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年5月嵊州市高(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生物学试题本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叙述,错误的是()A.节能减排,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 B.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餐盒C.绿色出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D.变废为宝,加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因此应尽快转变生活方式以减小生态足迹,探寻绿色生产力发展的途径。【详解】A、节能减排,加强高效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是培育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与可持续发展一致,有利于发展绿色生产力,A正确;B、推广使用一次性餐盒,会增大生态足迹,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不利于绿色生产力的发展,B错误;C、绿色出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减小碳足迹,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具体表现,C正确;D、变废为宝,加强生物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培育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生物安全与我国政府相关法规或主张的叙述,错误的是()A.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B.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C.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D.销售转基因农产品应有明确标注【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安全在农业领域中,指遗传修饰生物(如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在生态领域中,指外来有害生物的引进和扩散,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各种传染病、害虫、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和杂草等。除此之外,生物安全还包括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实验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药性、生物恐怖袭击等。生物安全是人的健康、动植物健康、生态环境健康三者安全统一的概念。【详解】A、我国完全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A错误;B、我国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以避免引发伦理问题等,B正确;C、生物武器又是生物制剂、载体和分散手段的综合利用。生物武器自诞生以来,给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应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C正确;D、销售转基因农产品应有明确标注,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D正确。故选A。3.基因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2016年9月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国家基因库正式投入运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 B.基因中碱基A与G的数量相同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基因的甲基化不会遗传给后代【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解】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但RNA病毒中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错误;B、基因(若为DNA片段)中碱基A与T的数量相同,若为RNA片段,则碱基之间无严格的等量关系,B错误;C、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C正确;D、基因的甲基化是可以遗传的,会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C。4.蜂蜜和蜂蜡都是良好的保健品,蜂蜜的主要成分为果糖和葡萄糖,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蜂蜜的主要成分经过水解后被人体直接吸收B.蜂蜡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蜂蜜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水浴加热后能产生红黄色沉淀D.蜂蜡与等质量蜂蜜相比,彻底氧化分解后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详解】A、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为单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不需要水解,A错误;B、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脂类物质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B正确;C、蜂蜜中含有还原糖,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后能产生红黄色沉淀,C正确;D、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脂肪酸中氧的含量比较低,氢含量较高,故蜂蜡与等质量蜂蜜相比,彻底氧化分解后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D正确。故选A。5.基因渐渗是物种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捻角山羊是巴基斯坦的“国宝”,适合在高海拔的极端环境生存。山羊大约3000~5000年前才迁徙至青藏高原,通过与捻角山羊的杂交以及后代与亲代的反复回交,将捻角山羊的部分基因转移和整合到山羊中,最终形成了我国的西藏山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渐渗现象可能会使得生物进化的速度加快B.基因渐渗可能打破生殖隔离现象C.