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摄影与拍摄技巧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产品摄影与拍摄技巧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产品摄影与拍摄技巧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产品摄影与拍摄技巧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产品摄影与拍摄技巧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摄影与拍摄技巧作业指导书TOC\o"1-2"\h\u32268第1章产品摄影概述 4300151.1产品摄影的定义与作用 4249011.2产品摄影的基本流程 4209971.3产品摄影的分类 49274第2章摄影器材的选择与配置 5141902.1相机选择 5150472.1.1画质要求 5108962.1.2像素与传感器尺寸 570842.1.3快门速度与连拍功能 5156492.1.4防抖功能 561052.2镜头选择 5128292.2.1焦距选择 6278962.2.2光圈选择 6175692.2.3镜头类型 6300572.3辅助器材介绍 626782.3.1三脚架 6105142.3.2灯光设备 6307562.3.3反光板与柔光箱 6321712.3.4背景与道具 6313742.3.5测光表与灰卡 627248第3章摄影光源的掌握 6313223.1自然光的运用 6128943.1.1选择合适的时间 7326953.1.2利用反光板和柔光板 7290353.1.3室内自然光的运用 785153.2人工光源的选择与设置 731543.2.1常见人工光源类型 7325333.2.2光源设置原则 7245533.2.3光线调控技巧 7213153.3光线调控技巧 813351第4章构图与布局 8110914.1构图原则 8225854.1.1平衡原则 8149684.1.2简洁原则 8144234.1.3线条引导原则 8293324.1.4三分法原则 88304.2布局技巧 9169714.2.1前景、中景、背景的运用 9257194.2.2负空间布局 922214.2.3视觉重量 9168484.3视觉焦点与层次感 949334.3.1视觉焦点 976094.3.2层次感 924977第5章背景与道具搭配 934235.1背景的选择与制作 92935.1.1背景材料选择 10268065.1.2背景颜色搭配 10123005.1.3背景制作技巧 10194175.2道具的运用 1079835.2.1道具选择 10318505.2.2道具摆放 10155415.2.3道具运用技巧 1068625.3色彩搭配技巧 10283585.3.1色彩搭配原则 1016645.3.2色彩运用技巧 10105265.3.3色彩调整与优化 1121971第6章产品摆放与角度选择 11236136.1产品摆放原则 1112326.1.1突出重点 11295176.1.2体现比例 11235886.1.3和谐搭配 11322356.1.4简洁明了 11225676.2拍摄角度的选择 11198246.2.1正面角度 11229256.2.2侧面角度 11188136.2.3俯视角度 11297666.2.4仰视角度 1276286.2.5斜角度 1257706.3视觉效果的调整 12132006.3.1光影运用 12207816.3.2色彩搭配 12150956.3.3背景处理 1250376.3.4景深控制 1228032第7章摄影参数设置与调整 124097.1光圈与景深 12144077.1.1光圈的作用 12297607.1.2光圈值的表示 12136907.1.3景深的定义 1248117.1.4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13221547.2快门速度与动感表现 13317887.2.1快门速度的作用 13278657.2.2快门速度的表示 1365397.2.3动感表现的调整 13278957.3ISO与画面质量 1394977.3.1ISO的作用 13267997.3.2ISO值的表示 1342057.3.3ISO与画面质量的关系 13241657.3.4ISO的合理运用 133799第8章后期处理技巧 14124498.1基本调整 14274758.1.1矫正曝光与对比度 14283478.1.2裁剪与构图 14202208.1.3白平衡调整 1481858.2色彩调整 1410758.2.1色彩饱和度调整 