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养殖管理操作指南_第1页
三农养殖管理操作指南_第2页
三农养殖管理操作指南_第3页
三农养殖管理操作指南_第4页
三农养殖管理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养殖管理操作指南TOC\o"1-2"\h\u14723第1章养殖业概述 460211.1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100441.2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14674第2章养殖场规划与建设 5174262.1养殖场选址与布局 547912.1.1选址原则 510982.1.2选址要求 5226522.1.3布局设计 5237642.2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 566402.2.1饲养舍建设 5239032.2.2饲料库建设 5223312.2.3兽医室建设 5163502.2.4其他设施建设 6233642.3养殖场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6167222.3.1粪污处理 6322172.3.2水污染防治 6301742.3.3空气污染防治 6225182.3.4噪声污染防治 667582.3.5固体废物处理 6861第3章养殖品种选择与繁育 6144173.1品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620163.1.1原则 6215353.1.2方法 7276603.2繁育技术的应用 7261023.2.1选择育种 7194773.2.2杂交育种 749483.2.3生物技术育种 7125933.3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770423.3.1选育 7298943.3.2推广 813444第4章饲料与饲养管理 856584.1饲料种类及其营养价值 8175574.1.1精饲料 8241624.1.2粗饲料 811344.1.3添加剂饲料 8200674.2饲料配方与加工 8145734.2.1饲料配方 8271374.2.2饲料加工 8263314.3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9229034.3.1喂养方法 9148104.3.2饮水管理 9217634.3.3环境管理 9245114.3.4检疫防疫 914163第5章疫病防控与健康管理 9255855.1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 9133005.1.1疫苗选择 9129285.1.2免疫程序制定 9231815.1.3疫苗接种操作 10268855.2常见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1052995.2.1常见疫病诊断 1029665.2.2常见疫病防治 10316375.3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 1098115.3.1养殖场规划与布局 1030285.3.2饲养管理 11267085.3.3人员与物品管理 11126045.3.4消毒与防疫 1127389第6章养殖设备与信息化管理 11126106.1养殖设备选型与使用 11125496.1.1设备选型原则 11292986.1.2常用养殖设备 116986.1.3设备使用与维护 11205216.2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应用 12146516.2.1信息化管理概述 12259406.2.2养殖信息化管理系统 12227316.2.3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 12199876.3智能养殖发展趋势 1267566.3.1设备智能化 1280386.3.2管理信息化 12182256.3.3精准养殖 1234096.3.4绿色养殖 127326第7章养殖业经济效益分析 12151327.1养殖成本与收益分析 12261417.1.1成本构成 13201247.1.2收益分析 1386537.1.3成本与收益平衡分析 13262727.2养殖业市场分析 13285847.2.1市场规模与需求 13220127.2.2市场竞争态势 13181547.2.3市场风险分析 13204317.3提高养殖效益的途径 1330127.3.1优化养殖技术 13222497.3.2降低饲料成本 13121907.3.3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1344847.3.4增强市场竞争力 1462587.3.5利用政策扶持 1427568第8章政策法规与养殖保险 14123038.1养殖业政策法规概述 1415628.1.1养殖业规划布局政策 14169508.1.2动物防疫政策 1471938.1.3兽药使用政策 14186828.1.4环境保护政策 1490048.1.5产品质量安全政策 142008.2养殖保险的种类与投保流程 14141518.2.1生猪保险 15107548.2.2家禽保险 15170558.2.3畜牧业保险 15194698.2.4投保流程 1512478.3养殖业政策扶持与补贴政策 15118478.3.1政策扶持 15319718.3.2补贴政策 157493第9章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1644619.1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 1618519.1.1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16308379.1.2精准养殖技术 1642309.1.3种养结合模式 1666599.2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 1624819.2.1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6211619.2.2节能减排技术 16149539.2.3水资源循环利用 16233319.3养殖业与乡村振兴战略 16207919.3.1促进农民增收 1714469.3.2优化产业结构 1715399.3.3提升乡村环境 17181429.3.4增强乡村内生动力 1711686第10章养殖业前景与拓展 172859410.1养殖业市场前景分析 171205510.1.1消费需求 172617410.1.2政策环境 17383110.1.3技术进步 172449610.1.4国际市场 171140110.2养殖业产业链拓展 172710610.2.1产业链延伸 182543210.2.2产业融合 181917410.3养殖业创新与创业方向 18795810.3.1绿色养殖 181175210.3.2精准养殖 18703910.3.3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8410010.3.4养殖业社会化服务 18第1章养殖业概述1.1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养殖业发展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养殖业规模逐年扩大,养殖种类日益丰富,已成为世界养殖大国。(2)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品种改良、饲料研发、疫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养殖附加值逐步提高。(4)养殖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养殖业政策支持,推动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养殖业发展趋势如下:(1)绿色发展。环保意识的提高,养殖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产业链整合。养殖业将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实现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产业附加值。(3)智能化发展。养殖业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养殖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提高养殖效益。(4)国际化合作。我国养殖业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1.2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保障食品安全。养殖业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肉类、蛋类、奶类等优质动物蛋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3)增加就业岗位。养殖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机会。(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5)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农业“走出去”。