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1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2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3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4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4488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1施工规范、标准(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7)《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8)《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9)高速铁路施工技术《施工测量分册》1.2设计文件《个别路基设计图》(第一册)《个别路基设计图》(第十三册)新香坊北站路基横断面图桥涵变形观测及观测标安装图(哈牡桥通—Ⅴ-02)1。3相关文件(1)新建XXX至XXX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S2015—015;(2)本公司积累的施工经验,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3)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2、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表2-1:路基统计表序号起止里程长度(m)1XXX014+530.12~XXX014+738。34路堤208。222XXX015+530。20~XXX017+392。22路堤1862。023XXX017+823。48~XXX018+883。00路堤1059。524XXX019+280.66~XXX019+626.50路堤345。845XXX022+230.61~XXX022+470.00路堤239.39XXX022+470.00~XXX023+105.00路堑635。00XXX023+105。00~XXX023+295.00路堤190.00XXX023+295。00~XXX024+140.00路堑845.00XXX024+140。00~XXX024+340。00路堤200.006XXX024+443.26~XXX024+850。00路堤306。747XXX024+850~XXX026+444。89新香坊北站1594。89表2—2:桥梁统计表序号工程名称起讫里程桥长(m)孔/跨数桥梁结构形式16549。232024*24+195*32+1*(48+80+48)2791.862424*323431.261313*324397.661212*3252604。117967*32+6*24+1*(32+48+32)+1*(40+64+40)6103.2633*32表2-3:涵洞、框架桥统计表序号里程涵洞类型12345678910112.2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速度:250km/h;(4)线间距:4.6m;(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4000m,困难地段3500m;(6)限制坡度:20‰;(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8)牵引种类:电力;(9)机车类型:动车组;(10)建筑限界: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规定执行;(11)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列控系统采用CTCS-2,预留CTCS—3接口条件;(12)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2。3工程特点(1本工程是设计等级高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高。线路位于寒冷地带,涉及防冻胀、防雪害、冬季施工等技术难题,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和技术创新较多设计对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强度和刚度要求高对路基、桥梁的沉降控制要求严格。(2工程地处东北寒冷地区冬季一般持续4个月左右有效施工期较短工程任务重与施工工期短的矛盾尤为突出。(3)路基过渡段及路基填筑,施工要求质量高.对线路纵向刚度变化的均匀性、路基施工质量及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高。且项目地处东北严寒地区,路基经受周期性冻融循环作用,易引起冻胀。因此,对路基填料、施工质量要求严格.3、工程重难点分析管段内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为软土路基.路基软基处理数量大,填方较高,为控制架梁工期地段,工期紧张,为本管段的关键控制工程。工程重点、难点及主要对策见表3—1:工程重难点及对策表表2。3-1: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表序号工程重、难点拟采取的措施和对策1松软土路基的地基处理施工1、软土等地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冲击碾压、CFG桩等方法进行处理。2、施工前,先进行工艺试桩,以检验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数,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3、控制填筑速度,加强沉降观测,建立量测制度,按信息反馈组织施工,确保填筑路堤工后沉降和路堤稳定性。2路基施工后沉降变形要求严格,路基纵向刚度均匀性要求高,是技术难点1.软土路基及特殊地段路基均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地基处理,合理进行机械配置,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2。路基填料由周边采石场集中供应,严格控制填料质量。路基填筑前进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参数.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3.级配碎石填料集中工厂化拌合,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严格控制压实工艺及遍数,级配碎石摊铺采用专用大型摊铺机摊铺;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工艺要求组织机械化快速施工,采取双控指标检测压实度;4.过渡段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组织施工;5。采用先进实用、配套完善、匹配合理的机械设备;6。松软土路基处理按照施工工艺进行试桩工作,并取得相应的地基处理参数,报业主及监理批准后大范围投入施工。7.松软土、浸水路基处理严格按照设计组织施工,确保处理达到要求.8.路基填筑时按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指导现场的填筑速率和填筑厚度.9.填筑完成后设置沉降观测点,监测路基的工后沉降,保证路基的稳定.4、沉降变形观测观测标设置原则及技术要求桥梁、涵洞、框架桥设置要求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的需要,需要在梁体、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1)每个桥墩(台)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台)身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3)桥墩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14m时,埋设一个墩台观测标.桥墩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具体情况详见观测标构造图.(4)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观测可每30孔选择1孔进行;其余工地现浇梁应逐跨布置变形观测标.(5)桥台观测标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个,分别设置在台帽梁侧及背墙梁侧(横桥向)。(6)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简支梁的测点数量应不少于6个;连续梁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边跨1/4跨、中跨跨中、中跨1/4及3/4跨处设置,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置点相同。(7)框构及涵洞边墙两侧设置沉降观测标,测点数量为8个。