我国西藏山羊通过基因渐渗主动适应了青藏高原的严酷生态环境D.可以通过对亲本物种和基因渐渗的后代进行基因组测序来验证这一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详解】A、基因渐渗使得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成为可能,从而使得后代表现出更多的性状,这有助于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变异,进而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A正确;B、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基因渐渗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种隔离,使得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成为可能,B正确;C、基因渐渗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主动发生的,西藏山羊是通过自然选择和基因渐渗的过程,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的严酷生态环境,C错误;D、基因组测序可以帮助我们对比亲本物种和基因渐渗后代的基因序列,从而证实基因渐渗现象的存在,D正确。故选C。6.下图表示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的甲、乙两个群落在一段时间内物种数的变化。没有外力干扰时,甲、乙演替达到最终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最可能是()A.热带沙漠、热带雨林 B.热带沙漠、热带草原C.热带雨林、热带雨林 D.热带草原、热带草原【答案】C【解析】【分析】1、顶极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也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详解】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演替到达的最终群落类型是热带雨林;高温中湿的条件下,演替到达的最终群落类型是热带草原;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演替到达的最终群落类型是热带沙漠。因此在没有外力干扰时,甲、乙两个群落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最终演替到达的最终群落类型是热带雨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7.科研人员发现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存在一种膜结构,命名为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IC),ERGIC作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中转站”,在调控分子的精确分选及膜泡运输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ERGIC结构和功能的推测,错误的是()A.ERGIC的膜支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B.ERGIC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C.ERGIC参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的物质运输 D.抑制ERGIC功能后胞内蛋白均会出现异常【答案】D【解析】【分析】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详解】A、ERGIC的膜为生物膜,生物膜的膜支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A正确;B、ERGIC作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中转站”,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B正确;C、ERGIC作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中转站”,参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的物质运输,C正确;D、ERGIC作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中转站”,抑制ERGIC功能后胞内蛋白不一定会出现异常,如与血红蛋白,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D错误。故选D。8.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被喷洒在植株顶端后,能够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分化和生长,使植株矮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IBA与赤霉素具有拮抗作用B.TIBA可能促进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TIBA可能会抑制植物生长素与相应受体的结合D.TIBA可能对植株顶芽处的色氨酸生成生长素过程有抑制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三碘苯甲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阻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抑制茎顶端的生长,促进侧芽的萌发“,而生长素由顶芽运输到侧芽是极性运输,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可见三碘苯甲酸可以用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详解】A、适宜浓度的三碘苯甲酸溶液可使植株矮化,从而提高植物体抗倒伏的能力,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两者具有拮抗作用,A正确;B、生长素由顶芽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这是顶端优势;而“三碘苯甲酸是可以用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据此推测,TIBA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C、三碘苯甲酸是可以用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的发生与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有关,据此可推测,TIBA可能会抑制植物生长素与相应受体的结合,进而起到了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C正确;D、色氨酸可经过一系列转变成为生长素,TIBA能解除顶端优势,因而可说明,TIBA可能对植株顶芽处的色氨酸生成生长素过程有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B。