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听流人①水调子②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①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②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写音乐的诗歌,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乐人,第二句“客”指诗人自己。B.诗歌首句描写景物舟、月和枫林,呈现出一种清幽恬淡的气氛,乐景写哀情。C.“岭色千重万重雨”看似写景,实则写乐,运用比喻修辞,写出音乐的繁促。D.“泪痕深”意喻听筝者的泪乃是岭上之雨化成,突出愁绪深重,想象新颖独特。16.本诗尾句“断弦收与泪痕深”与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异同?(6分)15.B呈现了一种极凄清的气氛,哀景写哀情。16.①从语言特点看,都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王诗表达情感形象蕴藉,白诗表达情感自然直白。(3分)②从情感内容看,都表达遭受贬谪之意、天涯沦落的漂泊之苦;王诗还表达了客子的愁情,白诗还表达了知音相惜之情。(3分)广西河池市大化县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太原早秋①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众芳歇”表明花草凋零,“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B.颔联中的“早”“秋”两字巧妙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景象。C.颈联的“绕”和“飞”字,采用了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D.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情感。16.同样是写秋天,本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6分)【答案】15.A16.①《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

②《沁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诗借悲秋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错误。“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因此“大火流”表明时至七月,天气开始转凉了。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结合“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可知,诗人描绘了一副壮阔绚丽的秋景图,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一系列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山、林、江、舸分别为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以数量和外在的表象渲染博大的、辽远的空间;“红”“碧”等绚丽色彩的使用,写出了典型意象的特点。可见《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结合“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可知,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大火星向西移动的时候,一也就是炎暑消退的时候。这时塞外就已经升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上片先写景,上片就结尾处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知,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结合“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可知,看到这边城的月亮,我梦想回到安陆家中。我对于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之愁。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小题白头吟①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②。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娟娟,鱼尾何簁③!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注】①《白头吟》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玉台新咏》,《西京杂记》认为此诗是卓文君因为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而作。②躞蹀:指小步行走的样子;徘徊。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③竹竿:指钓竿。:同“袅袅”,动摇貌。: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前两句以高山上洁白的雪和云间清亮的月喻指姣好明丽的容貌和纯洁美好的人,也喻指纯洁无瑕的爱情,意蕴丰厚。

B.“凄凄”四句写女主人公因遭到遗弃而凄惨悲伤,希望能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被弃的无奈以及对忠贞爱情的渴望。

C.结尾四句运用比兴手法,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的滋润鲜活,隐喻男女情欢意洽,指出真正的爱情应以情义为基础。

D.全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四句一节,通过今与昔、现实与理想不同角度的变换描写,层层推进,刻画出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历程。

16.《白头吟》是汉乐府古辞,与《氓》类似,讲述的都是爱情悲剧,试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比较《白头吟》与《氓》女主人公性格方面的异同。(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

【答案】B

【解析】“女主人公因遭到遗弃而凄惨悲伤”“对被弃的无奈”错。“凄凄”四句言一般女子出嫁不必啼哭,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就算很幸福了。并非指女主人公自己。

16.(6分)

【答案】同:两首诗的女主人公都有用情专一、冷静果断的性格特点。(2分)

异:《白头吟》女主人公鄙夷金钱、重视情义(1分),女子的爱情观念在诗歌中表现得更加突出(1分);《氓》女主人公性格兼具温柔善良、率真痴情、勤劳淳朴等特点(1分),形象更加丰富饱满(1分)。(三)广西平南县龚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鹧鸪天①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②,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歌缥缈,橹呕哑,酒如清露鲱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注】①1166年春,作者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这首词就是这一年归家不久闲居镜湖之北时所作。②汉初召平不愿为官,在长安青门外种瓜。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首句用典,并着一“懒”字,词人借以表达不想学古人种瓜都城门外的心境。B.下片一二句,歌声与橹声并作,“缥缈”“呕哑”相映,极写山水之间的宁静素朴。C.下片第三句,以清露比喻杯中酒,以花比喻水中鱼,状物传情,想象丰富而自然。D.此词随手描写眼前景象和生活,毫不费力,在清妍自然中,蕴藏词人的内心情绪。16.这首词有举重若轻之妙。末句“笑指船儿此是家”内涵丰富,请联系此句与开篇第二句的关系加以分析。(6分)答案15.C(此项重点考查考生对诗句浅层义的理解能力,判断难度较大。蚱并非水中鱼,而是盘中菜。判断依据:①从喻体词“花”可看出本体“鲱”并非指游于水中的鱼,而是烹制成菜的鱼;②从句内与之相呼应的“酒”可以推断;③上片的“渔钓”、末句的“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判断。)16.①此句照应开篇的“只将渔钓送年华”;(1分)②从“笑”字可以看出词人对眼前景色及渔钓生活的喜爱,(1分)③以及免职归家的看似轻松洒脱的心情;(2分)④但结合写作背景及照应句中的“只”“送”,不难看出其间蕴含着词人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理想无法实现的愤懑与无奈。(2分)广西贵港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杨柳枝白居易(其一)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注]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其二)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清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注]周亚夫,西汉名将,文帝时以河内守驻守细柳。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柳枝》即古乐府《折杨柳》或《折柳枝》,为七言四句,后沿用为词牌。B.其一开头两句借助历史上的名隐士和名将领来写柳,“陶令”即陶渊明。C.其二写柳树花繁扑地、不堪负起黄莺,突出其枝条柔嫩、细弱无力的特点。D.两首诗意味隽永,不同情境下的杨柳形象都非常逼真,具有深沉的历史感。16.这两首诗是如何描写杨柳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第一首借人写柳,借地名写柳,把柳与历史上的名隐名将联系起来,别有深意;同时这首诗还运用对比手法,不论是陶渊明宅边的五柳树,还是周亚夫营里的细柳枝,都比不上东都洛阳的柳,写出了初春帝都杨柳的娇嫩与富贵,具有深沉的历史感。②第二首主要运用拟人手法,写刚发芽的嫩柳依依袅袅惹人情思,写柳絮杨花被清风吹弄徒然飞起却无所得,只能如白雪一样扑于地;也运用衬托手法,用柳条无法承载黄莺而写起娇嫩细弱。【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具有深沉的历史感”过度解读,第二首诗清新别致,写初春杨柳的娇嫩,没有深沉的历史感。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首“陶令门前四五树”,借古咏今,写初春的杨柳。陶令即陶渊明,以其曾做过彭泽县令,故称陶令。四五树,指的是柳树,是借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语;“亚夫营里百千条”是借地名而写柳。周亚夫,西汉名将,文帝时,他以河内守为将军,驻守细柳,防止匈奴贵族进攻。因为周亚夫曾驻守细柳,诗人就借用“细柳”这个地名写柳。第一句借人写柳,第二句是借地名写柳。但不论是陶渊明宅边五柳树,还是周亚夫营里的细柳枝,若和东都洛阳城中的杨柳树相比,无不黯然失色,它们既没有初春时节洛阳城中杨柳的娇嫩,也没有洛阳桥边杨柳枝的富贵。此诗借助历史上的名隐名将,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初春帝都杨柳的娇嫩与富贵,具有深沉的历史感。第二首“依依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