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附2023年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后附2023年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局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遗清晰。卡窗清洁;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学科为开卷考试,全卷共两道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爨藜彭彭……凉彼武王,肆伐大卿,会朝清明。”最能佐证以上记载真实性的是A.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牌B.西周青铜器利簋的腹内铭文C.小说《封神演义》的描述D.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2.下图中以“胡”命名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这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B.卫温到夷州C.玄奘西游D.设立市船司3.《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禽鱼,或火耕而水孵……”《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B.民族交融C.政治中心南移D.北民南迁4.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节目《山河诗长安》震撼全场、“将进雁,杯哀僻。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全民齐诵《将进酒》,将这首诗飘逸酒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这首诗创作于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吴晓波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中写到:在改革方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衣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惊险一跃”。材料反映的是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6.照片是重要的史料。下面两幅拍摄于1972年的招计折射的历史信息是A.中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突破B,中美。中日两国正式建义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7.文明遗迹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文明遗迹与其地理位置匹配准确的是A.胡夫金字塔——印度河流域B.摩穹佐·达罗遗址——两河流域C.半坡遗址——长江流域D.帕特农神庙——爱琴海地区8.“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描述的是A.家庭奴隶制B.种姓制C.分封制D.封君封臣刚9.在1500年,世界站在了一个人类新时代的边缘。世界三个主要区域——东半球、西半球和大洋洲的人们,已经准备着进入永久而持续的互动之中。材料评价的是A.郑和下西洋B.文艺复兴C.新航路的开辟D.殖民争霸10.下表为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单位:百万人),表中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国别俄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1913年175.197.366.939.745.61920年126.6105.142.839.044.4A.第一次世界大战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D.法西斯因家的侵略扩张11.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建设(二)》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湖南博物院举行。邮票的主票体现了博物馆建筑特色,附票为各馆重要文物。右图附票中的文物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皿方罍D.毛公鼎12.20世纪八九十年代,银河Ⅰ型、Ⅱ型、Ⅲ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该成就出自A.湖南农业大学B.国防科技大学C.中南大学D.湖南师范大学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3题14分,14题10分,15、16题每题14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在理解边疆与“大一统”关系时,应处理好几种关系:如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根据不同风俗和社会发展水平,采取特殊的、过渡性的管理方式,加强行政管控,使其理渐融入“大一纸”的治理体系之中:又如动荡与稳定的关系,在具体的政治行为中,为要者选派得力可靠的能臣来治边护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行政管控,确保准确稳定和天下太平。——摘编自李火龙等《中国圪疆电池网馆》(1)观察材料一的《明朝形势图》,指出明朝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抗的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该措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深远意义。(4分)当东南沿海函船外案项型时,明政府又采取了哪一举措?(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治国者在边疆治理上处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时采取的管病。(2分)例举清朝前期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的一项史实,并指出近代解决新疆凭机的湖南能臣。(4分)(3)综上,从边疆治理和国家统一的角度,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2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某校学生在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段历史时,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观点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走向光明的时期。请就其中的一个观点,选择下表中相关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左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1913年二次革命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护国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军阀混战、割据纷争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黄埔军校建立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统计类型改造情况6%农业已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手工业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手工业者92%青本主义工商业已完成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职工99%——根据义务教育《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确整理材料二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有两项可以彪炳史册的重大行动,其一是由十月最为约开创的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运动,其二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转轨实验……与俄罗斯;系统不同的是,中国并未选择激进式的变革,而是实行了渐进式的变革。---摘编自吴恩远、吕政、关海庭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材料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改革是从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1978年10月,四川省首先选择了6个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1979年底,全国试点企业扩大到4200个,1980年发展到6600个,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逐步推开,到1982年已经在全国普遍推行。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阶段。——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1)提取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进行简要说明。(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2分)20世纪80年代苏联哪一“激进式的变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2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材料二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渐进式的变革”?(4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同时,在交通运输、通讯工具方面所引起的巨大变革,对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益猛烈,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要求革命理论的指导,又为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在这个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把它们变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历史·近代史编(下)》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最直接的作用,并阐述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理论的关系。(4分)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2分)(2)材料二中王女士的生活享受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哪一科技成果?(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4分)(3)综上,如果对科技革命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除以上角度外,你还可以从哪一个角度展开?(2分)祝贺你完成了本卷所有试题,请认真检查哦!

