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学生评价_第1页
第十章-学生评价_第2页
第十章-学生评价_第3页
第十章-学生评价_第4页
第十章-学生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学生评价目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第二节

学生学业评价

第三节

学生品德评价

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一、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古代的传统考试—近现代的科学测试—当代的科学评价教育评价的概念由美国教授泰勒在其主持的“八年研究”中首次正式提出,并通过这项研究提出了教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开端。

教育评价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就其评价的范围而言可分为:

以教育的全领域及宏观决策为对象的宏观教育评价

以学校各方面工作为对象的中观教育评价

以学生为对象的微观教育评价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二、学生评价的标准

评价标准是在实施评价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并因评价对象和要求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学校教育工作以教育目标作为出发点、依据和归宿,因此学生评价标准必须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它是教育目标在各个评价项目上的具体化。

我国尚未有一个独立的学生评价标准,而主要依据教育目标并依托于课程目标,将抽象的目标具体化,分成不同的阶段水平,以此作为学生评价的标准。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现代的学生评价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三、学生评价的类型(一)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发展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价,为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以获取更好的效果。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诊断性评价一般通过以下手段获取相关信息:

查阅被评价者在此之前的有关成绩记录

摸底测验

必要的学习要素调查表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过程图确定形成性学习单元的目标和内容编制形成性测试试卷和平行性测试试卷实施形成性评价反馈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3.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和学习全过程的检验。

终结性评价最关注的问题是测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即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制定一份学科规格双向细目表编写或选择测验试题选定测验题目确定测验内容制定测试说明终结性评价的实施过程图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异同表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职能分班:——确认必要的技能具备与否——确认现有的掌握水平——确认源于教授方式的特点而造成的学生分类问题——确认影响不同类型学生继续学习的因素对师生做出关于学生学习进展的信息反馈

明确单元结构的错误,以便明确地制订矫正教学的方针在单元、学期、课程的终了,认定学分,评定成绩评价类型项目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实施时期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在正常的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实施,以便分班在教学展开过程中实施在单元、学期、学年终结时实施评价重点认知能力、情意及技能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认知能力一般侧重认知能力,有的学科则强调技能和情感能力评价手段的类型摸底测验用的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标准学力测验标准诊断测验教师编制测验观察和检验表特别制作的正式测验期末测验或终结性测验评价类型项目(续表)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1.相对评价法

相对评价法是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为基准,通过把各个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定出每个被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相对评价法示意图

(二)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相对评价法的优缺点优点缺点1.适应性强,应用面广,不管这个团体状况如何,都可以进行比较,都能评出个体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2.用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群体测评基础之上的标准进行评价,发现其个别差异,从而对被评个体做出较为客观、公正和确切的判断3.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1.评选出来的优秀者未必就是真正的高水平、高质量,未被选上的也不一定水平低、质量差,故容易降低客观标准2.评价的结果所反映的只是评价对象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位置,不一定反映他们的实际水平3.易忽视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4.易导致激烈的、无休止的竞争,从而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2.绝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绝对评价法示意图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绝对评价法的优缺点优点缺点1.其标准比较客观,如果评价是准确的,那么评价之后,每个被评价者都可以明确自己与客观标准的差距,有利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2.运用绝对评价法,可直接鉴别各教育目标完成情况,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1.在制定和掌握评价标准时,容易受到评价者的教育价值取向和经验的影响。2.评价对象由于欠缺横向的比较,易产生自我满足,不利于形成竞争气氛。3.绝对评价在执行时,具体的标准不易被共同认同,也不易把握,或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用时,则常常与其他评价法一起综合使用。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3.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示意图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的优缺点优点缺点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并适当地减轻了被评价对象的压力。由于被评价者不与他校(或他人)相比较,这就难以找出自己真正的差距,而且个体内具体的判据,往往不容易选择。故应把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与相对评价法以及绝对评价法结合起来使用。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

四、学生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评价能有效地判断学生的发展

状况。

导向功能:学生评价是依据一定标准和所要完成的目标进

行的价值判断,势必对学生的发展起导向作用。

发展功能:学生评价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

处理等都是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服务。

管理功能:学生评价有益于高一级学校的选拔;也可作为

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依据之一。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

