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10345第1章企业信息安全概述 383521.1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89671.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4141101.3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421416第2章信息安全组织与管理 4131962.1信息安全组织架构 4295762.1.1组织架构概述 4215122.1.2决策层 5212112.1.3管理层 5123802.1.4执行层 564292.1.5监督层 5280362.2信息安全政策与策略 5197102.2.1信息安全政策 5159822.2.2信息安全策略 522282.3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691022.3.1风险识别 696452.3.2风险评估 6103012.3.3风险应对 6171422.3.4风险监控与改进 65124第3章人员与物理安全 6255643.1人员安全管理 6305253.1.1岗位职责 642393.1.2人员选拔与录用 6301243.1.3权限管理 6288723.1.4离职管理 617983.2物理安全管理 6227293.2.1场所安全 6257213.2.2设备安全 6171973.2.3存储介质管理 7214293.2.4物品出入管理 7180163.3安全意识培训与教育 7171623.3.1培训计划 7191303.3.2培训内容 719353.3.3培训方式 7119223.3.4培训评估 7218763.3.5安全意识宣传 712226第4章网络安全 730484.1网络架构与设备安全 7282774.1.1网络架构设计原则 7310414.1.2网络设备安全配置 7151564.2网络边界安全 885164.2.1防火墙配置与管理 8129414.2.2入侵防御系统(IDS/IPS) 878654.3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 8314374.3.1入侵检测系统(IDS) 8170834.3.2入侵防御系统(IPS) 823710第5章系统与应用安全 8264645.1操作系统安全 9300925.1.1基本要求 9226905.1.2安全措施 9316795.2数据库安全 935195.2.1基本要求 911275.2.2安全措施 9323595.3应用程序安全 927365.3.1基本要求 9313355.3.2安全措施 109020第6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0245096.1数据分类与分级 10267336.1.1数据分类 10108046.1.2数据分级 10199786.2数据加密与解密 10289216.2.1加密技术 11161316.2.2加密策略 11188956.3数据备份与恢复 11159696.3.1备份策略 1117246.3.2备份方式 11196196.3.3恢复策略 1110870第7章信息安全事件管理 1274477.1信息安全事件分类与分级 1243077.1.1分类 12171417.1.2分级 12296967.2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3318057.2.1应急响应组织 13318357.2.2应急预案 13124627.2.3应急响应流程 13143637.3信息安全事件调查与处理 13116017.3.1调查 132977.3.2处理 1310597第8章信息系统审计与合规性 14191618.1信息系统审计概述 14183578.1.1定义与目的 14241698.1.2审计范围与内容 1480998.2审计流程与方法 1411318.2.1审计计划 14295368.2.2审计准备 15190768.2.3实施审计 1595298.2.4编制审计报告 15205248.2.5审计跟踪 15194128.3合规性检查与评估 1567288.3.1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1514948.3.2内部规定 15114898.3.3合规性评估 1628496第9章信息安全策略与法律法规 16254119.1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16286329.1.1概述 165749.1.2法律层面 1636549.1.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1675359.1.4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680359.2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解读 16285899.2.1政策层面 1638559.2.2法规层面 1620699.3企业合规性建设与改进 17163049.3.1企业合规性建设 17307969.3.2企业合规性改进 1766229.3.3合规性审计与监督 1721995第10章企业信息安全持续改进 173037610.1信息安全监控与评估 171234010.1.1监控机制建立 17843510.1.2评估方法与流程 172572710.1.3评估结果应用 172014610.2信息安全改进措施 172022510.2.1技术改进 171460910.2.2管理改进 1872910.2.3流程优化 182938510.3信息安全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934310.3.1云计算与大数据 182206510.3.2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18290810.3.3法规政策与标准规范 182888110.3.4跨界融合与创新 18第1章企业信息安全概述1.1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企业信息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它涵盖了企业运营、管理、战略规划等多方面的内容。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对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信息安全有助于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防止因信息泄露导致的竞争优势丧失。企业信息安全有助于维护企业声誉,避免因信息安全引发公众信任危机。企业信息安全还有助于保障企业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因信息安全事件导致的经营风险。1.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System,简称ISMS)是指一系列政策、程序、组织结构、责任分配、策略、实践和过程的整体,旨在保护企业信息资源,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ISMS以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建立、实施、运行、监控、审查和改进等环节,对企业信息资产进行全面保护。其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架构、政策与目标、风险管理、资产识别与评估、访问控制、物理与环境保护、通信与操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1.3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标准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以保证企业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以下列举部分重要的法律法规与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责任主体、监管体制和法律责任,为企业信息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了国家秘密的保护范围、保密等级、保密期限和保密措施,对企业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为企业提供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指南。(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ISO/IEC27001):为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国际标准。遵守以上法律法规与标准,企业可以保证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降低信息安全风险。第2章信息安全组织与管理2.1信息安全组织架构2.1.1组织架构概述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职责,保证信息安全工作有效开展。