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PAGE1高中2022北京十四中高一(上)期中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20道小题,满分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填涂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答题不得使用任何涂改工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2.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则在这一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A.3m,5m B.3m,13mC.-3m,5m D.-3m,13m3.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直尺测量反应时间。甲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尺的准备,从他看到乙同学放开直尺开始,到他捏住直尺为正,测出直尺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20cm,则这次测量出甲的反应时间是(g取10m/s2)()A.0.2s B.0.1s C.0.14s D.0.02s4.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度约为6.0cm,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为0.02s,估算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最接近()A.1.8m B.18m C.0.45m D.4.5m5.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则()A.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B.两物体只在2s末相遇一次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D.从第4s末到第6s末,甲在乙前面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经过t时间后速度变为,位移为x,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B.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C.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 D.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7.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3.6m/s8.一质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前8秒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后4秒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2秒末时,物体恰好停止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位移大小之比x1:x2=2:1B.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C.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2:1D.质点前12秒内平均速度等于第6秒末的瞬时速度9.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A.a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点的瞬时速度B.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C.通过ce段的时间为D.通过cd段的时间为10.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至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vb=8m/sB.vc=2m/sC.xde=3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力、位移、加速度 B.重力、位移、速度C.时间、弹力、速度 D.质量、位移、加速度12.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可超过百米。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其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知()A.电梯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B.电梯在第1s末到第10s末之间的位移大小为45mC.电梯从第11s末到第30s末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D.第41s末时,电梯回到原先所在的出发点13.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任意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和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不变,则a也不变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大小为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大小为14.某工地以O点为爆破点,爆破的半径是120m。从点燃到爆炸的时间是60s,点爆员要在这段时间内赶快撤离到安全区域,由于没有笔直的路径,以下四个撤离路径安全的是A.先向北跑100m,再向东跑50mB.先向北跑100m,再向东偏北45°跑50mC.先向北跑100m,再向东偏南45°跑125mD.先向西偏北45°跑100m,再向东偏北45°跑75m三、实验题(共12分)1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自身质量可忽略不计。根据实验数据,他作出了F-x图像,如图乙所示,据此可得结论:在弹簧弹性限度内,___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N/m。(保留2位有效数字)16.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交流电源、纸带)、小车、平板和重物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2)下列实验步骤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A.关闭电源,取下纸带B.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C.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点,计算小车的加速度D.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并将小车、纸带等器材正确安装(3)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依次取O、A、B、C、D……若干个计数点,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打点时小车的速度v。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两个点的时间间隔t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越大越好”、“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位移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做出如图3所示的v—t图像。根据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4)另一位同学更换重物后,用下述方法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在纸带上依次取O、A、B、C、D、E、F若干个计数点,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OA=7.05cm,AB=7.68cm,BC=8.31cm,CD=8.95cm,DE=9.57cm,EF=10.20cm,通过分析小车的位移变化情况,也能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请你说明这样分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42分)17.重500N雪橇静止于水平冰面上,用11N的水平拉力刚好可使它运动,此后只需10N的水平拉力就可使其匀速前进。(1)若开始用8N的水平力拉雪橇,此时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2)雪橇与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3)雪橇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4)用该雪橇运载重1000N的货物,要使雪橇能匀速前进,水平方向拉雪橇的力应为多大。18.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1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m/s,取g=10m/s2。问:(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是多少?(2)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3)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19.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物理的实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用“位移传感器”把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及的处理,可以立刻在屏幕上显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如图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一种特殊的光线)和超声波(一种特殊的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固定在桌面上或滑轨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接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根据两者的时差和空气中的声速,计算机自动算出A与B的距离.当小车运动到P位置时,由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端接收到两个脉冲的时间差为△t1.经过t时间小车由P位置运动至Q位置,此时再由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端接收到两个脉冲的时间差为△t2.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u.通过计算机的自动运算,可以计算出小车从P到Q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在该问题中,是否需要考虑红外线的传播时间?