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71BC,申国联合犬戎攻破镐京770BC,周平王东迁西周变东周两周之变,整个周朝结束了吗?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256年)周平王东迁,中国进入东周3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争霸。主要的霸主包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各国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孔子所著《春秋》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春秋战国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主要的大国包括: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前770平王东迁680齐桓霸业546弭兵之会510吴越争霸476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结合教材p9“周郑交恶”的故事,指出春秋的政治特点。宋国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并存。1.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五霸)“春秋五霸”《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lǘ]、越王勾践《史记索隐》: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诸侯代执天子道前475422李悝变法221影响:①周朝传统的统治秩序完全被破坏。社会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推动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兴起。
促进政治改革;有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403三家分晋379田氏代齐379吴起变法356商鞅变法各国称王318合纵攻秦256秦灭东周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有何影响?2.战国时期:大夫夺权,兼并频繁(战国七雄)“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春秋战国主要形式战争特点时代特点战争结果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奴隶主掠夺争霸战争规模小、时间短、讲究礼节程序、阵地战为主奴隶制瓦解时期冲击了奴隶制,使东周处于分裂局面地主阶级兼并战争规模大、范围广、残酷性强、不讲礼仪规范、野战包围战为主。封建制度确立形成时期封建制逐渐处于社会主导地位,为统一打下基础。7华夏认同的原因华夏说的来源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3.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争霸与兼并战争使民族间往来和联系增多。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7华夏认同的影响华夏认同的方式内迁融入华夏。被兼井融入华夏。主动认同华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和精神的形成。(博大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精神)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在频繁交往和密切联系中,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春秋时期四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在文化方面,他们的服饰、语言、经济生活、风俗习惯都与华夏明显不同。……通过春秋时期的华夷之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经济发展◎考古出土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1)农业:
随着私有观念的深入人心和铁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向个体生产方式转变。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井田制遭到破坏,出现了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摘编自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春秋战国冶铁场景构想图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生产关系变革
铁制农具
青铜牛尊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吕氏春秋·审分》井公私新私私私私私私私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大变动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农业进步井田制瓦解新兴地主自耕农、佃农小农经济初现私田开拓公田不治赋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都江堰及其工程示意图◎李冰父子……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华阳国志·蜀志》(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出现富有的工商业主。◎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各国变法运动富国强兵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制度在激烈的争霸战争中,各诸侯国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摆脱被兼并的命运?2.变法运动奴隶制封建制小农经济
概念:以个体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弊:
1.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2.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套,老旧,技术难以革新。
3.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利:
1.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2.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3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38年郑国“作丘赋”公元前408年秦国“初租禾”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公元前548年楚国“书土田”鲁国齐国楚国秦国晋国郑国
1.春秋税制变动2.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邹忌改革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乐毅改革3、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2)成功原因: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因)。2、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改革措施全面彻底。3、法家思想的传播,商鞅对守旧势力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阻力。4、商鞅具有全盘计划,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5、有充裕的时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6、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遵守。7、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集权内容目的及作用经济以农富国“开阡陌封疆”"民得买卖”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农耕,富国强兵统一度量衡方便税收和交换,加强集权制度政治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打破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发展官僚制度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军事以功强兵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打破世袭贵族的军事垄断特权,秦国军事实力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文化“燔“诗书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社会风俗方便税收和交换,加强集权制度拆家为户。“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积极性:①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局限性: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剥削和压迫。2.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3)特点:(4)影响: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1)核心观念:仁——关爱他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一)老子和孔子(2)伦理观:性相近,习相远。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3)政治思想:为政以德,恢复周礼。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推动私学,整理“六经”,《论语》哲学思想①天命观:知天命、顺天命、畏天命——尊重自然规律②鬼神观:“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述而》)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樊迟问知(智慧)。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述而》)注重探讨和解决人事和社会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他的人本/文主义思想和务实精神。③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恰如其分”“和而不同”思维拓展:孔子政治主张是否获得统治者认可?为什么?孔子政治主张遭冷遇的原因:以仁爱、德治、教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适应春秋战国争霸战争的时代需要。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14年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中,东奔西走,屡次碰壁,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哲学思想:①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永恒不变的②人生观: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寡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自然无为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观点见于《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③朴素的辩证法:事物皆有两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不断转化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治大国,若烹小鲜1.“百家争鸣”的概念“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之间所展开的互相驳难、论辩,同时相互学习、吸收的学术局面。“诸子百家”:①“诸子”是指各种不同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②“百家”是个泛称,言诸子之多。按照诸子学说的主要倾向可以划分为儒、道、法、墨、名、农、兵、杂、纵横、阴阳家等。(二)“百家争鸣”局面结合教材与之前所学思考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物质基础宽松环境社会存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意识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小农经济;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新制酝酿;
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礼贤下士,争先招揽人才;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兴起并活跃;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252.表现孟子核心:“仁政”思想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义利观:先义后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性论: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01020304百家争鸣儒家261.政治上:隆礼重法2.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3.“君舟民水”的观点4.天命观:“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5.性恶论:礼乐规范,使人向善,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荀子百家争鸣儒家28庄子“齐物”,即万物齐一,任何事物在本质上相同“逍遥”的人生态度,旁观、超然、无所恃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百家争鸣道家邹衍邹衍:(约前305—前240)亦称驺衍。战国时齐国人。稍晚于孟子。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主要观点:①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②提出五德转移说,认为历史按照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克的顺序而循环。百家争鸣阴阳家墨子墨子:战国时鲁国(一说宋国)人,名翟。墨家创始者。曾为宋国大夫。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病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要略训》),乃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徒属满天下,形成墨家学派。与儒家对立,并称“儒墨显学”。主要观点:①尚俭:反对浪费,主张“非乐”、“非葬”,“去无用之费”。②兼爱: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主张人与人之间应“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③非攻:即反对不义的攻伐,并斥之为“天下之巨害”。④尚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百家争鸣墨家韩非子韩非:原称韩子,后人为与唐韩愈区别,改称韩非子。战国末韩国人。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师事荀子。曾数次上书韩王安修明法度,不见用。著作传入秦国,得秦王政赏识。后出使秦国,得见秦王。不久遭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获中。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思想。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为封建专制主义奠定理论基础。百家争鸣法家①变革观:厚今薄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R 63424-1:2024 EN Validation of dynamic power control and exposure time-averaging algorithms - Part 1: Cellular network implementations for SAR at frequencies up to 6 G
- 2025-2030年中国防晒霜产业竞争格局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铍铜合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速凝剂市场运行态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茶黄素产业运行趋势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辽宁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节水灌溉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羟乙基皂荚胶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氧钒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单招考试题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学研究论文
- 片状锌粉行业分析!中国片状锌粉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版)
- 公铁两用牵引车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儿童绘本故事《我的情绪小怪兽》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3.1 导数的概念 课件 《高等数学》
- 2024版《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供货送货服务承诺书
- G -B- 43630-2023 塔式和机架式服务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