(6)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兽药、加工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效应。第2章养殖场规划与建设2.1养殖场选址与布局2.1.1选址原则在选择养殖场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当地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地势较高、干燥、通风、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交通便利,供电稳定。2.1.2选址要求具体选址要求如下:避开人口密集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距离主要道路、居民区、学校等场所500米以上;占地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合理规划。2.1.3布局设计养殖场布局应合理划分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等,保证生产流程顺畅,减少交叉污染。生产区包括饲养舍、饲料库、兽医室等;生活区包括员工宿舍、食堂等;办公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等。2.2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2.2.1饲养舍建设饲养舍应采用保温、隔热、通风、采光良好的建筑材料,保证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符合养殖动物的生长需求。2.2.2饲料库建设饲料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止饲料霉变、虫害。库房内设置合理的储存架,便于存放和取用。2.2.3兽医室建设兽医室应配备必要的兽医器械和药品,以便对养殖动物进行及时治疗和防疫。2.2.4其他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排水、通信等设施,保证养殖场正常运行。2.3养殖场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2.3.1粪污处理养殖场粪污处理应采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通过干湿分离、发酵、堆肥等处理方法,降低粪污对环境的影响。2.3.2水污染防治养殖场应采取防渗、收集、处理、回用等措施,防止养殖废水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2.3.3空气污染防治通过优化饲养舍布局、加强通风换气、使用除臭剂等措施,降低养殖场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2.3.4噪声污染防治合理布局养殖场,采用隔音、吸音材料,降低养殖场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3.5固体废物处理养殖场固体废物应分类收集、处理,可回收的废物应进行资源化利用,无法回收的废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第3章养殖品种选择与繁育3.1品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3.1.1原则(1)适应性原则:根据当地气候、饲料资源、养殖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应力强、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品种。(2)市场需求原则:结合市场行情和消费需求,选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市场前景良好的品种。(3)遗传多样性原则:避免近亲繁殖,保证养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品种的抗病力和生长功能。(4)可持续性原则:考虑品种的繁殖功能、肉质、生长发育等因素,保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1.2方法(1)调查分析:收集国内外相关品种的养殖资料,分析品种特点、优缺点,为选择提供依据。(2)专家咨询:请教养殖专家、学者,了解各类品种的养殖技术、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3)现场考察:实地考察养殖场、市场,了解品种的生长功能、繁殖功能、抗病力等。(4)试验养殖:引进少量试养,观察品种的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功能等,为大规模养殖提供参考。3.2繁育技术的应用3.2.1选择育种(1)选种:根据生长发育、体型、肉质等指标,挑选优良个体作为种畜。(2)选配:合理搭配公母畜,避免近亲繁殖,提高后代品质。(3)后代选拔:对后代进行生长发育、肉质、抗病力等方面的评估,选拔优良个体作为下一代种畜。3.2.2杂交育种(1)选择杂交亲本:根据品种特点,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作为杂交亲本。(2)制定杂交组合: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杂交组合方案。(3)杂交后代选拔: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拔,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种畜。3.2.3生物技术育种(1)胚胎移植: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2)基因编辑: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品种性状,提高养殖效益。3.3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3.3.1选育(1)建立育种核心群:选拔优良个体,建立育种核心群,进行品种改良。(2)选育指标: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选育指标,如生长发育、肉质、繁殖功能等。(3)选育方法:采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方法,进行品种改良。3.3.2推广(1)技术培训:对养殖户进行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养殖水平。(2)政策扶持:争取政策支持,鼓励养殖户养殖优良品种。(3)市场开拓:加强市场宣传,提高优良品种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第4章饲料与饲养管理4.1饲料种类及其营养价值4.1.1精饲料精饲料主要包括谷物、豆粕、麦麸等,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谷物类饲料如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等,是养殖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豆粕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麦麸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有助于动物消化系统健康。4.1.2粗饲料粗饲料主要包括青贮料、干草、农作物秸秆等,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但含有大量纤维素,有助于动物肠道蠕动,预防消化道疾病。4.1.3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饲料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益生素、酶制剂等,可根据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添加,以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生长速度、增强抗病力等。4.2饲料配方与加工4.2.1饲料配方根据养殖动物的生长阶段、品种、体重、生产功能等因素,合理搭配精饲料、粗饲料和添加剂饲料。保证饲料中营养成分平衡,满足动物生长发育需要。4.2.2饲料加工(1)粉碎:将粗饲料和精饲料进行粉碎,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2)混合:将粉碎后的饲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保证饲料营养成分均衡。(3)制粒:通过制粒机将混合后的饲料制成颗粒,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4.3饲养管理技术要点4.3.1喂养方法(1)定时定量:根据养殖动物的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喂养时间和次数,保持饲料量的稳定性。(2)分阶段喂养:根据动物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其营养需求。(3)合理过渡:更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避免动物出现消化不良。