1432408.2.2色彩平衡 14255518.2.3层次感与渐变 1474148.3细节处理与修饰 14176908.3.1锐化处理 14254928.3.2降噪处理 14200698.3.3遮罩与局部调整 14231428.3.4排版与文字设计 1513169第9章不同类型产品摄影技巧 15189029.1时尚类产品摄影 1561549.1.1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15223919.1.2合理运用光线 15165129.1.3注重背景和搭配 15243599.1.4模特展示 15181479.2食品类产品摄影 1545559.2.1光线与角度 158169.2.2突出质感 15285029.2.3色彩搭配 1614899.2.4添加氛围 1676269.3珠宝类产品摄影 16161499.3.1光线控制 16279669.3.2背景选择 169199.3.3拍摄角度 1664609.3.4后期处理 16237239.3.5使用微距拍摄 166646第10章摄影实践与案例分析 161977610.1实践拍摄流程 161128710.1.1前期准备 161404810.1.2拍摄执行 171133510.1.3后期处理 171017110.2案例分析 17296510.2.1案例一:某品牌手机拍摄 172504310.2.2案例二:某品牌运动鞋拍摄 17317110.3问题与解决方案积累 18第1章产品摄影概述1.1产品摄影的定义与作用产品摄影,指的是以各类商品为拍摄对象,运用摄影技巧和艺术手段,通过图像形式展现产品的外观、结构、功能、用途等特性,以达到传递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提高产品销售量的目的。产品摄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产品形象:通过专业摄影技术,展现产品的高品质和独特设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促进销售: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激发购买欲望,从而提高产品销售业绩。(3)传递品牌价值:通过摄影作品传递品牌理念、文化内涵和审美标准,增强品牌影响力。(4)营销推广:为广告、宣传、电商平台等提供高质量的视觉素材,提升营销效果。1.2产品摄影的基本流程产品摄影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策划: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摄影方案,包括拍摄风格、场景布置、道具选用等。(2)拍摄准备:挑选合适的摄影器材,如相机、镜头、灯光等,并对拍摄环境进行布置。(3)拍摄:在策划方案的基础上,运用摄影技巧进行拍摄,注意调整构图、光线、曝光等参数。(4)后期处理:对拍摄完成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包括色彩调整、图像剪裁、瑕疵修复等,以提升照片质量。(5)输出与应用:将处理好的照片用于广告、宣传、电商平台等,发挥其商业价值。1.3产品摄影的分类根据拍摄目的、场景和表现手法,产品摄影可分为以下几类:(1)静物摄影:在固定场景内,以静物为拍摄对象,通过布光、构图等手段展现产品细节和质感。(2)实景拍摄:在真实使用场景中拍摄产品,强调产品与环境的融合,展示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3)模特展示:通过模特展示产品,突出产品的实用性和时尚感,适用于服装、饰品等类别。(4)创意摄影:运用创意思维和摄影技巧,将产品融入独特的视觉元素,提升视觉冲击力。(5)动态摄影:通过捕捉产品的运动瞬间,展示产品的功能性和使用效果,适用于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类别。第2章摄影器材的选择与配置2.1相机选择在产品摄影中,相机是最为核心的器材,直接影响到拍摄效果的质量。以下是相机选择的一些建议:2.1.1画质要求产品摄影对画质要求较高,建议选择具备较高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DSLR)或无反相机(MirrorlessCamera)。高像素可以保证图片在后期处理时有更大的空间,使产品细节更加丰富。2.1.2像素与传感器尺寸选择相机时,要关注传感器的尺寸和像素。一般来说,全画幅传感器(约36mm×24mm)能够提供更好的画质和低光表现。