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_第1页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_第2页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_第3页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_第4页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上中国历史《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要求分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比《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可见突出了“张骞通西域”这一内容,通过学习张骞开辟西域之路的艰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家国情怀。(二)教学内容分析:《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2024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的第六篇课文。该课既涉及本单元的其他课文内容,又是对其他课文内容的补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提供条件。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骞在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偶然中脱颖而出,成为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角色。而张骞通西域,对中国、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课内容涉及三个部分,从课文的子目结构来看,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与“汉朝对西域的管理”。各子目既相互独立,又有着一定的关联。丝绸之路”这一子目在本课中占据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地位,但是还需注意“丝绸之路”与“对西域的管理”,都是“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影响,所以在处理各子目之间的衔接时,把握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主题“传承之路”,以“传承之路”为主线,讲述“丝绸之路”开通之难、传承之旅、传承之光。(三)课题立意主题“传承之路”。以“开通之难“说明张骞通西域的艰难历程,体会张骞的开拓进取精神;以“传承之旅”展示中外交流的内容,说明中外文明的交流,以“传承之光”讲述在“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经营中总结“中国智慧”,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是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借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传承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源泉所在。(四)设计意图:本课三个子目“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与“汉朝对西域的管理”,各子目既相互独立,又有着一定的关联,因而本课设计通过“传承之路”展示“丝绸之路”的发展,通过丰富的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张骞的探险精神激励学生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坚持“开拓、创新、开放精神,做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把重要的古代文明连接起来,各个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古为今用,“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体现了传承精神在今天的发展,“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丝绸之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使学生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全球史观的意识。核心素养1.通过学习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比同一时期,丝路上中国和其他各国交流的物品及技术的不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运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教会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3.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人物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大动脉,是古代中国向世界展示繁荣、富强与创造力的舞台,是中西文明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门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家国情怀)。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还未树立完整的、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个人的未来、国家的命运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都还没有清晰、客观的认知。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很有必要帮助学生“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格”教师的职责是带领学生去模拟历史现实,去实实在在地触摸和感知历史,让学生看到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历史。课魂:传承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开辟。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史料研习、问题教学、启发式教学相结合板书设计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一、传承之难二、传承之旅三、传承之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出示自主学习问题:1.西域在什么位置?2.张骞出使西域经历了哪些磨难?3.丝绸之路上有哪些交流?人、物、文化?4.丝绸之路为东西方文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自主预习,思考问题。新课导入经过自主学习,教师抛出问题:1.丝绸之路开通于哪个朝代?2.哪位帝王在位时开通?3.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凿空西域”?以考古发现导入:展示考古发现陕西历史博物青铜器、和赛伊玛—图尔宾诺倒钩铜矛对比陕西历史博物青铜器、山西倒钩铜矛,两者呈现极高的相似性。师:提出猜测,既然种种迹象表明在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之前,不仅存在着一条从内地到西域的道路,而且还可能存在着一条从欧洲到西域的道路。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作为结论写到课本上呢,因为历史讲求“孤证不立”,这就引导学生领会,历史要用证据说话。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回答丝绸之路开通于汉朝,汉武帝时期,张骞被称为“凿空西域”。用考古发现打破教材认知,引发学生思考,在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之前,不仅存在着一条从内地到西域的道路,而且还存在着一条从欧洲到西域的道路。1.用考古发现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讨论和关注,历史研究不仅要注重证据,而且还强调多种证据的相互印证,形成充分的证据链,加强学生的证据意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2.用不属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在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使之成为重构历史的有效证据的史料实证精神。一、传承之难一、传承之难【过渡】这一条路因为某种原因中段不可得知,后有来者,开通传承。问题1:为什么汉武帝要重开西域之路?1.展示材料材料一: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翻译:汉武帝从一个被俘获的匈奴人口中得知,西域有个大月氏国家,国王被匈奴单于杀死,他的头颅被制作成了酒器,月氏人恨死了匈奴,所以汉武帝想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于是汉武帝下达诏令,张骞踏上了这条传承之路。问:张骞遇到哪些困难?2.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丝绸之路》,展示传承之路环境恶劣。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匆匆出行,物资准备不足等等。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在狂风肆虐的隔壁上,在险象丛生的匈奴大营中,为了完成帝王的使命和维护边疆的安宁,张骞一行所要征服的困难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力量、高超的智慧、丰富的经验,它更需要一种顽强的毅力,无畏的气概,以及对家国的担当和对亲人的忠诚!问:从这些事件你感受到张骞什么样的精神?学生的讨论分析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张骞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勇敢、爱国、意志坚定、不屈不挠、不忘初心等高尚的精神品格并萌发出向伟人学习的情感和意愿。1.学生根据材料一分析重开西域之路的原因2.学生通过视频,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张骞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勇敢、爱国、意志坚定、不屈不挠、不忘初心等高尚的精神品格并萌发出向伟人学习的情感和意愿。3.学生思考、讨论分享感受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朝着理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这种有理想、有目标、有奋斗的人生才充满意义。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2.感悟到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实现师生共情、师生与历史共情、今人与古人的共情,在润物无声中让“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目标渗入历史,融入课堂,浸入内心。3.通过教材图片史料和视频创设情境,既符合初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和认知需求,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二、丝路之旅二、丝路之旅【过渡】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合作探究:以“丝绸之路线路图”为载体,梳理(可用图、可用表,学生自由选择)通过“丝绸之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内容,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尝试发现“丝绸之路”有何特征。【过渡】正是因为有了张骞等人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才有了丝路上往来贸易不绝的繁荣景象,展示以下材料。1.丝路上的人西域都护府的管理人、东汉班超2.丝路上的物东西往来,互通有无3.丝路之上的文明问题:“丝绸之路”只是一条丝路?一条古路吗?丝绸之路的岁月就是一部全球众筹的“通”史丝绸之路的沿线就是一部文明分享的“通”途丝绸之路的故事就是一部人类交响的“通”曲丝绸之路开辟的初衷并非是发展贸易,穿行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将各自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包括观念信仰、物质技术,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双向交流之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外文化与经济的交流,激起中国人对世界了解的兴趣。丝绸之路是有形之路,她有物、有人、有文化;丝绸之路又是无形之路,她有精神、有情谊。可见,丝绸之路不愧是中国古代中外和平交流的光辉典范。引导学生实现对“丝绸之路”的深入了解,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伴互助中能够得出如:路线长、远达欧洲;途径国家民族众多;交流物产丰富、互通有无;中国西传包含大量技艺高超产品及生产技术,西域传入主要是“土特产”等结论。至此,“丝绸之路沟通中外文明的作用”自然跃然纸上。借用文字史料、图片史料、考古史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还原历史,激励学生探求真相。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探究汇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最后通过史实陈述,印证学生历史想象的合理性。“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评价。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呈现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想象,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概括,最终达到将“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的效果。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历史的过程,体验探究寻找结论并表述出来,从而解决本课的难点知识。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在悄然落地生根。三、传

承之光【过渡】直至今日,丝路也一直被人们传承着、发展着,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时间的穿越,古今历史的纽带“一带一路”恰恰意味着丝路精神的传承。材料: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一带一路”倡议节选当前我国的“一带一路”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梦想。“丝路”不再仅仅是一个存在于古代中国的历史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