4.3.2饮水管理(1)保证饮水清洁:定期检查饮水设备,保证水质清洁,避免动物因饮用污水而引发疾病。(2)充足饮水:根据气候变化和动物需求,提供充足饮水,防止动物脱水。4.3.3环境管理(1)保持舍内温度:根据季节和动物品种,调整舍内温度,为动物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2)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预防疾病发生。(3)卫生清洁:定期清理舍内粪便和杂物,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疾病传播。4.3.4检疫防疫(1)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动物免疫力。(2)隔离观察:对新引进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保证无疫病传播风险。(3)定期消毒: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原体,降低疫病发生率。第5章疫病防控与健康管理5.1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5.1.1疫苗选择在选择疫苗时,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养殖动物的种类、年龄、免疫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应选用经国家兽医部门批准的疫苗,并保证疫苗的质量。5.1.2免疫程序制定根据疫病防控需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包括疫苗接种时间、剂量、途径和次数。免疫程序应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并遵循以下原则:(1)首次免疫:新生动物应在出生后一定时间内进行首次免疫;(2)加强免疫:根据疫苗免疫期和动物健康状况,适时进行加强免疫;(3)紧急接种:在疫病暴发时,对未感染动物进行紧急接种;(4)季节性免疫:针对季节性疫病,合理安排免疫时间。5.1.3疫苗接种操作疫苗接种应由专业人员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检查疫苗包装,保证无破损、过期;(2)按照疫苗说明书要求,采用正确的接种途径和方法;(3)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4)接种后,观察动物反应,发觉异常及时处理。5.2常见疫病的诊断与防治5.2.1常见疫病诊断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动物健康状况,发觉以下常见疫病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1)发热、食欲不振、消瘦;(2)咳嗽、呼吸困难、腹泻;(3)皮肤病变、神经症状、繁殖障碍;(4)死亡、流产、死胎等。5.2.2常见疫病防治针对诊断出的疫病,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隔离病畜,避免疫病传播;(2)选用敏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免疫力;(4)定期进行消毒,消灭传染源;(5)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5.3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5.3.1养殖场规划与布局养殖场应选址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地方。场内布局合理,生产区、生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相互隔离。5.3.2饲养管理(1)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减少动物疫病传播风险;(2)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养殖环境干净卫生;(3)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4)保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5.3.3人员与物品管理(1)养殖场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病原体传播;(2)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前,需进行严格消毒;(3)物品进入养殖场前,需经过消毒处理。5.3.4消毒与防疫(1)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包括地面、墙面、设施设备等;(2)疫病高发季节,加强防疫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3)建立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觉和处理疫情。第6章养殖设备与信息化管理6.1养殖设备选型与使用6.1.1设备选型原则在选择养殖设备时,应根据养殖规模、养殖种类、投资预算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型原则包括设备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6.1.2常用养殖设备(1)饲料加工设备:包括粉碎机、混合机、颗粒机等,用于提高饲料利用率。(2)饲养设备:如自动喂料机、饮水器、料槽等,提高饲养效率。(3)环控设备:包括风机、湿帘、暖风机等,用于调节养殖舍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4)粪便处理设备:如清粪机、固液分离机等,降低环境污染。6.1.3设备使用与维护养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6.2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应用6.2.1信息化管理概述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物联网等技术,对养殖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6.2.2养殖信息化管理系统(1)养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养殖生产计划、饲料管理、疫病防治等功能。(2)养殖环境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养殖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并根据需求自动调节。(3)动物生长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视频监控等技术,实时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状况。6.2.3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1)大数据分析:对养殖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优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2)云计算:将养殖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访问。(3)物联网:将养殖设备、传感器等连接成一个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6.3智能养殖发展趋势6.3.1设备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养殖设备将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养殖生产效率。6.3.2管理信息化养殖管理将更加依赖于信息化技术,实现养殖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6.3.3精准养殖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养殖生产环节的精准调控,提高养殖效益。6.3.4绿色养殖养殖生产将更加注重环保,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第7章养殖业经济效益分析7.1养殖成本与收益分析7.1.1成本构成养殖业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饲料成本、人工成本、防疫成本、设备折旧成本、能源成本和其他成本。对这些成本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助于养殖户合理控制养殖投入,提高经济效益。7.1.2收益分析养殖业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养殖产品的销售。收益分析应考虑产品市场价格、销售数量、产品质量等因素。还需关注政策扶持、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对养殖收益的影响。