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_第1页
【教案】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_第2页
【教案】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_第3页
【教案】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_第4页
【教案】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2本次课象外之境第一部分为“山水情怀”;第二部分为“巧妙造化”山水创作观造化:客观/心源(主观);第三部分为“因心造镜”点出“意境”,紧扣“鉴赏”的主旨,依据认知的逻辑,选取经典作品,让学生理解“山水”不同于“风景”文化概念,“意境”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灵魂。知识储备高中阶段学生有初中美术教育的基础,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对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机会较少,整体艺术素养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技能掌握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艺术家,运用不同形式与内容,创作出各具特色的美术作品有自己的思考与品味。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艺术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学生特点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素质达到一定高度,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自制力相对薄弱,增加了讨论、问答的份量。通过教师的精心设问,适当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性探究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知识目标理解中国传统文人浓郁的山水情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对传统山水画的鉴赏能力。能力目标在理解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规律的基础上,讨论与自主探究,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形成分析与评价。素质目标理解山水情景融合,主客观统一的山水意境表达,确立山水情怀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对传统绘画的鉴赏水平,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能力并提升人文素养。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对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的理解,以及对经典作品意境的赏析。突破选用优秀传统山水作品,分析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教学过程使用山水画术语,恰当引用画论原文,辅助学生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规律。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蕴含的浓郁山水情怀。攻克把探究学习的鉴赏方法运用于审美生活中,拓展学习内容和深度,开辟更广大的审美空间。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多媒体课件、山水画作品的高清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一、感悟经典作品名称:《幸福渠》作者:刘文西1940年,中央机关、警备团和当地群众一起,在枣园川修了一条长达6公里的水渠,把将近150公顷靠天吃饭的川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田。枣园—这个如同它美丽的名字一样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曾经像北斗星那样照耀着中国,走进枣园,一条横穿而过的渠水格外醒目地出现在眼前!枣园川里的老百姓从此丰衣足食了,深深地感到了共产党、毛主席送来了的福祉,由衷地把它叫做“幸福渠”。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对比真实的富春山风景与《富春山居图》中的“山水”。充分做好山水画学习准备。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浓郁的山水情怀与国画意境。利于学生把握传统山水画的创作规律。课中二、准备《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新闻资料,作品的高清图片的问题框架。以《富春山居图》“合璧”的文化事件作为本课的导入,创设山水画鉴赏的问题情境。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画中的山水是真实的富春江两岸的景色吗?为什么要画山水画?出示课题: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观看《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新闻,观察图像,思考问题。凭借对图像的观察,引发探究意识。通过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分析判断。一、山水情怀问题情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叙画》所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展示《富春山居图》提问:1.中国山水画为什么不称作风景画?2.从文中和图中你是否感觉到“山水”是“畅神”的乐园?3.“山水”为什么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4.为什么说“山水以形媚道”?5.《富春山居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怀?教师归纳:山水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心系家国天下,悠游山水之间常常是种奢望,山水画的出现,满足了“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追求。妙夺造化问题情境:黄公望注重搜集山水素材,常随身携带笔墨,见到好景就摹写下来。提问:1.什么是“外师造化”?2.什么是“中得心源”?3.为什么说画中的山水不同于真山真水?教师归纳:山水画的创作源于自然,画家只有饱游饫看才能从外在的自然山水中汲取创作素材,在头脑中提炼概括,神领意会,令“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因心造境提出问题:1.什么是山水画的灵魂?《青卞隐居图》怎样经营“留白”?《六君子图》是怎样的留白方式?两件作品的留白有何不同?给你怎样的艺术感受?“留白”对山水画意境的表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溪山行旅图》与《踏歌图》分别表达了什么意境?教师归纳:山水画是实境和虚境的统一,是情与景的统一。对山水画意境的欣赏取决于观察者的人生经验与文化修养。探究、讨论、思考。引用画论的原文还原山水画创作的时代背景。阅读教材中的“探究发现”,深入思考。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讨论、思考、表达见解。思考回答:画中山水与真实山水对比。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活动。通过问题驱动自主探究。以山水情怀的情境驱动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理解山水画的创作动机。体会感悟中国传统山水画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人情怀,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理解山水画中的妙夺造化,培养审美判断能力。明确山水画的创作。离不开画家在自然山水中汲取创作素材。根据学情的差异性,归纳学生的表述。“实境”指的是自然中存在的山水,“虚境”是画家通过各种绘画语言,融合自己的想象,感情、志趣表现出来的山水。山水画源自对自然山川的写生,但又超越具体时空,具有纯粹的、普遍性的美,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质。复习巩固加深印象欣赏山水画意境与个人人生经验、文化修养相关联,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自我丰富、自我提高。在教师的组织下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发表见解。综合培养和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富春山居图》为例,能否说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点?能否从构图、笔墨等方面谈黄公望此画的创作特点?能否根据他的人生经历,谈谈文人画家怎样借山水创作抒发内心的情怀。在谈论时能否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能否积极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班级互评,在评价中查漏补缺。教师通过问题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对应本课“评价量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后《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又一旷世杰作。与《富春山居图》对读,二者在描绘对象、表现技法、创作背景等方面有何异同?用所学的鉴赏方法分析《千里江山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