对人际和社会问题的反应由不成熟过渡到成熟。价值澄清理论:代表是美国教育家瑞斯。他认为价值观是人固有的潜能,一开始人不能清醒地认识它,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缺乏清晰的价值观所致。要让学生获得清晰是价值观并发挥其作用,教师应借助于环境设计各种活动,运用种种方法促使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此理论重视学生价值形成过程,尊重学生的选择、慎思、反省与评鉴。但过分偏重个人情感忽视价值的理性分析。此理论要求我们: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品德素养;⑵要善于营造安全和谐的教育气氛,善用发问技巧,鼓励学生参与讨论;⑶学生价值观培养不仅要从小开始,而且要贯穿于学生的所以活动中。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⑴德育过程是形成中小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⑵活动和交往是中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⑶中小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⑷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的过程。德育过程可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⑴学生的态度定势:是指中小学生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的道理,但又比较执着的肯定或否定倾向,如好或恶、赞成或反对、趋向或回避等。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定势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要求的前提。⑵提高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思维能力。⑶实现知行转化,培养品德践行能力。⑷品德评价三.德育方法——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1.所谓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和任务,教师依据德育过程规律所采用的手段、方式的总称,它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2.德育方法分为三个层次:⑴作为指导思想的德育方法;⑵作为德育方式综合的德育方法;⑶作为操作技能的德育方法。3.德育原则:⑴方向性原则⑵从实际出发原则⑶知行统一原则⑷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⑸疏导原则⑹扬长避短原则⑺严爱相济原则⑻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学校常用的德育方法:⑴说法教育法运用时要注意:①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②具有感染性③具有知识性、趣味性④具有民主性⑤善于抓住说服时机⑵榜样示范法运用时要注意:①树立榜样威信②选择好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③增强中小学生学习榜样的自觉性④要求中小学生学榜样见行动⑶实际锻炼法运用时应注意:①锻炼目的明确、要求严格②调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因材施教③鼓励中小学生长期坚持锻炼⑷情感陶冶法要注意:①行不言之教②教师要加强人格修养③与说服教育相结合④组织中小学生参与环境建设⑸自我教育法应注意:①启发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②指导中小学生掌握自我修养标准③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并改正缺点、错误⑹品德评价法应注意:①评价目的明确②评价必须公正客观③评价有集体舆论的支持④重视中小学生差异和年龄特征5.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必须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出发,要注意下列问题:⑴克服德育中的形式主义。⑵重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加强中小学生道德自主性培养。⑶重视品德规范教育,加强品德能力培养。⑷重视说服教育与行为锻炼的结合,培养中小学生的品德践行能力。第六章课程与教学一.课程1.课程就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2.课程基本理论㈠学科中心课程:创始人主要是赫尔巴特等人,此一理论的主要内涵为:⑴教育目的的确立⑵学科课程的设置⑶以学科中心整合的教学法㈡儿童中心课程: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中心为科研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主要论点包括: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儿童的发展⑵课程是一种经验化的知识⑶社会活动中心指引下的课程⑷从“学科”到“活动”的历史形态转型发展性课程:主题是“教学与发展”,内涵包括:⑴“最近发展区”学说⑵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⑶教学要创造儿童认识的最近发展区⑷课程与教学的五个观点(高难度观点、高速度观点、以理论知识为主导作用的观点、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观点、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观点)㈣建构主义课程:代表人物为皮亚杰等人,内涵为:⑴教育要表现卓越性⑵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儿童⑶以科学结构为课程中心⑷提倡发现学习法。3.我国中小学课程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辅资料等四种形式。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世界趋势:⑴课程的多元化⑵课程乡土化⑶课程的综合化⑷课程选修化⑸课程个别化二.教学概述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泛指那种经验的传授和经验的获得的活动,是能者为师的知识、经验的传授活动,它不拘形式、场合、内容;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教育中培养人的基本途径。2.教学的作用:⑴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最有效形式。⑵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的基本任务:⑴传授基础知识⑵形成基本技能⑶发展学生能力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教学过程的特点:⑴教学是特殊的认识活动:①教学内容的间接性②教学环境的潜隐性③教学中介的多样性④教学发展的有效性⑤教学主体的发展性⑵教学是情知交融的认识活动⑶教学是有规可循的科学认识活动⑷教学是限制性的创造性艺术活动5.教学过程理论:⑴系统学习理论⑵经验学习理论⑶发现学习理论⑷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⑸掌握学习理论三.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的,也是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⑴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符合科学要求⑵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发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品德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⑴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间的关系⑵多种方式联系实际3.因材施教原则:⑴研究了解与科学诊断相结合是因材施教的基础⑵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因材施教的保证⑶“大面积丰收”与培养尖子结合是因材施教的目标4.循序渐进原则:⑴正确处理五种顺序之间的关系⑵适时而教⑶系统传授新知识⑷循序渐进还要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5.最优化原则:⑴在确保质量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⑵全面考虑教学的各个因素6.直观性原则:⑴直观是手段,认知建构是目的⑵直观教具演示与教师言语指导相结合⑶指导学生自制直观教具和学具7.启发性原则:⑴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主动探究精神⑶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和能力⑷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师生关系8.巩固性原则:⑴理解是巩固的基础⑵复习是巩固的主要方法⑶记忆是巩固知识的有效保证⑷实际运用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四.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①个别教学制②班级授课制③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④协作教学2.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即班级授课制,即把学生按年龄和学习程度编班,教师依据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教学时数,按统一的课程表,分科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优越性: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使教学更有科学性、组织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局限性:强调同步化,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师、书本居于中心地位,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和理论脱离实际。