路基设置要求(1)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地基条件,路基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有: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沉降观测、过渡段沉降观测、软土和松软土地基路堤段边桩移位观测、高边坡位移观测.路基沉降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根据不同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设置沉降观测面。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2)地基沉降观测点和路基沉降观测点等应尽量设在同一横断面上,有利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同时也便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3)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4)一般路基观测桩设在路基基床表层顶面以便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5)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评估技术指南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4.1工艺流程收集资料收集资料评估单位评估编制变形监测方案评估单位评估编制变形监测方案否否是否否否CPⅡ测量及无砟轨道施工下发评估结果通知建设单位审核设计单位审核编制评估报告监测原件数量统计、加工、埋设、报检监理单位审核是外业检测数据采集成果数据分析、整理、编制自评报告是成果评估申请表上报监理单位审核否否否是否否否CPⅡ测量及无砟轨道施工下发评估结果通知建设单位审核设计单位审核编制评估报告监测原件数量统计、加工、埋设、报检监理单位审核是外业检测数据采集成果数据分析、整理、编制自评报告是成果评估申请表上报监理单位审核否图4.1—1:变形监测工艺流程图4。2施工准备4。2.1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1、观测水准基点的布设在沿线施工已设水准基点的基础上,按距离不大于1km增设水准基点,水准基点应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岩石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水准点。每个独立观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基准点。观测水准点的布设见附图1。2、工作基点的布设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在两水准基点之间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大于200m、距路基中心距离小于100m布设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工作基点采用Ф20mm长60cm顶端圆滑的钢筋打入土中,桩周上部30c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3、观测网中,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复测校核。4。2。2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变形监测网可采用独立坐标和高程系统,按监测需要精度等级建立,并与施工控制网联测.水平位移监测网水平位移监测网可利用CPⅠ和CPⅡ控制点,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基准点和工作点均宜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平均边长约400m。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边中误差(mm)水平角观测测回数0。5"级仪器1"级仪器2"级仪器二等±3.0≤400±1。02.069—≤200±1.82.0469在设计水平位移监测网时,应进行精度预估,选用最优方案。垂直位移监测网垂直位移监测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状、结点或符合水准路线等形式。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墙上水准点。两工作基点间距宜小于300m,工作基点距路基中心的距离应小于100m。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垂直位移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监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的要求二等±0.5±0。15DS05型仪器,宜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基准点及工作基点检测因自然条件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检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可能发生位移。为验证监测网变形观测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宜每半年一次。区域沉降地区可每季度或每月复测一次。4.2。3沉降观测具体要求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精度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应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2、水准仪使用DS05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超过15"。电子水准仪各种设置正确,各项限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3、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水准尺,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的相关技术指标及精度要求、成果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4、观测时,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5、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仪器;扶尺时应借助尺撑,使标尺气泡居中,标尺垂直。6、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7、自动安平水准仪,圆水准器应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和右侧。除路线拐弯处,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8、观测过程中为保准水准尺稳定,应选用2。5kg以上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为避免尺垫下沉,立尺前应踩实尺垫.观测过程中应避免仪器周围振动,如遇临时振动,应在震源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9、内业平差计算前,环闭合差、中误差等均应满足规范要求,主水准路线应进行严密平差。4.3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4。3。1桥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1、连续梁观测标设置连续梁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边跨1/4跨、中跨跨中、中跨1/4及3/4跨处设置,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置点相同。具体布置见图4。3-1注:本图尺寸以毫米计图4。3-1:连续梁观测标平面布置图2、每个桥墩(台)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台)身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2)桥墩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14m时,埋设一个墩台观测标。桥墩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具体布置见图4.3-2、4.3-3、4.3—5图4。3-2:当墩高小于4m时观测标布置图图4.3—3:当墩高在4m~14m时观测标布置图图4。