该架构应涵盖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监督层,形成层级清晰、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2.1.2决策层决策层负责制定企业信息安全战略和目标,审批重大信息安全事项。主要包括企业高层领导、信息安全委员会等。2.1.3管理层管理层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信息安全政策、策略及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等。2.1.4执行层执行层负责具体落实信息安全措施,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运维人员等。2.1.5监督层监督层负责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保证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包括内部审计、信息安全监察部门等。2.2信息安全政策与策略2.2.1信息安全政策企业应制定信息安全政策,明确信息安全目标、范围、原则和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政策应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性:涵盖企业所有信息资产和信息系统;(2)可操作性: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3)动态性:根据企业发展和信息安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4)具体性:明确具体的措施和要求。2.2.2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策略是对信息安全政策的细化和落实,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访问控制策略:规定用户身份验证、权限分配、访问审计等;(2)信息加密策略:明确加密算法、加密范围和密钥管理等;(3)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4)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明确备份周期、备份方式和恢复流程;(5)应急响应策略:规定应急响应流程、责任人和资源保障。2.3信息安全风险管理2.3.1风险识别企业应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识别工作,全面梳理信息资产、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2.3.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2.3.3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接受和风险转移等。2.3.4风险监控与改进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监控和审查,发觉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同时根据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第3章人员与物理安全3.1人员安全管理3.1.1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保证各岗位人员严格遵守信息安全规定。3.1.2人员选拔与录用加强人员选拔与录用过程中的安全背景调查,保证招聘的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3.1.3权限管理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求,合理分配系统权限,防止越权操作。3.1.4离职管理对离职人员进行安全审计,保证其归还所有公司资产,撤销相关权限,避免信息泄露。3.2物理安全管理3.2.1场所安全保证办公场所的安全,包括门禁、监控、消防等设施的正常运行。3.2.2设备安全对重要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防止设备丢失、损坏或被非法接入。3.2.3存储介质管理加强存储介质的管理,对重要数据备份,避免数据泄露。3.2.4物品出入管理建立物品出入管理制度,对所有出入物品进行严格检查,防止非法物品带入或带出。3.3安全意识培训与教育3.3.1培训计划制定安全意识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3.3.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信息安全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公司内部安全制度等。3.3.3培训方式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讲座、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提高培训效果。3.3.4培训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保证培训质量。3.3.5安全意识宣传通过内部宣传渠道,如海报、内刊、网络等,普及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第4章网络安全4.1网络架构与设备安全4.1.1网络架构设计原则在网络架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级设计: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安全域,实现不同安全等级的业务隔离;(2)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网络设备的扩展和升级;(3)冗余设计:关键网络设备、链路应具备冗余,提高网络的可靠性;(4)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网络安全策略,保证网络设备安全。4.1.2网络设备安全配置(1)设备基本配置:修改默认密码,设置复杂密码,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2)访问控制:配置访问控制列表,限制网络设备的管理权限;(3)网络设备监控: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异常情况;(4)定期更新:定期更新网络设备的安全补丁和软件版本。4.2网络边界安全4.2.1防火墙配置与管理(1)防火墙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防火墙策略,实现访问控制;(2)防火墙规则:配置防火墙规则,阻断非法访问和攻击;(3)防火墙日志:开启防火墙日志功能,记录网络流量和事件,便于审计和分析;(4)防火墙维护:定期检查防火墙配置和状态,保证其正常运行。4.2.2入侵防御系统(IDS/IPS)(1)部署位置:将IDS/IPS设备部署在网络边界和关键业务系统前端;(2)入侵检测:实时监测网络流量,识别并报警潜在的网络攻击行为;(3)入侵防御:自动阻断恶意攻击,保护网络和业务系统安全;(4)策略更新:定期更新入侵防御系统的特征库和策略。4.3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4.3.1入侵检测系统(IDS)(1)部署策略:根据企业网络结构,合理部署IDS设备;(2)检测方法:采用特征检测和异常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检测准确性;(3)报警处理:对检测到的攻击行为及时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4)日志分析:分析IDS日志,挖掘潜在的安全威胁。4.3.2入侵防御系统(IPS)(1)防御策略:制定合理的防御策略,自动阻断恶意攻击;(2)联动防御:与防火墙、IDS等设备进行联动,形成立体防御体系;(3)功能优化:合理配置IPS设备,保证网络功能不受影响;(4)防御效果评估:定期评估IPS防御效果,调整防御策略。第5章系统与应用安全5.1操作系统安全5.1.1基本要求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其安全性。企业应选择具备较高安全功能的操作系统,并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保证操作系统版本更新及时,修补已知的安全漏洞;(2)合理配置操作系统,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降低安全风险;(3)对操作系统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保证安全策略的有效性;(4)实施操作系统层面的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5.1.2安全措施(1)设置操作系统账户密码策略,包括密码复杂度、密码过期时间等;(2)配置操作系统防火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过滤;(3)开启操作系统审计功能,记录系统操作行为,便于事后审计;(4)定期备份操作系统,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快速恢复。