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鹤壁市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DNA、R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DNA转录得到的mRNA通过核孔运输进入细胞质进行翻译B.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和RNA是相同的,蛋白质则不同C.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基因也必定相同D.核糖体的成分是tRNA和蛋白质,tRNA可以和mRNA进行互补配对2.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需秋天播种次年夏天收获,春播的冬小麦不能抽穗,所以若是秋天未能及时播种,人们把萌发的冬小麦种子做0℃~5℃的低温春化处理一段时间,然后用于春季补种。夏季收获季节要及时收割,否则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严重影响产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低温可能是诱导冬小麦抽穗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B.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成幼苗的过程主要靠生长素的促进作用C.夏季小麦在穗上发芽是由于高温下脱落酸分解,同时有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D.温度、水分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能影响冬小麦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冬小麦的生命活动3.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②基因的两条链可同时转录,以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③遗传信息的转录及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④DNA病毒的遗传信息可在无细胞条件下独立表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B.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杂合子产生配子时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D.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一定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但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生物不一定能发生基因突变5.如图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为增长型的是()A. B. C. D.6.由于甲鱼的特殊生理习性,使得甲鱼养殖水体因为大量饵料投放而污染严重。为了改善甲鱼池水质,有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甲鱼养殖废水净化生态系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蔬菜、浮游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废水净化主要是蔬菜吸收了污水中的物质C.养殖池中的废水可以为蔬菜提供物质和能量D.建立该生态系统主要依据的原理是能量流动7.实验室内有一刚刚提取的物质M,现要确定M的有关性质,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内容1组将2mlM注射进小鼠的血液中,测量小鼠体内的温度2组将2mlM注射进小鼠的血液中,统计小鼠的排尿量3组将2mlM注射进小鼠的血液中,测量小鼠的消化速率4组将2mlM注射进小鼠的血液中,统计小鼠性行为频率下列是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应量的变化图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小鼠排尿量减小,是因为M与抗利尿激素有协同作用B.小鼠消化速率和性行为频率上下浮动但基本不变,说明此物质不可能由垂体分泌C.M使小鼠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引起体温上升;由于出汗增多,体液流失变快,排尿量减少D.此实验得出结论精确,不需要再次实验8.(10分)由于人类的活动,某地区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所有的动植物类群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B.该地区各种生物数量增加引起了物种丰富度增加C.调查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标志重捕法D.群落物种组成的改变可作为衡量群落稳定性的一项指标二、非选择题9.(10分)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酒精生成醋酸的化学反应式:______;制作果酒需要酵母菌,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氧气,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制作泡菜时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色溶液。(3)分离、纯化菌种时为得到单菌落,常用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接种。10.(14分)图1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A代表相应能量;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A代表____________。(2)图1中,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3)在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图2中缺少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请用文字和→的形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_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发生虫害,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说明____________。11.(14分)某生态系统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下图中的B表示种群乙同化的能量,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种群甲乙丙丁戊同化的能量(kJ)1.1×1082×l071.9×l099×l073.4×l06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kJ)5.6×l079.5×l063.1×1084.2×l072.2×l06(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物种甲和物种丁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2)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3)图中的C表示的是用于乙种群____________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_。(4)图中⑥所对应的能量值中____________(填“包含”或“不包含”)乙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_____,兔属于_____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2)该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鼠属于第_____营养级(3)鹰和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A.捕食B.竞争)(4)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5)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能量从草传递到兔和鼠的过程中,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_A.50%B.100%C.10%~20%D.0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1、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因此各细胞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即同一生物体所含DNA都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的蛋白质和RNA有所区别。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发生在核糖体上。【详解】A、翻译的场所在核糖体,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间运输大分子物质的通道,细胞核中DNA转录得到的mRNA通过核孔运输进入细胞质进行翻译,A正确;B、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是相同的,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错误;C、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的个体基因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控制的性状相同,C错误;D、核糖体的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D错误。故选A。2、B【解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就是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详解】A、春播的冬小麦不能抽穗,而经过低温春化处理的冬小麦可用于春季补种,说明低温可能是诱导冬小麦抽穗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A正确;B、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成幼苗的过程都需要多种激素共同作用,B错误;C、脱落酸在高温下易分解,从而使夏季小麦种子解除休眠,雨水、温度等外界条件适宜时,小麦容易在穗上发芽,C正确;D、温度、水分等外界因素的变化可以影响冬小麦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其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B。