9.某群落中生活着甲、乙两个存在竞争关系的动物种群,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第12年时的K值与第6年时的相同B.乙种群在第4年时数量达到最大值C.乙种群在第6年后数量变化类似于“S”形增长D.在第6~8年间,甲、乙种群的出生率均大于死亡率【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坐标的纵轴为“增长速率”,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0则种群数量在增加,甲曲线第12年、乙曲线第4年时刻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详解】A、甲种群数量在第12年时达到K值,若甲种群第12年时的K值与第6年时的相同(即K值不变),第12年以后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会持续下降,但图中12年后种群为负增长,说明甲种群第12年时的K值比第6年时的小,A错误;B、乙种群在04年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一直增加,而4年后,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一直减少,因此,第4年时数量达到最大值,B正确;C、乙种群在第6年后,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一直减少,不是“S”形增长,C错误;D、第6~8年间,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出生率均大于死亡率,乙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D错误。故选B。10.谷物饮料深受大众喜爱,某种专利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干谷物→浸泡、糊化→打浆→液化(a淀粉酶)→糖化→发酵→调配→成品(注;a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以葡萄糖为主,还有少量麦芽三糖及麦芽糖,发酵过程使用乳酸菌调节口感和改善肠道p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以干谷物为原料,解除了选择新鲜谷物的季节性限制B.检测液化是否完全,应使用碘—碘化钾溶液C.糖化是将液化后的非单糖进一步水解,为发酵提供原料D.发酵过程需要通入无菌空气,并定期取样监测发酵进程【答案】D【解析】【分析】1、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2、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详解】A、干谷物可以长期保存,以干谷物为原料,解除了选择新鲜谷物的季节性限制,A正确;B、淀粉遇碘液变蓝,检测液化是否完全,应使用碘碘化钾溶液,B正确;C、糖化过程是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进一步水解成单糖,为发酵提供原料,C正确;D、乳酸菌是厌氧菌,发酵过程需要密封,D错误。故选D11.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可作为溶液中酶量多少的指标。将大鼠肝组织匀浆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提取并检测两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酸性水解酶可能存在于溶酶体中B.检测出的相对酶活性与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关C.用低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提取到较多的水解酶D.细胞中这两种水解酶所处溶液的渗透压小于0.2mol·L1蔗糖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随着蔗糖溶液浓度增加,两种酸性水解酶的相对活性降低,因为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说明当蔗糖溶液浓度为0mol/L时,溶酶体膜破裂,酶溢出,与反应物接触的酶量最多。而蔗糖浓度为0.25mol/L时,接近溶酶体内浓度,酶溢出量极低,与反应物的接触量最少。【详解】A、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酸性磷酸酶和β—葡糖醛酸苷酶均可能存在于溶酶体中,A正确;B、图示,随着蔗糖溶液浓度增加,两种酸性水解酶的相对活性降低,因为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说明当蔗糖溶液浓度为0mol/L时,溶酶体膜破裂,酶溢出,与反应物接触的酶量最多,而蔗糖浓度为0.25mol/L时,接近溶酶体内浓度,酶溢出量极低,与反应物的接触量最少,说明检测出的相对酶活性与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关,B正确;C、当蔗糖浓度为较低浓度时,溶酶体因吸水使膜破裂,酶溢出,可以提取到较多的水解酶,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蔗糖浓度为0.25mol/L时,接近溶酶体内浓度,说明细胞中这两种水解酶所处溶液的浓度比0.2mol·L⁻¹的蔗糖溶液浓度大,即渗透压高于0.2mol·L1蔗糖溶液的渗透压,D错误。故选D。12.2024年4月,15000名选手在上虞半程马拉松比赛中激情起跑。下列关于选手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暂时升高,毛细血管收缩B.调节机体运动的相关中枢都位于大脑和脊髓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心跳加速,甲状腺激素升高,肠胃蠕动加快【答案】C【解析】【分析】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体温暂时升高,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A错误;B、调节机体运动的相关中枢位于大脑或脊髓,B错误;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正确;D、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D错误。故选C。13.盐胁迫时,大量Na+通过单价阳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后,刺激细胞内二价阳离子(如Ca2+)浓度迅速升高。钙结合蛋白SOS3感知盐胁迫引起的胞质钙信号,与SOS2相互作用使其磷酸化,磷酸化的SOS2迅速激活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SOS1,利用H浓度差促使Na+排出细胞和进入液泡,从而降低细胞质基质中的Na+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量Na+通过单价阳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时不消耗能量B.SOS2磷酸化后,其构象和功能发生改变C.在细胞质基质Na+浓度下降的同时,细胞质基质的pH下降D.