五、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一)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二)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三)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四)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五)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质性评价的典范之一:档案袋评定

美国教育心理学教授格莱德勒根据档案袋的不同功能标准把档案袋评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构成目的理想作品产生和入选说明,系列作品,以及代表学生分析和评定自己作品能力的反思。提高学习质量。通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帮助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历史的思索者和非正式的评价者。展示主要由学生选择出来学生最好和最喜欢的作品集。自我反思与自我选择比标准化更重要。给由家长和其他人参加的展览会提供学生作品的范本。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类型构成目的文件根据一些学生的反映以及教师的评价、观察、考查、轶事、成绩测验等得出的学生进步的系统性、持续性记录。以学生的作品、量化和质性评价的方式,提供一种系统的记录。评价主要由教师、管理者、学区所建立的学生作品集。评价标准是预定的。向家长和管理者提供学生在作品方面所取得成绩的标准化报告。课堂由三个部分组成:依据课程目标描述所有学生取得成绩的总结;教师的详细说明和对每一个学生的观察;教师的年度课程和教学计划及修订说明。在一定的情境中与家长、管理者及他人交流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判断。

资料来源: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续表)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质量评价的规定(节选)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主要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习活动主要包含认知活动、技能活动和情感活动三个基本领域。学业评价也从这三个领域展开。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一、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

(一)认知学习评价的种类

对认知学习的评价一般可以采用测验、行动观察、实验、评定等方法。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测验是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同时,其结果与其他评价方式相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测验就是通过让学生回答一系列与教育目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提取信息,并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1.准备性测验和结果性(终结性)测验

这是依据测验目的进行的分类。

准备性测验一般是在教学前和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也称诊断性测验和形成性测验,它可以采用标准参照测验的方法。

结果性测验也称终结性测验,一般是在一个学期结束或一门课程完成时进行,测验的目的主要在于鉴别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一定的区分意义,可以采用常模参照测验法。强调测验的准确性。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2.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这是依据测验编制方式进行的分类。

标准化测验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由学科专业人员和测验编制机构共同编制的。在编制过程中,一般有测验指导书或测验大纲,以及根据测验大纲制定出的测验命题细目表,而后再编制出成套试题;同时,还要对试题进行预测,严格制定评分标准,统一要求阅卷步骤,提供解释分数的常模等。

教师自编测验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经验及对教学目标的认识,自行设计与编制并确定评分标准的测验。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3.客观性试题测验和主观性试题测验

这是根据测验试题的应答方式进行的分类。

客观性试题是学生在测验中从事先提供的多种答案中确认出一个正确答案,如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等。

主观性试题是让学生根据对测验所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形成答案,如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应用题、作文题、比较题等。比较的维度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运用目标知识、理解、分析、应用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答题时间短长时间的使用阅读题目和思考答案思考问题和书写覆盖面与代表性覆盖面大,代表性好覆盖面小,代表性差题量及问题含义题量多,含义窄题量少,含义广测验信度较高较低猜题的可能性答案的猜测性大,题目范围的猜测性小答案的猜测性小,题目范围的猜测性大编制难度与时间命题费时困难命题省时容易评分与记分客观、简单、可靠主观、困难、不太可靠影响得分的无关因素阅读能力和猜测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试题质量取决于编写者的水平取决于评分者的水平测量效果鼓励记忆、理解、分析他人的观点鼓励组织、整理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测表达力、创造性及知识面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比较表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二)测验的有效编制

1.有效测验编制的基本标准(要素)

(1)信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

要使测验的信度高就要尽可能缩小其误差。以信度的最高值是1为例,通常认为正规测验的信度应不小于0.9。

在编制测验中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测验试题的数量、控制试题的难度(适中)、选择测验内容(应尽量同质)等方法来提高测验的信度。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2)效度

效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的程度,即通过测验能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一个好的有效测验应该是能最大限度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

资料:信度和效度的关系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2.测验编制的过程明确测验的目的界定测验试题的难度确认测验的可行性提供测验的评定标准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二、学生技能学习的评价