3.按教学任务把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综合课的结构通常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不知课外作业。4.评课的标准要求:⑴教学目的明确;⑵教学内容正确;⑶教学方法恰当;⑷语言规范,板书整洁。⑸教学进程要组织严密、结构紧凑。⑹师生双方都要积极主动。5.教学辅助组织形式——现场教学、个别指导,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话四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第七章课程与教学(二)一.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2.教学设计的特征:①指导性②统合性③操作性④预演性⑤突显性⑥易控性⑦创造性3.教学设计模式分类:⑴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⑵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⑶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4.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详细。教学目标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通常采用ABCD方法(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来表述教学目标。5.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⑴以及教学媒体对于促进完成教学目标和媒体的教学功能来选择。⑵合理利用教学媒体特性。⑶考虑教学设计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等。⑷考虑媒体使用的环境和实际效果。6.教学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类:⑴讲授法:讲授、讲解、讲读、讲演。⑵演示法:多媒体演示等。⑶提问法:低级认知提问(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和高级认知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⑷反馈法:课堂观察法(环视法、虚视法、点视法)、课堂提问法、课堂考查法。⑸强化法:语言强化、活动强化、符号强化、接触与接近强化。二.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是指为了有效达成特定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方法、技术、手段的计策或谋略,是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总体思路。2.教学策略的特征:①操作性②指向性③整体综合性④调控性⑤层次性⑥灵活性3.备课的策略:⑴备教学目标⑵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⑶候课⑷备检测4.课堂教学策略:⑴导课策略:直接导入、联想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等。例如: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和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策略。⑵课中策略:①先行组织策略②问题教学策略③发散、集中教学策略④反思教学策略⑤练习策略⑶课堂管理策略:①课堂管理②课堂秩序管理策略的运用:如上课时用声音或信号集中吸引尚不稳定的学生的注意力,用目光或语言的暗示活动制止违纪现象等。③即时指导策略:及时进行课堂辅导;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等。④思维诱导策略:以疑导学;组织讨论;集思广益。⑷课堂教学监控策略:①应付课堂偶发事件的策略:不要长时间中断教学;批评应清楚而肯定,特别是要有机智性语言;批评应围绕一个中心;教师应避免苛责而大动感情的指责。②主体自控策略③师生互动策略④反馈策略⑸结课策略三.说课研究1.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教学内容的设想和实施教学的根据,指授课教师在备课之后,向同行系统地介绍自己关于某课的教学设想、实施意图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相互之间交流切磋,最后达成一致的教学设计方案。2.说课的特性:⑴教学内在属性: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的主要方面。说课,有利于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理论,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为什么这样教。⑵体现学科特点⑶形成过程预见: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讲出怎样教,还要说出学生怎样学。所以说课者要估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困难,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3.说课内容:一是说教材,说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难点、编者意图及本节课与其他章节相关内容的联系和地位。二是说教学目标。三是说教法和学法,说出本节课要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说出本节课要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四是说教学过程,即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及理论依据、课堂结构、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实验设计及板书设计等。4.说课语言的主要风格:⑴独白语言: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这种语言,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的要分条款一一叙述,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⑵教学语言:设计的课堂导语、课堂的总结语、说课中阐释和提问语应用教学语言。用新颖有趣或简明扼要的导语来吸引听课者,结束语既要精彩,又能将精彩恰当的表达出来。阐释语要简明、准确、条理清晰,提问语要启发学生思考。5.说课的类型:⑴研究性说课⑵示范性说课⑶评比性说课6.说课的注意事项:⑴说清理论来源⑵说课的一般要求:①认清说课活动的性质②明确说课的内容及要求③掌握方法和属性④准备充分第八章班级管理1.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社会化为目标的社会组织体系。班级是社会、学校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2.班级的特点:⑴班级是师生组成的活动共同体。⑵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⑶班级是社会的缩影。3.班级对学生发展的作用:⑴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⑵班级是陶冶学生情操的熔炉。⑶班级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课堂。4.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形式。班集体区别于一般集体的特点:班集体存在的基础——共同的年龄特征;班集体发展的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纽带——共同的学习活动。5.班集体形成过程:松散期;凝聚期;形成期;优化期。6.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条件:⑴奋斗目标的一致性。⑵行动的协调性。⑶师生关系的和谐性。⑷集体成员的进取性。⑸集体发展的稳定性。7.班级管理的特点:⑴管理宗旨具有教育性⑵管理内容具有广泛性⑶管理对象具有不成熟性⑷管理方法具有多样性⑸管理角色具有多样性8.班级管理的任务:⑴落实学校管理目标,制定并实施班级工作计划。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⑶加强日常管理,促进学生全⑴面发展。⑷协调学科教师、家长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班级教育工作。9.班级管理理论:⑴目标管理理论;⑵整体育人理论;⑶全员参与理论;⑷调节控制理论;⑸整合原理:①从整体上把握班集体②有效分解班级各要素③组织、综合好各要素10.班级管理原则:⑴全员激励原则;⑵自主参与原则;⑶教管结合原则;⑷情通理达原则;⑸平行管理原则;⑹协调一致原则。11.中小学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⑴说服法:说服要“入题”、“入心”、“入情”。⑵陶冶法:情感陶冶;人格陶冶;环境陶冶;艺术陶冶。⑶示范法⑷实践法:①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②加强纪律性和自控能力训练,培养坚强意志③给每个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⑸奖惩法12.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⑴以学生为本⑵树立管理目标意识⑶树立创新意识⑷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⑸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13.班主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