2024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逐题解析附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目123456789101112答案BADBCADDcA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4小题10分,13、15、16题每题14分,共52分)3.(14分)(1)①措施:修长城(2分)意义:使长城成为了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团结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2分)②举措:戚继光抗倭(2分)(2)策略:因地制宜、因俗而治(2分)史实: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分)湖南能臣:左宗棠(2分)(3)认识:加强边疆治理、促进边疆发展;打击分裂势力和外来侵略,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2分)14.(10分)赋分标准:给予等级观点材料运用与论述9-10分观点明确紧扣观点运用材料中两个或以上相匹配的史实加以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7-8分观点明确紧扣观点运用材料中两个或以上相匹配的史实加以论述,但逻辑不够严密,阐述不够充分,条理基本清楚。5-6分观点明确紧扣观点运用材料中一个相匹配的史实加以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观点明确紧扣观点运用材料中一个的史实加以论述.但史论结合不够充分。从材料中选取了1-2个史实但没有进行论述。0-2分观点不明确选取的史实与观点关联性不够,或仅重复材料的史实没有从材料中选取与观点相匹配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示例1】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选择的史实: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二次革命、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军阀混战、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论述: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对内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共和、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3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使得国家动乱、民不聊生,缓上,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专制独裁、军阀混战,对外妥协,是一个黑暗的时期,【示例2】暖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走向光明的时期。选择的史实: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李大钊发我《我的结束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成立,绝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历史显现光明.1912-191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殖帮的解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掀起了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五四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综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人民坚持斗争,新思想传播,民族工业短暂繁荣,是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时期。15、(14分)(1)信息: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说明:为了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53-1956年,我国实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6分)(2)①世界意义:十月革命开创了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运动(2分)②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2分)(3)原因:①从农村开始,再扩展到城市;②先进行试点,再在全国普遍推行:③从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再进行全面改革(4分)16.(14分)(1)①作用: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2分)关系:工业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2分)。②对中国的影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动鸦片战争,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2)成果:飞机(2分)影响:①便捷了人们的生活②促进了不同地域人们的交流③提高了妇女地位④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⑤带来了环境的污染(4分)(3)角度: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现代教育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变动等(2分)答案解析1.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驟彭彭……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牧野之战。利簋,它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所以它的铭文能够印证诗歌描述的牧野之战的场景,B项正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牌”属于夏朝时期的文化遗存,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小说《封神演义》的描述”是经过后人加工的,可信性低,排除C项;《资治通鉴》属于文献史料,而且该书记述的是从东周时期到五代的历史,与题目中商朝末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以‘胡’命名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促进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物种交流,西域大量的物种传入中原,A项正确;卫温到夷州,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排除B项;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印文化交往,排除C项;宋朝时期海外贸易繁荣,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3.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江南战争相对较少,北方战乱,为躲避战乱,人口开始南迁,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使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因此江南地区的变化得益于北民南迁,D项正确;统治者的重视是原因之一,而不是江南地区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题干中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北民南迁,与民族交融、政治中心南移无直接关系,排除BC项。故选D项。4.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全民齐诵《将进酒》,将这首诗飘逸洒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进酒》是李白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李白被贬长安之后,他借酒消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B项正确;《将进酒》是唐朝诗人李白所作,与汉朝、宋朝、元朝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5.C答案第1页,共7页【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惊险一跃’”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知识可知,是指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C项正确;商鞅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运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民族交融,排除B项;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惊险一跃’”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与美日等世界大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外交关系取得巨大突破,改善了建国以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A项正确;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而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全方位外交,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帕特农神庙位于爱琴海地区的雅典城邦,D项正确;胡夫金字塔位于尼罗河流域,排除A项;摩亨佐·达罗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排除B项;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排除C项。故选D项。8.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项正确;家庭奴隶制是奴隶制的一种形式,通常存在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它是指奴隶被置于家庭内部,成为家庭成员的一部分,但仍然受到家长的统治和剥削,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种姓制度盛行于印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第2页,共7页

