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训练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训练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训练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训练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1.(2023·河南新乡高二下期末)下表所示是小豫同学为探究学习而收集到的春秋时期的相关史料。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春秋时期()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楚康王十二年(公元前548年)楚国整顿田制和军赋,“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卒、甲楯之数”,即根据收获量的多少征集军赋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郑国“作丘赋”,即按田亩征发军赋,每丘(征发单位)征马一匹、牛三头土地所有制变化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诸侯国纷纷增税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2.(2023·山东日照高二期末)公元前189年,西汉政府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倍的人头税)。据此推知,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内容广泛男尊女卑观念盛行对人口增长的需求迫切人头税的负担较轻3.(2024·百师联盟摸底)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行政级别财政来源中央州上供藩镇(节度使、观察使)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州送使外的留州份额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形势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渗透了以民为本的理念使中央掌控税收调拨权4.(2023·河北唐山二模)王安石在鄞县的调查,有百亩之田的农户日子仍然艰辛;清初尚未做官的唐甄自述有田四十亩,租佃经营,生活仍然拮据。对这些现象解释合理的是()地主剥削严酷国家赋税沉重农耕技术落后土地产量较低5.(2024·河北唐山摸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兼并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白银流入数量民户数量多寡6.(2023·广西高二联考)1712年,康熙帝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银都以1711年的全国人丁总数为标准征收,此后多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来征收。据此可知,地丁银的推行()推动手工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杜绝了苛捐杂税的盘剥体现国家对百姓人身束缚的减弱推动了工商业经济繁荣7.(2023·山东滨州高二期末)下图为清末关税统计图(部分),据此可推知()清政府关税税率稳步提升关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增强中国关税自主权逐步收回8.(2023·福建宁德高二期末)1859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成立,其重要职位均由外国人把持。1928年,“改订新约”运动开始后,才有部分中国人担任重要职位。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近代条约体系的崩溃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努力中外贸易的迅速发展9.(2023·福建福州八县高二期中)早在195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案就曾有拟定,但直到1980年才有了新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对此,有人解释说,当时中国个人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着一定的供给制成分。据此,中国长期未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居民贫富差距并不明显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有限10.(2023·山东潍坊高二期末)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取消了关于储蓄存款利息免税的规定,并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20%个税。这一举措的出发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刺激消费和鼓励投资11.(2023·山东中学联盟押题)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即按田亩收税。这()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12.(2023·湖南浏阳高二期末)古代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农耕经济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隋朝曾有“民年五十,免役收庸”的规定。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租庸调制。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如图为唐岭南道广州怀集县的庸调银饼,此文物可以说明()该地区在国家赋税征收中的地位该地区农民的生产时间无法保证实物地租已经被货币地租所取代该地区农民可用绢或布替代徭役13.(2024·清华大学能力诊断)明代中期后,无论银差、力差,都以银两作为衡量徭役轻重的标准,并且力差常常由应役人户雇募他人应役,因此徭役经费可以在数额上予以量化编制。这一现象()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得益于政府赋税改革14.(2023·广东浮云高二期末)清朝初年,统治者为保证丁税收入,把战乱期间逃亡之人的丁银匀于现丁之中,以致农民“稍存可活者,丁至数两。即贫无立锥者,亦每丁一两矣”。这说明清初()赋税主要征收对象存在反复丁税收入是政府的主要财源摊丁入亩的政策落到了实处赋役制度的改革具有必要性15.(2023·四川德阳三模)1945年8月烟台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东海关,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造:一方面强调海关工作人员的政治可靠性、积极开展“群众路线”式的缉私活动;另一方面,从军队和地方调入人员补充关税干部。这些改造措施旨在()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将战时经验运用于海关管理完善海关人才培养的制度16.(2023·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下表是2021年中国征收个人所得税一览表。据此可知,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旨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级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000元30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彻底消除贫富差距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社会有序发展完善国家税收制度1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赋税制度的变迁材料一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一种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上》材料二康熙帝说:“致治之道,民为最要,凡是与民生有益,即益行之。”于是在1712年,他以康熙五十年丁册为准,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勿增勿减,永为定额”。雍正时,又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成为清朝统一的赋税制度。——摘编自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从1990年起,国家开始抓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00年,国家决定安徽省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开。2004年,国家决定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并提出五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目标。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中国存在了2600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摘编自《新中国成就档案:正式取消农业税》(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意义。