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产品质量安全手册_第1页
三农村产品质量安全手册_第2页
三农村产品质量安全手册_第3页
三农村产品质量安全手册_第4页
三农村产品质量安全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产品质量安全手册TOC\o"1-2"\h\u23119第1章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4167501.1质量安全概念与重要性 4308601.2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 4154701.3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426885第2章农业投入品管理 578702.1农药使用与管理 578182.1.1农药选用原则 55002.1.2农药使用规范 577352.1.3农药管理 5269022.2化肥使用与管理 540852.2.1化肥选用原则 545022.2.2化肥使用规范 5173842.2.3化肥管理 5311042.3农膜使用与管理 5236842.3.1农膜选用原则 5112002.3.2农膜使用规范 525942.3.3农膜管理 5112402.4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 627714第3章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 6258283.1主要粮食作物质量安全 635523.1.1稻米质量安全 6231553.1.2小麦质量安全 6239513.2经济作物质量安全 670223.2.1棉花质量安全 6182203.2.2油料作物质量安全 689793.3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711283.3.1常规蔬菜质量安全 725533.3.2蔬菜质量安全监管 788373.4水果产品质量安全 7110973.4.1常规水果质量安全 7283933.4.2水果质量安全监管 718883第4章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7188194.1畜禽养殖环节质量安全 7221544.1.1养殖场环境要求 748804.1.2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 7228784.1.3养殖技术规范 7242544.1.4畜禽疫病防控 886924.2畜禽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安全 825004.2.1屠宰场设施与卫生要求 8316574.2.2屠宰加工过程管理 8125234.2.3产品包装与标识 870424.3畜禽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 8315104.3.1检测机构与人员 87674.3.2检测项目与标准 8105684.3.3监管体系 898714.4畜禽疫病防控与应急处置 881344.4.1疫病监测与预警 8237264.4.2防控措施 8310354.4.3应急处置 9760第5章水产品质量安全 9317535.1水产养殖环节质量安全 9288435.1.1养殖环境管理 9192535.1.2饲料与添加剂使用 9190615.1.3养殖技术规范 9142175.2捕捞与运输环节质量安全 9106285.2.1捕捞器具管理 9314535.2.2捕捞操作规范 9225695.2.3运输管理 9139985.3水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 9144855.3.1检测体系建设 962515.3.2检测流程与标准 9200875.3.3监管制度 10228125.4水产疫病防控与应急处置 10272635.4.1疫病防控措施 10151855.4.2应急处置 10120565.4.3信息报告与公开 10381第6章食品加工产品质量安全 1081506.1食品加工企业卫生管理 10266576.1.1厂房与设施卫生 10146986.1.2人员卫生 10190726.1.3生产过程卫生 11158986.2食品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1134996.2.1工艺流程优化 117796.2.2质量控制措施 1133616.3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 11114976.3.1食品添加剂选用 11239096.3.2食品添加剂管理 11324236.4食品包装与储运 1172126.4.1食品包装 12131706.4.2食品储运 12785第7章农产品质量认证与追溯 12258707.1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12227807.1.1有机认证 12189897.1.2绿色食品认证 12326657.1.3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2134507.2认证流程与要求 1214177.2.1认证申请 13135147.2.2审核与评估 13110707.2.3样品检测 13149597.2.4认证决定 13306267.2.5监督与管理 13308237.3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1389457.3.1追溯体系概述 13232837.3.2追溯体系构成 1344707.3.3追溯体系关键技术 135177.4追溯系统应用与推广 1394737.4.1追溯系统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 1328807.4.2追溯系统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1490497.4.3追溯系统在农产品消费中的应用 1444137.4.4追溯系统推广策略 148439第8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4127448.1监管体系建设 1468538.1.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4151518.1.2建立健全监管机构 14324478.1.3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14247938.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488638.2.1监测计划制定 1465888.2.2监测方法与标准 14248408.2.3监测结果处理 1580498.3风险评估与预警 1563328.3.1风险评估 15314778.3.2预警机制 15263488.4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 15133958.4.1执法检查 15319088.4.2案件查处 1594268.4.3宣传教育 1512500第9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 15100749.1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 15152549.2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152969.3应急处理流程与措施 16114149.4应急信息报告与发布 1627918第10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与宣传 173220410.1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171787710.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 172787310.3农产品质量安全文化建设 182878910.4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参与 18第1章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1.1质量安全概念与重要性质量安全,简而言之,是指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特性。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产品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着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2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环节: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过程的管理,如土壤、水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和管理。(2)流通环节:涉及运输、储存、装卸、包装等过程,如温度、湿度、时间等条件的控制。(3)消费环节:消费者在购买、加工、食用农产品时的行为,如选购、储存、烹饪等。(4)监管环节:及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包括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检验检测、监管制度等。1.3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规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行业标准:针对不同农产品及其产业链环节,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3)地方标准:根据地方特色农产品和产业特点,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质量安全标准。(4)企业标准: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通过以上标准体系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利益,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第2章农业投入品管理2.1农药使用与管理2.1.1农药选用原则农药的选用应遵循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原则。根据当地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特点,优先选择已登记、经国家农药管理部门认证的农药产品。2.1.2农药使用规范合理控制农药使用剂量,遵守农药使用间隔期,避免临近收获期使用农药。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和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残留。2.1.3农药管理建立健全农药管理制度,加强农药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等违法行为。2.2化肥使用与管理2.2.1化肥选用原则依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选用化肥种类。优先选择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缓释肥料等环境友好型肥料。2.2.2化肥使用规范合理确定化肥施用量,遵循“适量、适时、深施、分次”的原则。避免过量施用化肥,减少化肥流失和环境污染。2.2.3化肥管理加强对化肥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化肥等违法行为。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加强技术培训。2.3农膜使用与管理2.3.1农膜选用原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膜产品,提倡使用降解膜、生物膜等环保型农膜。2.3.2农膜使用规范合理覆盖农膜,注意农膜厚度、抗拉强度等技术指标。使用后及时回收农膜,减少土壤污染。2.3.3农膜管理加强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的管理,建立健全农膜回收体系。