5.2数据库安全5.2.1基本要求数据库安全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数据库安全,企业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选择具备较高安全功能的数据库产品;(2)合理配置数据库,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3)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安全检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4)实施严格的数据库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5.2.2安全措施(1)设置数据库账户密码策略,保证密码安全;(2)对数据库进行定期备份,以备不时之需;(3)利用数据库防火墙技术,防止SQL注入等攻击;(4)实施数据库审计,记录数据库操作行为,便于事后审计。5.3应用程序安全5.3.1基本要求应用程序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保证应用程序安全,企业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选用安全可靠的编程语言和框架;(2)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遵循安全开发原则,保证代码安全;(3)对应用程序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4)实施严格的程序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5.3.2安全措施(1)对输入数据进行严格验证,防止SQL注入、XSS等攻击;(2)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3)限制应用程序的权限,避免执行不必要的操作;(4)实施应用程序审计,记录关键操作行为,便于事后审计。第6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6.1数据分类与分级6.1.1数据分类根据企业信息资产的性质、价值和敏感程度,将数据分为以下几类:(1)公开数据:对外公开,无保密要求的信息,如企业新闻、公告等。(2)内部数据:企业内部使用,不宜对外公开的信息,如员工通讯录、工作计划等。(3)敏感数据:涉及企业核心业务、关键技术、商业秘密等信息,如客户资料、研发数据等。(4)机密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个人隐私等信息,如国家机密、个人身份证号码等。6.1.2数据分级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数据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数据:公开数据,无保密要求。(2)二级数据:内部数据,需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访问、修改、泄露。(3)三级数据:敏感数据,需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数据安全。(4)四级数据:机密数据,需采取最高级别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损坏和丢失。6.2数据加密与解密6.2.1加密技术采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混合加密等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1)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如AES、DES等算法。(2)非对称加密: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如RSA、ECC等算法。(3)混合加密: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点,如SSL/TLS等协议。6.2.2加密策略根据数据分级和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加密策略:(1)一级数据:无需加密。(2)二级数据:采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3)三级数据:采用混合加密。(4)四级数据:采用最高级别的加密措施。6.3数据备份与恢复6.3.1备份策略根据数据分级和业务需求,制定以下备份策略:(1)一级数据:定期备份,备份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二级数据:定期备份,备份频率不低于每周一次。(3)三级数据:定期备份,备份频率不低于每天一次。(4)四级数据:实时备份,保证数据实时同步。6.3.2备份方式采用以下备份方式:(1)本地备份:将数据备份至本地存储设备。(2)远程备份:将数据备份至远程数据中心或云存储。(3)增量备份:仅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4)全量备份:备份所有数据。6.3.3恢复策略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情况下,按照以下恢复策略进行数据恢复:(1)一级数据:根据备份情况进行恢复。(2)二级数据:优先使用最近的备份进行恢复。(3)三级数据:采用实时备份进行恢复。(4)四级数据:采用最高优先级的备份进行恢复。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企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降低数据安全风险。第7章信息安全事件管理7.1信息安全事件分类与分级7.1.1分类信息安全事件根据其性质和影响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安全事件:指涉及物理设备、设施及环境的安全事件,如设备损坏、失窃等。(2)网络安全事件:指涉及网络系统的安全事件,如网络攻击、病毒感染、数据泄露等。(3)系统安全事件:指涉及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事件,如系统漏洞、软件后门等。(4)应用安全事件:指涉及应用系统的安全事件,如应用漏洞、应用系统被篡改等。(5)数据安全事件:指涉及数据本身的安全事件,如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6)社会工程学事件:指利用社会工程学手段进行的安全事件,如钓鱼、诈骗等。7.1.2分级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信息安全事件分为以下四级:(1)一般事件:对局部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易于控制和消除的事件。(2)较大事件:对部分业务造成较大影响,影响范围较广,需采取一定措施才能控制和消除的事件。(3)重大事件:对整体业务造成严重影响,影响范围广泛,需采取紧急措施才能控制和消除的事件。(4)特别重大事件: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企业生存发展造成极大威胁,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进行应急处置的事件。7.2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7.2.1应急响应组织建立应急响应组织,明确各成员职责,保证在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7.2.2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信息安全事件的预防、监测、报告、处置和恢复等环节,保证在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对。7.2.3应急响应流程(1)发觉与报告:一旦发觉信息安全事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响应组织。(2)初步判断与评估: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初步判断,评估事件等级和影响范围。(3)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4)应急处置: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和消除信息安全事件。(5)信息发布: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事件处理进展和相关信息。(6)后期恢复:在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控制后,逐步恢复受影响的业务。7.3信息安全事件调查与处理7.3.1调查(1)成立调查组:对重大和特别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成立专门的调查组。