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直接消耗ATP【答案】D【解析】【分析】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2、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还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3、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通过离子通道且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大量Na+通过单价阳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A正确;B、由题意可知,SOS2磷酸化后,迅速激活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SOS1,利用H+浓度差促使Na+排出细胞和进入液泡,B正确;C、在细胞质基质Na⁺浓度下降的同时,细胞质基质的pH下降,因为H⁺不断进入了细胞质基质,C正确。D、质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不直接消耗ATP,而是利用H+浓度差,D错误。故选D。14.成纤维细胞培养包括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中的胶原纤维,获得成纤维细胞悬液B.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具有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等特点C.培养液中需添加青霉素等抗生素,提供无毒的细胞生长环境D.成纤维细胞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约等于一个细胞周期时间【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详解】A、胰蛋白酶能消化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其他成分,获得成纤维细胞悬液,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具有贴壁生长以及接触抑制的特点,即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具有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等特点,B正确;C、青霉素等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培养液中需添加青霉素等抗生素,提供无菌的细胞生长环境,定期更换培养液,提供无毒的细胞生长环境,C错误;D、传代培养的实质就是分离后再次培养,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大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D错误。故选B。15.下图为大肠杆菌的蛋白质翻译延伸示意图,其中30S和50S表示核糖体两个亚基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翻译延伸时,携带氨基酸的tRNA先进入A位点,后从E位点脱离B.丙氨酸(Ala)密码子所对应的DNA序列是5'CGG3'C.I(次黄嘌呤)与A、U、C皆可配对,有利于提高tRNA的利用效率D.当核糖体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30S和50S从mRNA上分离,翻译终止【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表达是指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详解】A、由图可知,mRNA的翻译方向是从左到右,因此蛋白质翻译延伸时,携带氨基酸的tRNA先进入A位点,后从E位点脱离,A正确;B、mRNA的翻译是沿5'—3'方向进行,mRNA的翻译方向是从左到右,据图可知,丙氨酸(Ala)的密码子应该是5'GCC3',B错误;C、若I(次黄嘌呤)均可与A、U、C配对,则提高了密码子的简并,使得剪辑配对的效率更高,有利于提高翻译的效率,C正确;D、30S和50S表示核糖体两个亚基蛋白,当核糖体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30S和50S从mRNA上分离,翻译终止,D正确。故选B。16.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发生的生理过程,不正确的是()A.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引发高热B.抗原呈递细胞摄取与处理甲流病毒,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C.B淋巴细胞与甲型流病毒接触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随体液循环,识别并裂解被甲型流病毒感染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繁殖快,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可作用于下丘脑,通过调节引起高热,A正确;B、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B正确;C、B细胞激活还需要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结合,C错误;D、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D正确。故选C。17.人体血压受肾脏分泌的肾素调节。肾动脉压降低或肾小管液中Na+浓度下降都会促进肾素释放增加,肾素作用于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进一步转化为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能够促进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分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对血浆Na+浓度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B.肾素瘤导致的肾素分泌增多会引起血浆Na+水平偏低和血压降低C.检测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有助于诊断病因D.