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诵读感受古代文化魅力_第1页
古文诵读感受古代文化魅力_第2页
古文诵读感受古代文化魅力_第3页
古文诵读感受古代文化魅力_第4页
古文诵读感受古代文化魅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文诵读,感受古代文化魅力

#古文诵读,感受古代文化魅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个不是“四书五经”中的“五经”?

A.诗经

B.书经

C.礼记

D.周易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

A.易经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3.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人物不是《史记》所记载的?

A.孔子

B.屈原

C.商鞅

D.扁鹊

4.“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这一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5.下列哪个不是《诗经》中的诗篇?

A.关雎

B.鹿鸣

C.采薇

D.滕王阁序

6.《庐山谣》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杜甫

B.白居易

C.王之涣

D.陶渊明

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赞美哪位历史人物的?

A.诸葛亮

B.张良

C.萧何

D.魏征

8.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人物不是《史记》所记载的?

A.孔子

B.屈原

C.商鞅

D.扁鹊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

A.颜真卿

B.王安石

C.苏轼

D.朱熹

10.下列哪个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A.欧阳修

B.柳宗元

C.苏洵

D.李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春秋》是孔子编撰的史书。

2.“大禹治水”的故事主要记载在《尚书》中。

3.李白和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杜甫和白居易合称为“小李杜”。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出自《论语》。

5.《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孟子·告子下》中提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_________。”这是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

3.《史记》是_________所著的史学巨著。

4.“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这一句话出自_________的思想。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句话出自_________的名言。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简述《诗经》中的“风”、“雅”、“颂”三种诗歌类型的主要特点。

2.请简述《史记》的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请简述“孔孟之道”的主要思想内容。

4.请简述唐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5.请简述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五、计算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史记》共多少篇?

2.《楚辞》中包括多少篇诗歌?

3.唐代“诗仙”李白的诗作大约有多少首?

4.宋代“苏轼”的词作大约有多少首?

5.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哪些书籍?

##六、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用图形表示《诗经》中“风”、“雅”、“颂”三种诗歌类型的结构。

2.请用图形表示《史记》的五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七、案例分析题(共5分)

请结合《庐山谣》一诗,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其余试题

##八、案例设计题(共5分)

请设计一个关于《论语》中“礼”的讨论活动,包括活动主题、目的、内容、形式和预期效果等。

##九、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列举三种你认为适合在课堂上使用的古文诵读方法,并说明其优点。

2.请根据《滕王阁序》的内容,设计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

##十、思考题(共10分)

请结合你所学的古代文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如何通过诵读古文来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可以从古文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春秋》是哪位儒家经典的一部分?

A.孟子

B.尚书

C.易经

D.论语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3.下列哪个不是《诗经》中的“国风”?

A.关雎

B.伐檀

C.葛覃

D.黄鸟

4.《史记》中的“世家”主要记载了哪些人物的事迹?

A.诸侯王

B.儒家学者

C.军事家

D.文学家

5.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6.“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出自哪部儒家经典?

A.孟子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7.《庐山谣》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庐山的壮丽

B.黄河的壮阔

C.日落的宁静

D.海浪的奔腾

8.下列哪个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A.欧阳修

B.柳宗元

C.苏洵

D.韩愈

9.《楚辞》中的“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

A.屈原

B.宋玉

C.贾谊

D.王安石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

A.颜真卿

B.王安石

C.苏轼

D.朱熹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春秋》是孔子编撰的史书。

2.“大禹治水”的故事主要记载在《尚书》中。

3.李白和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杜甫和白居易合称为“小李杜”。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出自《论语》。

5.《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孟子·告子下》中提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_________。”这是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

3.《史记》是_________所著的史学巨著。

4.“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这一句话出自_________的思想。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句话出自_________的名言。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简述《诗经》中的“风”、“雅”、“颂”三种诗歌类型的主要特点。

2.请简述《史记》的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请简述“孔孟之道”的主要思想内容。

4.请简述唐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5.请简述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五、计算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史记》共多少篇?

2.《楚辞》中包括多少篇诗歌?

3.唐代“诗仙”李白的诗作大约有多少首?

4.宋代“苏轼”的词作大约有多少首?

5.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哪些书籍?

