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八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八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八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八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八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八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一种植物的三对相对性状:紫花(A)与白花(a)、高茎(B)与矮茎(b)、圆粒(D)与皱粒(d)。现用一植株甲与白花矮茎皱粒(aabbdd)植株杂交得到F1,然后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矮皱∶白矮皱∶紫矮圆∶白矮圆=3∶3∶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亲本中植株甲的表现型为紫花矮茎圆粒B.由题意可判断三对基因独立遗传C.F1的基因型为AabbDd,产生的基因型为AbD的配子所占比例为1/4D.若让F2中的紫矮圆植株自交,则子代的花色全为紫色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若某种群没有发生突变,则该种群不能进化B.退耕还林、布设人工养殖网箱都会引发群落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越多,对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D.某些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表明行为信息在种群繁衍中起重要作用3.下表各选项中,符合“M-定能推理得出N结论”的是()选项MNA花药离体培养植株体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人体发生缩手反射时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化D孟德尔假说“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A B.B C.C D.D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无子番茄B.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D.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5.真核生物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大约在15亿年以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例如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例如被吞噬的好氧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根据所给信息,下列哪个选项最有可能是错误的()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是环状的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核糖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被类似核膜的生物膜包裹着6.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0.3g/m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T2噬菌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现象D.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不同7.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根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是类比推理法B.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可以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相当于雌雄生殖器官D.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双手分别抓住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模拟的是减数第二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8.(10分)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含背根、腹根和由背根腹根合并成的脊神经,如图)。已知分别电刺激背根、腹根、脊神经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收缩。若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实验操作和预期结果都正确的一组是()实验操作预期结果A剪断背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外周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B剪断腹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外周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腹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C剪断脊神经,分别电刺激背根、腹根蛙后肢均不收缩D剪断背根、腹根中央处,电刺激脊神经蛙后肢收缩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9.(10分)研究发现SORLA是影响脂肪组织代谢平衡的一种蛋白分子,该分子表达过量会影响胰岛素对脂肪细胞的作用效果,从而导致脂肪细胞分解脂肪能力的改变。下图甲表示胰岛素对脂肪细胞的作用效应,图乙表示不同体重指数(BMI,成年人BMI的理想值是20~25,30以上属于肥胖)人群中SORLA表达量的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甲可知,脂肪细胞膜上存在识别胰岛素的结构,该结构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根据图甲分析,胰岛素作用于脂肪细胞后,通过_____________等途径,降低血糖浓度。(2)根据图乙判断,SORLA的表达量增加会导致脂肪细胞分解脂肪能力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不变”或“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SORLA表达量增加,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量会发生变化,根据图甲和图乙分析这种变化是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理由是_____________。10.(14分)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受基因A/a控制;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受基因B/b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前,先对其中一只果蝇进行了某种处理,随后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a和基因B/b的遗传_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现上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的_________(选填雌或雄)配子失活,导致子代部分雌雄个体不能产生。若要获得更明确的结论,请利用上图中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3)F1圆眼长翅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11.(14分)请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研究发现,一种生长在盐湖里的嗜盐细菌(异养需氧型)在低氧和日光下生长时,其细胞膜可产生明显的紫色斑块(紫膜)。紫膜中仅含一种蛋白质,其结构与人眼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相似,因而被命名为细菌视紫红质。每一分子细菌视紫红质含有一分子视黄醛.由它吸收光子并引起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循环。在吸收光子引起光化学反应循环的同时,能产生跨紫膜的质子泵作用,即当光照射时,视黄醛放出H+到细胞膜外,失去H+的视黄醛又从细胞质内获得H+,在光照下又被排出。这样反复进行,形成膜内外H+梯度,当膜外的H+通过膜中的H+-ATP酶返回时,合成ATP,为嗜盐细菌的生命活动供能。(1)绿色植物和蓝藻都靠_______________捕获光能,而嗜盐细菌则依赖于______________分子捕获光能。(2)该嗜盐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可通过_____________过程合成ATP,为其生命活动供能。(3)资料中描述的H+由膜外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相比,嗜盐细菌不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等反应。12.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眼色为红眼(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现有一只突变果蝇S,研究者利用其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1)果蝇红眼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果蝇S刚毛性状的突变类型是_______性突变(2)F1中,类型①,②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F2中,类型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3)F2中,基因型与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4)若让F2中的类型⑤、⑧先分混合后并进行随机交配,则后代中腹部长刚毛白眼雌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观察发现,F2中的类型⑤、⑥中,各有1/3的果蝇胸部无刚毛。而实验中其他果蝇的胸部均有刚毛,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测交实验能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以及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详解】A、由于F1测交所得F2中紫矮皱∶白矮皱∶紫矮圆∶白矮圆=3∶3∶1∶1,即Aabbdd∶aabbdd∶AabbDd∶aabbDd=3∶3∶1∶1,去掉配子abd可以得到F1的配子及比例为:Abd∶abd∶AbD∶abD=3∶3∶1∶1,因此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由F1的基因型可推知亲本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Dd表现型为紫花矮茎圆粒,A正确;B、根据题意及上述分析,在亲本与子代中只存在矮茎纯合子,只能确定紫花(A)与白花(a)、圆粒(D)与皱粒(d)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能确定基因B、b与基因A、a,D、d的位置关系,因此无法确定三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B错误;C、根据F1测交所得F2中紫矮皱∶白矮皱∶紫矮圆∶白矮圆=3∶3∶1∶1,即Aabbdd∶aabbdd∶AabbDd∶aabbDd=3∶3∶1∶1,去掉配子abd可以得到F1的配子及比例为:Abd∶abd∶AbD∶abD=3∶3∶1∶1,因此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C错误;D、根据题意,F2中的紫矮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因此该植株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突破口在于测交比例的灵活运用。利用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的比例,逆推出相关配子的类型及比例,进而确定亲代的基因型。2、C【解析】