但也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来选择APSC画幅或其他尺寸传感器的相机。2.1.3快门速度与连拍功能产品摄影中,快门速度和连拍功能对于捕捉瞬间画面非常重要。选择具备较高快门速度和连拍功能的相机,可以方便拍摄动态产品或捕捉更好的瞬间。2.1.4防抖功能相机的防抖功能对于减少因手抖导致的画面模糊具有重要作用。优先选择具备光学防抖或机身防抖功能的相机。2.2镜头选择镜头在产品摄影中起到的作用,以下是镜头选择的一些建议:2.2.1焦距选择产品摄影通常需要拍摄不同尺寸和角度的产品,因此,选择合适的焦距尤为重要。一般来说,中焦段(如50mm、85mm)的镜头适合拍摄中等尺寸的产品,广角镜头(如35mm以下)适合拍摄较大场景或多个产品组合。2.2.2光圈选择大光圈(如f/2.8或更大)的镜头有利于控制景深,使主体更加突出,同时提供更好的低光表现。但也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圈。2.2.3镜头类型微距镜头:适合拍摄小尺寸产品或产品细节,可获得较大的放大倍率。定焦镜头:画质较高,光圈较大,适合拍摄高品质的产品图片。变焦镜头:方便调整拍摄距离和角度,适合拍摄多种场景。2.3辅助器材介绍为了提高产品摄影的效果,以下辅助器材:2.3.1三脚架稳定相机,避免因手抖导致的画面模糊。2.3.2灯光设备包括连续光和闪光灯,用于补充或营造拍摄场景的光线。2.3.3反光板与柔光箱反光板用于反射光线,柔光箱用于软化光线,使产品表面质感更加自然。2.3.4背景与道具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背景布、背景纸或道具,以突出产品特点。2.3.5测光表与灰卡用于准确测光,保证拍摄画面曝光正确。通过以上器材的选择与配置,可以为产品摄影提供良好的拍摄条件,从而提高拍摄效果的质量。第3章摄影光源的掌握3.1自然光的运用自然光是摄影中最为常见且经济实惠的光源。在产品摄影中,合理运用自然光可以呈现出真实、自然的质感。以下是对自然光运用的几点建议:3.1.1选择合适的时间拍摄时,应选择光线柔和的时间段,如清晨和傍晚。此时,阳光斜射,光线柔和,有利于表现产品的细节和质感。3.1.2利用反光板和柔光板在强烈的阳光下,可以使用反光板和柔光板对光线进行调整。反光板可以反射阳光,补充暗部光线;柔光板则可以柔化阳光,降低反差。3.1.3室内自然光的运用在室内拍摄时,尽量选择光线充足的窗户附近作为拍摄地点。可以利用白布、泡沫板等物品作为反光材料,增强室内自然光。3.2人工光源的选择与设置在自然光条件不足或需要更精细的光线控制时,人工光源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以下是对人工光源选择与设置的建议:3.2.1常见人工光源类型常见的人工光源包括:连续光源(如LED灯、荧光灯等)和闪光光源(如闪光灯、影室灯等)。连续光源便于观察光效,而闪光光源则具有瞬间亮度,有利于捕捉瞬间画面。3.2.2光源设置原则(1)主光源:主光源是照亮主体的主要光源,其位置和强度对画面效果有重要影响。通常,主光源应位于拍摄对象的侧面或斜上方。(2)辅助光源:辅助光源用于补充主光源不足的部分,降低画面反差。辅助光源通常设置在主光源的对面或侧面。(3)背景光:背景光主要用于照亮背景,使其与主体形成对比,增强画面层次感。3.2.3光线调控技巧(1)光比控制:合理控制主光源与辅助光源的光比,可以调整画面的明暗对比。光比过大,画面反差强烈;光比过小,画面层次感不足。(2)色温调整:不同的人工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通过调整色温,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如冷色调、暖色调等。3.3光线调控技巧在产品摄影中,掌握光线调控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1)观察光线方向:光线的方向对产品质感和立体感有很大影响。尝试不同的光线方向,如正面光、侧面光、逆光等,以找到最佳的光线效果。(2)使用遮光罩和反光伞:遮光罩可以避免杂光干扰,提高画面质量;反光伞则可以柔化光线,降低反差。(3)调整光线的强度和范围:通过调整光源的距离、高度和角度,可以控制光线的强度和范围,达到理想的光线效果。(4)利用光线营造氛围:根据产品特点和拍摄需求,运用光线营造合适的氛围,如温馨、冷酷、神秘等。(5)善用后期处理:在拍摄过程中,可能无法完全避免光线不足或反差过大等问题。在后期处理中,可以利用软件对光线进行调整,以弥补拍摄时的不足。第4章构图与布局4.1构图原则构图是摄影中的一环,它决定了观者对作品的视觉感受。