3-5:当墩高大于14m时观测标布置图(3)桥台观测标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个,分别设置在台帽梁侧及背墙梁侧(横桥向)。具体布置见图4.3—6图4。3—6:当墩高大于14m时观测标布置图(4)框构及涵洞边墙两侧设置沉降观测标,测点数量为8个。具体布置见下图。图4。3-7:有排水功能的涵洞墙身观测标布置图图4.3—8:框构及立交涵洞墙身观测标布置图4.3.2路基、过渡段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1、人工观测断面设置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但每个工点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观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距离桥头5—10m、20-30m处分别设置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观测内容同相邻路堤。软土、松软土路堤地段采用I,II型观测断面,每间隔3个I型观测断面,设置一个II型观测断面,I型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各2m处,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底板埋设于原始地面处,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位移观测边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脚处2m、12m处,并与沉降观测桩及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上。具体布置见图4。3—9和4.3-10。图4.3—9:人工观测桩设计示意图(Ⅰ型)图4.3—10:人工观测桩设计示意图(Ⅱ型)路堑地段采用Ⅲ型观测断面,分别于路基中心,左右中心线以外2m的路基面处各设1根沉降观测桩,观测路基面的沉降,具体布置见图4.3—11。图4。3-11:人工观测桩设计示意图(Ⅲ型)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其顶部有填土时于横向结构物顶部沿横向结构物的对角线方向铺设剖面沉降管。横向结构物两侧边缘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位移观测桩和沉降板,要求同I型横断面。平面布置见V型.具体布置见图4.3—12和4.3-13。图4.3-12:路堤路涵过渡段沉降观测原件布置示意图(Ⅴ型)图4.3—13:路堤路涵过渡段观测平面示意图(Ⅴ型)2、自动观测路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布置:深厚黏性土、软土及松软地基、高填方地段路堤地段设置自动监测系统由基底可压缩层沉降自动监测和基床表层底面沉降自动监测组成,采用IV型观测断面。具体布置见图4.3-14。图4。3-14:路堤沉降自动监测设计示意图(Ⅳ型)(1)地基沉降自动监测:监测断面于路堤基底中心埋设自动监测物位计,在路基坡脚外侧(水沟内侧)埋设基准点物位计和定位装载箱以及工控设备箱。(2)路基表层底面沉降自动监测:监测断面于路基基床表面中心、两侧路肩(电缆槽内侧)埋设自动监测物位计,在靠近地基沉降监测基准点一侧埋设定位装载箱。观测断面以及观测断面形式见表4.3-1。表4。3-1:观测断面形式统计表序号沉降观测设置里程观测断面形式1XXX14+53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XXX14+5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XXX14+59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XXX14+63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5XXX14+67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XXX14+71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7XXX14+73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XXX15+53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XXX15+55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0XXX15+58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1XXX15+63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XXX15+73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XXX15+81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4XXX15+86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5XXX15+90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6XXX15+91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7XXX15+965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8XXX16+0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9XXX16+06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0XXX16+1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1XXX16+2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2XXX16+26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3XXX16+3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4XXX16+39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5XXX16+40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6XXX16+45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27XXX16+50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28XXX16+5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29XXX16+65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0XXX16+7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1XXX16+8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2XXX16+9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3XXX17+0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4XXX17+190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5XXX17+200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6XXX17+305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37XXX17+365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38XXX17+385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39XXX17+9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0XXX18+0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1XXX18+1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2XXX18+2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3XXX18+3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4XXX18+4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5XXX18+5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6XXX18+6