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教学大纲_第1页
《传播法》教学大纲_第2页
《传播法》教学大纲_第3页
《传播法》教学大纲_第4页
《传播法》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92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R专业核心课□专业提升课□专业拓展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考试类型:R考试□考查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是R否适合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选修课先修课程:法学基础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与传播学交叉的法学类课程,是为传播学系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传媒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播法的基本概念、原理、传播规范体系和基本制度,熟悉作为公民,尤其是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在传播活动过程中应享有或履行的表达自由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传播法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增强自己的传播法律意识,培育正确的言论法治观念,较好地应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法律风险,目标1: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传播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以及在自己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依法保障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利,国家依法对传媒进行监管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2: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下,系统掌握传播法的基本概念、原理、传播规范体系和基本制度等方面的知识。目标3: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觉运用传播法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包括厘清传播活动中的各项法律关系,学会正确行使表达自由权利,发挥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同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遵守国家对大众传播活动及各类传媒的管理制度,并高度尊重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学会正确地处理“喉舌论”与舆论监督权的关系,充分发挥传媒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是一门与传播学交叉的法学类课程。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小组讨论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第一,在教学内容上,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系统讲授传播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制度,使学生熟悉作为公民,尤其是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在传播活动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厘清享有或履行的表达自由权利和义务。重点详细讲授表达自由的基本理论、表达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冲突与平衡、淫秽色情物品的监管、传媒侵权法、传媒与司法的关系等。第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授传播法领域典型前沿案例以及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既能使本课程理论难点问题得以突破,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使学生学会自觉运用所学传播法原理独立分析传播活动中出现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同时,通过介绍西方传播法的前沿理论和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传播法运行的基本经验;第三,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本课程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一次法院的庭审活动,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传播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四,在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方面,本门课程会在每次新课开始前一周内给学生布置预习材料和需要回答的问题,除课堂上随机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情况外,期末期间还要求学生上交本学期所有预习作业,并将考察结果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之一。第五,本课程在“熟悉传媒产业和传播活动相关法律、制度、政策”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序号章节内容讲课讨论其他合计1第一章引论222第二章传播法概述(4节)4153第三章表达自由基本理论与言论法治(6节)82104第四章表达自由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3节)7185第五章传媒侵权法(3节)6286第六章传媒与司法(4节)7297第七章传媒著作权法(7节)516合计7章27节39948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论通过介绍几个新近发生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进入传播法这门课程,从总体上介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参考书目等。第二章传播法概述第一节