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都可以作为高血压药物开发的靶点【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由特殊的内分泌腺生产出来以后进入到体液当中,运输到远处身体的器官,作用在特殊的靶细胞,这样引起身体各种各样的反应,帮助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详解】A、肾小管液中Na+浓度下降都会促进肾素释放增加,肾素作用于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进一步转化为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能够促进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分泌,醛固酮会促进对Na+吸收,Na+增多会抑制肾素的释放,血管紧张素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减少,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B、肾素瘤导致的肾素分泌增多,从而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由于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对的Na+重吸收,使血浆中Na+含量增加,渗透压上升,导致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B错误;C、据题意可知,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有助于诊断高血压病因,C正确;D、血管紧张素能够促进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分泌,引起高血压,所以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都可以作为高血压药物开发的靶点,D正确。故选B。18.某哺乳动物(2n=8)的基因型为HhXBY,图1是该动物体内某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是测定的该动物体内细胞①~⑤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细胞中同时存在着X和Y染色体 B.图1细胞中的基因h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③④⑤ D.图2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染色体若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1:2,染色体若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1:1。【详解】A、图1中有4条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不能同时存在X、Y染色体,A错误;B、图1细胞基因型为HhXBY,该细胞中染色体含有H也有h,说明h可能来自基因突变或者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B错误;CD、由图2可知,①②染色体数目为n的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含有1个染色体组,③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都是2n,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者精原细胞,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④染色体为2n,DNA分子数在2n~4n,处于分裂间期,染色体组为2,⑤染色体和DNA都为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为4,所以染色体组数目为2的有③④,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④⑤,C错误、D正确。故选D。19.果蝇的有眼与无眼、正常翅与裂翅分别由基因D/d、F/f控制,已知这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且某一种基因型的个体存在胚胎致死现象。现用一对有眼裂翅雌雄果蝇杂交,F1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有眼裂翅有眼正常翅无眼裂翅无眼正常翅雌蝇(只)1810620雄蝇(只)8992310A.决定有眼与无眼、正常翅与裂翅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B.亲本的基因型为DdXFXf、DdXFY,基因型为ddXfY的个体胚胎致死C.F1中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后代成活个体中有眼正常翅雌蝇的占比为3/71D.用纯合无眼正常翅雌蝇和纯合无眼裂翅雄蝇杂交可验证胚胎致死的基因型【答案】C【解析】【分析】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根据题意和表中信息可知,对于眼形来说,亲本都为有眼,子代雌雄个体都出现无眼,说明有眼为显性性状,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同,可能是因为存在某种基因型的个体胚胎致死现象,导致雄性无眼个体减少;对于翅形来说:亲本均为裂翅,而正常翅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裂翅为显性性状,由于两对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控制有眼与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由此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XFXf、DdXFY。【详解】AB、由题意知:对于眼形来说,亲本都为有眼,子代雌雄个体都出现无眼,说明有眼为显性性状,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同,可能是因为某种基因型个体胚胎致死,导致雄性无眼个体减少;对于翅形来说:亲本均为裂翅,而正常翅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裂翅为显性性状,由于两对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控制有眼与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由此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XFXf、DdXFY,F1中没有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说明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可能胚胎致死,其基因型为ddXfY,AB正确;C、若将F1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则F1中DD占1/3,Dd占2/3,d的基因频率为1/3,D的基因频率为2/3;雌性中XFXF占1/2,XFXf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3/4,雄性中XFY占1/2,XfY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1/4,Y的基因频率为1/2,让F1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则后代成活个体中,有眼正常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1-1/3×1/3)×(1/4×1/4)÷(1-1/3×1/3×1/4×1/2)=4/71,C错误;D、验证上述胚胎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成立,可选择无眼正常翅雌性昆虫和无眼裂翅雄性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杂交后代只有雌性昆虫(或只有无眼裂翅雌性昆虫),则上述观点成立,D正确。