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羲之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情感脉络2.品析语言,理解作者抒发情志的语言形式与独特美感3.梳理本文情感脉络,全面把握文本思想内容4.探讨作者生命思考,养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临摹经典,感受美好!知人论世一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作者简介王羲之其人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作者简介王羲之其能作者简介冯承素摹本唐伯虎摹本王羲之趣事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家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郗鉴何以选中王羲之?因为其率真自然的气度,行为举止看似未经修饰,却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而“真诚”就是人最难能可贵的。随堂小问“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黄庭经》,我就把鹅送给你。”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王羲之爱鹅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二十个“之”字写作背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缘于兰亭雅集。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三日,51岁的王羲之邀约浙东一带的名士、在任和卸任的官员,还有自己的儿子,凡41人,在山阴县西南天柱山下的兰亭行“修禊”之礼。当时与会者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册,并写了一篇序文,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文体知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整体认知二永和九年,岁在癸(ɡ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ɡ)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朗读一、二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朗读第三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朗读第四段第一部分(1、2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3、4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赏读文章三赏读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良辰:暮春之初惠风和畅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美景: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乐事:曲水流觞畅叙幽情赏心:仰观俯察游目聘怀赏读第一段永和九年,岁在癸(ɡ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ɡ)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癸丑:干支纪年,指永和九年。修禊:在水滨举行清除宿垢不祥的祭礼习俗,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曹魏以后,固定在三月三日。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次:旁边。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赏读第二段惠风:和风。品类:自然界的万物。所以游目骋怀:借以纵目观赏,开畅胸怀。骋,开畅、舒展。随堂小问本文“对自然风物着墨不多,却能使人遥寄性情,洗涤心灵”,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首先,对照六朝山水描写“言简义丰”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与朱元思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其次,参考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评论。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诠赋》)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物色》)接着,结合几首《兰亭诗》来看“时人”的表达习惯。王羲之: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孙绰:流风拂枉渚,停云阴九皋。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王彬之:鲜葩映林薄,游鳞戏清渠。临川欣投钓,得意岂在鱼。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长流。消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徽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秀薄粲颖,疏松笼岩。游羽扇霄,鳞跃清池。肆日寄欢,心冥二奇。最后,综合以上分析,尝试整理思考——一、景语也是情语。作者写山突出“崇”“峻”,写林表现“修”“茂”,写水强调“清”“急”,写宇宙重在“大”“盛”。可见作者观照自然,向往其高大永恒之态,欣赏其生生不息之意,从而表达自己的生命向往。二、作者笔下的自然,引发读者回归自然,洗涤尘俗的渴望。集会上没有“丝竹管弦”,但有“一觞一咏”,与会者歌咏的是从山水中获得的心灵感受。可见他们在山水中使自己的情怀、意念变得非常澄澈,可以忘掉世俗的欲求,从中领略幽深高妙的哲理。三、与自然相契,在自然中获得心灵的满足,是我们的民族审美需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诗篇,多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热爱自然者为自然所爱。句型上的分类句中对:同一句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清流激湍、游目骋怀。单句对:上下两句互相对偶。例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例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随堂小问品析用典“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死生亦大矣”《庄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原是用来形容“道”的作用。)节日文化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端午:五月五日。七夕:七月七日。中秋:八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登高、赏菊、饮酒、敬老。元宵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寒食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苏轼《寒食诗帖》(局部)七夕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之于)怀抱,悟(同“晤”,面对)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躯体)之外。虽趣(同“取”)舍万殊,静躁(动)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赏读第三段(上)〔欣于所遇〕对所接触的感到欣喜。〔暂得于己〕一时感到自得。〔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已经厌倦。