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教学大纲_第1页
《新媒体传播》教学大纲_第2页
《新媒体传播》教学大纲_第3页
《新媒体传播》教学大纲_第4页
《新媒体传播》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传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972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R专业核心课£专业提升课□专业拓展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2考试类型:R考试£考查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是R否适合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选修课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一词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信息传播的各个领域。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VR、AR、AI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传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媒体传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强调学生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本课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分析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和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脉络,认识其发展趋势,使学生对新媒体传播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新媒体传播的内涵与特性,掌握新媒体传播的规律。目标2:帮助学生理解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影响,掌握新媒体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目标3:帮助学生梳理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脉络,掌握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1、新媒体传播的内涵与特点是需要细讲与精讲;2、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影响是需要粗讲;3、课程的重点在于厘清新媒体传播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与意义,以及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传播变革趋势。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将采取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教学方法:一是,邀请经济日报社的从业人员进行实践教学;二是,在理论分析上采用案例法,同时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新媒体传播的实操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1、邀请经济日报社或其它新媒体传播的从业人员进行实务授课3-4次;2、学生需要完成新媒体传播的实操作业3-4次。课后作业的要求:1、加强课程理论与实务操作的联系,注重在理论框架下安排实践课程;2、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完成实操作业,在团队中每人分工明确、任务细化,达到“实操中无一人缺席、无一人形式化”。该课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以此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即使用课程理论解决实操中遇到的问题。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序号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其他合计1新媒体传播的内涵42新媒体传播的媒介理论63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劣势44新媒体传播的影响45新媒体传播的失范与规制46新媒体传播的融合趋势67新媒体传播的国际案例4合计32四、教学内容第一章新媒体传播的内涵第一节理解新媒体(了解)新媒体概念的界定;2、新媒体的内涵;3、新媒体的外延;4、新媒体的本质思考问题:理解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是什么?第二节理解新媒体传播(理解)1、传播类型及关系图;2、新媒体传播的内涵;3、新媒体传播的本质;4、新媒体传播的特性第二章新媒体传播的媒介理论(掌握)第一节媒介技术论(掌握)1、媒介发展的技术推动;2、媒介技术论的代表性理论;第二节数字化生存(掌握)传媒化生存;2、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科斯定律;3、数字技术发展;4、Web3.0与3G;思考问题:①什么是媒介技术的麻醉机制?②什么是媒介之媒介?第三章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劣势(理解)第一节新媒体传播的优势(理解)1、多的视角;2、快的视角;3、好的视角;4、省的视角;第二节新媒体传播的劣势(理解)信息泛滥与信息暴力;2、不会思考的人;3、接收的异步性;4、数字化的人;思考问题:①新媒体的技术门槛低、媒介贴身化带来的问题?②新媒体用户的强自主性带来的问题?第四章新媒体传播的影响(理解)第一节对新闻传播实践的影响传播格局与传播环境;2、传播秩序;3、内容生产;4、受众结构;5、阅读与视听习惯;6、产业发展;第二节政治生态的重塑网络舆论与舆情;2、公共领域与媒体接近权;3、民主困境与电子乌托邦;4、网络政治;第三节对社会的影响数字化的社会行为方式;2、社会规范与社会管理;3、社会价值的多元化;4、社会结构;思路问题:①什么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存在的条件?②什么是媒体接近权?③什么是电子乌托邦?第五章新媒体传播的失范与规制(了解)第一节新媒体传播中的失范现象(了解)1、互联网媒体的失范;2、手机媒体的失范;第二节新媒体传播中的管理与规制(了解)互联网媒体的管理与规制;2、手机媒体的管理与规制;思考问题:西方国家对新媒体视听内容和产品的规制方式有哪些?第六章新媒体传播的趋势第一节融合趋势(掌握)1、网络融合;2、终端融合;3、内容融合;4、产业融合第二节移动化趋势(理解)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元年;2、移动入口的争夺战;3、移动电子商务;4、新闻产品;第三节认同边界模糊趋势媒体认同边界;2、场景认同边界;3、传受认同边界;第四节垂直化趋势1、小圈子;2、强关系;思考问题:西方国家对新媒体视听内容和产品的规制方式有哪些?第六章新媒体传播的国际案例(了解)第一节BBC的新媒体之路(了解)1、BBC早期的“双媒体时代”;2、网络化发展战略;3、数字化发展战略;4、新平台开发战略;5、移动化发展战略第二节CNN的新媒体之路(了解)1、CNN的新媒体初心;2、国际竞争下的倒逼;3、CNN新媒体新路径;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黑体,小四号字)1、考核方法:闭卷考试;2、本课程平时成绩所占的百分比例为60%(出勤率占30%+平时作业30%),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百分比例为40%。六、主要参考书1、【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新新媒介(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2、【美】罗伯特•洛根(RobertK.Logan)吴信训,《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3、【丹】延森(J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