3、C【解析】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2、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①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①正确;②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②错误;③遗传信息的转录及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只是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③正确;④D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其遗传信息只能在细胞条件下才能表达,④错误。故选C。4、A【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详解】A、DNA分子中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A正确;B、同一性状可能有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如果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是多对基因,则可能会出现控制同一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一对等位基因在有性生殖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如果杂合子是Aa产生配子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D、所有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一般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基因重组,因此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不一定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但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生物一定能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A。5、A【解析】A、图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正确;B、图中幼年个体和老年个体数目相差不大,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错误;C、图中幼年个体和老年个体数目相差不大,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错误;D、图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错误;故选A。6、A【解析】生态工程依据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详解】A、蔬菜、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B、废水净化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错误;C、养殖池中的废水可以为蔬菜提供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D、建立该生态系统主要依据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D错误。故选A。7、C【解析】据题意可知,实验1组注入M物质后,小鼠体温升高;实验2组注入M物质后,小鼠排尿量下降;实验3组注入M物质后,小鼠消化速率稍有增大;实验4组注入M物质后,小鼠性行为频率几乎不变。【详解】A、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实验2组注入M物质后,小鼠排尿量下降,可能M具有类似抗利尿激素的作用,该实验没有物质M和抗利尿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法得出M与抗利尿激素有协同作用,A错误;B、性行为频率与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垂体能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因此小鼠性行为频率上下浮动但基本不变可能与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有关,B错误;C、据实验1组和实验2组结果可知,小鼠体温升高和排尿量下降,可能是M使小鼠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引起体温上升;由于出汗增多,体液流失变快,排尿量减少,C正确;D、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应该多次实验,D错误。故选C。8、D【解析】1、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活动能力小、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调查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详解】A、该地区所有的动植物类群、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A错误;B、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该地区各种生物数量增加,使种群密度增加,未引起物种丰富度增加,B错误;C、调查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取样器取样法,C错误;D、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多样性越高,群落越稳定。群落物种组成的改变可作为衡量群落稳定性的一项指标,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1).氧气(2).C2H5OH+O2→CH3COOH+H2O(3).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4).重氮化(5).玫瑰红(6).平板划线(7).稀释涂布平板【解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1)在果醋制作中,当糖源和氧气充足时,醋酸菌能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可以大量繁殖。(2)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溶液。(3)分离、纯化菌种时为得到单菌落,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果醋的制作、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果醋制作的原理;识记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输入的化学能②.呼吸作用散失③.2.5④.15.6%⑤.光合作用⑥.无机环境→丁,甲→丙(顺序可换)⑦.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解析】1、据图分析:图1中,A表示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各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同化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2、分析图2:图2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故图中缺少无机环境→丁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过程。【详解】(1)由于图示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因此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输入的化学能。各营养级的同化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故图中A代表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2)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未利用=2.1+0.05+0.25+5.1=7.5(J/cm2•a),肉食动物从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7.5-5=2.5(J/cm2•a),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未利用=4+0.5+2.5+9=16(J/cm2•a),因此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2.5÷16×100%=15.6%。(3)在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碳,其中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图2中,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因此图中还缺少无机环境→丁的光合作用过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过程。(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该生态系统发生虫害,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点睛】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识记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11、①.②.竞争③.17%④.生长与繁殖⑤.1.05×107⑥.不包含【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已知,B表示种群乙同化的能量,为2×l07kJ,则D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减肥产品成分透明度提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健身服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仿制抗抑郁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深圳租客转租合同范本
- 醛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河南省人才资源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 基于多层次灰关联评估的数码印花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 经济转让合同范本
- 专利注册合同范本
- 科技企业知识经济运营模式研究
- DeepSeek1天开发快速入门
- 2025书记员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25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GB/T 44927-2024知识管理体系要求
- 2025年环卫工作计划
- 品质巡检培训课件
- 初验整改报告格式范文
- 202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建设工程总承包EPC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案1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