之,求得。〔情随事迁]感情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感慨系之〕感慨随着这种变化而有所不同。系,连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赏读第三段(下)〔犹〕尚且。〔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兴,发生、引起。〔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指自然。〔终期于尽〕终究归结于消灭。〔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情基调由乐转痛转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提炼:情感变化的奥秘,全在“时间”的问题上。思考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痛:对快乐人生的贪恋不满足、对乐境易逝的眷恋、对生命的短促无奈与伤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悲伤),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若合一契〕像符契那样相合(意思是发生感触的原因相同)。契,即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意思是,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喻,明白。一说是消解、释怀的意思。赏读第四段(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译: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注释:固,乃。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虚诞,虚妄荒诞。彭,即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妄作,虚妄之谈。一死生、齐彭殇,都是《庄子·齐物论》中的看法。难点解读随堂小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将之作为“王羲之反对庄子思想,反对玄学的依据”,有人认为它与上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自相矛盾。对此你怎么看?探究问题的思路:第一步:准确理解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内涵。第二步:结合文本理解王羲之“固知”产生的心理原因。第三步:结合文本看王羲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情感发生的原因和上下文的关系。第四步:参考王羲之所处时代的思想背景及其影响。第五步:综合分析王羲之这句话的意义与价值。“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态度?“一死生”:庄子认为生死都是“气”的流转变化,他看“死生存亡为一体”,“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齐彭殇”:彭祖,尧时人,受封于大彭。彭祖自尧帝起,历夏朝、商朝,活到周朝,八百岁。未成年夭折曰“殇”,二十岁成年。八百岁和二十岁,寿命长短差别很大。但是长短从比较产生,人类的历史六百万年,地球的寿命四十六亿年。管你夭也好、寿也好,跟六百万年相比,跟四十六亿年相比,二十和八百之间的那点差距简直等于没有。随堂小问王羲之为什么会“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结合文中“信可乐也”“快然自足”“感慨系之”“以之兴怀”“岂不痛哉”“悲夫”等词,可知王羲之是一个真情流露的人。“一死生”“齐彭殇”的态度要么是过分超然以至于冷漠,要么是游戏人生、不负责任,这都与作者珍重人生,重视人生体验的生活态度相违背。二、文中的情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作者由“乐”到“痛”,接着哀叹“悲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的行为是一个玄思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能消除对生死的哀叹,所以随即感慨“一死生”和“齐彭殇”是虚妄、不真实的。可见,这句话是文章情感发展的一个阶段。随堂小问它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并不矛盾。一、正如前面分析的,全文的情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是发生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之前的情感。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是对“无人能越过死亡一关”的真切感受,是王羲之因修禊而思考生命意义的过程。它不能等同于“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一往情深”是东晋思想的典型特征。《世说新语》中《伤逝》一篇记述颇为动人。庾亮死,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伤逝中犹具悼惜美之幻灭的意思。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王长史登茅山,大恸哭曰:“琅琊王伯舆,终当为情死!”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为悲天悯人,就是快乐的体验也是深入肺腑,惊心动魄;浅俗薄情的人,不仅不能深哀,且不知所谓真乐:王右军既去官,与东土人士营山水弋钓之乐。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节选自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综上可知——一、王羲之“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将山水虚灵化,也情致化了。文中的情感变化自有其流动的过程,前后情感不一致是正常的。二、王羲之并非着意否定庄子或者玄学,只是此情此景的情感流露,以及其本身深情触动,表达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三、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代是思想多元、哲思深刻的时代,当时的人“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意态,情趣)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赏读第四段(下)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诗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及劳务分包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电商物流配送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知识产权授权及使用许可
- 二零二四年度商业物业租赁与管理合同
- 高梁种植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智能安防系统建设项目合同
- 2024年度品牌管理与市场营销合同
- 2024年度电商平台运营授权合同
- 景区试用合同范本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股东甲将其股权转让给乙方2篇
- 关于徐州市建设质子和重离子肿瘤医院的建议书
- 标准化大纲-模版
- 公安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设计规范1
- 施工劳务承包合同精简版2页
- 分管教学副校长在期中质量分析会上的发言教学文稿
- AI表面质量检测系统产品介绍PPT课件
- 预缴税款的申报表(doc 2页)
- 餐饮服务单位(食堂)餐厨废弃物(泔水)处理记录台账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中医诊疗方案4
- 研发系统积分考核管理办法
- 食品安全自查表格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