7.1.3成本与收益平衡分析通过对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为养殖户制定合理的养殖策略提供依据。7.2养殖业市场分析7.2.1市场规模与需求分析我国养殖业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增长潜力等,为养殖户提供市场前景预测。7.2.2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养殖业市场竞争格局、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等,了解市场竞争现状,为养殖户制定市场竞争策略提供参考。7.2.3市场风险分析识别养殖业市场风险,如市场价格波动、疫病传播、政策调整等,帮助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保证养殖收益稳定。7.3提高养殖效益的途径7.3.1优化养殖技术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产品产量、质量和养殖效率,降低成本。7.3.2降低饲料成本通过饲料配方优化、自配料、降低饲料损耗等措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7.3.3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加强疫病防控,降低疫病导致的损失,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品质量。7.3.4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品牌建设、产品质量提升、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提高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养殖收益。7.3.5利用政策扶持积极关注政策动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扶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第8章政策法规与养殖保险8.1养殖业政策法规概述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规范养殖业发展,保障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和稳定。这些政策法规涉及养殖业的规划布局、动物防疫、兽药使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8.1.1养殖业规划布局政策国家鼓励合理布局养殖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养殖业效益。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养殖业发展规划、区域布局、优势产区建设等。8.1.2动物防疫政策动物防疫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动物防疫政策,包括强制免疫、疫情报告、疫病防控、检疫监管等,以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8.1.3兽药使用政策兽药是养殖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国家实施了严格的兽药审批、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兽药市场,保障养殖产品质量安全。8.1.4环境保护政策养殖业环境保护政策旨在防治养殖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相关政策包括养殖业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利用、养殖场环境整治等。8.1.5产品质量安全政策为保证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实施了从养殖、加工、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监管。主要包括养殖产品质量检测、追溯体系建设、市场准入制度等。8.2养殖保险的种类与投保流程养殖保险是转移养殖业风险、保障养殖户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养殖保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8.2.1生猪保险生猪保险分为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等,主要保障生猪因疫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死亡损失。8.2.2家禽保险家禽保险包括肉鸡保险、蛋鸡保险等,主要保障家禽因疫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死亡损失。8.2.3畜牧业保险畜牧业保险涵盖牛、羊、马等牲畜,主要保障因疫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死亡损失。8.2.4投保流程养殖户需向当地保险公司了解养殖保险政策,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并提交以下材料:(1)养殖户身份证明及联系方式;(2)养殖场营业执照或养殖许可证;(3)保险标的的相关证明材料,如畜禽养殖档案、防疫证明等;(4)保险公司要求的其他材料。保险公司审核通过后,与养殖户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收取保费。8.3养殖业政策扶持与补贴政策为鼓励养殖业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补贴政策。8.3.1政策扶持政策扶持主要包括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技术培训等方面。(1)税收优惠:对养殖业企业减免部分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2)信贷支持:为养殖户提供低息贷款、贴息贷款等金融支持;(3)技术培训:开展养殖业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技术水平。8.3.2补贴政策补贴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良种补贴:对使用优良品种的养殖户给予补贴;(2)养殖保险补贴:对参加养殖保险的养殖户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3)废弃物处理补贴:对开展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养殖户给予补贴。通过以上政策扶持和补贴政策,我国养殖业将实现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第9章养殖业可持续发展9.1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生态养殖是一种以生态平衡为基础,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养殖方式。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9.1.1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该模式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将不同种类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有机结合,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9.1.2精准养殖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手段,对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养殖效益,减少资源浪费。9.1.3种养结合模式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粪便等作为养殖饲料,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良性互动。9.2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为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以下是相关措施:9.2.1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发酵、堆肥等技术,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循环利用。9.2.2节能减排技术采用节能型养殖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饲料配方,降低养殖过程中氮、磷排放;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产生。9.2.3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