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7XXX18+7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8XXX18+81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9XXX18+83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0XXX18+85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1XXX18+86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2XXX18+875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3XXX18+90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4XXX19+29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5XXX19+31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56XXX19+3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57XXX19+45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58XXX19+5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59XXX19+60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0XXX19+62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1XXX22+24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2XXX22+2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3XXX22+3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4XXX22+35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5XXX22+40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6XXX22+45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67XXX22+50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8XXX22+60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69XXX22+70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0XXX22+80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1XXX22+90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2XXX23+00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3XXX23+0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4XXX23+1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5XXX23+150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6XXX23+15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77XXX23+20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78XXX23+25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79XXX23+3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0XXX23+3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1XXX23+4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2XXX23+5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3XXX23+6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4XXX23+7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5XXX23+8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6XXX23+9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7XXX24+05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8XXX24+100Ⅲ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89XXX24+1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0XXX24+178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91XXX24+183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92XXX24+23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3XXX24+28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4XXX24+3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5XXX24+335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6XXX24+4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97XXX24+47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98XXX24+52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99XXX24+60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0XXX24+7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1XXX24+75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2XXX24+762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3XXX24+8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4XXX24+9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5XXX24+95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6XXX25+0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07XXX25+05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08XXX25+10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09XXX25+15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0XXX25+2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1XXX25+26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2XXX25+27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3XXX25+3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4XXX25+34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5XXX25+36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6XXX25+38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7XXX25+39