请简述理由.(2)求小车从P运动至Q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3)实际上利用该传感器,我们更希望测得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为了测量P点的瞬时速度,那么我们选定的“时间间隔”应当尽量的小.然而本题中有三个时间间隔,△t1、t、△t2.请判断这三个时间间隔中,哪个或者哪几个应当尽量短一些,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瞬时速度?请简述理由.20.如图甲所示,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在高速公路上很常见.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通讯,从而达到车辆通过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费的目的.如图乙所示,这是汽车分别通过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路的流程.假设汽车以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处正好匀减速至,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请完成()画出汽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的图像(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汽车过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位移大小;()汽车通过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2022北京十四中高一(上)期中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20道小题,满分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填涂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答题不得使用任何涂改工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物体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答案】D【解析】【详解】A、B项:质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抽象的点,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只要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影响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所以不能说“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故A、B错误;C项:因为有大小才可能自转,而且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大小跟地球半径有关,所以研究自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项:地球的大小比公转轨道长和公转半径小的多,不影响对公转运动的研究,可看作质点,故D项正确.2.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则在这一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A.3m,5m B.3m,13mC.-3m,5m D.-3m,13m【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首末位置的距离求出全过程的位移以及路程.【详解】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向上为正方向,抛出点的坐标为+3m,最高点的坐标为+8m,地面的坐标为0,则到达地面的过程的位移x=0-3m=-3m,路程为5m+5m+3m=13m,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3.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直尺测量反应时间。甲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尺的准备,从他看到乙同学放开直尺开始,到他捏住直尺为正,测出直尺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20cm,则这次测量出甲的反应时间是(g取10m/s2)()A.0.2s B.0.1s C.0.14s D.0.02s【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可得反应时间为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度约为6.0cm,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为0.02s,估算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最接近()A.1.8m B.18m C.0.45m D.4.5m【答案】A【解析】【详解】经过AB的平均速度根据位移速度关系,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故选A。5.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则()A.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B.两物体只在2s末相遇一次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D.从第4s末到第6s末,甲在乙前面【答案】C【解析】【详解】A.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都为正值,速度的方向不变,即运动的方向不变。故A错误;B.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从图象可知,在2s和6s,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则位移相等,两物体在2s末、6s末相遇两次。故B错误;C.在0-2s内,两物体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在t=1s时,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最远距离在2-6s内,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在t=4s时,速度相等,相距最远,最远距离知4s末相距最远。故C正确;D.在4s时,乙的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甲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知乙在甲的前面。故D错误。故选C。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经过t时间后速度变为,位移为x,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B.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C.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 D.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平均速度为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和的一半,即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还等于初末速度和的一半,即C正确,不符合题意;D.设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v,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a,则联立解得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3.6m/s【答案】C【解析】【详解】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为故A不符合题意;B.设加速度为a,根据位移时间公式代入数据解得a=1.2m/s2故B不符合题意;C.前3s内的位移为故C符合题意;D.3s末的速度为v=at=1.2×3=3.6m/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一质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前8秒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后4秒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2秒末时,物体恰好停止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x1:x2=2:1B.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C.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2:1D.质点前12秒内平均速度等于第6秒末的瞬时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A.设最大速度为v,则加速位移为减速度位移为所以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2:1,故A正确;B.加速度过程的加速度为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所以,故B错误;C.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都为,所以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1:1,故C错误;D.12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6秒末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9.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A.a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点的瞬时速度B.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C.通过ce段的时间为D.通过cd段的时间为【答案】C【解析】【详解】A.由可知b点是ae段的中间时刻,所以ae段平均速度等于b点时的速度,故A错误;B.b点不是ac段的中间时刻,所以ac段平均速度不等于b点时的速度,故B错误;C.由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之比可知,汽车经过ab,bc,cd,de所用时间之比为则有故通过ce段的时间为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解得故D错误。故选C。10.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至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vb=8m/sB.vc=2m/sC.xde=3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答案】D【解析】【详解】B.