故选C。20.研究人员对某人工养殖场进行调查,构建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和有机碎屑中的能量B.营养级Ⅲ流向有机碎屑的能量是营养级Ⅲ同化量的一部分C.所有营养级产生的有机碎屑可全部被营养级Ⅱ利用D.营养级IV、V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比营养级Ⅲ、IV之间的大【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中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向了分解者,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详解】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以及人工投入的有机碎屑中的能量,但不包括各级生物自身产生的有机碎屑,A错误B、营养级Ⅲ流向有机碎屑的能量是营养级Ⅲ自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属于营养级Ⅲ同化量的一部分,B正确;C、所有营养级产生的有机碎屑流向营养级Ⅱ,其中有一部分能量可以转化为营养级Ⅱ同化量,还一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错误;D、营养级Ⅳ、V之间能量传递效率4.964÷58.22×100%=8.53%,营养级Ⅲ、Ⅳ之间的能量传递效58.22÷427.4×100%≈13.62%,所以营养级Ⅳ、V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比营养级Ⅲ、Ⅳ之间的小,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浙江临海东矶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海洋牧场。回答下列问题:(1)增殖放流的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______,增殖放流前应明确目标水域每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和______,以确定合理的放流数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2)人工鱼礁表面生物多样性与水深呈负相关性,这是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当达到顶极群落状态时,该群落中的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次级生产者(包括___________)释放的CO2量,整个海洋牧场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海洋牧场的净初级生产量一部分被___________利用,一部分以人工捕捞的形式移出了系统,还有部分会沿着___________流动。(4)对海洋牧场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项目除温度、悬浮颗粒、不溶性颗粒、硝酸盐、磷酸盐外,还应该有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答案】(1)①.增长型②.环境容纳量##K值③.投放时间、投放区域、生物间的相互影响(2)①.垂直②.大于③.消费者和分解者/异养生物

④.生态系统(3)①.分解者②.食物链(食物网)(4)溶解氧、pH、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解析】【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次级生产者,又称初级消费者。【小问1详解】长期的高频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增殖放流是通过投放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的幼体(或卵等),增加种群中幼年个体的数量及其占比,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增长型,有利于一定时间后提高种群的出生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增殖放流前应明确目标水域的环境容纳量,以确定每种生物合理的放流数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考虑的因素有投放时间、投放区域、生物间的相互影响,以保证投放后效果最大化。【小问2详解】人工鱼礁表面生物多样性与水深呈负相关性,这是由于光照导致不同生物在不同深度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若此生态系统达到顶极群落状态时,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所以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次级生产者(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释放的CO2量。整个海洋牧场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生态系统。【小问3详解】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海洋牧场的净初级生产量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以人工捕捞的形式移出了系统,还有部分会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即被下一营养级捕食)流动。【小问4详解】检测水质时,检测项目除温度、悬浮颗粒、不溶性颗粒、硝酸盐、磷酸盐外,还应该有溶解氧、pH、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22.海带是我国北方大规模养殖的食用海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科研人员研究了水体中Cu2+对海带的代谢及生长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光反应过程中,水裂解为O2和H+、________,NADP+还原为NADPH,利用_______跨膜产生的势能生成ATP,O2被释放到细胞外。(2)将海带分别放入含不同浓度Cu2+溶液的透明瓶中,测定初始时瓶内溶氧量为M,瓶口密封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后,测定瓶内溶氧量为N。本实验用单位质量海带在单位时间内引起的溶氧量变化来表示海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①在利用同样装置研究呼吸作用时,需要对装置进行___________处理。②净光合作用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t·w)(w:海带质量;t:反应时间)。