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8XXX25+43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19XXX25+47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0XXX25+51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1XXX25+5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2XXX25+59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3XXX25+63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4XXX25+67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25XXX25+71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26XXX25+74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7XXX25+75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8XXX25+805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29XXX25+83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0XXX25+92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1XXX25+945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2XXX26+0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3XXX26+05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4XXX26+1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5XXX26+15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6XXX26+2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7XXX26+250Ⅱ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38XXX26+30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39XXX26+350Ⅳ型路基沉降自动观测断面140XXX26+400I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41XXX26+42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142XXX26+435Ⅴ型路基沉降观测断面4。3。3桥涵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观测元件的选取连续梁观测标采用半圆形不锈钢测头,不锈钢采用标准弯钩形式,顶面刻画十字线.长度32cm,直径2cm。承台观测标采用半圆形不锈钢测头,不锈钢采用标准弯钩形式,顶面刻画十字线。长度52cm,直径2cm。墩身、桥台观测元件组成见下表下图。表4.3—2:沉降观测原件数量表(每个)序号物件名称材质件数(个)1连接接头销钉45号钢12接头锁紧块69—1铜13连接接头304不锈钢14预埋件45号钢15标牌304不锈钢板t=216防尘盖聚乙烯1图4。3-15:沉降观测元件示意图涵洞及框构观测标采用半圆形不锈钢测头,不锈钢采用标准弯钩形式,顶面刻画十字线。长度L=(涵身厚-4cm+5cm),直径2cm。2、观测元件的埋设及安装连续梁、桥涵、框构观测原件埋设于浇筑的混凝土中,在混凝土浇筑前在相应部位进行安装。(1)连续梁原件的埋设及安装见下图.图4.3-16:连续梁沉降观测示意图(2)承台原件的埋设及安装见下图。图4.3-17:承台沉降观测示意图墩台身观测标埋设于地面线(或余土摊铺后地面)正常水位以上50cm位置。沉降标施工步骤如下:桥墩台钢筋绑扎组装沉降标预埋件和标牌预埋件口盖上防尘盖利用墩台身钢筋和锚固钢筋孔定位沉降标预埋件浇筑墩身混凝土拆除墩身模板拆除防尘盖安装连接接头利用接头锁紧块和连接接头销钉固定连接接头拆除标标牌贴膜墩身沉降标安装完成。墩台身原件的埋设及安装见下图。图4。3-18:墩台沉降观测组装示意图(4)框构及涵洞原件的埋设及安装见下图。图4。3-19:墩台沉降观测组装示意图4.3。4路基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1、观测元件的选取应满足工后沉降的评估需要以及精度要求。路基面采用观测桩观测,地基面采用沉降板进行观测。2、观测元件的埋设及安装观测元件除沉降观测桩外,均应在地基加固完成后路堤填筑施工前埋设。a、沉降观测桩(点):在一般路基填筑至基床表层顶面,路基面两侧观测。埋设规格见图4。3-7,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图4.3—20:路基面沉降观测桩剖面图b、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φ40mm厚壁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不小于φ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3cm;具体按设计图样焊接组装。沉降板由钢筋混凝土底板、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底板尺寸为50cm×50cm×3cm,用C25混凝土预制,测杆采用φ40mm钢管,与底板固定在垂直位置上,保护套采用塑料套管,套管尺寸以能套住测杆并使标尺能进入为宜,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接高,每节长不超过50cm。接高后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顶帽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图4.3—21:沉降板示意图c、位移边桩:边桩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2.2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2.5m,桩顶露出地面不应大于0。1m。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打入设计深度,将预制边桩放入孔内,桩周以C20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完成埋设后用全站仪测量边桩距基桩的距离(坐标)作为初始读数.图4。3—22:边桩立体图3)每个工点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数量,埋设观测元件的种类、数量,根据设计断面里程埋设。4)自动监测系统设备由自动监测物位计、基准板、沉降板、定位装载箱、连接总线(含数据线、液管、气管)、工控设备箱组成。a、基准板为长400mm*宽400mm,厚度5mm铁板.基准板向上螺接观测杆,观测杆为直径16mm钢筋.b、中继基准板为长400mm*宽400mm,厚度5mm铁板,随分层填筑向上螺接φ50钢管至路基底层表面。c、定位装载箱需含有储液管。d、工控设备箱含有工业蓄电池、工控盒(盒内含采集模组、数据传输组)和天线。元件具体见图4。3-23。图4。3-23:边桩立体图4。4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4。4.1连续梁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梁体徐变变形观测须在梁体施工完成后开始布设测点,并在张拉预应力前进行首次观测,各阶段观测频次要满足下表要求。表4.4-1:连续梁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梁体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预应力张拉期间全程张拉前、后各1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桥梁附属设施安装全程张拉前、后各1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梁体施工完成~轨道铺设后≥3个月1次/1、3、5d,后期1次/周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残余徐变变形(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4.4。2墩台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每个墩台从承台施工后,就要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以后根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表4.4—2:墩台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进行首次观测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至墩身或墩顶,二者高程转换时的测量精度要求不应低于首次测量要求.