由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B错误;A.由逐差法可得解得又解得A错误;C.对于从c到d的过程有又解得C错误;D.从d到e所用时间为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力、位移、加速度 B.重力、位移、速度C.时间、弹力、速度 D.质量、位移、加速度【答案】AB【解析】【详解】A.力、位移、加速度全都是矢量,A正确;B.重力、位移、速度全都是矢量,B正确;C.时间是标量,弹力和速度是矢量,C错误;D.质量是标量,位移和加速度是矢量,D错误。故选AB。12.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可超过百米。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其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知()A.电梯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B.电梯在第1s末到第10s末之间的位移大小为45mC.电梯从第11s末到第30s末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D.第41s末时,电梯回到原先所在的出发点【答案】BC【解析】【详解】A.由图像可知,第一秒内电梯加速度向上逐渐增大,故电梯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A错误;B.图像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故1s末速度为10s末速度为电梯在第1s末到第10s末做匀加速运动位移大小为B正确;C.电梯第11s末的速度为故电梯从第11s末到第30s末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C正确;D.由图像可知先向上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运动过程如下故第41s时停止运动,上升到最高点,D错误。故选BC。13.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任意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和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不变,则a也不变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大小为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大小为【答案】D【解析】【详解】AB.若A不变,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0,在这种情况下,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平均速度来越大,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由可知,a越来越大;第二种情况是:A<0,在这种情况下,相等位移内速度减少量相等,平均速度越来越小,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长,由可知,a越来越小,故AB错误;CD.若A不变,即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所以通过前半段位移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为,所以中间位置的速度为故D正确,C错误;故选D。14.某工地以O点为爆破点,爆破的半径是120m。从点燃到爆炸的时间是60s,点爆员要在这段时间内赶快撤离到安全区域,由于没有笔直的路径,以下四个撤离路径安全的是A.先向北跑100m,再向东跑50mB.先向北跑100m,再向东偏北45°跑50mC.先向北跑100m,再向东偏南45°跑125mD.先向西偏北45°跑100m,再向东偏北45°跑75m【答案】BD【解析】【详解】A.先向北跑100m,再向东跑50m,此时距离爆破点的距离为,没到安全区域,故A错误;B.先向北跑100m,再向东偏北45°跑50m,此时距离爆破点的距离为,已经到达安全区域,故B正确;C.先向北跑100m,再向东偏南45°跑125m,此时距离爆破点的距离为,没到安全区域,故C错误;D.先向西偏北45°跑100m,再向东偏北45°跑75m此时距离爆破点的距离为,已经到达安全区域,故D正确;故选BD.三、实验题(共12分)1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自身质量可忽略不计。根据实验数据,他作出了F-x图像,如图乙所示,据此可得结论:在弹簧弹性限度内,___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N/m。(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①.弹簧的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成正比②.50【解析】【详解】[1][2]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则可知,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成正比;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由此可得16.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交流电源、纸带)、小车、平板和重物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2)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A.关闭电源,取下纸带B.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C.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点,计算小车的加速度D.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并将小车、纸带等器材正确安装(3)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依次取O、A、B、C、D……若干个计数点,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打点时小车的速度v。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两个点的时间间隔t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越大越好”、“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位移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做出如图3所示的v—t图像。根据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4)另一位同学更换重物后,用下述方法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在纸带上依次取O、A、B、C、D、E、F若干个计数点,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OA=7.05cm,AB=7.68cm,BC=8.31cm,CD=8.95cm,DE=9.57cm,EF=10.20cm,通过分析小车的位移变化情况,也能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请你说明这样分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A(2)DBAC(3)①.越小越好②.有关③.1.44(4)①.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差相等②.0.631【解析】【小问1详解】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各点的位移大小,从而算出各自速度大小,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时间不需要秒表和天平。故选A。【小问2详解】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要先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将纸带与小车尾部相连,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释放小车,打点完毕,关闭电源,更换纸带,重复操作,打出多条纸带,所以正确顺序为DBAC。【小问3详解】[1]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时间越小,平均速度越趋近于瞬时速度,故越小越好;[2]从实验角度看,选取得越小,测量相对误差越大,故选取的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有关;[3]图3的斜率为加速度,所以小车的加速度为【小问4详解】[1]由数据可知,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近似相等,即可说明小车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由逐差法有四、计算题(共42分)17.重500N的雪橇静止于水平冰面上,用11N的水平拉力刚好可使它运动,此后只需10N的水平拉力就可使其匀速前进。(1)若开始用8N的水平力拉雪橇,此时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2)雪橇与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3)雪橇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4)用该雪橇运载重1000N的货物,要使雪橇能匀速前进,水平方向拉雪橇的力应为多大。【答案】(1);(2);(3);(4)【解析】【详解】(1)依据平衡关系可知(2)依据最大静摩擦力的特点,故fmax=11N(3)依据滑动摩擦力的特点,依据平衡关系:,故动摩擦因数(4)依据平衡关系拉力为18.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1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m/s,取g=10m/s2。问:(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是多少?(2)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3)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答案】(1)55m/s;(2)27625m;(3)9.7s【解析】【详解】(1)对减速过程,由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代入数据解得(2)对于自由落体过程有则总高度为(3)自由下落阶段由公式可得,该过程的时间为对于减速过程有故总时间为‍19.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物理的实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用“位移传感器”把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及的处理,可以立刻在屏幕上显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如图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一种特殊的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