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同步配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同步配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同步配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同步配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同步配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戊戌政变[课程标准]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一、新旧势力的交锋1.代表人物(1)旧势力:以____________为首。(2)新势力:以________为首。2.举措(1)旧势力①慈禧太后解除__________的军机大臣职务。②任命亲信______为直隶总督。③荣禄等人暗中密谋慈禧太后训政。(2)新势力①光绪帝革去______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②任命________、刘光弟、______、林旭等“军机四卿”。③拉笼________,却不识其真面目。④游说______支持,落空。二、百日维新的失败1.戊戌政变的背景(1)1898月9月18日,________带光绪帝的密谕拜访袁世凯,但没有得到袁世凯的明确支持。(2)1898年9月20日,光绪帝接见了____________。2.戊戌政变的过程(1)______年____月____日,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______。光绪帝被迫发布上谕,请____________重新主政,下令搜捕康有为等人。(2)由于________告密,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军机四卿及其他维新派人士。9月28日,谭嗣同、______、________、林旭、杨深秀、________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______________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维新派势力过于______,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主观原因①既缺乏坚强的____________,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________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________________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____________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3.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场____________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____________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是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是近代中国一次____________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留下的许多思想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知识点一新旧势力的交锋1.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原因是()A.维新志士要推翻君主制B.新政法令推翻清政府统治C.新政法令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D.新政反映了人民的反帝要求2.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不包括()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C.将人事任免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3.维新派竭力游说外国公使,希望得到支持,结果无果,这说明()A.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B.维新派实力弱小C.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富强道路D.列强与守旧势力关系密切知识点二百日维新的失败4.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5.“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知识点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6.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①资产阶级改革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②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坎坷的③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④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7.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挽救民族危亡 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8.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①解放思想②建立社团③兴办学堂④创办报刊⑤提倡女学A.①②③ B.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题号12345678答案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阅读下列材料:由于维新变法触动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了,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社会上反对变法的势力很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其具体表现。(3)这一现象有什么影响?【答案解析】第4课戊戌政变知识清单一、1.(1)慈禧太后(2)光绪帝2.(1)①翁同龢②荣禄(2)①礼部②谭嗣同杨锐③袁世凯④列强二、1.(1)谭嗣同(2)伊藤博文2.(1)1898921瀛台慈禧太后(2)袁世凯杨锐刘光弟康广仁京师大学堂三、1.(1)弱小(2)①组织领导②光绪帝帝国主义列强2.改良主义3.(1)政治改革救亡图存(2)变革社会制度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3)思想解放对点训练1.C2.D[A、B、C三项是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符合题干“不包括”之意的是D项,因为袁世凯是自己出卖维新派,而非受他人指使。]3.C4.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该段文言文材料,“茫无可倚”尤其反映了谭嗣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依靠力量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一种心态,故应选B项。]5.A6.A7.D[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进步的,同时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性质。]8.D综合提升9.(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过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10.(1)维新变法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2)主要原因是变法法令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具体表现:①废八股,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了。②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官员丢了乌纱帽。③令旗人自谋生计,引起旗人的强烈不满。(3)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想一想:谭嗣同这些言行反映了维新志士何种风貌?答案提示一方面表现了维新志士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精神,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对变法的简单而偏颇的认识。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根本原因是维新派力量的弱小,与封建势力力量对比悬殊。重要原因是维新势力在变法过程中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2.戊戌变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提示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体现了其爱国性;进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尝试,发展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和趋势;变法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学说,抨击封建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促进了近代思想的启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