预制梁桥架梁前全程1次/周预制梁架设全程前后各1次架梁后除荷载变化观测外,每15天应有一组观测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桥位施工桥梁制梁前全程1次/周上部结构施工中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2次通过后各1次,其后每1次/天连续2次,其后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周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桥梁主体工程完工~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4.4.3人工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沉降变形的水准测量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表4。4—1的规定。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1、边桩及沉降板在施工期间一般每填筑一层,应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间隔长时,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完成后,1~3个月内,每周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天观测一次,6个月以后一个月观测一次。观测后及时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2、观测控制标准: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如果超出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再进行填筑。3、测量精度按Ⅱ等水准测量。4、对边桩、沉降板及为观测而设置的基桩等,在施工及观测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和移位表4。4—3: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期间一般1次/天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2次通过前后各1次;其后每1次/天,连续2次;其后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周。道碴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12个月1次/3月4.4.4自动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1、监测频次:2小时测量和采集传输一次沉降高程数据,可通过数据平台对监测频次参数进行远程设定.2、观测方法:自动监测系统,通过专用的监测软件,访问数据平台的数据库,实时观测本期沉降、累计沉降和沉降速率等数据。人工观测与数据修正:对基准点物位计的沉降观测应达到0.5mm精度,同时按照1个月1次的频次通过CPI和CPII进行观测,将观测数据输入软件进行系统修正。3、监测设备的维护:a、天线需要警示管的保护,同时以警示管为中心设置水泥保护井,严禁机械经过或碾压,警示管不得覆盖任何物品.b、电池平均每90天需要更换一次,更换时需注意设备箱合盖时保证密封.c、对边桩、沉降版、观测点物位计及观测而设置的其他系统设备等,在施工及观测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和位移。4。4.5过渡段及横向结构物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测量涵洞沉降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架桥机通过的观测要求:通过后第1天1次,隔3天1次,以后按表4。4-2正常进行.表4.4—5:横向结构物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涵洞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涵洞主体施工完成全程荷载变化前后或1次/周观测点移至边墙两侧洞顶填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2次通过前后各1次;其后每1次/天,连续2次;其后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周。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涵洞完工~道碴铺设前≥6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涵洞,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道碴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道碴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4。5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4。5.1桥梁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1、桥梁变形监测数据采集。沉降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mm,高程取位至0.1mm,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宜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数据的采集,梁体徐边观测时,应采用闭合环路线进行观测。梁体徐边观测值为梁体中间观测标与两端观测标之间的高差,每期徐变量为前期观测高差与本期观测高差之差,左右两侧观测点徐边平均值及为该梁的观测徐边值。2、桥梁变形监测数据整理。变形监测工作结束后立即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汇总分析,发现异常变形时必须进行复核确认,确认发生异常变形时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桥梁变形监测需要及时整理以下图表资料:(1)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汇总表。(2)桥梁梁体徐变观测混总表.4.5。2路基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1、路基变形监测数据采集.沉降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mm,高程取位至0.1mm,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宜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数据的采集,平差软件应能够直接导入原始观测数据文件进行平差计算,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电子记录应根据观测区段和观测日期命名存盘,人工记录的记录手薄应分类归档。监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价;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名。当天观测数据当天应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如有问题或异常,应分析出现问题或异常的原因。如果是测量外业的原因,应组织人员第二天进行补测.2、路基变形监测数据整理。变形监测工作结束后立即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汇总分析,发现异常变形时必须进行复核确认,确认发生异常变形时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路基变形监测需要及时整理以下图表资料:(1)沉降观测断面、点布置表。(2)沉降板观测资料汇总表。(3)路基面沉降资料汇总表。(4)剖面沉降管观测资料汇总表。(5)路堤施工过程和完成后填土高(h)—时间(t)—沉降(s)曲线图。(6)路基面沉降时间(t)—沉降(s)曲线图.(7)边坡及边桩位移观测资料汇总表.3、评估判定标准。路基沉降观测应采用曲线回归法,有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判定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1)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不少于3个月的实测观测数据作多种曲线的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2)沉降预测的可靠性应验证,间隔不少于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8mm。