9.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1500年,世界站在了一个人类新时代的边缘。世界三个主要区域一一东半球、西半球和大洋洲的人们,已经准备着进入永久而持续的互动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是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促使人们思想得到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殖民争霸始于新航路开辟后,其核心表现是多个欧洲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而进行的战争和竞争,排除D项。故选C项。10.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单位:百万人)”并结合所学可知,1914到1918年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造成俄、德、法等主要国家人口大量死亡,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俄国、美国、德国、法国的人口变化,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无关,排除B项;1929年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主要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C【详解】根据题干“湖南省博物馆”和图片可知,它是皿方罍。结合所学可知,皿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它是商代晚期的一种酒器,皿天全方罍于2014年6月14日回归中国长沙,C项正确;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它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排除A项;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排除B项;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排除D项。故选C项。12.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银河Ⅰ型、Ⅱ型、Ⅲ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该成就出自位于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并在石油勘探、气象预报和工程物理研究领域广泛应用,B项正确;银河系列计算机并非出自湖南农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排除ACD项。故选B项。答案第3页,共7页13.(1)措施:修长城意义:使长城成为了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团结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举措:戚继光抗倭(2)策略: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史实: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湖南能臣:左宗棠(3)认识:加强边疆治理、促进边疆发展:打击分裂势力和外来侵略,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明朝形势图”中的“长城、边墙”可得出,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采取的措施是修长城意义:结合所学长城的知识,可从民族交往纽带、民族凝聚力、体现的民族精神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使长城成为了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团结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举措:结合所学戚继光抗倭的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倭患,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派戚继光抗倭。(2)策略:根据材料二“根据不同风俗和社会发展水平,采取特殊的、过渡性的管理方式”和“如动荡与稳定的关系,在具体的政治行为中,治国者选派得力可靠的能臣来治边护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得出,策略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史实:结合所学清朝前期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知识,可举例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湖南能臣:结合所学左宗棠的知识可知,左宗棠是湖南名臣,主要事迹是平定新疆。(3)认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边疆开放、打击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加强边疆治理、促进边疆发展:打击分裂势力和外来侵略,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14.【示例1】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选择的史实: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二次革命、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军阀混战、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答案第4页,共7页论述: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对内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共和,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使得国家动乱、民不聊生。综上,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专制独裁、军阀混战,对外妥协,是一个黑暗的时期。【示例2】观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走向光明的时期。选择的史实: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成立。论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历史显现光明。1912-191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掀起了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五四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综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人民坚持斗争,新思想传播,民族工业短暂繁荣,是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时期。【详解】【示例1】根据题干要求可选择史实: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二次革命、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军阀混战、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这些史实都表明当时北洋军阀的统治是黑暗的,因此可得出观点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然后围绕观点,结合这些措施,从北洋政府对内和对外措施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论述: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对内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共和,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使得国家动乱、民不聊生。综上,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专制独裁、军阀混战,对外妥协,是一个黑暗的时期。【示例2】根据题干要求选史实: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些都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出现的新气象,因此可提炼出观点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走向光明的时期。然后围绕观点,结合上述史实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论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历史显现光明。1912-191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掀起了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五四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答案第5页,共7页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综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人民坚持斗争,新思想传播,民族工业短暂繁荣,是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时期。15.(1)信息: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说明:为了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53-1956年,我国实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2)①世界意义:十月革命开创了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运动②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3)原因:①从农村开始,再扩展到城市;②先进行试点,再在全国普遍推行;③从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再进行全面改革【详解】(1)信息:根据材料一“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统计”并结合所学三大改造的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说明:结合所学三大改造的知识,可从原因、过程、完成的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为了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53-1956年,我国实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2)①世界意义:根据材料二“其一是由十月革命所开创的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运动”可得出,十月革命开创了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运动。