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构图原则:4.1.1平衡原则在摄影构图中,平衡原则指的是画面中各元素的分布要达到视觉上的均衡。这包括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对称平衡给人以稳定、端庄的感觉;而非对称平衡则更具动感和创意。4.1.2简洁原则简洁原则要求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尽量减少画面中不必要的元素,突出主题。通过简洁的画面布局,使观者的视线更容易集中到主体上。4.1.3线条引导原则线条在摄影构图中具有引导观者视线的作用。合理的运用线条,可以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动感。常见的线条包括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曲线等。4.1.4三分法原则三分法是一种经典的构图方法,将画面分为三等分,水平和垂直方向各两条线。将主体或重要元素放置在这些线上或交点上,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4.2布局技巧合理的布局可以使画面更加美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布局技巧:4.2.1前景、中景、背景的运用通过前景、中景、背景的合理搭配,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前景可以引导观者视线,中景是主体所在,背景则起到衬托作用。4.2.2负空间布局负空间指的是画面中空白的部分,合理的负空间布局可以起到突出主体、营造氛围的作用。4.2.3视觉重量视觉重量是指画面中各元素在视觉上的比重。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明暗、色彩等,可以改变视觉重量,从而影响画面的平衡。4.3视觉焦点与层次感4.3.1视觉焦点视觉焦点是画面中吸引观者注意力的部分。在摄影中,可以通过对焦、色彩、明暗对比等方式,设置一个或多个视觉焦点。4.3.2层次感层次感是画面中各元素的前后关系和空间感的体现。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增强层次感:(1)利用景深,使前景、中景、背景分离开来;(2)利用明暗对比,使主体与背景形成反差;(3)利用色彩对比,突出主体;(4)通过线条、形状等元素,引导观者视线,形成视觉层次。遵循以上构图与布局原则,能够使摄影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摄影者应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不断摸索和创新,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第5章背景与道具搭配5.1背景的选择与制作在产品摄影中,背景的选择与制作对于突出产品特点、营造氛围。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5.1.1背景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背景材料,如布料、纸张、木板等。考虑背景的质感,如光滑、粗糙、纹理等,以增强产品表现力。5.1.2背景颜色搭配选择与产品颜色形成对比或协调的背景颜色。避免使用过于鲜艳或杂乱的背景颜色,以免分散观众注意力。5.1.3背景制作技巧保证背景平整,无褶皱和污渍。尝试使用背景纸或背景布,方便更换和调整。根据需要,可使用灯光塑造背景的立体感。5.2道具的运用道具在产品摄影中起到衬托产品、营造场景氛围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关于道具运用的建议:5.2.1道具选择根据产品类型和拍摄主题选择合适的道具。道具应与产品风格和色调保持一致,避免过于突兀。5.2.2道具摆放道具的摆放要符合逻辑,符合日常生活场景。注意道具与产品之间的空间关系,避免过于拥挤或疏离。5.2.3道具运用技巧利用道具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产品特点。尝试使用多种道具组合,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5.3色彩搭配技巧色彩是产品摄影中极具表现力的元素,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升照片的美感和吸引力。