c、路基填筑完成后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预测时间应满足公式中的要求S(t)/S(t=∞)≥75%式中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S(t=∞)—预测的最终沉降值注:沉降和时间以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为起始点。d、有砟轨道预测的路基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15mm。沉降比较均匀、长度大于20m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满足式(3-2)的要求。Rsh≥0。4V2sj式中Rsh-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Vsj-设计最高时速,km/h.e、过渡段不同结构物间的预测沉降不应大于5mm.预测沉降引起沿线路方向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4。5。3涵洞、框构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1、涵洞、框构变形监测数据采集。沉降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mm,高程取位至0.1mm,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宜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变形观测数据的采集,梁体徐变观测时,应采用闭合环路线进行观测.涵洞、框构一般在涵洞、框构边墙两侧设置8个观测点,测量时,水准仪宜架设在相邻4个观测点的中间位置,观测路线如图4.5—1所示.2、涵洞、框构变形监测数据整理。应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观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变形监测工作结束应立即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汇总分析。发现异常变形时必须进行复核确认,确认发生异常变形时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涵洞变形监测需要及时整理涵洞沉降观测汇总表资料:图4.5—1涵洞、框构沉降观测路线示意图4.6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1、在对路基沉降变形预测评估完成后,应绘制区段或全线的沉降预测变形曲线,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其满足铺设有碴轨道的要求。2、变形观测成果的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所有原始观测记录资料应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严格执行责任人签字制度。(2)评估报告是竣工验收资料的组成部分,应符合竣工文件编制和移交的有关规定。(3)工程项目的变形评估任务完成后,应提交《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沉降和变形观测方案与技术设计书;b、观测点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布置图;c、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d、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e、观测记录(手簿);f、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测量成果表;g、各观测断面沉降过程的分布图表;h、成区段或全线的基础沉降沿线路纵向的分布图表;i、沉降变形评估分析的成果资料。5、观测点元件的保护1、各项目部应成立专门观测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埋设元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2、沉降观测板附近1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夯实,不得使用大型机械推平和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挥,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3、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保护架,并在保护架上插上标示旗。4、监测设备的维护:(1)天线需要警示管的保护,同时以警示管为中心设置水泥保护井,严禁机械经过或碾压,警示管不得覆盖任何物品.(2)电池平均每90天需要更换一次,更换时需注意设备箱合盖时保证密封.(3)对边桩、沉降板、观测点物位计及为观测而设置的其它系统设备等,在施工及观测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和位移.6、沉降观测设备和人员组织6.1沉降观测设备沉降观测仪器见附表6。1-1表6。1—1:观测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仪器型号数量备注1GPSBD9201套4个接收器2全站仪莱卡1201+1套3电子水准仪DiNi031套4水准仪苏州一光DS053套5尺垫5Kg3套6.2人员组织分工及职责6。2—1:人员及分工表序号姓名职位分工1胡晓东局指总工程师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2杨云凯XXX总工程师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3刘云测量主管负责标段内的平面、高程、加密点的复测。测量资料的整理上报。4朱森测量员现场测量,主镜,现场测量记录。5李兵兵测量员现场测量,主镜,现场测量记录。6田绵山测量员配合测量、现场观测点的保护。7王壮壮测量员配合测量、现场观测点的保护。8李小同测量员配合测量、现场观测点的保护。相关人员资质证书和仪器设备检定证书见附件.6。3测量人员岗位职责1、测量主管岗位职责(1)对本监测项目组的整体工作负全责;(2)宣传贯彻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3)认真组织全组人员完成相关的各项监测任务,做好本组内监测生产计划安排,掌握监测工作进度;(4)负责向参加监测的人员进行监控量测工作指导和技术交底;(5)负责监测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6)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定;(7)负责监测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及反馈;(8)负责组织各监测组参加数据分析和反馈例会;(9)具体负责预警事务的报送、处理.2、观测人员仪器必须架设在稳定的地面,观测视线不得穿越玻璃或其它可使视线发生跳跃处等;每测站应正确清楚地读数,包括前后视读数及其距离,保证符合技术要求。3、记录人员记录格式应符合规范要求,必须用5H铅笔记录,读错或记错时需划掉原数,在第二次读数栏中书写,任何情况下不得伪造数据。原始记录不得涂抹、涂改。4、立尺人员应将尺严格垂直放置,观测点上如有尘土及污物应擦出点头;如遇不能立直的点或可能被碰动的点须通知记录人如实记录;在转站时,尺垫严禁放置于软土、木板、铁板、塑料及其它不稳定的物体上,立尺人员要服从观测人员的指挥,保证视距符合规范要求。7、其他保证措施7。1仪器管理1、经理部工程部是测量管理的职能部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一名,负责其使用、管理等职责。

2、测量设备应按国家法定的检定周期进行计量检定,到期需要检定时,由所在经理部负责送检。

3、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一份到公司工程技术部备案,仪器的使用单位应自留一份备用。

4、经理部测量仪器管理人员应及时建立“测量仪器台帐”,记录其主要性能、使用程度、出厂日期、仪器编号、价值及附件、以及各台仪器校正、检定情况、并将操作人员名单、台帐存档备案。

5、测量设备应避免在雨雪冰雹及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作业,作业完毕后应及时除潮除湿,把仪器擦拭干净。平时放置仪器的地方,一定要干燥,通风良好,以免仪器锈蚀或霉变.6、每台测量设备在测量现场须指定专人使用,非操作人员不得操作仪器。使用人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由经过使用培训的技术人员负责讲解培训,学会使用和维护方法;严禁将仪器交给不会使用的人员使用。

7、每次测量完毕,测量人员应负责装箱前的检查,对照清单,对设备及附件一一清点,避免丢失.

