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科学家对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数据(数值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只有一条食物链B.植食鱼类与肉食鱼类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3%C.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化学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人类活动不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仅靠种群密度这一特征就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在理想条件下,主要是环境容纳量影响了种群数量的增长C.某群落中不同昆虫的分布高度可能与其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D.草原被火烧、退耕还林、农田弃耕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3.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摩尔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清水、甘油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萝卜条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C.实验结果说明萝卜细胞膜上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4.下表为“探究酶的专一性”活动的实验记录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试管1234561%淀粉溶液3mL—3mL—3mL—2%蔗糖溶液—3mL—3mL—3mL新鲜唾液——1mL1mL——蔗糖酶溶液————1mL1mL37℃温度恒温水浴保温15分钟本尼迪特试剂2mL2mL2mL2mL2mL2mL实验结果A.若淀粉酶溶液浓度适当降低,为了保持3号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适当延长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新鲜唾液需经过稀释一定倍数处理C.本实验中须对底物溶液与酶溶液进行分别保温后,再充分混合放入恒温水浴中D.若试管1号无阳性反应而5号有阳性反应,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淀粉不纯5.进食后半小时,内环境中会显著增多的成分是()A.胰高血糖素 B.肝糖元 C.葡萄糖 D.ATP合成酶6.某实验室利用一定的方法从野生型雌雄同株水稻中获得A、B两种矮生水稻突变体。利用一定的仪器和方法对A、B及野生型植株体内的各种激素含量测定后发现,A植株中只有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B植株各激素含量与野生型大致相等。A植株分别用各种激素喷施过后发现,喷施赤霉素后,株高恢复正常,B植株分别用各种激素喷施过后发现,株高都不能恢复正常。将A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后,F1全为野生型(正常株高),F1再自交,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野生型:矮生型=3﹔1。将B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后,F1全为矮生型,F2再自交,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矮生型:野生型=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植株是由原来的显性基因突变而来且突变类型为生化突变B.若A植株与B植株杂交,则子代植株为矮生型,但赤霉素含量与野生型相同C.若A植株与B植株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矮生型占13/16D.若A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后的子一代与B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后子一代进行杂交,后代中矮生型∶正常株高=1∶17.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纤维传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兴奋部位膜内侧的Na+浓度低于膜外侧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能量8.(10分)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线粒体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需氧型细菌演化而成的,而叶绿体则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蓝藻(光合细菌)演化成的。下列叙述不支持该假说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两层生物膜的细胞器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二、非选择题9.(10分)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长腿对短腿为显性。下图为某长腿长翅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其中X、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D、d分别表示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控制腿长短的基因(用A和a表示)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仅考虑翅形,该雄果蝇与某长翅雌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一个果蝇种群中,纯合长翅果蝇占20%,杂合长翅果蝇占60%,在不考虑迁移、突变、自然选择等情况下,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3)若基因A和a能被荧光标记为绿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该雄果蝇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有4个荧光点,则推测控制腿长短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上。(4)若控制腿长短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该雄果蝇与某长腿长翅雌果蝇杂交,F1中出现短腿残翅雄果蝇,则F1中出现长腿长翅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5)现有各种基因型的纯合子可供选择,请设计实验确定控制腿长短的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10.(14分)研究表明:人在饥饿时胃黏膜分泌的一种饥饿激素能减轻心理压力,预防抑郁与焦虑的情绪。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有证据表明,饥饿感的产生与“胃壁伸展程度”等因素有关。饥饿的感觉是在___________(填“大脑”、“小脑”或“下丘脑”)对传入的相关兴奋进行分析处理后所产生的。(2)摄食能很好地缓解饥饿,摄食行为与摄食中枢、饱中枢等神经中枢有关,有学者做了如下实验:将实验动物作相应处理后,用微电极分别检测和记录下丘脑的外侧区(内有摄食中枢)和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内有饱中枢)的神经元放电情况,观察到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下降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加。这些操作及结果能说明(写出2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科学家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饥饿感的产生与血糖水平没有关系。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分析这些科学家的依据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在饥饿时胃黏膜分泌的饥饿激素,必须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最终实现对摄食行为等生命活动的调节。11.(14分)2018年7月,某生物公司的百白破疫苗检验不符合规定。为生产高效价疫苗和简化计划免疫程序,科学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联疫苗,经各项检测均通过rHB-DTP四联疫苗制检规程的要求。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的四种类毒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____________,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_____大量扩增,此技术的前提是已知一段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3)把目的基因导受体细胞时,科学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写出你认为科学家选它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4)研究发现,如果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免疫效果更好,请写出此种技术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_________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免疫预防作用更强。12.对某昆虫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在正常翅群体中发现了卷翅突变体(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为研究卷翅突变体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用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F1雌雄个体中卷翅∶正常翅均为1∶1,F1卷翅雌雄个体杂交,所得F2卷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中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正常翅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F2卷翅∶正常翅出现2∶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2)进一步研究得知,该昆虫的另一对相对性状中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四个品系:①红眼正常翅、②紫眼正常翅、③红眼卷翅和④紫眼卷翅,已知品系①和②为纯合品种,品系③和④中均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若只考虑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请从上述①~④中选择2种品系做材料,设计实验确定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分析题图: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5.1+2.1+0.05)×103kJ/m2•y=7.25×103kJ/m2•y,而能量来源是有机物输入5和植食性动物,则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2.25×103kJ/m2•y,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9+4+0.5+2.25)×103kJ/m2•y=15.75×103kJ/m2•y,而能量来源是有机物输入2和生产者,则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13.75×103kJ/m2•y,生产者同化的能量(70+23+3+13.75)×103kJ/m2•y=1.975×105kJ/m2•y。【详解】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种类有多种,故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止一条,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植食鱼类同化的能量为(9+4+0.5+2.25)×103kJ/m2•y=15.75×103kJ/m2•y,肉食鱼类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2.25×103kJ/m2•y,故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25×103÷15.75×103=1.3%,B正确;