(2)收集证据:调查组应收集与事件相关的各种证据,包括日志、截图、设备等。(3)分析原因:分析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4)总结教训:从信息安全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为防范类似事件提供借鉴。7.3.2处理(1)责任追究: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2)整改措施:针对信息安全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3)跟踪督促: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保证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4)防范措施:加强信息安全防范,提高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第8章信息系统审计与合规性8.1信息系统审计概述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评价活动,旨在评估企业信息系统在保障信息资产安全、提高业务运营效率、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方面的有效性。本章将从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目的、范围等方面进行概述。8.1.1定义与目的信息系统审计是指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运维等全过程进行系统性检查和评价,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其主要目的是:(1)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发觉潜在风险,提出改进措施;(2)保证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目标相一致,提高业务运营效率;(3)促进企业合规性建设,降低法律风险。8.1.2审计范围与内容信息系统审计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信息安全政策与策略;(2)信息系统基础设施;(3)应用系统开发与维护;(4)数据管理;(5)网络与通信;(6)物理安全与环境保护;(7)人员管理与培训;(8)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8.2审计流程与方法为保证信息系统审计的顺利进行,企业应遵循以下审计流程与方法:8.2.1审计计划(1)确定审计目标;(2)制定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间、范围、人员等;(3)获取必要的审计资源;(4)与相关部门沟通,获取支持。8.2.2审计准备(1)收集与审计相关的资料,如政策文件、程序手册等;(2)设计审计程序和方法;(3)培训审计人员;(4)预通知被审计部门。8.2.3实施审计(1)按照审计计划开展现场审计;(2)通过访谈、观察、测试等方法,收集审计证据;(3)分析审计证据,识别风险和问题;(4)与被审计部门沟通,确认审计发觉。8.2.4编制审计报告(1)整理审计发觉,形成审计报告;(2)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3)报告审计结果,提交给管理层和相关部门。8.2.5审计跟踪(1)跟踪被审计部门的改进措施实施情况;(2)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3)定期向管理层报告审计跟踪结果。8.3合规性检查与评估合规性检查与评估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证企业信息系统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和企业内部规定。8.3.1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1)梳理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2)评估企业信息系统在合规性方面的现状;(3)提出合规性改进建议。8.3.2内部规定(1)评估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2)检查内部规定在信息系统各环节的执行情况;(3)提出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议。8.3.3合规性评估(1)定期开展合规性评估,评估企业信息系统的合规性水平;(2)识别合规性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3)持续改进合规性管理工作,提高合规性水平。第9章信息安全策略与法律法规9.1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9.1.1概述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需求,结合国际信息安全发展趋势,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一套法律法规体系。该体系旨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维护网络空间秩序,推动信息化发展。9.1.2法律层面我国信息安全法律层面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这些法律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明确了信息安全的管理职责、安全保护、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定。9.1.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层面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和规章对信息安全的技术要求、等级保护、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9.1.4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保证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在地方层面的落实。9.2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解读9.2.1政策层面我国信息安全政策主要包括《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这些政策明确了我国信息安全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了指导。9.2.2法规层面法规层面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相关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质押贷款合同模板5篇
- 二零二五版白酒市场调研与分析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便利店区域代理合作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花卉市场花卉供货与品牌孵化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环境监测地形图测绘与污染防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影影视基地建设赞助合同3篇
- 2025版金融机构出纳人员现金担保责任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建材城商铺租赁合同环保及安全责任承诺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间借贷合同管辖权变更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买卖居间合同模板(含税费缴纳)下载3篇
- 《木兰诗》第1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 EGD杀生剂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MSDS)zj
- GB/T 12229-2005通用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 超分子化学-第三章 阴离子的络合主体
- 控制变量法教学课件
- 血压计保养记录表
- 食品的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本范文(通用3篇)
- 新外研版九年级上册(初三)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
- 初中中考英语总复习《代词动词连词数词》思维导图
- 植物和五行关系解说
-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