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为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某种分裂的某个阶段的模式图,此时细胞()A.已经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但DN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C.已经成为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D.因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导致了基因重组2.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适当喷洒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3.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甲,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K+将大量内流D.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为神经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4.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的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能在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浮床上的植物与水中藻类存在竞争关系,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B.浮床上的植物可吸收水中的NO3一、PO42-等物质,降低水中氮、磷含量C.浮床上种植凤眼莲可吸收Cu、Hg等重金属,采收后可用来做家畜饲料D.浮床系统能降低风浪对坡岸的冲刷强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5.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A.m、1/n B.m、1C.1/m、n D.1、n6.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形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高温、避湿等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___、注入、壳生物合成、组装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主要由NA1、NA2、NA3等蛋白组成,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康复者体内产生针对NA1蛋白的抗体。为探究NA1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者进行了实验。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1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d.检测NA1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1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___。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某种成年鱼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科研人员研究了某湖泊中此种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年龄0+1+2+3+4+5+6+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064554239265(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即进入成年期,9+时丧失繁殖能力即进入老年期)(1)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别占据了水体的不同空间,形成的空间结构属于群落的_________结构。(2)由表中调查数据可知,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3)科研人员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此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后来发现估算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造成偏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前后两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同②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③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该鱼的幼体部分死亡④两次捕获的该鱼的数量较小(4)若在该湖泊中人工养殖了一些鲢鱼和鳙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需要定期投入饲料的原因是______。9.(10分)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TRPV1是位于疼痛感神经末梢的一种阳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控制相关离子进出神经细胞。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能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促进Ca2+内流,继而引发局部炎症组织疼痛,其分子机制如下图所示。实验证明,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TR-PV1通道。请回答下列问题:(注:gp130-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1)如图所示,膜蛋白gp130最可能是_____(填“载体蛋白”或“受体蛋白”)。Ca2+进入神经细胞方式是_____。(2)据图分析,PI3K一方面促进_____蛋白的合成,一方面促进_____的融合,进而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促进Ca2+内流。从炎症因子IL-6与gp130结合到产生疼痛的调节方式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吃辣椒时,辣椒素会刺激口腔内的疼觉感受器并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部位钠离子通道的开闭情况是_____,兴奋沿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突触小体内的_____内的谷氨酸(一种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经一系列神经传导过程,最终在_____产生疼觉。(4)吃辣味火锅时,若再喝热饮料,则疼觉会增强,试解释其原因:_____。10.(10分)冬泳是一项特殊条件下的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健身功效。冬泳爱好者受到冷水刺激后,机体的部分体温调节过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途径①的X表示的生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途径③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2)与途径④⑤相比,途径③调节体温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冬泳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血糖下降,胰高血糖素和________(激素)可缓解血糖变化,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心跳速度依然比较快,从体液调节的特点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炎热环境下也有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使心输出量____________,散热__________,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11.(15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上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的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______和通透性______,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_免疫。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以判断图中左侧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详解】A、图中细胞左侧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B、图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并没有减半,且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B错误;C、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仍为初级性母细胞,C错误;D、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D2、D【解析】【详解】A、“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说明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A正确;B、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跟生长素类似的功能,一定浓度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B正确;C、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正确;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植物体自身基因的调控,D错误。故选D。3、D【解析】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分析图解:甲途径: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激素;乙途径: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丙途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激素。【详解】A、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错误;B、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B错误;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大量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错误;D、方式丙中,从图中可以看出,自主神经系统将兴奋传至内分泌腺,引起内分泌腺分泌某种激素,这就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没有体液调节;在神经调节中,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体或肌肉称为效应器,这里的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D正确。故选D。4、C【解析】浮床中的植物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能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无机盐,与水体藻类竞争无机盐,阳光等,用于治理环境污染。