5.3.1色彩搭配原则遵循色彩互补、色彩相近或色彩对立的原则进行搭配。保持色彩和谐,避免过多鲜艳色彩的使用。5.3.2色彩运用技巧利用色彩突出产品重点,如高亮、阴影等。考虑色彩的情感表达,如冷色系营造清新氛围,暖色系营造温馨氛围。5.3.3色彩调整与优化在后期处理中,可适当调整色彩饱和度、明度等,以优化整体效果。注意色彩平衡,避免过度调整导致失真。第6章产品摆放与角度选择6.1产品摆放原则在产品摄影中,合理的摆放能够充分展示产品的特性和价值,以下是产品摆放的几个原则:6.1.1突出重点根据产品特点,将其最独特或吸引人的部分作为视觉焦点,通过摆放方式使其更加突出。6.1.2体现比例在摆放产品时,要保证产品在画面中的比例适宜,避免过大或过小,使观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产品的实际尺寸。6.1.3和谐搭配在拍摄多个产品时,要注意产品之间的颜色、形状和材质的搭配,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的美感。6.1.4简洁明了尽量减少画面中多余的元素,让产品摆放简洁明了,避免观者的注意力被分散。6.2拍摄角度的选择拍摄角度的选取对于产品摄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拍摄角度:6.2.1正面角度正面角度有利于展示产品的整体形态,适合表现对称性和图案设计。6.2.2侧面角度侧面角度可以突出产品的线条感和立体感,尤其适合表现轮廓分明的产品。6.2.3俯视角度俯视角度有利于展示产品的细节和纹理,适合表现平面设计和局部特点。6.2.4仰视角度仰视角度可以强化产品的立体感,使其显得更加高大,适合表现有高度差的产品。6.2.5斜角度斜角度能够为产品拍摄增添动感,使画面更具活力,适合表现多面性和层次感。6.3视觉效果的调整在拍摄过程中,适当调整视觉效果可以使产品更具吸引力:6.3.1光影运用合理运用光影效果,通过明暗对比、高光和阴影的处理,增强产品的立体感和质感。6.3.2色彩搭配色彩搭配要符合产品特点,可以运用对比色、邻近色等技巧,使画面更加和谐。6.3.3背景处理选择与产品相协调的背景,可以是纯色背景、渐变背景或者场景背景,以突出产品为主。6.3.4景深控制通过调整光圈和焦距,控制画面的景深,将观者的注意力引导到产品的重要部分。第7章摄影参数设置与调整7.1光圈与景深7.1.1光圈的作用光圈是相机镜头中的一个可调节的组件,它控制着通过镜头进入相机传感器的光线量。光圈大小的调整可以影响照片的曝光、景深以及画面中主体的表现。7.1.2光圈值的表示光圈值通常用f/加上一个数字表示,如f/2.8、f/5.6等。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数字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7.1.3景深的定义景深是指在摄影作品中,从最近清晰点到最远清晰点的距离范围。景深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视觉效果。7.1.4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在产品摄影中,根据需要表现的主体和背景,合理调整光圈大小,可以获得合适的景深效果。7.2快门速度与动感表现7.2.1快门速度的作用快门速度决定了光线进入相机传感器的时间,它影响着照片的曝光以及画面中动态物体的表现。7.2.2快门速度的表示快门速度通常以秒(s)或分之一秒(1/s)表示,如1/60秒、1/200秒等。数值越大,快门速度越快;数值越小,快门速度越慢。7.2.3动感表现的调整在拍摄动态产品时,根据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合理设置快门速度,可以实现不同的动感效果。快门速度越快,动态物体在画面中的轨迹越短;快门速度越慢,动态物体在画面中的轨迹越长。7.3ISO与画面质量7.3.1ISO的作用ISO是衡量相机感光度的一个标准,它影响着照片的曝光和画面质量。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提高ISO值可以增加照片的亮度。7.3.2ISO值的表示ISO值通常有100、200、400、800等,数值越大,感光度越高。7.3.3ISO与画面质量的关系提高ISO值虽然可以增加照片的亮度,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画面出现噪点,降低画质。在产品摄影中,应根据现场光线条件和画面质量要求,合理调整ISO值。