##六、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用图形表示《诗经》中“风”、“雅”、“颂”三种诗歌类型的结构。

2.请用图形表示《史记》的五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七、案例分析题(共5分)

请结合《庐山谣》一诗,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八、案例设计题(共5分)

请设计一个关于《论语》中“礼”的讨论活动,包括活动主题、目的、内容、形式和预期效果等。

##九、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列举三种你认为适合在课堂上使用的古文诵读方法,并说明其优点。

2.请根据《滕王阁序》的内容,设计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

##十、思考题(共10分)

请结合你所学的古代文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如何通过诵读古文来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可以从古文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春秋》是哪位儒家经典的一部分?

A.孟子

B.尚书

C.易经

D.论语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3.下列哪个不是《诗经》中的“国风”?

A.关雎

B.伐檀

C.葛覃

D.黄鸟

4.《史记》中的“世家”主要记载了哪些人物的事迹?

A.诸侯王

B.儒家学者

C.军事家

D.文学家

5.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6.“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出自哪部儒家经典?

A.孟子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7.《庐山谣》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庐山的壮丽

B.黄河的壮阔

C.日落的宁静

D.海浪的奔腾

8.下列哪个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A.欧阳修

B.柳宗元

C.苏洵

D.韩愈

9.《楚辞》中的“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

A.屈原

B.宋玉

C.贾谊

D.王安石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

A.颜真卿

B.王安石

C.苏轼

D.朱熹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春秋》是孔子编撰的史书。

2.“大禹治水”的故事主要记载在《尚书》中。

3.李白和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杜甫和白居易合称为“小李杜”。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出自《论语》。

5.《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孟子·告子下》中提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_________。”这是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

3.《史记》是_________所著的史学巨著。

4.“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这一句话出自_________的思想。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句话出自_________的名言。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简述《诗经》中的“风”、“雅”、“颂”三种诗歌类型的主要特点。

2.请简述《史记》的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请简述“孔孟之道”的主要思想内容。

4.请简述唐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5.请简述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五、计算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史记》共多少篇?

2.《楚辞》中包括多少篇诗歌?

3.唐代“诗仙”李白的诗作大约有多少首?

4.宋代“苏轼”的词作大约有多少首?

5.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哪些书籍?

##六、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用图形表示《诗经》中“风”、“雅”、“颂”三种诗歌类型的结构。

2.请用图形表示《史记》的五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七、案例分析题(共5分)

请结合《庐山谣》一诗,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八、案例设计题(共5分)

请设计一个关于《论语》中“礼”的讨论活动,包括活动主题、目的、内容、形式和预期效果等。

##九、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列举三种你认为适合在课堂上使用的古文诵读方法,并说明其优点。

2.请根据《滕王阁序》的内容,设计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

##十、思考题(共10分)

请结合你所学的古代文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如何通过诵读古文来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可以从古文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难点或知识点

1.《春秋》的历史地位和内容特点

2.《诗经》的不同诗歌类型及其特点

3.《史记》的编纂特点和五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4.儒家思想中的“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5.古代文学中的唐代和宋代文学特点

#本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

2.A

3.A

4.A

5.B

6.A

7.B

8.C

9.A

10.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2.修远兮。

3.司马迁。

4.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5.颜真卿。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是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下的诗歌形式,其中“风”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雅”主要是宫廷乐舞的歌词,“颂”则是祭祀乐曲。

2.《史记》的五个部分分别是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3.“孔孟之道”主要思想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强调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

4.唐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是诗歌的繁荣,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至今仍广为传颂。

5.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是词的兴盛,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五、计算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史记》共130篇。

2.《楚辞》中包括17篇诗歌。

3.唐代“诗仙”李白的诗作大约有900首。

4.宋代“苏轼”的词作大约有360首。

5.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六、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略

2.略

##七、案例分析题(共5分)

陶渊明的《庐山谣》通过对庐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八、案例设计题(共5分)

活动主题:论语中的“礼”

目的:让学生深入理解儒家思想中的“礼”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内容:讨论《论语》中关于“礼”的章节,分析“礼”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形式:小组讨论

预期效果:学生能够理解“礼”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九、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古文诵读方法:

-默读法:提高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朗读法:增强语感和表达能力。

-解析法:深入理解文意和背景。

2.课堂活动设计:

-角色扮演:学生分饰不同角色,再现《滕王阁序》的场景。

-讨论会:学生就文章的主题、风格、内容进行讨论。

##十、思考题(共10分)

-古文的语言特点:如韵律、对仗、修辞等。

-古文的表达方式:如叙事、议论、描写等。

-古文的思想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