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2、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中会发生演替与信息传递,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如果种群没有发生突变,即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种群就不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就没有意义,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种群不能进化,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的群落演替的概念可知,退耕还林、布设人工养殖网箱后都会导致新的群落代替原来的群落的现象,故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C、习性相近的物种的生活区域在一定范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再生能力,C错误;D、某些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作用,D正确。故选C。3、C【解析】

1.判断一个个体是单倍体还是几倍体的关键是看该个体是由什么发育来的。若该个体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来的,则为单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3.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完整的反射弧,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进行的,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时,信号发生转变,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详解】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其体细胞中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成,如四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但是后代骡不可育,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C、人体发生缩手反射时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在经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正确;D、孟德尔假说“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一定使得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且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子代数量足够多、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等,D错误。故选C。4、A【解析】

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详解】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去掉雄蕊的二倍体番茄子房,套袋处理,可得到二倍体无子番茄,A错误;B、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B正确;C、赤霉素抗原刺激植物茎秆的伸长,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C正确;D、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以及块根块茎等的萌发,可以延长休眠,D正确。故选A。5、D【解析】

提炼题干信息可知“线粒体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细菌,叶绿体的起源是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生物,故其DNA是环状的,A正确;BC、两种细胞器起源于两种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及DNA复制、转录等过程,故其含有核糖体、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BC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核膜,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应是裸露的,D错误。故选D。【点睛】把握题干关键信息,能结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异同点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6、A【解析】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作用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正确;

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B错误;

C、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从而分离色素,D错误。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7、C【解析】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实验过程标记噬菌体(2)【详解】A、摩尔根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A错误;B、为了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含32P的大肠杆菌,再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才得到32P标记的T2噬菌体,B错误;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球相当于生殖细胞,小桶相当于雌雄生殖器官,C正确;D、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双手分别抓住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模拟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验证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识记和辨识实验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

背根传入功能: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进入脊髓的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纤维引发相应肌肉收缩,可见是传入功能。电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表明背根无传出功能。腹根传出功能:电刺激腹根向中段不发生反应,而电刺激腹根外周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进沿传出神经纤维引发相应肌肉收缩,因此是传出功能。【详解】A、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后肢收缩,表明神经兴奋进入脊髓的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纤维引发相应肌肉收缩,可见是传入功能;电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表明背根无传出功能,A正确;B、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表明神经兴奋进入脊髓的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纤维引发相应肌肉收缩,可见是传入功能;刺激腹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表明腹根无传出功能,B错误;C、脊神经由背根和腹根合并,电刺激脊神经蛙后肢均不收缩,不能说明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C错误;D、脊神经由背根和腹根合并,电刺激脊神经蛙后肢收缩,不能说明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能否依据解剖结构和实验提供的相应的生理现象,通过推理得出脊神经背根和腹根的生理功能。首先要能读懂示意图,了解“向中段和外周段”的涵义,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二、非选择题9、蛋白质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和抑制甘油三酯转化为糖类物质下降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增加,从而抑制了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能力【解析】