鼓励农民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膜残留。2.4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建立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对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进行全程监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投入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第3章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3.1主要粮食作物质量安全3.1.1稻米质量安全稻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质量安全。应重点关注以下环节:(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进行种子处理,保证种子质量。(2)播种与育秧:合理安排播种期,采用科学的育秧技术,培育健壮秧苗。(3)田间管理: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用农药,预防病虫害。(4)收割与储藏:适时收割,保证稻谷成熟度;规范储藏,降低粮食损失。3.1.2小麦质量安全小麦质量安全同样重要,以下几点需注意:(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抗病、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2)播种与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预防病虫害。(3)收割与储藏:适时收割,保证小麦成熟度;规范储藏,防止霉变。3.2经济作物质量安全3.2.1棉花质量安全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质量安全要求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的品种。(2)播种与田间管理:合理播种,加强水肥管理,预防病虫害。(3)采摘与储藏:适时采摘,保证棉花质量;规范储藏,防止霉变。3.2.2油料作物质量安全油料作物质量安全要求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抗逆性强、含油率高的品种。(2)播种与田间管理:合理播种,加强水肥管理,预防病虫害。(3)收割与储藏:适时收割,保证油料成熟度;规范储藏,降低损失。3.3蔬菜产品质量安全3.3.1常规蔬菜质量安全(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品种。(2)播种与田间管理:合理安排播种期,加强水肥管理,预防病虫害。(3)采收与储运:适时采收,保证蔬菜新鲜度;规范储运,降低损耗。3.3.2蔬菜质量安全监管(1)加强产地环境监测,保证蔬菜生产环境安全。(2)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降低农药残留。(3)建立健全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提高检测能力。3.4水果产品质量安全3.4.1常规水果质量安全(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品质优良的水果品种。(2)栽培与管理:加强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预防病虫害。(3)采收与储运:适时采收,保证水果成熟度;规范储运,降低损耗。3.4.2水果质量安全监管(1)加强产地环境监测,保障水果生产环境安全。(2)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降低农药残留。(3)建立健全水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提高检测能力。第4章畜禽产品质量安全4.1畜禽养殖环节质量安全4.1.1养殖场环境要求畜禽养殖场所应选择在环境优美、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区。养殖场内应合理规划布局,保证养殖环境整洁、通风、光照充足。4.1.2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加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管理,保证饲料安全。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和有害物质,严格执行饲料添加剂使用规定。4.1.3养殖技术规范遵循畜禽生长规律,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保障畜禽产品质量。4.1.4畜禽疫病防控加强疫病防控,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和消毒措施,降低疫病发生率。4.2畜禽屠宰加工环节质量安全4.2.1屠宰场设施与卫生要求屠宰场应具备完善的设施,保证屠宰过程中的卫生条件。严格执行屠宰操作规程,保证畜禽产品质量。4.2.2屠宰加工过程管理加强屠宰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保证产品质量。4.2.3产品包装与标识产品包装应符合卫生要求,标签标识清晰,包括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4.3畜禽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4.3.1检测机构与人员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测机构,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和设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2检测项目与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畜禽产品的检测项目,严格执行检测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4.3.3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养殖、屠宰、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保证产品质量。4.4畜禽疫病防控与应急处置4.4.1疫病监测与预警加强疫病监测,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疫病动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4.4.2防控措施根据疫病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消毒等。4.4.3应急处置制定疫病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疫病的能力,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第5章水产品质量安全5.1水产养殖环节质量安全5.1.1养殖环境管理保证养殖水域符合国家相关水质标准,避免污染。加强养殖池塘、网箱等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保证养殖环境稳定。5.1.2饲料与添加剂使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和添加剂,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有害物质。做好饲料存储工作,防止霉变和污染。5.1.3养殖技术规范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品质量。严格执行养殖操作规程,降低疫病发生风险。5.2捕捞与运输环节质量安全5.2.1捕捞器具管理使用合规的捕捞器具,减少对水生生物的伤害。定期检查和维护捕捞设备,保证捕捞安全。5.2.2捕捞操作规范遵循国家有关捕捞规定,禁止在禁渔期、禁渔区进行捕捞。减少捕捞过程中的水产品损伤,保证水产品质量。5.2.3运输管理采用适宜的运输方式和设备,保持水产品鲜活。控制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降低水产品变质风险。5.3水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5.3.1检测体系建设加强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完善检测设备和技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3.2检测流程与标准制定严格的检测流程,保证检测工作有序进行。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对水产品质量进行评价。5.3.3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对养殖、捕捞、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5.4水产疫病防控与应急处置5.4.1疫病防控措施建立水产疫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疫病动态。推广防疫技术,提高疫病防控能力。5.4.2应急处置制定水产疫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责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疫病的能力。5.4.3信息报告与公开建立水产疫病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疫病信息。依法公开疫病信息,增强消费者信心。第6章食品加工产品质量安全6.1食品加工企业卫生管理食品加工企业的卫生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食品加工企业在卫生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6.1.1厂房与设施卫生(1)厂房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布局合理,分区明确。(2)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地面、墙壁、屋顶等应符合卫生要求。(3)生产设施、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保证设施设备的清洁卫生。6.1.2人员卫生(1)食品加工企业应建立员工健康管理制度,保证员工身体健康。(2)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进入生产场所前应进行洗手、更衣等卫生措施。(3)特殊岗位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证符合相关岗位的卫生要求。6.1.3生产过程卫生(1)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卫生质量。(2)生产过程中应遵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防止交叉污染。(3)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生产设备、工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证生产过程的卫生。6.2食品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食品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食品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6.2.1工艺流程优化(1)根据产品特性,合理制定工艺流程,保证产品质量。(2)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3)加强工艺流程的监控,保证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一致性。6.2.2质量控制措施(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安全。