7.3.4ISO的合理运用在保证画面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ISO值,可以应对低光环境拍摄。但需注意,避免将ISO值设置过高,以免影响产品细节表现和整体视觉效果。第8章后期处理技巧8.1基本调整在进行产品摄影后期处理时,基本调整是首要步骤。以下是一些基本调整技巧:8.1.1矫正曝光与对比度使用直方图检查图像曝光情况,保证图像不过曝或欠曝。通过调整曝光、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使画面整体呈现均衡的视觉效果。8.1.2裁剪与构图对图像进行适当裁剪,去除多余的背景或杂乱元素,使主体更加突出。调整构图,遵循黄金分割、对称等原则,使画面更具美感。8.1.3白平衡调整根据拍摄场景和光源,调整色温,使画面色彩更加自然。8.2色彩调整色彩调整是产品摄影后期处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8.2.1色彩饱和度调整根据产品特点,适当提高或降低色彩饱和度,使画面更具吸引力。8.2.2色彩平衡使用色彩平衡工具,调整阴影、中间调和高光的色彩,使画面色彩更加和谐。8.2.3层次感与渐变利用色彩层次和渐变,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8.3细节处理与修饰在后期处理过程中,细节处理与修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下是一些建议:8.3.1锐化处理使用锐化工具,增强画面细节和质感,使产品更加立体。8.3.2降噪处理针对高ISO拍摄产生的噪点,使用降噪功能进行优化,提高画面纯净度。8.3.3遮罩与局部调整利用遮罩工具,对画面局部进行精细调整,如提高亮度、对比度等,使主体更加突出。8.3.4排版与文字设计在必要时,为产品图像添加文字说明,注意字体、大小、颜色等元素的协调统一。通过以上后期处理技巧,可以全面提升产品摄影作品的质量,为产品宣传和销售增色添彩。第9章不同类型产品摄影技巧9.1时尚类产品摄影时尚类产品摄影注重展示产品的设计、材质与搭配。以下是一些拍摄时尚类产品的技巧:9.1.1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风格,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如正面、侧面、斜侧面等,以展现产品的最佳形态。9.1.2合理运用光线利用柔和的自然光或人工光源,突出产品的质感和色彩。可尝试使用反光板、柔光箱等辅助工具,使光线更加均匀。9.1.3注重背景和搭配选择简洁、大方的背景,避免过于复杂的元素分散注意力。同时注意搭配相关配件,提升整体画面效果。9.1.4模特展示如有需要,可使用模特展示时尚类产品。选择与产品风格相符的模特,并通过合理的姿势、表情和场景设置,展现产品的实用性和时尚感。9.2食品类产品摄影食品类产品摄影的关键在于突出食物的诱人质感、色彩和口感。以下是一些拍摄技巧:9.2.1光线与角度采用柔和的自然光或人工光源,展现食物的立体感和诱人色泽。拍摄角度可尝试俯拍、平视或仰拍,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9.2.2突出质感通过合适的拍摄手法和后期处理,强调食物的质感,如酥脆、丝滑、多汁等。9.2.3色彩搭配注意食物色彩的搭配,使用对比色或邻近色,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9.2.4添加氛围在拍摄过程中,可通过添加餐具、食材、装饰品等,营造舒适、温馨的用餐氛围。9.3珠宝类产品摄影珠宝类产品摄影要求展现珠宝的精细工艺、璀璨光芒和独特设计。以下是一些建议:9.3.1光线控制珠宝摄影对光线要求较高,应采用柔和、均匀的光线,避免反光和阴影。可使用微距镜头和三脚架,保证画面清晰。9.3.2背景选择选择简洁、大方的背景,以突出珠宝本身。黑色、白色或渐变色背景较为常用。9.3.3拍摄角度根据珠宝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如正面、侧面、斜侧面等,展现珠宝的细节和立体感。9.3.4后期处理在后期处理中,适当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使珠宝的光泽和质感更加出众。9.3.5使用微距拍摄利用微距镜头,捕捉珠宝的细微之处,展现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同时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