【详解】A、藻类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浮床遮蔽部分光线,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因此浮床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A正确;B、浮床中的植物吸收水中含N、P的无机盐从而降低水中氮、磷含量,B正确;C、Cu、Hg等重金属对生态有害,因此含有重金属的植物不适合做饲料,C错误;D、浮床系统能降低风浪对坡岸的冲刷强度,这说明浮床系统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C。5、C【解析】本题考查DNA结构,主要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关键是根据两条链中互补碱基的数量关系,以考查分析和推理能力。【详解】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A1=T2、T1=A2、C1=G2、G1=C2,所以(A1+G1)/(T1+C1)=(T2+C2)/(A2+G2);(A1+T1)/(G1+C1)=(A2+T2)/(G2+C2)故甲链的互补链中(A+G)/(T+C)=1/m,乙链的互补链中(A+T)/(G+C)=n,C正确。【点睛】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与互补链对应的碱基比例互为倒数;而一条单链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与互补链对应的碱基比例相等。6、C【解析】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由于其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土壤中动物的种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捕食、寄生、竞争;不同的时间,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故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详解】A、A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可以增加空气流通,A正确;B、B装置为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B正确;C、图中A装置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C错误;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防止腐烂,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活细胞②.吸附(2)①.记忆B②.浆细胞(3)①.ace②.D63③.可选用NA1制备流感疫苗(4)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解析】1、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病毒增殖过程:①吸附: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依靠尾部的小勾吸附在细菌等宿主细胞的表面;②穿入:病毒与细胞表面结合后,可通过胞饮、融合、直接穿入等方式进入细胞;③脱壳:病毒脱去蛋白衣壳后,核酸才能发挥作用。④生物合成: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环境和物质合成大量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⑤成熟释放: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进行组装,子病毒被释放出来。2、利用免疫学原理制备流感病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小问1详解】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代谢,必须在活细胞(宿主细胞)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小问2详解】流感病毒的抗原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在该过程中B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小问3详解】①抗体和抗原可以特异性结合,进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病毒必须侵入细胞才能增殖,因此要观察NA1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首先应该培养易感细胞,然后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结合(a),这种抗体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来对抗流感病毒。再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培养瓶进行培养(c),过一段时间检测病毒的增殖量(e),即可得到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因此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a、c、e等。②由图可知,当抗体浓度大于2.37μg/mL时,D63抗体对病毒的抑制率高于对D21抗体对病毒的抑制率,据此可推知: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是D63抗体”。③NA抗体是蛋白质,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进行提纯和结构分析,制备疫苗,其实验思路为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小问4详解】由题意知,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因此对已经被确诊为流感的患者,应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有: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做好隔离防护措施(戴口罩),避免病毒传播感染他人;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等。【点睛】1、病毒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五个步骤。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3、利用蛋白质工程对抗体进行结构分析,可用于疫苗的研制。8、(1).竞争和捕食(2).垂直(3).保持相对稳定(4).幼年、成年和老年的个体数量相近(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5).①②④(6).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考查对种群的年龄组成、标志重捕法的使用、群落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等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各年龄段个体的数目,判断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原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详解】(1)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与浮游动物之间构成捕食关系。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在水体中垂直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根据表中调查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0+64):(55+42+39+265)=400:398:401≈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3)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此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若前后两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同,第二次捕捉时网眼偏小,捕获数较多,或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两次捕获的该鱼的数量较小,均会导致标记个体比例偏小,调查结果偏大;捕获的该鱼的幼体部分死亡,也应计入统计数据,不影响调查结果。选①②④。(4)人工鱼塘需要定期投入饲料,才能获得较高的鱼产量,原因是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点睛】种群年龄组成常见类型及判断技巧(1)常见类型①统计图②曲线图③柱形图(2)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9、(1)①.受体蛋白②.协助扩散(2)①.TRPV1②.含TRPV1的囊泡与(神经)细胞膜③.不属于(3)①.开启②.突触小泡③.大脑皮层(4)较高温度刺激也能激活RPV1,促进Ca2+内流,使疼觉增强【解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兴奋,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小问1详解】白细胞介素-6可以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引起痛觉,则白细胞介素-6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白细胞介素-6能与膜蛋白gp130结合,故膜蛋白gp130最可能是受体蛋白。据图可知,Ca2+进入神经细胞需要TRPV1协助,TRPV1是通道蛋白,因此Ca2+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IL-6通过P13K发挥作用的两个途径:一是促进上TRPVI的合成;二是促进含有TRPVI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进而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促进Ca2+内流。从炎症因子IL-6与gp130结合到产生疼痛的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结构不完整,不属于反射。【小问3详解】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通道开启),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含有大量的神经递质,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感觉中枢是在大脑皮层,疼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小问4详解】由题意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其通道可知,较高温度刺激能激活TRPV1,且TRPV1是位于疼痛感神经末梢的阳离子通道蛋白,它可以通过开合控制相关离子进出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膜产生快速的电位变化,电信号就会沿着神经细胞传至大脑,所以激活的TRPV1促进离子进出神经细胞,增强电信号的传导,使疼觉增强。【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细胞间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1)①.下丘脑②.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③.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2)机体迅速产热,维持体温(3)①.肾上腺素②.肝脏③.体液调节作用的时间比较长(4)①.增大②.增加③.神经-体液调节④.中枢神经系统【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小问1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