(2)制定严格的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加强对质量的控制。(3)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及时发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6.3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需合理使用和管理。本节主要介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6.3.1食品添加剂选用(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2)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需要,合理确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3)不得使用非法添加剂,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6.3.2食品添加剂管理(1)建立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2)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储存管理,防止误用、滥用。(3)定期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合规使用。6.4食品包装与储运食品包装与储运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本节主要介绍食品包装与储运的相关要求。6.4.1食品包装(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保证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2)包装设计应符合产品特性,保证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质量稳定。(3)包装应清晰标识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6.4.2食品储运(1)根据产品特性,合理确定储存条件,防止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2)加强储存环境的卫生管理,防止产品受到污染。(3)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第7章农产品质量认证与追溯7.1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构成、分类及作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主要包括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等。7.1.1有机认证有机认证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遵循有机农业原则,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保障农产品品质和生态环境的一种认证。有机认证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具有严格的认证程序和标准。7.1.2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害的一种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分为A级和AA级,其中A级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物质,AA级则禁止使用。7.1.3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指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物质,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危害的一种认证。7.2认证流程与要求农产品的认证流程与要求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农产品认证的一般流程和要求:7.2.1认证申请农产品生产者或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7.2.2审核与评估认证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生产过程进行现场检查,评估是否符合认证标准。7.2.3样品检测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7.2.4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核、评估和检测结果,作出是否认证的决定。7.2.5监督与管理认证机构对获证农产品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保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7.3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7.3.1追溯体系概述农产品追溯体系是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记录和跟踪,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种体系。7.3.2追溯体系构成农产品追溯体系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查询等环节。7.3.3追溯体系关键技术农产品追溯体系关键技术包括条码技术、RFID技术、数据库技术等。7.4追溯系统应用与推广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其应用与推广的相关内容:7.4.1追溯系统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追溯系统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监控、病虫害防治、投入品管理等。7.4.2追溯系统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追溯系统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物流跟踪、品质检测、市场准入等。7.4.3追溯系统在农产品消费中的应用追溯系统在农产品消费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消费者查询、质量投诉、市场反馈等。7.4.4追溯系统推广策略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追溯系统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具体推广策略包括政策扶持、示范引领、培训指导等。第8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8.1监管体系建设为保证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本章首先探讨农村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1.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行为。8.1.2建立健全监管机构设立专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机构,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监管格局。8.1.3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保证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8.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8.2.1监测计划制定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计划,保证监测工作全面、有序进行。8.2.2监测方法与标准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制定严格的监测标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2.3监测结果处理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和上报,为政策制定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8.3风险评估与预警8.3.1风险评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为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持。8.3.2预警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8.4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8.4.1执法检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8.4.2案件查处对查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依法进行严肃处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8.4.3宣传教育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以上措施,构建起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第9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9.1突发事件分类与分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有害生物等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3)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4)其他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将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9.2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人员;(2)确定应急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3)制定应急响应程序,包括预警、报告、处置、信息发布等;(4)制定应急保障措施,保证预案的有效实施;(5)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应急预案的实施要求各部门、各环节密切配合,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9.3应急处理流程与措施应急处理流程主要包括:(1)接警与预警: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发布预警信息;(2)信息收集与核实:收集事件相关信息,核实事件真实性;(3)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等级和预案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设备、物资等开展应急处置;(4)现场处置:对事件现场进行控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件扩大;(5)信息报告与发布:向上级报告事件情况,及时发布事件信息;(6)后期处理:对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处理措施包括:(1)立即停止问题产品的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