法与传播法1.法的词源与含义2.法的特征3.传播法的定义、特征和渊源第二节

传播法规范体系1.传播法规范体系概述2.传播法体系3.传播法、传播政策、传媒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传播法律关系1.法律关系2.传播法律关系和构成要素第四节中外传播法的发展1.传播法在西方的发展2.传播法在中国的发展重点:传播法的概念、渊源、传播法律关系、传媒职业道德难点:传播法律关系以及构成要素课程的考核要求:使学生了解传播法的概念、渊源、基本特征、传播规范体系、传播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理解传播规范体系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现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学会运用传播法律关系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实践中的具体法律现象和案例。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传播法?传播法有何特征?2.传播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3.我国传播法的法律渊源有哪些?不同位阶的传播法律渊源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4.为什么说我国虽然还没有制定《新闻法》或《传播法》,但是新闻传播活动仍然有法可依?5.什么是传播法律关系?有哪些构成要素?6.我国传播法律关系主体中规范传播活动的主体有哪些?7.我国传播规范体系包括哪些要素?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8.现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大致包括哪些内容?第三章表达自由基本理论与言论法治第一节作为权利的表达自由1.权利一般2.表达自由的概念3.表达自由的分类第二节表达自由的逻辑结构1.表达自由的权利主体2.表达自由的义务主体3.表达自由的权利客体4.表达自由的权利内容5.表达自由的依据第三节表达自由相关权利1.新闻自由2.知情权3.舆论监督权第四节表达自由的价值1.表达自由促进人类获取真理2.表达自由促进民主政治建设3.表达自由促进个人自我实现第五节表达自由的实现1.表达自由保护的法律依据2.表达自由的法律救济第六节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制1.限制理由2.限制手段3.限制的正当性第七节言论法治重点:表达自由的三大价值、实现和限制难点: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制问题课程的考核要求:使学生了解表达自由的概念、分类、新闻自由、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舆论监督权、事先限制、内容中立限制等;理解并掌握表达自由的三大价值、法律实现和限制;运用表达自由价值理论分析现实中表达自由价值的具体表现,运用表达自由限制正当性理论来分析实践中立法、行政、司法三大公权力机关对公民表达自由限制的具体案例。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坚持“两为”方向必定要坚持党的领导?2.我国对公民表达自由进行保护的宪法依据有哪些?3.如何理解表达自由的逻辑结构?4.西方国家新闻自由的理论基础是什么?5.如何理解表达自由限制的正当性?6.《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内容有哪些?7.表达自由的价值有哪些?8.如何理解舆论监督权?第四章表达自由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第一节表达自由与国家安全1.国家安全的概念2.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3.国家安全的法律保护4.言论危害国家安全解读5.表达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冲突与平衡第二节淫秽物品法律监管与表达自由1.淫秽色情物品的概念2.美国法律对淫秽色情物品的监管3.“米勒三标准”4.我国法律对淫秽物品的监管5.电影分级制度第三节谣言的法律监管与表达自由1.谣言概念2.中国对谣言的法律规制3.政府规制谣言的法律界限重点: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表达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冲突与平衡、淫秽物品的鉴定标准、我国法律对淫秽物品的监管难点:对政府的正当批评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言论的区别课程的考核要求:使学生了解国家安全、淫秽、谣言的概念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含义;理解国家安全和表达自由两者之间的冲突与平衡原理、米勒三标准;掌握我国对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言论进行处罚的法律依据;学会运用“badtendencydoctrine”、“clearandpresentdangerdoctrine”等原则来分析实践中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例。复习思考题:1.“米勒准则”包括哪些内容?2.为什么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科学著作不是淫秽物品?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3.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主要有哪些罪名?为什么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由过失构成?4.什么是“badtendencydoctrine”、“clearandpresentdangerdoctrine”?5.我国刑法对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言论是如何进行处罚的?6.为什么维护国家安全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并且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五章传媒侵权法第一节传媒侵权法概述1.传媒侵权行为概述2.人格权及其法律保护3.传媒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4.传媒侵权的归责原则5.传媒侵权的民事责任第二节传媒侵犯名誉权1.名誉、名誉权的概念2.传媒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构成3.传媒侵犯名誉权的主要方式4.传媒侵害名誉权的对象5.我国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6.传媒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第三节传媒侵犯隐私权1.隐私及隐私权概述2.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3.大众传媒侵害名誉权的主要方式4.大众传媒侵害隐私权的抗辩重点:传媒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传媒侵犯名誉权、传媒侵犯隐私权难点:传媒侵权的归责原则课程的考核要求:使学生了解传媒侵权、人格权、名誉、隐私、公众人物等概念;理解国家安全和表达自由两者之间的冲突与平衡原理、米勒三标准;掌握我国传媒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抗辩理由;学会运用传媒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原理来分析实践中传媒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的案例。复习思考题:1.新闻侵权行为是怎么发生的?2.我国新闻侵权法有哪些重要规范?3.新闻侵权行为有哪些构成要件?4.保护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有什么重要意义?5.诽谤和侮辱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都属于侵害名誉权行为?6.怎样对新闻侵权指控进行真实抗辩?7.怎样对新闻侵权指控进行公正评论抗辩?为什么要把陈述事实和表达意见区分开来?8.怎样对新闻侵权指控进行特许权抗辩?行使特许权要注意什么?9.“公众人物”的法律意义是什么?10.新闻传播活动中容易发生哪些侵害隐私权的行为?11.怎样避免侵害他人隐私权?12.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不同主体对于侵权行为承担怎样的责任?第六章传媒与司法第一节中国的审判制度简论1.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2.审判工作的基本制度第二节媒体接近法院权、知情权与司法公开1.司法公开的含义2.司法公开(审判公开)的意义3.我国司法机关审判公开及其限制4.审判公开之“庭审直播”第三节媒体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1.司法独立的含义2.司法独立的价值3.中国特色的司法独立4.中国的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冲突的实践——药家鑫案与张金柱案5.媒体审判(trialbymedia)6.国外媒体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平衡第四节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司法公正)1.司法公正的内容2.司法公正的价值3.中国当下媒体与司法之间关系的乱象与本质4.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之现代美国经验5.媒体与法院合力实现司法公正重点:司法公开、司法独立、媒介审判的基本含义、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之间关系的理论问题难点: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课程的考核要求:使学生了解司法公开、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媒介审判等概念;理解司法独立与媒体舆论监督权两者之间的冲突与平衡原理;掌握媒介审判的成因和本质;学会运用司法独立与媒体舆论监督权之间冲突与平衡的原理来分析相关案例。复习思考题: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如何在有关案件的新闻报道中体现“无罪推定”原则?如何处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和司法独立两者之间的冲突问题?媒介审判的成因和本质是什么?第七章传媒著作权法第一节著作权法与大众传媒1.著作权的概念2.著作权法3.著作权法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第二节著作权的构成1.著作权主体2.著作权客体3.著作权的归属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1.著作人身权2.著作财产权3、著作权的期限第四节传播者的权利1.传播者权2.传播组织的权利第五节著作权与公共利益的平衡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的特别规定2.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3.合理使用4.法定许可5.强制许可第六节

著作权的管理1.著作权的国家行政管理2.著作权的社会管理第七节著作权纠纷及法律责任1.违约纠纷与违约责任2.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3.著作权纠纷的解决途径重点:著作财产权和人身权、传播者权利、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制度。难点:著作权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著作权纠纷的解决途径课程的考核要求:使学生了解著作权的概念、著作权的构成、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理解著作权与公共利益两者之间的冲突与平衡原理;掌握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制度;学会运用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原理来分析相关案例。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著作权法重在保护自然人的权益?2.作品的著作权人有哪些不同情况?3.著作权包括哪些具体权利?4.为什么说互联网上的传播同样适用著作权法基本原则?5.为什么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6.新闻报道有哪几种情况适用合理使用?7.报刊相互转载已发表文章实行法定许可有何意义?8.为什么要保护传播者权?传播者权有怎样的特点?9.报刊在行使对作品的使用权方面与图书出版者有什么不同?10.电台、电视台对制作的节目享有怎样的权利?11.互联网内容服务者为什么也应享有传播者权?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本课程通常采用闭卷或开卷考核方法;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六、主要参考书1.魏永征,周丽娜主编.新闻传播法教程(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2.[英]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3.[英]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2月。4.[美]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健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5.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8月.6.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7.[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周颖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8.[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9.侯键.表达自由的法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4月。10.[美]安东尼·刘易斯.批评官员的尺度(MakeNoLaw:TheSullivanCaseandtheFirstAmendment).何帆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