1、胰岛素与胰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糖原和非糖物质的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2、分析图甲: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和抑制甘油三酯转化为糖类物质。3、分析图乙:体重指数越大,SORLA的表达量越大,初步判断SORLA的过量表达会导致脂肪细胞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使得细胞中脂肪量增加导致体重增加。【详解】(1)脂肪细胞膜上识别胰岛素的结构是胰岛素受体,它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结合图甲信息,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通过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和抑制甘油三酯转化为糖类物质,使血糖的浓度降低。(2)根据图乙测定的SORLA表达量与BMI的关系,可以看出体重指数越大,SORLA的表达量越大,说明SORLA的表达量增加会导致脂肪细胞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使得细胞中脂肪量增加。根据图甲和图乙分析,SORLA表达水平增加,到达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而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决定了结合到细胞上的胰岛素分子数量增加,通过抑制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能力和促进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甘油三酯,导致体重指数增加。【点睛】本题考查了血糖平衡调节、脂肪代谢等相关知识,结合图形获取胰岛素、SORLA表达量、BMI三者之间的关联,是解题的关键。10、符合F1棒眼只出现在雄性,为伴性遗传,基因在性染色体上;长翅和残翅在雌雄中的比例都为2:1,比例相同,与性别无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XA雌实验思路:让P圆眼长翅雌果蝇与F1棒眼残翅雄果蝇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结果:圆眼残翅雌果蝇:棒眼长翅雌果蝇:棒眼残翅雌果蝇:圆眼残翅雄果蝇:棒眼长翅雄果蝇:棒眼残翅雄果蝇=1:1:1:1:1:1(或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1:1:1,或后代中不出现圆眼长翅的果蝇)0【解析】

根据题意和遗传图谱分析可知:圆眼与圆眼杂交子代出现棒眼,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圆眼相对于棒眼为显性性状,同理残翅相对于长翅为隐性性状。杂交子代中圆眼雌性∶圆眼雄性∶棒眼雌性∶棒眼雄性=6∶2∶0∶4,子代中无棒眼雌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故为伴X染色体遗传;杂交子代中长翅雌性∶长翅雄性∶残翅雌性∶残翅雄性=4∶4∶2∶2,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无关,为常染色体遗传。则亲代的基因型为:圆眼长翅的雌BbXAXa、圆眼长翅的雄BbXAY。【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棒眼只出现在雄性,为伴性遗传,基因在X染色体上;长翅和残翅在雌雄中的比例都为2∶1,比例相同,与性别无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亲代基因型BbXAXa和BbXAY,则F1代中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1BBXAXA+1BBXAXa+2BbXAXA+2BbXAXa)∶(1bbXAXa+1bbXAXa)=6∶2,而实际比例是4∶2,F1代中雄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1BBXAY+2BbXAY)∶1bbXAY=3∶1,实际比例是1∶1,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BXA雌配子失活,导致子代部分雌雄个体不能产生。若要验证基因型为BXA雌配子失活,需要用到亲代圆眼长翅雌果蝇(BbXAXa)与F1棒眼残翅雄果蝇(bbXaY)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即可。如果该雌配子失活,则其产生的配子为BXa、bXA、bXa,雄配子为bXa、bY,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1∶1∶1。(3)由于亲代基因型BbXAXa和BbXAY,且基因型为BXA雌配子失活,则子代中没有基因型为BBXAXA的个体存在,因此F1圆眼长翅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0。【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以及伴性遗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能够根据题意和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致死的原因,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利用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知识点推导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和后代的情况,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11、叶绿素细菌视紫红质有氧呼吸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转运蛋白(H+-ATP酶)协助水的光解、生成NADPH、暗反应【解析】

绿色植物和蓝藻都因为含有叶绿素和相关的酶从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该题属于信息题,从题干中获取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是本题的解题重点。题中描述这种嗜盐细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推测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从而获得生命活动必要的ATP,同时也可以通过H+的跨膜运输来获得ATP。【详解】(1)绿色植物和蓝藻两者都含有的色素是叶绿素,因此两者都靠叶绿素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而嗜盐细菌由题意可知则依赖于细菌视紫红质分子捕获光能;(2)嗜盐细菌是异养需氧型,所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合成ATP;(3)由题意可知,细胞内外H+外高内低,当膜外的H+通过膜中的H+-ATP酶返回时,合成ATP,为嗜盐细菌的生命活动供能,由于是顺浓度梯度,同时需要H+-ATP酶的协助,所以是通过协助扩散;(4)通过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