③Cu2+浓度为1.00mg/L时的真正光合速率比Cu2+浓度为0.50mg/L时___________(填“大”或“小”)。④据图分析不同浓度的Cu2+对海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是___________。(3)从细胞水平上探究Cu2+对海带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相关细胞器的___________,推测Cu2+对___________破坏较小。(4)Cu2+对海带代谢及生长的影响与一种激酶(TOR)有关,TOR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代谢和生长。为确定光合作用与TOR活性的关系,研究者对正常光照条件下的海带进行黑暗处理12小时后,再次进行光照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2.推测出光合作用可增强TOR活性,其中___________阶段起直接作用。正常光照条件下,停止光照后的短时间内即可测得TOR活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1)①.电子(e)②.H+(2)①.遮光②.NM③.小④.不同浓度的Cu2+均能抑制海带的光合作用;Cu2+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海带的呼吸作用,Cu2+在浓度较高时,抑制海带的呼吸作用(3)①.形态、结构、数量②.线粒体(4)①.碳反应②.缺少光反应提供的ATP与NADPH,碳反应无法进行,导致TOR活性降低【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小问1详解】光反应过程中,在叶绿体类囊体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将水分解为O2和H+、电子(e),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利用H+顺浓度梯度提供分子势能,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小问2详解】①只测呼吸作用时,需要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因为需要停止其光合作用,以避免光合作用中气体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由于用单位质量海带在单位时间内引起的溶氧量变化来表示海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所以光照结束时溶氧量和光照开始时溶氧量的差值就是净光合作用速率,计算式:NM。③由题图纵轴数据可知,在Cu2+浓度为1.00mg/L时,溶氧量的相对变化为负值,Cu2+浓度为0.50mg/L时的溶氧量的变化为正值,说明Cu2+浓度为1.00mg/L时的真光合速率小于Cu2+浓度为0.50mg/L时的真光合速率。④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识图可知,不同浓度的Cu2+均能抑制海带的光合作用;Cu2+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海带的呼吸作用,Cu2+在浓度较高时,抑制海带的呼吸作用。【小问3详解】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二者的形态、结构、数量都会影响各自的代谢活动,所以在电子显微镜下应观察相关细胞器的形态、结构、数量;综合题文信息可知Cu2+对线粒体破坏较小。【小问4详解】由图可知,黑暗条件下PRPS6/RPS6值比光照条件下小,即黑暗条件下TOR活性比光照条件下弱,说明光合作用可增强TOR活性;对比再次光照处理下的GLA组和+GLA组可知,+GLA组的PRPS6/RPS6值低于GLA组,结合GLA是一种暗反应抑制剂,说明光合作用可增强TOR活性是暗反应起直接作用。由于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ATP与NADPH,则停止光照后的短时间内,暗反应无法进行,而暗反应对增强TOR活性起直接作用,从而导致TOR活性降低。23.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HSP的遗传几乎见于所有遗传方式: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X连锁隐性遗传(XLR)等,HSP的分类依赖于致病基因SPGs的位置。图1是某家族关于HSP的遗传系谱图,其中I1、I3携带SPGs且位置相同,Ⅱ6的SPGs只来自I2。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家系中HSP的遗传方式有______________。(2)Ⅱ10的SPGs来自______________。Ⅱ₇的致病机理与______________(填“Ⅱ6”或“Ⅱ10”)相同。(3)AR模式的HSP患者在10~20岁之间开始发病出现症状,Ⅱ5为SPGs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Ⅱ7和Ⅱ8生了一个男孩,男孩长大后患HSP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4)在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的HSP中,其致病SPGs被命名为spastin基因,通过DNA序列分析发现spastin基因第8号外显子第1258位的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被替换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导致378位亮氨酸被谷氨酰胺替代,该HSP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图2为spastin基因第8号外显子的部分序列,图中转录的模板链为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在图中圈出发生替换的碱基对,并在括号内标注出核苷酸链的方向______________。(注: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为CUU、CUC、CUA、CUG,谷氨酰胺对应的密码子为CAA、CAG)【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LR)(2)①.Ⅰ3和Ⅰ4②.Ⅱ10(3)①.1/2②.1/2(4)①.基因突变(碱基对的替换)②.①③.