8、操作仪器时,动作要轻柔,在架设仪器的过程中,踩稳脚架时,必须手扶仪器,用力均匀把脚架踩稳,以免在踩脚架时,震坏仪器,棱镜架设时,在移动的过程中严禁用脚踢动。各类电缆接头插口要正确,接插时要用力均衡,“该插拔的不能拧,该拧的不能插拔”,切不可鲁莽行事,仪器箱不允许踩踏,坐人;打开仪器箱,取出仪器后,应合上箱盖,防止灰尘侵入。

9、当仪器发生偏差或故障时,在工地无法校正时,及时修理和校正.10、请勿把仪器长时间的放置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在阳光下作业必须打伞。11、外业工作中,测站之间搬移,不论距离远近,必需将仪器卸下后装箱搬迁、装箱时要仔细核对装箱清单,避免设备遗失,搬迁时必须检查系带是否有脱落现象,以免在搬迁的过程中摔坏仪器。

7。2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1、原始记录数据不得涂改、擦抹、重描,当计算数据修正错误时,应把错误处划一斜杠,在旁边写上正确数据。2、记录单初查和校对工作必须由不同人员分别进行。3、根据起始高程,采用测站平差方式平差计算;统一书写格式,高程采用0。000格式,改正数用整数。4、记录单表头必须填写正确、完整,观测手簿中观测人、计算人、校对人栏必须手写签字方可生效。5、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相关内业计算分析。6、严格技术质量标准,严禁弄虚作假。7。3资料分析过程及质量控制制度1、资料分析前对数据进行检查及初步分析,确保原始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2、采用已有软件或自编程序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分析,尽量实现自动化,减少人为因素影响。3、分析过程中如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与项目审核人、审定人共同协商解决。4、将数据处理结果汇成报告,经过具体承担人自检,现场测试负责校核,各项测试人员互检后方可盖章送出。7。4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项目部在监测工作中建立监控量测组、工程部、总工三级审核技术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方案的质量和监测资料的可靠性。监测报告实施逐级审核制度,保证了报告的整体水平质量和合理性.对于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预警等报告,特制定如下审核制度:1、制定风险预警控制指标的技术人员对评估报告进行自查,多人开展互查工作。2、项目部测量主管对预警控制指标评估成果进行初审。3、项目部安全部长及工程部长对预警控制指标成果进行第二级审核。4、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预警控制指标评估进行审定,并签发最终文件。7。5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1、质量策划及实施针对我标段的具体的设计方案、条件和设计要求按照国家、地方现行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经与设计单位、第三方单位充分沟通后,完善和优化最终监测方案.为了保证涉及的监测质量均得到有效监控,观测前必须对每个工作目标严格按照工程要求及规范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在各监测组实施具体的监测前,由项目总负责人、项目总工等组织项目组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参与人员明确监测项目的相关技术要求、工作程序、质量控制方针等,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质量策划标准进行质量控制。2、监测人员的保证制度(1)所有参加监测工作人员均需持证上岗,根据监测线路的施工特点合理配置各专业人员;(2)监测组根据监测的施工特点和监测项目合理优化配置专业人员和仪器设备,并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为满足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专业人员,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3)所有上岗监测人员保证文明施工,与建设单位、管理单位、监理单位、产权单位的相关人员保持友好的协调和沟通,保证监测信息及时反馈;3、质量记录及质量检查制度在每次野外作业时必须如实记录现场情况、详细记录工作日志,如:监测点的完好情况、施工进度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影响测量质量等不利因素。要求外业手簿记录认真、字迹清晰、整洁。野外作业及室内分析工作阶段必须按有关的规定进行各工序的检查、校对及审核,严格执行项目的三级审核检查制度,确保不出现疏漏等不合格品,建立有效的质量奖惩制度。4、不合格品确认及返工制度在每次野外作业及室内分析工作阶段如发现不合格,如:闭合差超限,前后视距差超限等,经检查、校对确认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返工,并作出记录。5、水准基点、监测点的安装质量保证及其维护制度本项工作是保证整个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给予极大重视.水准基点、监测点的型制设计要保证牢固、开启方便并便于保护。埋设方法要精心设计与施工,并且确保便于寻找,而且不易被破坏.在整个监测期间设专人进行定期巡视,以确保水准基点和监测点不被破坏或掩盖,导致数据的不连续.6、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制度(1)根据本工程的需要,确保所投入的仪器设备数量,满足工程需要;(2)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