(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康熙年间到雍正年间赋税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述唐朝到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发展趋势。(6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要评析中国取消农业税这一历史现象。(3分)18.(12分)(2023·福建福州八县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中学开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研究性学习,下表是三个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汉代组汉代赋税主要包括:按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田租方面,汉文帝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实行三十税一的税率,并成为西汉定制。口赋、算赋是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更赋是徭役的代替税,即代役钱。——据漆侠《中国改革史》汉代赋税征税标准以土地为主。唐代组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据《资治通鉴》两税法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明代组嘉靖末行一条鞭法……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国古代的赋役改革每进行一次,百姓负担就加重一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每个小组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12分)参考答案1.A[鲁国实行“初税亩”,楚国整顿田制和军赋并按田亩征收赋税,郑国“作丘赋”,可见各诸侯国确认土地私有,井田制瓦解,即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排除B项;材料显示的是鲁、楚、郑三国按田亩收税而不是诸侯国纷纷增税,排除C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成为潮流,排除D项。]2.C[根据材料“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倍的人头税)”,可知汉初通过加征人头税的方式来鼓励社会生育,体现了汉初统治者希望通过增殖人口来促进经济恢复的目的,故选C项;加征人头税的做法会加重人民的负担,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原则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统治者和社会观念对男性和女性态度的差异,无法体现男尊女卑观念的盛行,排除B项;材料中“五算”并非“负担较轻”,排除D项。]3.B[据表格可知,在晚唐时期,中央与地方在两税法之下,分享农民所交赋税,说明该赋税制度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选B项;表格仅是述及藩镇分享所辖州上交的部分税收,并没有体现其权势的“被削弱”,排除A项;表格仅是述及晚唐时期的中央、藩镇、州分享两税法之下农民所交赋税,与“以民为本”无关,排除C项;据表格可知,晚唐时期的中央、藩镇、州分享两税法下农民所交赋税,并没有述及“中央”掌控税收的调拨权,排除D项。]4.B[据材料可知,宋朝有百亩之田的农户和清朝有田四十亩的主户生活都比较艰辛,体现了他们土地数量虽大,且拥有曲辕犁等先进生产工具,但依然生活拮据,侧面体现了当时赋税沉重,影响人民生活,故选B项;材料中有百亩之田的农户和有四十亩田的唐甄都是地主,排除A项;中国古代使用铁犁牛耕,“农耕技术落后”不符合史实,古代中国农具使用和农耕技术比较先进,排除C项;土地产量较低并非出现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且明清时期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增加了单位亩产量,排除D项。]5.B[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这适应了南方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而北方商品经济发展并不发达,所以在北方推广一条鞭法就遭到了强烈抵制,故选B项。]6.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故选C项;新的经营方式是指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的这一现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府的政策、农业的发展等推动了工商业经济繁荣,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7.C[材料提及1861—1889年,清末关税收入总体增加,关税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总体上升,这是中外经济联系密切,中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的结果,故选C项;“关税税率稳步提升”不合史实,1842年《南京条约》后清政府关税税率须同列强商定,税率总体不高,排除A项;“主要财政来源”不合史实,应为“重要财政来源”,主要财政来源仍是农业税,排除B项;“逐步收回”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8.C[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晚清时期相比,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重要职位有了部分中国人担任,说明中国收回了部分关税自主权,故选C项。]9.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未能开征个人所得税,直到1980年才有了个人所得税法,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简单,故选C项。]10.D[据材料可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相当于减少了存款利息,进而会使得民众可能减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一定程度上促使货币在市场上加速流通,故选D项;对存款利息征收个税的规定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征收个税的主要目的还在于刺激消费和鼓励投资,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对于民众国内储蓄存款利息征收的改变,没有明确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具体关联,排除B项;《个人所得税法》属于税收法律,是中国法制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进行修订是社会主义法制完善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11.C[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大量“公田”被抛荒,同时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随着该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这反映出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故选C项。]12.D[据材料可知,租庸调制下农民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怀集庸调银饼可能是岭南道产银地用银纳调,也有可能是将纳调之布帛折变而成的银制品,故选D项;材料没有其他地区纳税的情况作比较,无法推断该地区在国家赋税征收中的地位,排除A项;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排除B项;唐朝实物地租并没有被货币地租所取代,怀集庸调银饼可能是岭南道产银地用银纳调,也有可能是将纳调之布帛折变而成的银制品,排除C项。]13.D[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张居正进行赋税改革,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D项;明朝赋役制度的改革放松了国家对百姓的控制,但不能得出“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赋役征收方式的改变,不能据此认为农民赋税负担减轻,排除B项;“一条鞭法”是张居正经济改革的措施,不属于基层治理的范畴,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无关,排除C项。]14.D[材料提及清初统治者把战乱期间逃亡之人的丁银匀于现丁之中后,以致出现“贫无立锥者,亦每丁一两矣”,可见这一赋役制度很不合理,亟需改革,故选D项;“赋税主要征收对象存在反复”不合题意,与材料中“战乱期间逃亡之人的丁银匀于现丁之中”相悖,排除A项;“丁税收入”不合史实,两税法以来,政府征税标志由以人丁为主变为以资产为主,排除B项;“摊丁入亩”开始实施于雍正帝即位后,排除C项。]15.A[据材料可知,人民政府接管烟台东海关后,对其进行改造,其目的在于提高海关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故选A项;1945年8月抗战取得胜利,人民政府解放烟台不属于巩固壮大抗日根据地的内容,排除B项;战时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