C、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错误;

D、人类可以通过向生态系统投入有机物,故人类活动有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D错误。

故选B。【点睛】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2、C【解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例如,在冰川泥、裸岩或沙丘上开始的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解】A、种群密度能反映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的种群数量,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A错误;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C、某群落中不同动物的垂直分布与其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C正确;D、被火烧过的草原、退耕还林、农田弃耕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3、C【解析】

分析图示,在清水中,萝卜条长度先稍微变长一点,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吸收了少量的水;在甘油溶液、葡萄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甘油(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复原;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大小保持不变。【详解】A、对照组中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相对较小,所以细胞体积增大较小,A正确;B、在清水中,细胞液浓度大,发生渗透吸水,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变大,也发生了渗透吸水,B正确;C、甘油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所以细胞膜上没有运输甘油的载体蛋白,C错误;D、蔗糖使组织细胞失去水分,所以细胞液浓度变大,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所以细胞液浓度也变大了,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所给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及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C【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A、淀粉酶溶液浓度适当降低,酶促反应的速率降低,因此需要延长反应时间,才能保持3号显色结果不变,A正确;B、据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和底物的种类,新鲜唾液淀粉酶浓度高,需要经过一定倍数的稀释处理,B正确;C、本实验研究的是酶的专一性特点,不是研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需要分别对底物溶液与酶溶液进行保温处理,C错误;D、蔗糖酶不能水解淀粉,1号试管和5号试管的结果应该相同,则若试管1号无阳性反应而5号有阳性反应,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淀粉不纯,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实验设计的基本技能,探究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因素时,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难度适中。5、C【解析】

内环境是指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激素、抗体、葡萄糖、CO2等。【详解】A、进食后半小时由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所以内环境中胰高血糖素减少,A错误;B、肝糖元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B错误;C、进食后半小时由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升高,即内环境中的葡萄糖会显著升高,C正确;D、ATP合成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D错误。故选C。6、C【解析】

A植株与野生型杂交,后代全为野生型,所以A植株是隐性性状,是由原来的显性基因突变而来。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加以判断。【详解】A、因为A植株与野生型杂交,后代全为野生型,所以A植株是隐性性状,是由原来的显性基因突变而来,所有的基因突变类型都可归为生化突变,A正确;B、假设控制A、B植株突变的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由题干信息可知,A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所以子一代的表现型为矮生型且赤霉素含量与野生型相同,B正确;C、因为题干信息无法判断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所以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中正常株高的基因型为A_bb,概率为3/4×1/4=3/16,即子二代中矮生型占13/16,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全为矮生型,C错误;D、A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后的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B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后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不管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都相同,所以A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后的子一代与B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后子一代进行杂交,后代中矮生型:正常株高=1:1,D正确。故选C。7、B【解析】