学生技能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示范、模仿、练习、独立等阶段反复训练,以达到熟练化和自动化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一)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一般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中,由肌肉、骨骼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部分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进行的活动。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顺利完成某些任务的活动,它又可分为专门的心智技能和一般的心智技能两类。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技能学习不同于认知学习,技能学习必须经过认知、定位、自动三个时期,在学习期间必须掌握接近、练习、反馈三原则才更能奏效。

对技能学习的评价一般多采用观察法、作品表现法、表演评价法等。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二)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实施

1.口头语言表达技能的评价

口头语言表达技能包括使用特定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和为获取一定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从语用、语脉、语态、语意、语汇、语量六个方面予以评价。

在评价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中使用最多的是口试,分为间接、半直接、直接三种形式。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2.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

实验操作技能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包含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实验态度、实验技术等方面,是学校理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

实验操作技能的测试可以采用观察法、实际操作法并辅之以笔试和口试。

实验操作技能一般通过对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报告、实验设计等项目的测验实施评价。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3.动作技能的评价

动作技能发展的最重要特点表现为动作的熟练化和自动化,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是评估的重要内容。

动作技能的评价不易依靠量化的手段予以实施,而较多地运用观察方法给予定性的评价。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三、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统一过程,认知可以改变情感,同时情感也能影响认知。

布卢姆提出学生成绩差异的1/4可以由个人情感特征加以说明。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情感与态度提出的要求是: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

立自信心;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

结论的确定性;

(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一)学生情感学习评价的类别

目前在学生的情感学习评价中一般由三个类别构成:

兴趣、态度、品德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二)学生情感学习评价的个案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一般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兴趣的倾向性;

二是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三)学生情感学习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一般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

2.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表现

3.应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教育决策和相应的学习评定方式教育决策的类型评定方式对于特定的学生群体,教学计划的现实性学术能力测验以前成就测验的记录学生是否应当接受分组教学能力和成就测验以前的记录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准备程度准备性测验所需技能的前测以前的记录学生对课程要点的掌握程度掌握性测验观察作品分析学生的学业进步定期测验一般的成就测验观察作品分析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诊断性测验观察学生的讨论会作品分析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是否应接受咨询或特殊教育学术能力测验成就测验诊断性测验观察学校对学生的评定综合分析所有的评定资料教学的有效性成就测验学生的排名教育管理人员的评定作品分析资料来源: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8.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学生的品德评价即测评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品德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通过价值判断给出相应的结论。

品德评价也主要以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评价而展开。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一、学生道德认知的测评

学生道德认知的测评主要是以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即个体对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为对象所进行的评价。

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二、学生道德情感的评价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主要有三个类型:

由对某一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直觉情绪体验;

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以对道德要求的清晰认识为中介而形成的情感。

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现行对道德情感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的移情感、内疚感、羞愧感、义务感、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良心和幸福感等方面的测评,大部分采用量表测评、情境测评、完成故事测验、实验测评等方法。

布莱安特(Bryant)儿童青少年移情测验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三、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

学生道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道德认知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育中的学生品德评价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品德行为的评价上。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一)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标准等级评价标准优秀对评定的内容诸方面都做得好,或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良好对评定的内容诸方面基本能做好。及格对评定的内容诸方面大部分能做到,但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有严重缺点,或有错误,但已改正。不及格对评定的内容诸方面大部分不能做到,或在某些方面有严重错误,或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不接受教育,无改正表现。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二)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

1.整体印象评价法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日常对评价对象的观察和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并以此对评价对象的品德状况给予终结性整体评定的方法。

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整体印象评价法:

优点:过程简单易行、花费最小,是教师在进行学生品德测评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不足:主观性较强,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现在中小学使用较多的是多重评定法。在评价步骤上首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其次是学生小组的评价,最后是班主任的综合评价。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2.操行评定评价法

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评价者在书写评语时应注意:

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行为状况,更要了解学生品德发展的需要和发展规律;

二要提高评语的规范性,即应适当界定评语的基本项目和指标,要求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信息量,同时“要区分不同阶段的评语功能,如学期学年评语主要针对学生,强调针对性、激励性;毕业鉴定主要针对社会,强调综合性、客观性”;

三要增强评语的情感色彩,尽可能多地使用鼓励性语言。

资料:评语情感的差异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3.操行计量评定法

指使用以百分为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计分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

