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第一课时)三视图 效果图 课件高中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_第1页
2.4 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第一课时)三视图 效果图 课件高中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_第2页
2.4 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第一课时)三视图 效果图 课件高中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_第3页
2.4 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第一课时)三视图 效果图 课件高中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_第4页
2.4 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第一课时)三视图 效果图 课件高中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第一课时

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

三视图

效果图

目录壹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贰三视图叁效果图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第一节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技术活动的丰富性使得技术语言具有多样性。技术语言口头语言文本语言技术符号技术图纸图样三视图效果图装配图机械制图电路图图表模型···技术语言的内容:设计项目名称设计的目的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依据的标准规范达到的功能主要技术指标零件图、装配图等三视图第二节1.正投影及其特性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物体在地面或墙面上就会出现它的影子,这就是物体的投影。

人们从中总结出规律,得到在平面上画出物体投影

的原理和方法,并用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这种方

法叫作投影法。我们我们将光线叫作投影线,将影子所在的

平面叫作投影面,将物体的影子叫作投影。

在机械制图

中,常常使用互相平行的光线作为投影线,这叫平行投影法。投影面与投影线垂直的投影叫作正投影(如图),用正投影所得的物体投影叫作视图。思考结合图思考,对一个平面(或直线)进行正投影,在分别满足下列条件下,所

得的投影会如何?①被投影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②被投影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垂直。③被投影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正投影有以下特性:由于正投影能如实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作图方便、准确,因此它是机械制图中

采用的基本方法。(1)真实性。当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它的投影反映实形(或

实长),这种投影特性叫作真实性[图2-41(a)]。(a)被投影面与投影平面平行(3)收缩性。当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影缩小(或缩

短)并产生变形,这种投影特性叫作收缩性[图2-41(c)]。(2)积聚性。当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它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或一点),

这种投影特性叫作积聚性[图2-41(b)]。(b)被投影面与投影平面垂直(c)被投影面与投影平面倾斜2.物体的三视图

物体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度。用正投影法将物体投影到1个投影面得到1个

视图,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尺度。为了能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通常采用3个视图来描述。为了得到3个视图,我们采用称为三投影面体系的3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

正投影面用V表示(简称正面)、水平投影面用H表示(简称水平面)、侧投影面用W表示(简称侧面)。将物体放在这3个投影面之间,用正投影法将物体分别向3个投影面作投影,得

到物体的3个视图[图2-42(a)]:在正面上的视图叫主视图(反映长和高的尺度),在水平面上的视图叫俯视图(反映长和宽的尺度),在右侧面上的视图叫左视图(反映宽和

高的尺度)。左视图WV

主视图H俯视图(a)这3个视图被定为机械制图常用的基本视图。为了能在同一平面上表达3个视图,需要把3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展开在1个平面上。我们规定正面不动,将水平面向下旋

转90°,将侧面向右旋转90°[图2-42(b)]。图2-42(c)为展开后处在1个平面上的

3个视图,这就是三视图。实际画图时,边框不必画出[图2-42(d)]。物体的三视图中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位置的安排上以

主视图为主,俯视图在它的正下方,左视图在它的正右方[图2-42(d)],这样的位置关系是不能随便改变的。由图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左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因此,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有以下投影规律。(1)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而且长对正。(2)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而且高平齐。(3)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而且宽相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个投影规律,不仅符合物体的整体投影,而且符合物体的每个组成部分的投影。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机械制图和看图。案例1画出图2-43(a)所示支承块的三视图。在画图前,应首先分析零件的结

构形状,以便采取合适的画图步骤。支承块可看成是1个长方块切去左上角,

并在中间开有1个长方形通孔而形成的[图2-43(b)]。根据支承块的形状特征,先画出主视图、俯视图。图2-43(a)至图2-43(e)为支承块主视图、俯

视图的画图过程及说明。它是按照对支承块的形状分析,先画出长方块,再画

出切角,最后画长方孔。主视图和俯视图画好后,再按照主视图和左视图“高

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宽相等”的原则,画出左视图(注意看不见的线用

虚线),最后构成三视图[图2-43(f)]。案例2

房屋模型三视图的画法已知房屋模型的结构与尺寸如图5-18所示,分析该房屋模型的结构,完成三视图。房屋模型的构成特征为:(1)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棱柱共同构成,前后对称。(2)在长方体的正中央开设门洞,其结构

左右对称。房屋模型三视图的作图步骤为:(1)根据模型的尺寸,选择绘图比例为1:1,使用A4

号图纸(横放),用锥状H

型铅笔画底图。

(2)在离底线100mm处,绘制一条XY线,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3)根据模型的尺寸,确定主视图的对称线位置,画出主视图的轮廓。(4)在主视图右下角处,画出一条与XY

水平线成45°角的斜参照线。(5)在XY线以下10mm处,画出俯视图的背面投影线,再依据45°角的斜参照

线确定左视图上背面投影的位置。(6)根据模型的总高,画出模型顶线作为水平构造线。(7)从主视图画铅垂线,完成俯视图轮廓。(8)根据模型前后对称特征,在俯视图中确定模型房屋脊的位置。(9)依据45°斜参照线确定左视图上房屋脊的位置。(10)在主视图正中位置[即第(3)步骤中的对称线位置],根据尺寸画出门

洞,再根据俯视图、左视图与主视图的对应关系,分别用虚线画出门洞的投影(门洞的半圆柱面轴线为点划线)。(11)检查各视图是否绘制准

确,再用削制成铲形的B

型铅笔勾出轮廓线。(12)用橡皮擦除所有辅助线。案例37

.画出左视图注意事项:6

.画出高平齐、宽相等左视图辅助线5

.画出俯视图1

.分析物体构造,确定主视方向4

.画出长对正俯视图的辅助线3

.确定绘图比例,

1:1

或同比例放大或缩小,画出主视图1

.注意所有的转折、孔、凸起、凹陷2

.可见轮廓线为粗实线3

.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棱边线用虚线宽相等长对正高平齐2

.确定坐标轴

,

画出视图基准线8

.检查有无遗漏线条,没有遗漏,去掉辅助线9

.得出最终的三视图主视方向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效果图第三节设计师在制造模型或原型前,往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外观结构评价,开展功能、特性测试和验证等多方面的交流、测评及优化工作。设计师用什么方法把设计方案呈现出来呢?绘制设计效果图是设计师将设计方案表

现出来的重要方式。与草图不同,效果图能更直观、形象地表现产品的样式、材质和外观效果。因此,在识读效果图时要注意从整体上全面认知产品的结构组成及外观实际比例关系;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征;感受外观的质感、形态、色彩搭配及装饰效果等。图2-46

鸟巢设计效果图图2-47是汽车设计的效果图。画面所选的视角

能充分体现出汽车具有时尚大气的前脸设计特征、

流线型的形态外观效果及车体的空间体量关系。图2-46是用透视画法,表现鸟巢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