②改革:结合所学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3)原因:根据材料三“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城市改革是从简政放权”可得出,①从农村开始,再扩展到城市;根据材料三“四川省首先选择了6个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1979年底,全国试点企业扩大到4200个”可得出,②先进行试点,再在全国普遍推行;根据材料三“城市改革是从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和“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阶段”可得出,③从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再进行全面改革。16.(1)作用: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关系:工业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答案第6页,共7页对中国的影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动鸦片战争,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成果:飞机影响: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不同地域人们的交流;提高了妇女地位;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环境的污染(3)角度: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现代教育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变动等。【详解】(1)作用:根据材料一“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可得出,最直接的作用是: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关系:根据材料一“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要求革命理论的指导,又为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可得出,工业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对中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在这个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并结合所学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可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动鸦片战争,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成果:根据材料二“随后乘飞机前往欧洲总部”可知,王女士享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飞机。影响:结合所学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可从对人们生活、交流、提高妇女地位、经济全球化、环境污染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不同地域人们的交流;提高了妇女地位;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环境的污染。(3)角度: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现代教育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变动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第7页,共7页2023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学科为开卷考试,全卷共两道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商周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文物是A.人面鱼纹彩陶盆B.二里头铜鼎C.司母戊鼎D.开元通宝2.中国历史上迁都的因素有很多,如战争、改革、环境等。下列事件中,为了推进改革、学习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A.人面鱼纹彩陶盆A.人面鱼纹彩陶盆A.商朝盘庚迁殷B.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C.明成祖迁都北京D.国民政府迁都重庆3.“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体现这一观点的工程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紫禁城4.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元朝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A.政治互鉴B.中外交流C.政权并立D.民族交融5.下表记录了毛泽东在某一时期的部分政治活动。据此判断当时正值1923年6月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1925年10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二大A.第一次国共合作B.红军长征C.全民族抗战D.解放战争6.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年代尺,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年代尺上对应的序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A.①B.②C.③D.④7.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罗马颁布了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8.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表明阿拉伯人A.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C.传播了欧洲文明的成果D.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9.“‘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显示,火车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材料中“那个时代”是指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高铁时代10.1961年“柏林墙”建成后,西德和东德停止了讨论德国统一的话题,关闭了互相交流的闸门。这一现象A.标志二战结束B.是冷战的产物C.促进欧洲联合D.推动世界多极化11.下列文学作品,采用“楚辞”体创作的是A.《离骚》B.《吊屈原赋》C.《警世钟》D.《暴风骤雨》12.他是解放军好战士,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和孜孜以求的“钉子精神”在社会上广泛弘扬。他是A.罗盛教B.欧阳海C.雷锋D.袁隆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3题10分,14、15、16题每题14分,共52分)13.秦、汉、明、清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四个朝代中任选一个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10分)材料“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下一统,即国家领土的完整。第二,政治一统,即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第三,思想一统,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第四,民族一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为一体。————摘编自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14.中国近代民族意识是伴随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不断觉醒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从鸦片战争时期“师夷制夷论”的提出,到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被经过维新的东邻小邦战败的强烈的历史震撼,使许多中国人从“洋务救国”的梦中惊醒,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推进到效法西方改革政治的阶段。———摘编自顾晓红《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线——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和抗争》材料二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时期提出“师夷制夷论”的湖南思想家是谁?(2分)甲午战争后,“效法西方改革政治”指的是近代中国哪一事件?(2分)(2)根据材料二,“全面觉醒”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一特点?(2分)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怎样的条件?(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指出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危险的敌人是谁?(2分)歌曲凝聚了这一时期怎样的民族精神?(2分)综上,分析民族意识觉醒对近代中国的推动作用。(2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下材料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是80年代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改革使经济体制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构成了加快改革步伐的体制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大踏步走上世界舞台。——摘编自余习广、李良栋等主编《大潮新起:邓小平南巡前前后后》材料三斯大林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在他去世后逐步暴露出来。他的继任者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曾先后寻求改革,但收效甚微。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新思维”,从而使苏联变向,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结果不但没有拯救苏联,反而把苏联推向了解体的深渊。——朱东来主编《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苏两国在工业化建设上有何共同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80年代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2分)改革过程中,我国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分)举一例说明,21世纪以来,对外开放“使中国经济大踏步走上世界舞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