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在生物体内,机体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在传入神经上也是单向传导的,A错误;B、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K+浓度膜内高于膜外,兴奋时,膜上的Na+通道开放,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此时膜外Na+浓度仍高于膜内,B正确;C、神经纤维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势差,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神经纤维传导,C错误;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D【解析】

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详解】A、原核生物含核糖体,而线粒体和叶绿体也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说明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A正确;B、原核生物体内含DNA和RNA,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说明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B正确;C、原核生物只具有一层细胞膜,无其他复杂的膜结构,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形成囊泡包裹原核生物,原核细胞膜+真核胞吞的膜共2层膜,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两层生物膜的细胞器,说明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C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真核细胞的其他细胞器膜、核膜等也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不能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生物,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全部为长翅或长翅∶残翅=3∶125%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3/8实验思路:让长腿长翅纯合雌(或雄)果蝇与短腿残翅纯合雄(或雌)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个体相互杂交,统计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腿长翅∶短腿残翅=3∶1,则说明A和a这对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其他情况,则说明A和a这对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解析】

图示中常染色体上含有D、d基因,表现为长翅,所以长翅为显性性状。两对基因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分离定律,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由于控制翅形的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分析可知,长翅为显性性状,所以仅考虑翅形,该雄果蝇(Dd)与某长翅雌果蝇(DD或Dd)杂交,后代全部为长翅或长翅∶残翅=3∶1。(2)若一个果蝇种群中,纯合长翅(DD)果蝇占20%,杂合长翅(Dd)果蝇占60%,在不考虑迁移、突变、自然选择等情况下,该果蝇种群中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D=20%+60%×1/2=50%,d=1-50%=50%,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50%×50%=25%。(3)若基因A和a能被荧光标记为绿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该雄果蝇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有4个荧光点,说明在雄果蝇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则推测控制腿长短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4)若控制腿长短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该雄果蝇与某长腿长翅雌果蝇杂交,F1中出现短腿残翅雄果蝇,说明短腿为隐性性状,该雄果蝇表现为长腿长翅,基因型为DdXAY,后代出现了短腿残翅雄果蝇,所以长腿长翅雌果蝇基因型为DdXAXa,则F1中出现长腿长翅雌果蝇的概率为3/4×1/2=3/8。(5)要确定控制腿长短的基因是否也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可让长腿长翅纯合雌(或雄)果蝇与短腿残翅纯合雄(或雌)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个体相互杂交,统计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腿长翅∶短腿残翅=3∶1,则说明A和a这对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其他情况,则说明A和a这对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大脑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神经元对血糖敏感正常人体血糖水平几乎不变神经—体液(或“激素”)调节【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2.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由大脑皮层做出的。【详解】(1)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大脑皮层做出,因此饥饿的感觉是大脑对传入的相关兴奋进行分析处理后产生的。(2)题意显示,动物在饥饿情况下,用微电极分别检测和记录下丘脑的外侧区(内有摄食中枢)和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内有饱中枢)的神经元放电情况,结果为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说明饥饿时摄食中枢接受了饥饿信号,产生兴奋,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下降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加,说明细胞接受葡萄糖后饱中枢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实验能说明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也能显示出这些神经元能接受来自血糖的刺激。(3)由于正常机体的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显然血糖浓度也应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据此,有科学家推测正常情况下人体饥饿感的产生与血糖水平没有关系。(4)人在饥饿时胃黏膜分泌的饥饿激素,激素调节作用的发挥需要经过体液的传送然后到靶细胞起作用,但最终需要必须通过摄食中枢来完成相关的活动,因此,饥饿激素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最终实现了对摄食行为等生命活动的调节。【点睛】熟知神经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能结合信息认真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mRNA不同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人工化学合成)PCR技术能自主复制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记忆细胞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解析】

目的基因可以直接分离,也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目前常用方法有: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人工合成(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③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人工合成法只能合成已知序列片段,而且片段越长,合成难度越大;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是这种生物的所有基因,包含启动子,终止子以及内含子等;cDNA文库获取的目的基因是mRNA反转录来的,是这种生物的部分基因,不含启动子,终止子以及内含子,因此对真核细胞来说,从基因组DNA文库获得的基因与从cDNA文库获得的不同。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