【解析】【分析】根据该病遗传系谱图可知,正常个体Ⅰ1和Ⅰ2的子女Ⅱ6和Ⅱ7患病,正常个体Ⅰ3和Ⅰ4的女儿Ⅱ10患病,可以确定,该家族中致病基因为隐性,又因为,Ⅱ6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2,所以Ⅱ6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能为X连锁隐性遗传即伴X隐性遗传,Ⅱ7若为X连锁隐性遗传,则不可能患病,所以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同理Ⅱ10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1详解】根据该病遗传系谱图可知,正常个体Ⅰ1和Ⅰ2的子女Ⅱ6和Ⅱ7患病,正常个体Ⅰ3和Ⅰ4的女儿Ⅱ10患病,可以确定,该家族中致病基因为隐性,又因为,Ⅱ6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2,所以Ⅱ6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能为X连锁隐性遗传即伴X隐性遗传,Ⅱ7若为X连锁隐性遗传,则不可能患病,所以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同理Ⅱ10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2详解】因为Ⅱ10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其SPGs来自于Ⅰ3和Ⅰ4,Ⅱ7和Ⅱ10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6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所以Ⅱ7和Ⅱ10是相同的致病机理。【小问3详解】据上述分析,设在常染色体上该基因为A、a,X染色体上为XB、Xb,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Ⅱ5为15岁,不患XLR模式HSP,不到AR模式的发病年龄,Ⅱ5为AA、Aa或aa,携带者的概率为1/2;Ⅱ7的基因型为1/2aaXBXB或1/2aaXBXb,Ⅱ8的基因型为2/3AaXBY或1/3AAXBY,所生男孩长大后不患病基因型为AaXBY,概率为2/3×3/4=1/2,所以患病概率为11/2=1/2。【小问4详解】spastin基因第8号外显子第1258位的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被替换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这属于碱基对的替换,为基因突变;由于亮氨酸所对应的基因序列为GAT,且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被替换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所以替换位置,如图所示,又因为转录从DNA的5,到3,,所以①为模板链,且方向如图所示。24.叶酸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维生素,化学性质不稳定,部分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合成叶酸,人类则需额外补充。GCHI和ADCS是叶酸合成途径中两种重要的酶。研究人员通过RACE技术获得转录因子APBP2基因,并将其在粮食作物小麦中过量表达,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麦中叶酸量显著提高,人类有望通过食用面包补充部分叶酸。回答下列问题:(1)RACE技术是一种基于PCR技术利用低含量的mRNA快速扩增DNA的有效方法,通过此技术获取大量APBP2基因需经逆转录和________两个基本过程,这两个过程需要逆转录和______酶。(2)PCR的产物可通过凝胶电泳鉴定,由于APBP2基因在电泳缓冲液中带_______电,电泳时加样孔一端应该靠近________极。电泳结果如图甲,其中1号泳道是DNAMarker的电泳结果,DNAMarker是一组已知长度和_______的标准DNA片段混合物,2号泳道是以_______为材料做的阳性对照组,3号泳道为实验组。含有APBP2基因条带的凝胶可以用刀片切割下来,回收凝胶中的DNA片段,从而达到_______目的。(3)为提高转录因子APBP2的表达量,研究人员构建了携带特异性强启动子的APBP2基因表达载体,如图乙。强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能被___________识别并结合,驱动基因的持续转录,该特异性启动子能使APBP2基因在小麦植株的___________部位表达。(4)将含重组Ti质粒农杆菌和小麦愈伤组织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经过________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进行筛选,此物质能抑制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引起植物细胞死亡。愈伤组织是一种相对没有_________的薄壁细胞团,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分散成胚性单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这种单细胞可以发育成_________,再继续发育成转基因小麦株系。(5)在小麦内过量表达转录因子APBP2可提高小麦叶酸量,推测APBP2基因在细胞内发挥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答案】(1)①.DNA复制②.TaqDNA聚合酶(2)①.负②.负③.含量④.(提纯的)APBP2基因片段⑤.提纯(3)①.RNA聚合酶②.种子(胚乳)(4)①.去菌②.G418③.分化④.胚状体(5)增强GCHI和ADCS等基因的表达,促进叶酸合成【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GCHI和ADCS是叶酸合成途径中两种重要的酶,在在小麦内过量表达转录因子APBP2可提高小麦叶酸量,水命APBP2基因过量表达可能增强GCHI和ADCS等基因的表达,促进叶酸合成。【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知,该技术用低含量的mRNA快速扩增DNA,理论上需经逆转录和(DNA)复制两个基本过程。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催化,PCR(实质是体外DNA复制)需要TaqDNA聚合酶催化。【小问2详解】在电泳缓冲液会使APBP2基因带负电,PCR扩增结束后需要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常采用电泳的方法,将装有凝胶的胶托从胶盒中取出,放入电泳槽内,加样孔一端朝向负极。DNAMarker是一组已知长度和含量的标准DNA片段混合物,为阴性对照组,根据实验目的可知,2号泳道是以提纯的APBP2基因片段为材料做的阳性对照组,3号泳道为实验组,有实验结果可知,经PCR后获得了APBP2基因片段。含有APBP2基因条带的凝胶可以用刀片切割下来,回收凝胶中的DNA片段,从而达到提纯目的。【小问3详解】启动子能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驱动基因的持续转录,由题意可知,APBP2基因在小麦中过量表达,人类有望通过食用面包(其食材来源于植株的种子部分)补充部分叶酸,说明该特异性启动子能使APBP2基因在小麦植株的种子部分表达。【小问4详解】将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和小麦愈伤组织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经过去除农杆菌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由图可知,重组质粒中含有G418抗性基因,所以在培养基中加入G418进行筛选,此物质能抑制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引起植物细胞死亡。愈伤组织是一种相对没有分化的薄壁细胞团,经诱导分化,愈伤组织可发育成胚状体,再发育为转基因植株。【小问5详解】由题意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