这是一种侧重于进行量化品德评价的方法,具体步骤是:

首先,提出系统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及计分标准和规则;

其次,在实施前向学生公布和提出具体要求;

而后,结合日常的学习工作对照标准予以计分;

最后,在学期结束时计算出总分。

四、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一、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道德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二、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这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常表现为意志活动,即为实现个人确定的道德目的而严格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行为。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道德意志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他们的信念。信念是知情意三者高度的合金。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各有特点与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首先,德育要注意全面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其次,德育要有针对性和多端性。对行为规范而认识不高的学生;对能说会道而不力行的学生;对情感冷漠、意志薄弱的学生。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将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道德需要,为学生所接受的新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1.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四颗糖果”的故事三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有错不知错”——认识性质的矛盾;“犯错不自觉”——能力性质的矛盾;“知错也犯错”——思想性质的矛盾。2.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主要指学校的要求同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四、道德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1.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苏霍姆林斯基“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特点与构成因素自我教育是学生个人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自我教育能力也是学生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产生于自我教育活动中,同时又是自我教育活动的条件。构成因素:自我评价能力(认识基础)和自我调控能力(重要机制)。3.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自我中心——他律——自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五、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例:“等待花开”首先,品德形成是点滴形成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影响学生思想因素非常多;学生品德各构成要素发展不平衡;学生品德随年龄、知识提高不断深化提高。所以,品德的培养是无止境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学生与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形成各种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又是间断的,特别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其水平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学生发展往往表现出前进中的反复,要及时引导在反复中前进。五、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孔子“听其言而观其行”,朱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1.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2.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二、疏导原则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遵循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说服教育原则。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依据:德育过程的矛盾及规律为依据。另外,也是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基本要求:1.“一分为二”看待学生2.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关注黑纸上的白点”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依据: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的过程。基本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皮格马利翁效应2.严格要求学生五、因材施教原则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1.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各教育阶段儿童、青少年的思想认识与品德发展的特点2.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六、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赖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3.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含义: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基本要求: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3.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成长是个整体过程,是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复杂变化。必须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要测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更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动力水平、思想方法、性格品质等,必须给予充分关注,在考核中有效地体现出来。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一)促进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二)有效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三)完善人才的选拔方式

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一)导向性原则通过评价体系的建构和使用,具体化素质教育的理想,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引导中小学明确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追求。(二)发展性原则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关注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或特长,用发展的眼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公平性原则

评价的实施应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以及相关人员和制度,提供教师、学生、家长等多种人员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学生申诉制度,确保评价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

(四)多样性原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涉及人发展的各种复杂状况,必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方面、多渠道地收集反映学生素质发展的有效信息,形成相对客观的综合判断,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准确性。

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可行性原则

要合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应倾向于选择具有较强的可评行为作为其观测点,尽量使用客观的描述性语言,评价的内容要符合各个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简便、直观,具有可操作性。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我国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依据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基础性发展目标: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所罗列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为准。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的主要方法:1.学生自评和他评相结合,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评价结果由等级与写实性文字描述予以表达,辅之以实证性材料。2.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将评价过程变成教育与指导过程,有效实现学生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发展功能。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与信度相比较,效度是对研究结果正确性的评价,而信度则是对研究结果一致性(即稳定性)的评价。二者的关系是,信度是效度的基础,效度是信度的目的,由于研究的高效度必然以研究的高信度为前提,因此,效度可以说是评价研究设计与结果的最根本的标准。

资料来源: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5.布莱安特(Bryant)儿童青少年移情测验陈述反应1.当看见一个女孩没找到人与她玩时,我会感到伤心。(+)2.在公共场所接吻、拥抱是一种愚蠢的行为。(-)3.因高兴而哭泣的男孩是傻家伙。(-)4.我真的喜欢看见打开礼品盒,即使我不会得到礼物。(+)5.看见一个男孩哭泣使我觉得自己好像也要哭似的。(+)6.当看见一个女孩痛苦时,我会感到不安。(+)7.即使我不知道别人发笑的原因,我也会发笑。(+)8.有时,我在看电视节目时也会哭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